棉花糖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国术天歌在线阅读 - 三十六章:观梦之法.印证

三十六章:观梦之法.印证

    任由大脑里的冲击,张钺缓缓的坐了下来,就那样双盘腿坐在了地上,双手结了‘兰花印’,放在两腿膝盖上,闭着眼睛。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光线由明转暗,又由暗转明。

    一天的时间过去了,张钺还是在那里静坐着。中间根问有来过,但一看到张钺的样子,他默默的退了出去。

    以根问的见识,自然知道张钺是有所领悟,正在消化融合阶段,他没有去惊醒他。

    第二天,张钺的姿势,有了改变,变成了猴蹲身!带着三体合一的味道,就是一个猴蹲身又是一天过去了。

    到了第三天,张钺的姿势,又变成了浑圆桩。说不上跟以往的桩法有什么不同,但是神态韵味间,确实是多了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白的感觉。根问对这种感觉又深切的体会,那就是明明看到这个人就站在你的眼前,可是你却感觉眼前并没有人。这个人,似乎已经融入在了这个环境,黑暗与光明之中。

    三天的时间,张钺没有吃饭,没有睡觉,没有喝水,就是这样三个姿势过了三天。

    第四天的早上,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张钺睁开了眼睛,他推开了房门。在房门之外,根问正好准备推门。

    看着张钺出来,根问问道:悟到什么了?

    张钺摇摇头:不够!

    根问点点头:吃饭去吧!

    张钺说道:嗯!饿了,吃饭去!

    引着张钺,来到了斋房,面对而坐。吃到一半,张钺对着根问道:“大师,我是怎么学会九字真言的?”

    根问喝了口粥,答道:“我不知道!通天彻地总由人”然后继续埋头喝粥。

    张钺又点点头,问道:“大师,五蕴能空吗?”

    根问咬了口中的包子一口,吞咽下肚,答道:五蕴不能空;真空妙有。”

    张钺沉思了一阵,咬了几口包子喝了几口粥,问道:“六根能清净吗?”

    根问吃完了碗中的食物,就那样看着张钺,答道:“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明月当空照,月影共红尘。”

    张钺听过,还是没说话,然后把自己碗里的东西也吃了个一干二净。

    同样的注视着根问的眼睛,张钺又问道:“大师,十年寿命,因果能再造吗?”

    根问大师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张钺心的位置。张钺哈哈大笑!

    这一番对话,张钺心中豁然开朗!但是换做外人来看这段话,恐怕理解不知道是去了哪里!就会变的想市面上的禅语机锋,扯淡自由了!特别是根问的回答,因为张钺是当事人,根问知道张钺在问什么,张钺也知道根问在回答什么。

    参禅参出个神经病,满嘴胡说八道,那是他不是当事人,拿着别人的处境来参别人当时的答问;参禅参的有所领悟,身心开通的,那是应了景。

    国术也有参禅的意境在里面。徒弟练着练着,卡壳了,没有进境,师父一看,这小子,到了这里了!

    然后在徒弟开始渺茫,开始琢磨,琢磨上了道,但是走不开的时候,啪的一下,给了一句话!徒弟一听到那句话,当时就醍醐灌顶,身心通畅,一下感受到了进展突破,去到一个新天地,前面一片开阔。

    比如,徐玉军在开始站浑圆桩的时候,感觉很不得要领,发过手机拍摄的站桩照片给张钺看看,张钺一看,这小子,是站僵了。

    然后张钺一个电话回过去,直接甩了一句话给徐玉军:玉军,你有初恋吗?”

    徐玉军回答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恋过一场,然后张钺直接问道:你第一次抱那个女孩子是怎么抱的?”也许徐玉军并不记得当时的细节,但是当时的那种感觉一定是在心里的,当时徐玉军就得劲了!事后拍了相片给张钺,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一句话的事情,就是顿悟了!但是,顿悟之前,有过多少积累?一句话成不了佛,一套现传的功法也成就不了国术宗师!佛法和国术,都是次第修行,一步一个脚印,靠时间去积累。有积累了,才有突破;突破之后,仍然需要继续去修行修炼才能稳固,稳固之后,才能去到下一个阶层。

    能鸡犬升天的,那不是国术!

    张钺和根问的答问,其实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

    第一个问题,张钺问九字真言,自己怎么就会了。根问说,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了,其中的过程我现在也搞不清楚。但是,人即然能沟通天地,那人与人之间自然是有渠道能相连的,我的东西到了你身上,估计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问题,张钺问五蕴皆空。这是来自《心经》里的那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经扯淡的人,看到的是一段经文,是一个阐述,看了则过;修行的人,看到的是一段修行方法。行深波也波罗密多,就是说要先修行禅定,然后层次深入,进入甚深之境,当进入这个状态之后,智慧就会大开,灵感会旺盛。当智慧大开灵感旺盛的时候,就行观照之法,在观照之法到达一定的时候,就能照见,照见可以说成是灵光之中看到了或者发现了五蕴皆空这一状态。

    五蕴皆空,是什么状态呢?其实张钺自己是有过体会的,在学习三味普火的那一次,猴蹲身五六个小时,其实已经是一种五蕴皆空的状态,但是这种五蕴皆空,并不是《心经》这里提到的完整版照见五蕴皆空!张钺在呈现状态的时候,并没有达到照见的程度,他自己并没有查知,知道,没有感受到什么是五蕴皆空!

    所以,他问的是,色受想行识,真的能空的掉吗?根问告诉他的意思是,到五蕴皆空,是一个修炼次第,到了才会有那种体悟,才有空的体悟;但真的到了照见空之后,还会有新的体悟,这个不能说是空,新的东西产生了也不是不空。这就是老牟子说过的‘真空妙有’,说的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之后新的功夫境界新的体认。

    不管张钺修不修佛,明白了这点之后脑中的东西总是有了融合,有了新的认识和方法产生。

    第三个问题,张钺问根问,人在这个社会,在这个红尘,眼耳鼻舌身意,能清净吗?怎么清净?

    根问这个问题回答的就比较直爽了,直接揭示的是一个修行的法子,虽然用佛诘说出来的,但其实和丹道的修炼方法也有共同之处。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当你在社会,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不是被自己的根性牵引着在做而不自知;怎样能自知呢?在自己说话做事的时候,把自己的心跳出来,设想出另外一个自己超出这个身体之外,在看着自己的一言一行,犹如身外之人,被看着的那个自己,犹如别人。两个自己,一起在思考,在活动,如影随形。

    这是一个修行的秘法,如果根问说给别人那四句话,恐怕人家就认为是大忽悠在扯淡了;但根问的眼睛很贼,修行很到位,他不认为张钺能醒来就自然会了自己施展过的九字真言,是纯属偶然,张钺一定有过类似这方面的修炼。

    事实上,张钺小时候,确实是有过类似的修行的,那是师父宁有高教给他的东西。教给他的东西,其实在丹道修炼里有一个名称,叫做‘观梦之法’。只是当年张钺小的时候根本不通这些,只是按师父教的方法练了。

    当年,师父要他先练了静坐的功夫。这是第一步,叫做‘守神’。静坐的功夫很简单,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进出上,达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注意力在呼吸上不走神了,师父就告诉他,以后睡觉一旦做梦,就要让自己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要让自己在梦里的意识,发现自己是在做梦,这个阶段叫做‘梦醒’。能达到发现自己是在做梦,次次都能一进入梦境之后马上能发现自己是在做梦了之后,就开始了第三个阶段,叫做‘控梦’,控梦之后,就是无梦阶段。当然,记忆中,师父说过了,达到无梦,其实也是功夫的一个阶段而已,在这之后,还有修行,只是师父没有多说,给了观梦之法,就要张钺先练就行了!

    事实上,张钺当年只练到了进入梦境一段时间之后,半数以上的梦能发现自己是在做梦了,在能发现自己做梦之后,张钺偶尔的能控制自己在梦里的行为!事实上,这和师父教的步骤是不相符合的,但当时师父走了,张钺就随心的来了!

    所以当根问念出那四句的时候,张钺就联系到了自己小时候练过的东西,自然而然的明白了根问说出来的方法。一个是在梦中明白,一个是在现实中明白。

    第四个问题,张钺直奔主题,其实就是在问,自己即然因为各种原因,丧失的只剩下十年的寿命;这是牟尼哥说的因和果的关系,但是即然命运在于自己,自己能不能重新造因,结出自己想要的果?

    根问的动作,其实是在说:小子,这些,你心里不是早就有答案了吗?有答案了,不需要问我!

    其实,在张钺的心里,他问的东西,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有答案的!三天的时间,谁也不知道他参悟了什么!

    他是用佛教参悟国术,问这几个问题,其实也是在用自己的领悟和佛法相互印证而已。

    他的哈哈大笑,是心中开朗,是明白了。

    是心中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