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抗日英雄传:祖上光荣在线阅读 - 十二

十二

    潘大姑娘身上那件绵羊毛大衣不见了,换成了一袭紫红色的披风,内里的小棉袄也换成了花艳的,没戴棉帽子和围巾,虽然别在腰间的那两支“盒子炮”,刚进门时就被守卫搜了去,但她人往那一站,还是透出“侠女”的英气来。在来“大刀会”之前,她显然刻意打扮了一番,不光脸上擦了胭抹了粉,头发也梳理得很柔顺,还在上面插了一只精美的饰物,连太爷爷看在眼里也惊若两人,禁不住心神一荡。

    有人可能不理解,潘大姑娘是去救人的,或是去赴一个死亡约会,她还有心情打扮?那他就是不了解女人。对女人来说,美丽有时比死亡还重要,世上的任何一个女人,不管她是谁,就连东施都算在内,若是能预知自己明天会死,那么她便会花一夜的时间来精心打扮。

    潘大姑娘是怀着无比悲怆的心情,甚至是必死的念头走进“大刀会”的,但她没想到,在一个汉子的带领下,当一扇门打开,她看到的却是让她意外的另一番情景:明亮温馨的烛光下,满桌子的津香四溢,一个老人,一个中年人,一个青年人,怎么看怎么都像一家人。虽然那个中年人板着脸,似在赌气,那个青年人的神色也不很自然,可就像两个兄弟犯了口角,刚刚伤了和气,反正没有肃杀之气。站在房间门口,潘大姑娘就愣住了,她恍若身在了梦境中。

    “姑娘,你来的正好,快坐下,一块吃点儿!”

    老太太忽然笑着说,这的声音让潘大姑娘醒过神儿来,她就走了进来,老太太又喊人添了把椅子,她也没客气,就坐在了太爷爷身边。此时潘大姑娘的心里已豁然开朗,她知道太爷爷已死不了,而她也不会死了,这一放松,她还真觉得饿了,就胃口大开,也顾不上周遭异样的气氛和大姑娘的矜持,就吃得很贪,连正眼都没瞧关老道一下,老太太笑着看着她,关老道的鼻子却都快气歪了。

    潘大姑娘当然也不会有凶险,老太太既然能罩着太爷爷,也就能罩着她。关老道闻听潘大姑娘一个人时,他面露喜色,是想这不是自投罗网吗?但转念一合计,他又灰了心,只要母亲在这儿掺和,别说一个太爷爷和一个潘大姑娘来,就是十个二十个来,跟串门又有什么分别呢?老太太和太爷爷当时闻听潘大姑娘是一个人来的,心里都不禁一紧,他们是没想到她的胆子真够大的,情况不明就敢往里闯,太爷爷自然是很感动,内心就一股暖流开腾,老太太对潘大姑娘此举也是敬佩万分。

    没了性命之忧,看上去潘大姑娘就吃得无所顾及,实际上她那颗心还是悬着的,她知道是因为老太太在,太爷爷才会转危为安,她也才没涉身凶险,而她也正是奔着老太太才来的,可身在“大刀会”时间久了,万一再有个什么意外咋办?很多事情都殊不可料,所以潘大姑娘吃着吃着,就忽然用脚踢了一下太爷爷,然后放下筷子,客套着说吃饱了,起身抱拳就要告辞,老太太也许是恋着干儿子,说啥也不让走,让坐一会儿再说说话,太爷爷也就不好意思起身了,潘大姑娘也只好又坐了下来。

    三个人说着话,这天色就快亮了,一旁的关老道挺不住了,对老太太说:“娘,让他们走吧,这天马上就亮了!”老太太明白儿子的意思,人多眼杂,万一谁看见了杨玉红和潘大姑娘从“大刀会”走出去,报告给了日本人,那麻烦可就来了,所以她也就没再挽留。老太太让关老道把两个人的马和枪都还给他们,关老道就照办了,但她还是不放心,非要亲自送两人出镇子,关老道没办法,就派了四个弟兄,套了辆马车,护着老太太一起去。太爷爷他们出了门后,关老道就把院子里的所有人集合了起来,下了道死命令,谁要把杨玉红和潘大姑娘的事透露出去,他就杀了他的全家。

    送到镇子外面,老太太叮嘱太爷爷和潘大姑娘要保重,潘大姑娘在马上抱拳道谢,太爷爷却非要下马再磕个头,老太太拦着没让,就调转马车回去了。天色灰蒙蒙的,一直目送着马车消失在镇子里,太爷爷和潘大姑娘骑马站在那儿都没动,他们互相看了看,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经过这么一番生死患难,两颗心无疑已经离得很近了,恐怕就隔那么一层窗户纸了。还是潘大姑娘先开了口,却没说关键的,只是向太爷爷简单交待了一下太爷爷被抓走后的情况,潘大姑娘估计这个时辰柱子也就刚到山上,所以两个人就打马直奔七星峰。

    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言语里少了些许客气,多了几分亲昵,自是不必言说。太阳升起三竿了,他们也到了七星峰的山脚下,可刚打马进了山,就看见柱子骑着马,王老疙瘩率众人步行迎面赶来。太爷爷他们下山救柱子的当天上午,来七星峰会合的另两组弟兄也到了,他们一路上倒没发生什么事,只不过是遵守了约定而已,而那个在受伤姑娘掩护下脱身的弟兄,因找不到太爷爷他们,也就回了七星峰。大家得知柱子被救了出来,都很高兴,就盼着太爷爷和潘大姑娘能早回来呢,谁想只盼回了一脸憔悴的柱子。

    等柱子说出太爷爷为救他们,被关老道抓了去,大家伙就有点儿傻了,被关老道抓走,那跟被日本人抓走没啥区别,潘大姑娘只身去闯大刀会,够仁够义,可那不也是去送死吗?尽管想着按潘大姑娘的安排,尽快赶下山去埋伏也无济于事,多半是白忙乎,可众人还是不敢怠慢,王老疙瘩也是心急火燎的,毕竟是和太爷爷一起创的业,兄弟情份就摆在那儿呢,他让几个弟兄赶紧做了饭,又吩咐其他人收拾了家当,等都扒饱了肚子,全班人马就急匆匆赶下山来。

    众人见了太爷爷和潘大姑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当然他们有的认识潘大姑娘,有的不认识,可两人明明就到眼前了。弟兄们纷纷惊喜地唤着“大哥”,就围了过来,太爷爷便也高兴地点头,可荒山雪岭,不是叙别情的地方,再说,她也听潘大姑娘分析过,鬼子兵很可能会搜山的,万一赶这个时候摸沙锅来咋办?,此地不能久留。太爷爷就和大家商议了一下,决定马上起程奔马架山,这时潘大姑娘又建议别走他们刚才来的路,绕一下走别的方向,她怕一下山会迎头碰上鬼子兵。

    两天的风尘仆仆,太爷爷他们终于到了马架山。那座山不大,山势也算不险峻,在那一带,根本不是历来山匪的首选之所,这也正是潘大姑娘的用心所在,既然山匪都没看好这座山,那日本人就更不会把它放在眼里,所以潘大姑娘才把自己闯荡多年的“家底子”——那些枪支弹药和金条,都埋在了这山上。其实,潘大姑娘也没想把马架山当作大本营,说“驿站”也好,“行营”也好,反正就是个换脚的地方,时不时地,可以让队伍来这儿躲躲,避避风头。

    山上早被潘大姑娘挖好了六个地窝蓬,清去雪皮,把伪装的掩盖物掀开,就露出了进出的洞口,只要在里边生上一堆火,就直接能住人了。埋锅造饭,二十几个人都饱惭了一顿,又好好休息了大半天,潘大姑娘便亲自下山去召集她发展的那些弟兄,他们都分散在远近的村庄里。近六十个弟兄陆续到了山上后,潘大姑娘虽没说让他们都归太爷爷管,但她也把话扔得很明白:“杨当家的也是你们的大哥,他的命令就是俺的命令,以后你们都要听他的!”看着身边一下多了这么多人,太爷爷当然异常高兴。

    更让太爷爷高兴的,是去挖掘那些埋藏的枪子弹药和金条,就埋在一棵满身疤的老杨树旁,都是长筒枪,足有上百支之多,什么“单打一”、“汉阳造”、“十三年式”、“三八大盖”、“中正式”……特别是那把捷克制轻机枪,太爷爷当伪军兵时就见过,捧在手上就不愿放下了。枪的牌子是杂了点,可装上弹药就管用啊,都能要人命。那八根金条就压在枪底下,太爷爷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金条,打开油布包时,阳光反射在上面晃得他睁不开眼睛。

    枪足够了,分发给刚上山的那些弟兄,还余下四十多支呢,就缺战马了。在那个机动车还不普及的年代,马对一支队伍来说非常的重要,我们听评书时会常听到什么“探马来报”、“再探再报”之类老套话,那就是在告诉我们,哪怕一队步兵,也需要“探马”来配合。而在潘大姑娘的经验里,一支队伍要有一定比例的骑兵才理想,他们现在却只有三匹马。可想弄齐那么多的战马,显然要颇费时日,也只能先搞两匹三匹的救救急了。于是潘大姑娘就筹划着要打一仗,从敌人手里抢夺才是最便捷的。

    要打的这一仗,其实也不只是为了马,潘大姑娘甚至还这样告诉太爷爷:“就打着你的旗号,讷讷感不能抢到马倒无所谓!”潘大姑娘打这一仗的目的是想给日本人撒点迷糊药——杨玉红已离开了七星峰。当然,她另一个目的也就暴露无疑了——她还要与太爷爷要回到七星峰去。眼看要春暖花开了,七星峰上又会草深林密,那无疑是一支队伍休养生息,神出鬼没,不断壮大的最佳境地。

    打仗之前通常会做一些准备工作,太爷爷、潘大姑娘和王老疙瘩的准备工作就是辅导弟兄们。太爷爷那些弟兄都摸枪没几天,潘大姑娘的那些弟兄大多数还摸过枪,所以潘大姑娘的任务就是教弟兄们认识枪型,熟练拆卸的方法,而太爷爷和王老疙瘩的任务就是轮流教授弟兄们怎样瞄准射击。潘大姑娘还教了弟兄们一些实战的小窍门儿,比如把三八大盖的子弹加工一下,把头削薄些,这样子弹能飞的更远,也可以给弹头刻个十字切口,这样弹头到人体内就会翻滚,要命的还要炸开,威力会大上不止一倍。

    潘大姑娘教的看似复杂,却很容易学会,而太爷爷和王老疙瘩教的看似简单,却很难掌握。潘大姑娘也知道,弟兄们打枪一半会儿是打不准的,不过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而且她还知道,他们以后也不见得就能打得准。一个营,一个团,一个旅,乃至一个师里面,又有多少士兵能打得准枪呢?只要你会打枪,敢冲锋陷阵,这就足够了,打仗就是打得气势,打得威慑力。至于一支队伍里,每个成员都能百发百种,那是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的事情,那时他们会有个响亮的名字,潘大姑娘无法预知,更无法想象,他们叫——“特种兵”。

    太爷爷和潘大姑娘配合很默契,两人之间的感情就进了一大步。没几天,他们就等来了一次打仗的机会,严格的说,那机会也不是等来的,是潘大姑娘在地主家藏身时早就摸清的。大约离马架山三十华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型机场,是专门供运输飞机用的,几个县城的军用汽油就靠它供应,而从机场到县城之间的汽油运输,基本上就靠马车,不是小日本太笨,是因为这一带多为山路,夏季汽车还可以畅通无阻,可冬季积了雪,有些路面坡度又大,汽车上去就打滑,即使缠上防滑链也走不了,这种路面马车走起来却不费劲。在刚入冬时潘大姑娘就观察到了,有一队运输汽油的日伪军,常常会离马架山很近的地方经过,也常常都是二十几个伪军兵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两辆马车,再后面就是一个骑马的日本小头目,带着四个鬼子兵。

    潘大姑娘派人天天在附近监视,这一天就探到了运油日伪军的踪迹,他们是空着马车赶往机场去的,所以他们一定会拉着汽油再回来,潘大姑娘就及时做了安排。潘大姑娘并没有带所有弟兄都下山埋伏,留了几个人看家,也是想让他们在山上等着送走干妈和红梅的小月来,估计她也该来了。潘大姑娘和太爷爷他们埋伏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那队日伪军就出现了,等走近了,潘大姑娘一枪就解决了那个骑马的日本小头目,他们根本就没有防备。

    队伍就乱了起来,连赶车的伪军兵都忙跳下车,躲在路旁的沟里,太爷爷就喊了起来:“弟兄们,投降吧,俺是杨玉红!”这是潘大姑娘交代好的,让太爷爷故意暴露身份。还有四个鬼子兵在,当然没人敢投降,双方就打起了枪,等太爷爷一枪打死了一个鬼子兵,剩下的日伪兵就开始撒腿跑,连拉汽油的马车也不顾了,他们也不追,就这样,得了三匹马,那车上的六桶汽油也用不上,可也不能留给鬼子用,就当场都倒掉了。

    回到山上时,小月真就找来了,可两只眼睛都肿得像桃子,原来她买了马车拉着干妈和红梅离开二王村后,因看红梅的伤势已拖延不得,就决定先给她找大夫,可都是枪伤,找一个不敢给看,再找一个还不给看,等终于找到了一个敢看的,红梅已奄奄一息了,那个大夫号完脉摇了摇头,红梅终没活过当晚。哭着找人把姐妹埋了,她又就近买了所房子,把干妈安置稳妥了,这才找到马架山来。小月是扑到潘大姑娘怀里哭着说这些的,潘大姑娘抱着她也一个劲地掉眼泪,一旁的太爷爷看着,心里很难受,也很愧疚。

    虽然知道了这样一件不愉快的事,可仍没影响弟兄们打了一个小小胜仗的兴奋劲儿,几乎所有的人都兴高采烈地向七星峰进发,太爷爷没想到,到了他曾光顾过的七星峰,他是不会遭遇鬼子兵,却会身陷一场“内部矛盾”。

    他“大当家”的宝座就摇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