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青年必读书手册在线阅读 - 第19节

第19节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严先生

    祠堂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司

    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

    阳修伶官传序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晁错论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成书时间:元末明初

    类别:中国古典小说

    版本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代著名长篇历史小

    说。共120回。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罗贯中生卒年不详著。罗贯中

    名本,别号湖海散人,杭州人,祖籍山西太原。他根据晋陈寿三国志和

    南北朝裴松之注,以及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遗闻佚事、野史小说和民间

    传说等丰富资料,经熔合裁剪,重新创造,撰成了规模宏大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

    题材,生动地再现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吴亡为止整整

    一个世纪184280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品构思之雄伟、活动场

    面之广阔、人物形象之鲜明、艺术水准之高,在世界古典小说中均无与伦比。

    三国演义一经问世,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关注,人们争相誊录,以

    便观览。统治者因该书的拥刘抑曹正统倾向大加推崇,并从中汲取统治之术;

    布衣百姓则从中得到智慧,并对故事情节津津乐道;农民起义领袖却奉该书

    为军事宝典,从中学习战略战术;饱经世故之人又视该书为谋略为人宝库,

    潜心钻研保家安身之道。仅仅在明代,三国演义便有许多刻本在民间流

    传,并且被广泛改编为戏曲或说唱文艺在全国城乡各地频繁上演,使该书中

    的故事和人物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同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国演义也远播于海外,被译成朝、

    越、日、英、法、德、俄等几十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大洲。俄国汉学家称赞该

    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

    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

    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

    为“史诗般的作品”。在日本,“三国演义不仅为人们所喜爱,拥有最

    广泛的读者,”而且,精明的商人们还从中找寻经商成功的秘诀,认为成功

    的企业应像“桃园结义”那样团结,像“三顾茅庐”那样求贤,像“挥泪斩

    马谡”那样纪律严明;成功的企业家应同诸葛亮那样高瞻远瞩,应像曹cao那

    样老谋深算,应如周瑜那样机敏聪明。在三国演义的故乡中国,在

    汹涌的商品大潮中,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广泛学习借鉴三国演义中的谋略,

    从中汲取有益的教益和启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演义以其无以伦比

    的丰富内涵而进一步扩大着它的影响力。

    内容梗概

    一、三国演义重点故事人物

    1.“乱世jian雄”曹cao

    曹cao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典型“jian臣”形象,这一形象的形成是与三国

    演义对其艺术形象的塑造密不可分的。该书在曹cao首次出场时便介绍了他

    幼年时诬叔欺父的恶劣行径。“cao有叔父,见cao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

    嵩。嵩责cao。cao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

    嵩。嵩急视之,cao故无恙。嵩曰:叔父言汝中风,今已愈乎cao曰:儿

    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cao过,嵩

    并不听。因此,cao得恣意放荡。”曹cao这种诡计多端的恶劣品性,随着故事

    情节的发展越加变本加厉,且越加阴险凶残。曹cao谋刺董卓未遂逃至吕怕奢

    庄上,吕伯奢令家人热情款待,他却疑心吕家不怀好意,竟将吕家八口杀死;

    后发现是误杀,却又将外出归来的吕伯奢一并杀死,说是“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当曹cao率军在淮南与袁术军作战时,军粮将尽。他密令

    仓官王用小斛发放军粮,引起士卒不满。曹cao随即以“盗窃官粮”罪名将

    王处斩,借以隐瞒军粮将尽的事实,稳定军心。三国演义以这样的情

    节来描写曹cao的所作所为,揭示了他凶残狡猾的性格特征。

    同时,三国演义也渲染曹cao的老谋深算,善于玩弄权术和“雄才大

    略”,来刻画他的“jian雄”形象。在官渡之战后,曹cao下令将搜获的部下与

    袁绍暗中往来的书信全部焚毁,表示他的宽宏大量,这在袁绍残余力量仍较

    强大之时,实为高明之举,可暂时稳定内部。而在其内部稳定之后,曹cao却

    又设计将袁绍余党300余人一网打尽。汉献帝身旁大臣祢衡,痛恨曹cao专权,

    击鼓裸衣骂曹,曹cao因其“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不

    能容物。”便令祢衡出使荆州劝说刘表投降,企图借刘表之手杀死祢衡。而

    在祢衡行前,“却教手下文武,整酒于东门外送之”。在曹cao羽翼尚未丰满

    之时,他打着汉献帝旗号,声称“与国家除凶去害”、“拯救黎民”、北伐

    南征,乘机扩大自己的政治、军事实力;待其势力坐大后,东汉政权已在他

    的掌握之中,他见取代东汉王朝的时机仍不成熟,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汉

    献帝名义打击消灭异己势力,以期最终取代刘汉王朝。曹cao手下的谋士荀

    看出曹cao的野心,劝他不要封魏公、加九锡,他怀恨在心,但又无罪名强加

    于苟,便送一“亲笔封记”而实际上“并无一物”的食盒给荀,暗示荀

    自尽,荀会其意,于是服毒自杀。曹cao的另一个重要谋士荀攸也反对曹

    cao加封魏王,他威吓荀攸说你“欲效荀”吗致使荀攸“忧愤成疾,卧病

    十数日而卒”。三国演义通过上述这一系列描写,进一步突出和完善了

    曹cao的野心家,阴谋家的“jian雄”形象。

    2.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自他初出茅庐之始,便

    立刻成为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刘备自称对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

    他言听计从,而且付以几乎全部的军国大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

    成为蜀国的最高决策人。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集聚了许多政治家的美德,然而在中

    国民间流传最为广泛而又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则是他的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大半篇幅描写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

    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为刘备指出了今后图谋霸业的具体道路,

    “真万古不及之人也”,赋予了他超人的智慧。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后,首次

    在博望坡用兵,当时兵不满三千,将不过关张,竟杀得夏侯10万大军丢盔

    弃甲,烧得曹cao胆战心惊,赢得了关羽、张飞的衷心“拜服”。赤壁之战是

    本书的重要战争之一,诸葛亮是这次战争的关键人物。他只身过江,“舌战

    群儒”,扫除孙权疑虑,使其决计破曹,建立了孙刘联盟。机敏聪明的周瑜

    看出诸葛亮“其计划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三番五次企图予以剪

    除。而诸葛亮则沉着机智,料事如神,巧妙地利用忠厚老实的鲁肃为掩护,

    一次次避开了周瑜的暗算,同时顾全了协力抗曹的大局,维护了孙刘两家微

    妙的联盟关系,终于夺取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乘势占领荆襄九郡,为刘备

    集团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赤壁之战中,前敌总指挥是周瑜,而运筹

    帷幄,从旁策划,真正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诸葛亮,与心胸狭窄的周瑜相比,

    更显示了诸葛亮的高瞻远瞩。诸葛亮不仅智慧过人,而且善于随机应变。在

    著名的“空城计”故事中,马谡违背诸葛亮将令,丢失战略要地街亭,致使

    司马懿15万大军逼近西城。当时诸葛亮身旁仅有一班文官及老弱军士2000

    余人,形势危急。然而诸葛亮镇定自若,从容布置,“大门四开”,“每一

    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

    童携琴一张”,于城楼上“焚香cao琴”。司马懿来到西城,一见此情景,知

    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料定城中必有埋伏,立即传令退兵,西城

    得以转危为安。在这里,诸葛亮利用了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给敌人造成了

    判断上的错觉,从而扭转了极其险恶的局面,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的智慧,

    也反映了他超人的胆量和气魄,以至于连老jian巨滑的司马懿也不得不叹息

    说:“吾不如孔明也。”诸葛亮这一传奇式的智慧人物之所以在中国广为流

    传,就是于人物自身概括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而反之,人民群众又可以

    从这一人物身上汲取聪明智慧,这就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光彩夺目,成为人

    民群众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3.忠肝义胆的关羽

    关羽是本书中的另一重要人物,自桃园三结义起,关羽与刘备便形成了

    君臣加兄弟的关系。本书在宣扬关羽刚强的性格、无与伦比的武艺和“深明

    春秋大义”的儒将风度时,着重颂扬了他的忠义精神。在桃园结义后的

    数十年中,他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历经难险,始终“义重如山”。当关羽在

    下邳被困而被迫降曹后,曹cao“累送美女金帛”,竭尽拉拢之能事,然“财

    贿不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他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千里走

    单骑而去,表现了关羽对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本书在颂扬关羽的

    忠义时又突出表现了他的“恩怨分明”。对刘备,不仅有桃园结义之情,更

    有匡扶汉室之誓,故此亲如手足,生死与共,历经千难万险终不背叛;然而

    对刘备不共戴天的死敌曹cao,关羽也是恩怨分明。为报答曹cao的恩情,他斩

    颜良、诛文丑、救白马、解重围。赤壁战后,又在华容道“义释曹cao”,表

    现出极消极的、完全建立在私人恩怨基础上的忠义。因此关羽的忠义具有明

    显的两重性:一方面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团结互助、平等相处,“四海之

    内皆兄弟”的朴素愿望;另一方面,那种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保守、狭

    隘的忠义也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元成宗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宪宗封他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清世祖更加封他为“忠义神武

    关圣大帝”。正是在人民的朴素愿望和历代统治者大力宣扬的交叉作用之下,

    关羽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封建社会忠义之士的光辉典范。

    二、三国演义中的谋略权术

    在三国演义书中,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集团和派别,为达到一

    己私利,他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尽阴谋诡计,广泛地运用谋略权术,

    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贯穿了全书的始终。

    董卓作乱之时,十八路诸侯兴兵讨伐,声言“共赴国难”,而暗中却各怀鬼

    胎。孙坚为先锋出兵攻敌,统管粮草的袁术认为“孙坚乃江东猛虎”,恐其

    力量壮大,故拒绝发放粮草。孙坚在洛阳宫中无意中得到传国玉玺,便立即

    背弃反董卓盟约,“速回江东,别图大事”。反董卓盟主袁绍闻讯向孙坚索

    要传国玉玺不成,便暗中写信给荆州刘表,命他在孙坚返回江东途中截取。

    孙权为从刘备手中取回荆州,不惜以自己的亲meimei为诱饵,使用“招亲”把

    戏,企图将刘备“赚来南徐幽囚于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此

    计被识破后,又谎称“国太病重”,欺骗孙夫人携带刘备幼子阿斗返回东吴,

    企图以阿斗为人质交换荆州。在关羽失荆州死亡之后,孙刘联盟破裂,孙权

    唯恐刘备起兵报复,遂派使臣送一封信给曹cao,孙权在信中奉承曹cao说:“臣

    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

    群下纳土归降矣”。孙权劝曹cao废汉称帝的企图有二:一是可以引起刘备及

    其他拥护汉室势力群起反对曹cao;二是转移刘备对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一事

    的注意,用心十分险恶。难怪曹cao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吗”

    即使以仁义取天下的刘备也极善于玩弄谋略。当吕布被曹cao俘获时,曹cao询

    问刘备如何处置,刘备故作沉思,随后提醒曹cao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

    之事乎”致使刘关张三人合力方可击败的吕布顿时殒命。

    曹cao煮酒论英雄时,他假托闻雷失箸,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竟然瞒过了一代

    jian雄曹cao。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奋力救回幼主阿斗,刘备竟当赵子龙面掷阿

    斗于地,正如民间歇后语所说:“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正因为本书中充满了谋略权术的运用,因此民间一向有“少不看水浒,

    老不读三国”的说法。其意思是年少者血气方刚、易于冲动,而水浒

    以攻城破狱为能事,以打家劫舍为豪举,易使年轻人学会造反,故少不看水

    浒;而老年人阅历丰富,三国偏又是充满了谋略权术之书,丰富的阅

    历与谋略相结合,会使老年人茅塞顿开,更难于驾驭,故老不读三国。

    本书中所描绘的谋略权术及其运用,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统治者阴险丑恶的嘴

    脸,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确地理解并汲取有益的经验。

    三、三国演义中的战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本文中所叙述的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激烈政治斗

    争,都是以消灭异己势力,夺取最高统治权为目的的,因此,他们之间斗争

    的主要手段是凭借军事行动,所以战争便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描写

    了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描写的特点是侧重于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略

    战术的运用。赤壁之战是本书描写的十分出色的一次战争。

    曹cao平定北方后,率军南征,荆州不战而降。于是曹cao一面发书给江东

    孙权劝其自动归降,一面率马步水军“八十三万”逼近长江。这一严峻的形

    势迫使孙权与刘备结为抗曹联盟,出兵“五万”迎敌。周瑜、诸葛亮等人看

    出曹军后方不稳定、远来疲惫、疾疫流行,不习水战等兵家大忌,认为可以

    利用弱点,击败敌军。然而此时曹cao却全然不知,只凭势大,企图一鼓平定

    江南。三江口初战失败后,曹cao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使“谙习水战”的蔡

    瑁、张允cao练水军。周瑜暗暗心惊,认为“必除去二人,然后方可破曹”。

    于是他利用蒋干第一次过江之机,诱使蒋干盗书,用反间计杀掉了蔡、张二

    人。随后诸葛亮草船借箭,又使曹cao损失水上交战必不可少的10万支箭。形

    势对曹cao越加不利。这时,周瑜又利用蒋干二次过江之机,让庞统向曹cao献

    “连环计”,用铁链将战船连锁起来,为火攻破曹准备了条件。曹cao只想到

    连锁战船可不惧风浪,却又不曾料到不利于防火,直至黄盖诈降,用装满干

    薪、灌满油料的火船猛冲曹军水寨时,漫天的大火才使曹cao恍然大悟。而此

    时,刘备、孙权军水陆并进,不甚用力,已大破曹军,创造了我国古代战争

    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

    间计、连环计、苦rou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

    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

    了强大之敌。反观曹cao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盲目轻

    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三国演义通过对战争的大量描写,不仅为我们勾画了一幅长达百年

    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画卷,同时也从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正确认识、指导

    战争的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军曾从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