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庸”和“入世”、佛家的出世、劝世的思想。【】例如,格言中“抱 朴守拙,涉世之道”这类的格言就主张,对于那些刚刚跨入社会大门的人来 讲,因为涉世还浅,还没有被社会上的恶习所感染,因此还能保留纯洁天真 的本性。而那些历尽人间艰难险恶的人,经验积累更多,城府也深,这种人 往往存心险诈。从这个角度上讲,处世不要只求达练圆滑,与其老jian巨滑, 倒不如抱朴守拙。特别是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在一些人一味追求金 钱权利,尔虞我诈的情况下,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风,真诚,朴实,自然的处 世原则,尤其受到人们的敬重与欢迎。在指导人们处世的格言中,像“出污 泥而不染,知机巧而不用”,“心事须明,才华须韫”,“方圆处世,宽严 待人”等格言,都主张在极其复杂险恶的外部情况下,成功的处世者应该准 确地分析和判断周围的形势,根据自己面临的环境和局势的变化及对手的情 况,深思熟虑,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才智和计谋,而努力做到韬光养晦,及时 进退,适度宽严,以争取最后出奇制胜立于不败之地。这些格言充分体现了 代表儒家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处世的智慧。还有一 些格言,则体现了儒家以中庸思想为指导的处事原则。例如:“处世之道, 不即不离”,“过俭则吝,过让则卑”等等。 除去关于涉身处世的格言之外,菜根谭中大部分格言都是论述如何 修身养性的。其中有些格言流传广,影响大,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 活。菜根谭开篇第一则格言便是“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 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像我国古代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劝降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过零丁洋 诗,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反之,像 魏忠贤,和等一些依仗权势的jian臣逆党,虽然生前显赫一时,却在死后落 得了身首异处的下场,真可谓是弄权一时,凄凉万古。菜根谭还十分强 调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主张修德是一个人事业的基础,决定一个人的事业 是善还是恶,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再好的学识不仅不能有益于他人,反而会 危害社会。“欲做精全美玉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 须向薄冰上履过”、“立功建业,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 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欲尘”。这些格言更 直接更深刻地揭示: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磨炼意志,砥砺节cao,是每一个建 功立业者成功的必由之路。菜根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以佛家“入 世”“中庸”的思想帮助世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以积极入世的态度, 机智巧妙地把握人生;它以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为人处世 的准则和法宝;它还以佛家劝世的思想直接透视人生禅机,帮助人们准确地 理解出世、入世的辩证关系,使读者在反复思考之后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精彩篇章推荐 “耳口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若言之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鸠酒中矣。” 这是菜根谭中一则著名的修身养性的格言,它集中体现了儒家“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孔子家语中就有:“良言苦于口而利于病, 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以及“处身常逸则志不广”的名言。可见,一个人 如果能经常听些不顺耳的话,想些不顺心的事,这才是磨砺品德、有益心身 的好事情。这是因为,逆言和困境都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反之,如果听到的 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称心如意,在无形之中就会削弱自己奋发向上的精 神而沉溺于自我陶醉的深渊。这样做就等于自饮毒酒而毁掉自己的生命。正 如古人讲的,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常有十之**,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 天更是如此。 精彩语言辑录 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 高,知而不用者尤高。 以积财货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 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 人与永恒 作者:周国平 成书时间:1987年 类别:随感集 版本推荐: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有这样一位智者,他不寄希望于概念的积木,也不寄希望建造体系的巍 峨宫殿,而是将人生问题上的一切真知灼见直接发自内心,又诉诸读者的真 情实感,其文字的魅力能让读过的人沉迷不已,继而引发深深的思考。 他的名字叫周国平,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 深山老林中生活了十几年,文革后又考回北京,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孜孜不 倦地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他的每一部著作都能在学术之外形成极 大的反响,包括人与永恒、今天我活着、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 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等。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一本随感录。随感录的可贵在于真实,在于字 字珠玑而又凝炼传神,就这个意义而言,周国平的随感少却了浓重的雕琢气, 少却了老于世故的圆滑,处处呈现出单纯而练达、质朴而传神的精巧之美。 人与永恒在1987年出版以后,一印再印,后来又出了第二版,仍然 长销不衰,在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较为持久和深入的影响。 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 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其中向人们宣讲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 “人是最大的谜,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两极之间又幻化出 无穷的人生之谜。生与死、爱与孤独、真实与美、哲学与艺术、写作、天才、 女人与男人,无不是人与永恒相沟通的形式与体验。” 无论是形式还是体验。周国平都将推心置腹地与你讲述一点什么,然后 让你自觉地提升一点什么。 我们为什么不去倾听一位智慧的心灵之声 我们为什么不在独处的时候拥有一位最真诚的朋友 我们为什么不在为人处世方面请一位智者常伴左右呢 内容梗概 与众多同时代的哲人不同,周国平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 为一体,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摆脱了学术的艰涩,虽然质朴无奇,却异常地贴 心、动人。他常常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生活最核心的领域,而在精神生活最 深处,原本就无所谓哲学与文学之分。在人与永恒中,周国平用别致的 文学方式谈哲学,他的表达的感悟仍是围绕着古老的哲学问题,例如生命的 意义、死亡、性与爱、爱与孤独等等。也许也算是老调新弹,但正是这些问 题由于被现代商业化社会的遗忘而变得日益尖锐,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普 遍困惑。“老调”一经周国平“重弹”,这些问题便迅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 共鸣。 现代世界是商品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我 们同时还生活在历史与宇宙之中,生活在自己惟一的一次生命过程中。所以 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只用交换价值来衡量,而应有更开阔、久远的参照系。 在投入社会潮流同时,我们要有所坚守,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但是人 生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周国平写道:“有人说人生到处是陷阱,从一个陷阱 跳出来,又掉入另一个陷阱里。可是,尽管如此,你还是想跳,哪怕明知道 另一个更深的陷阱在等着你。最不能忍受的是呆在同一个陷阱里,也许,自 由就寓于跳的过程中。” 处于人生的矛盾之中,你又应该如何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呢意义永远是 不确定的,所以意义本身并不重要,正如西西弗斯的神话,把巨石推上山顶 的终极目标并不重要,所贵者在寻求的过程之中,过程比结果更美丽。 “我们读英雄探宝的故事,吸引我们的并不是最后找到的宝物,而是探 宝途中惊心动魄的历险情境。寻求意义就是一次精神探宝。” 不过每个人都渴望结果,渴望完美,但又终不可得,这种痛苦又如何解 除呢周国平答到:“这种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 完美了。” 人生的机智在周国平往往就是这样的脱口而出,使我们若有所思,思有 所得。这种人生的机智给读者思想以新的启发。周国平认为新思想无非是看 事物的一个新角度,仅仅是一个角度,“有时思想孕育于沉默,而靠淡泊催 产。有时思想孕育于淡泊,而靠沉默催产。”当然,须警惕的是:“谎言重 复十遍就成了真理,真理重复十遍就成了谎言。” 新思想在淡泊与沉默思考中产生,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新思想。 关于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问题,周国平以他的角度一语道破天机:“两性 之间,只隔着一张纸,这张纸是透明的,在纸的两边,彼此高深莫测。但是, 这张纸又是一捅就破,一旦捅破,彼此之间就再也没有秘密了。” “你占有一个女人的**乃是一种无礼,以后你不再去占有却是一种更 可怕的无礼。前者只是侵犯了她的羞耻心,后者却侵犯了她的自尊心。” 痛快的剖白揭示着两极之间的秘密,而实际上关于男人与女人最恰切的 论述却是这么一句名言:“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 人而征服世界。”男人与女人的纠缠归根结底是征服的问题。 另外,“死”作为哲学主题,与“生”相对应,生与死的意味无穷无尽, “死”这个任何人都要面对的事实,在周国平眼中:“人人都知道死是必然 的,它是一个我们一出生就通报要来访的客人,现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 我们。可是,当它敲响我们的门时,我们却感到突然,怪它是最唐突的不速 之客。” “我们拥有的唯一时间是现在。拥有了现在,我们也就拥有了过去和未 来。” 周国平还作了大胆的设想:如果让每个人都死一次,也许人人会变得像 个哲学家。 在人与永恒中,无论生和死、时间与永恒、幸福与痛苦,还是幽默、 信仰、艺术,诸如此类的“大问题”,一经周国平的“感悟”,马上变成一 串串鲜活的思想火花,就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空间。 精彩篇章推荐 1.人共24则,探究人作为人的意义。 2.婚姻婚姻是终身大事,作者用33则随感表达自己心灵的感悟。 3.时间和永恒人生怎样才能超越,读完这24则随感,你或会有所觉, 有所悟。 精彩语言辑录 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经失意的人不懂人生。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 孤独者必不合时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为时髦,包括孤独。 质朴最不容易受骗,连成功也骗不了它。 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幸福属于天国,快乐才属于人间。 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 天才不走运会成为庸才,庸才再走运也成不了天才。 有钱的穷人不是富人;有权的庸人不是伟人;有学识的笨人不是 聪明人;有声誉的坏人不是好人。 当庸俗冒充崇高招摇过市的,崇高便羞于出门,它躲了起来。 论人生 作者:英培根 成书时间:1625年 类别:随感集 版本推荐:湖南人民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对于近 代唯物哲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有重大贡献,马克思曾给予其极高的评价,称 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传世的代表作 有新工具、学术的复兴、论人生等,其中论人生是培根穷 毕生之力所写就的一部人生随感作品。 培根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的一个贵族之家,其父是英女王的掌 玺大臣。培根12岁时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由于对当时所设课程不满, 只在学院呆了3年。15岁时,培根成了英国驻法国大使的随员,回国后不久, 又当选为议会议员,后成为女皇的特别法律顾问。但以后受到政敌的排挤, 在仕途上一直没有发展。 1597年,培根的论人生问世,当时只有10篇文章,原本是一本献给其 兄长的小书。但出乎他意料之外,该书问世后反响颇佳,于是培根决心继续 写下去。 1607年,新任英王终于发现了培根的才华,将其擢升为法部次官。培根 从此青云直上,最终成了英格兰**官,并被封为子爵。这期间,论人生 又出了两版,使论人生增加至38篇文章,原有的一些文章也被大幅度地 加以修改。 1621年,培根被控受贿,审判,后被撤消一切官职,并罚金四万英镑, 还被监禁在伦敦塔中,但时间不长。以后,法庭虽然将四万英镑罚金退还给 他,但他从此一蹶不振。1625年,论人生最终完成,共收录58篇文章, 但问世后不久,培根便与世长辞了。 论人生的创作过程几乎伴随着培根一生全部的不幸经历,它最全面 地包容着培根的思想与情感。他对这本书特别重视,每篇文章都曾修改数遍, 晚年更将其置于枕侧,不时加以增删,故论人生被认为是英语文学中最 为经典、最为精炼的著作之一。 虽然历代以来,后人对培根在道德方面非议甚多,特别是对他晚年受贿 一事,指责他有“伟大的思想、渺小的灵魂”,但培根对此只承认接受过不 正当的“馈赠”,却从未有过枉法行为。在贿赂横行的当时的英国政治环境 中,培根的行为虽然称不上检点,但还不算犯法,他不过是一位与世沉浮的 道德平庸者。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占有的历史地位,更不会 影响今天人们对他的论人生的评价。 内容梗概 由于论人生写作时间较长,作者在不同时期思想变化也比较大,因 此论人生没有特别统一的主旨。论人生由58篇散文组成,其中每篇 都是**成章,重在对人性中的某个侧面或人生的某种境遇阐述见解,是随 遇而感式的文章,故该书主要的精华是它的一些议论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思 想。 一般说来,论人生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论人生一书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敏锐的把握。这样的文章,包 括论人生、论困厄、论虚荣、论狡猾、论作伪与掩饰、 论复仇等等,占了很多篇幅。其中许多是传诸后世的名篇。培根拥有一 种直指人心、透彻灵魂的智慧,加上他一生遭遇多舛,因此许多篇章都充满 了成熟的感情,论人评事一语中的。 如在论逆境中,他写道:“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 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