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 皇孙有疾

第三十五章 皇孙有疾

    ,大明公务员

    第三十五章皇孙有疾

    很快何夕就将这个课题给布置下去了。

    见帖在明鉴堂黑板上的公告。学子们一时间议论纷纷。不解其议。

    黄子澄与练子宁走过来,诸多学子纷纷让开。毕竟两人学问人品,也算是明鉴堂之最了。故而自然成为学生领袖。当然了,也仅仅国子监监生这边的。至于勋贵子弟则是以李景隆为首。

    这些人见了他们两人过来,说道:“黄兄,许兄,你们来得正好。何师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黄子澄看着上面告示,一时间也有一些不明白。似乎又有一些明白。相互议论了一会儿,黄子澄说道;“诸位同学。这样吧,我去问问刘大人如何?”

    黄子澄与练子宁都是江西人。

    明代满朝半江西,就是从洪武年间开始。

    刘崧是清官,家无余财。但是喜欢提携后辈,与后辈之中的江西同乡,走得比较近。江西学子们也愿意登门。这种情况,在何夕没有来到国子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我也去。”李景隆说道:“黄兄,不介意加我一个吧。”

    虽然国子监生们都讨厌这些勋贵出身的荫生,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敢表露出来,原因很简单,这些勋贵子弟一个个学习上不行,但是家世背景一个胜过一个,国子监生毕竟不是小学生了。人情世故自然会懂,最多敬而远之,但不至于表露出来什么。

    李景隆是未来的曹国公,黄子澄不能不给面子。

    于是,李景隆,黄子澄,练子宁三个人一并去了刘崧住处。

    刘崧自然是一五一十将何夕的意图告诉了他们,说道:“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谁的文章如果特别好的话,那是会让陛下过目的。让陛下记得一个名字,那就是简在帝心了。”

    “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

    三个人一并称是。

    刘崧问道:“你们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一下,我看看能不能解决?”

    练子宁说道:“刘师,别的也没有什么。只是明鉴堂,乃至国子监,书不够啊。”

    黄子澄说道:“对,研究北疆的历史,古来文献就不算多,单单是正史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前朝很多漠北文档,特别有用,只是而今明鉴堂没有,不要说明鉴堂没有,连国子监恐怕也没有吧。”

    刘崧沉吟片刻,说道:“我给你一封手书,你去危府借书吧。大抵是能借出来一些的。可惜大多是蒙古文。”

    刘崧所说的危府,其实是危素府邸,危素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是前元降臣。在元朝的时候,参与编纂辽,金,宋史。投降明朝之后,又参与编纂元史。二十四史之中,有四部有他参与编纂。在历史上也算是少有的了。

    虽然危素已经不在了,但是子孙还在,危素从元廷带来了大量档案资料,在修元史的时候使用过,家中还有。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危素是江西人。

    刘崧的面子有用。

    “多谢刘师。”练子宁与黄子澄齐声说道。

    他们这边话音刚落,李景隆说道:“其实,这些东西我家也有。”

    刘崧,练子宁,黄子澄三个人都看着李景隆。

    李景隆头微微一抬,说道:“我父亲历来征战,所下之处,都奉圣明收集图书,家中多有副本。各家勋贵之中,估计除却魏国公府中,也就我家最多了。另外,我家中还有蒙古人,有很多去过草原上的人。精通蒙古文字。”

    李景隆之所以如此显摆,实在是在明鉴堂之中很憋屈。

    倒不是有人针对他。

    很显然,没有人敢针对未来的曹国公。但是在各种课业上,李景隆都是中流以下,甚至扯尾巴。这种情况,让在什么地方都是万丈光芒之中的李景隆十分难受。

    让李景隆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

    今日李景隆非要过来,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感。

    ------

    其实何夕并非没有想到这里,他已经命人在明鉴堂建立一所图书馆。并准备从大内,翰林院,等各方面调大批图书过来。

    只是图书在这个时代都是金贵的东西,更不要说很多书都数孤本,乃至于手写本。所以在图书调集上,很多时候需要何夕亲自去协调。

    何夕这才发现,为什么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修起来那么费事了。想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找出有用的材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当然了,这些材料的整顿编排,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

    也就是目录学。

    只是何夕正在忙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让他立即去东宫一趟。

    何夕不明就里,立即来到了东宫。

    一进门就感受到空气之中有一种莫名的压力。而且宦官引路的方向,不是东宫正殿,而是后宫之中。

    何夕内心之中就咯噔一下。立即觉得不对了。

    他不是没有来过东宫,但是一直在前殿,几乎没有去过后宫,即便他是太子的妹婿,后宫也不是他想来就来的地方。他倒不相信太子会设圈套害他。那么只有一件事情了。https://

    朱雄英,也就是皇长孙的病。

    其实,对应历史朱雄英的病故,他也特别关注过朱雄英的身体,奈何小孩子发病,一般都是又急又险,在此之前根本是看不出来的。之前朱雄英活蹦乱跳的,也不见有什么病。

    他就不在意了。

    而今如此急匆匆地叫他过来。也只有这一件事情了。

    何夕还没有到院子,就听见朱元璋嗓子极高,说道:“朕三叮咛万嘱咐,要你看好雄英,你是怎么当爹的。”

    何夕听了急走几步,却见太子跪在地上。床榻上躺着一个小小的人儿,就是皇孙朱雄英。旁边还有马皇后,与他的妻子安庆公主。还有几个他不认识的女人,何夕心中一动,暗道:“大概是吕氏为首的太子妻妾吧。”

    说来也可怜,太子正妃常氏,也就是常遇春的女儿。皇长孙的亲生母亲,在洪武十一年就走了。

    这孩子就落在后妈手中了。

    何夕此刻也明白,为什么朱元璋如此训斥朱标,其实是在怀疑,怀疑朱雄英忽然发病到这个地步。是有原因的。这原因就在朱标的后院之中。虽然在朱元璋心中,皇孙不比皇后重要。但并不是皇孙一点也不重要了。

    他三令五申,春秋天,多有风寒。要好好照顾。依然生病了。还试图隐瞒。但是宫中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朱元璋。

    这如此种种,很难让多疑的朱元璋觉得里面没有内情。

    但是这种事情,即便是朱元璋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宫中的事情,很难查清楚的。而且即便能查清楚又怎么样?吕氏也是朱允炆的母亲。倒不是朱元璋而今还看重朱允炆。其实在朱元璋心中,朱允炆已经失去了大明皇帝继承权。

    虽然说将来的事情,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朱元璋内心之中,依然觉得朱允炆不祥。但是即便朱允炆不当皇帝,但依然是自己家的孙儿,因为自己一个揣测,杀了她娘,将来让孩子如何自处?岂不是埋下兄弟相残的祸根。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分外恼怒,将火气发在太子身上,觉得是太子心慈手软,连自己家后院都管不住。

    于是就有了而今的场面。

    只是对于太子来说,他也是很冤枉的好不好。别家太子是什么样子不去说,而大明的太子,就是国家副君,事务繁忙,并不比朱元璋轻松多少,他哪里有心思管内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