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主神图书馆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土红糖到白精糖

第四章 土红糖到白精糖

    赵大贵回到家里,发现弟弟和meimei果然买了米面和猪rou,又从屋后的菜地里拔来很多青菜,便很是高兴,指挥二小赶紧做好吃的。

    三个人美美地吃了一顿,又将陈家送的白糖放入水里,做成糖水喝。

    赵小虎和赵小妹毕竟是小孩,吃完好吃的就眉开眼笑起来,早就把霍大牙的催债忘到脑后去。

    赵大贵嘱咐弟弟meimei好好看家,然后又出门,再次过河到县城去。

    第一次去县城的时候,因为担心秘密暴露,赵大贵有好多该买的东西都没买,此时就要偷偷买齐了。

    先是找家药铺,问骨炭的事情。

    这时代的骨炭还算一味药,似乎治拉肚子用的,每个药店里都会背一些,价格也不贵,一担也就五分到一钱银子,便直接买了一担一百斤。

    然后,又到杂货铺买制糖用的瓦溜和木桶。

    瓦溜说白了就是大型的漏斗,只是这时代因为没有塑料,铁又舍不得用,所以采用陶器做的,在制糖、熬盐、炼油、做米醋等时候要广泛用到,价格自然也不贵,一个也就几十文钱。

    赵大贵自觉财大气粗,便买了五个瓦溜、两个木桶,跟着骨炭一起,费了半天劲,又扛又拉地弄到码头,还是照样过河,拿回家里去。

    一天之内来回跑两趟县城,还拿了不少东西,加上身体其实没有完全好,晚上赵大贵就有些疲惫不堪的感觉。

    不过,外面现在有几十两银子的高利贷压着,赵大贵也不能就这么歇着,吃完晚饭就指挥着弟弟meimei清洗家里的铁锅,准备将粗黑糖熬制成白精糖。

    将黑糖或红糖变成白糖的原理异常简单,做起来很容易,基本上初中化学课没打盹的人都知道,根本不需要动用主神图书馆这种大杀器。

    赵大贵还记得初中时的一次化学实验,化学老师用玻璃烧**装上清水,然后往里放入红糖,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化完全。

    红糖之所以红,就是因为糖里含有大量杂质所致,放入烧**做成红糖水后,大量杂质在溶液里,红糖水自然也浑浊发红了。

    接着,化学老师往烧**里放入少量骨炭后摇晃,红糖水溶液里的杂质就会被骨炭颗粒所吸附,整个溶液便逐渐澄清,只在底部存留一些吸附上杂质的骨炭颗粒。

    用过滤纸做成漏斗,将烧**里的红糖水溶液倒进去,又在滤纸漏斗底下放另一个烧**接着,骨炭等杂质就会留在滤纸上,另一个烧**里就只有清澈透明的糖水了。

    最后,将这烧**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将水分全部蒸发干净,在烧**底部就能得到白色的结晶体,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白糖。

    所以,红糖变白糖的关键就是用骨炭的吸附性质,将红糖水里的杂质清除出去,然后像煮盐一样,使水分蒸发,获得白糖颗粒;除了骨炭外,木炭、竹炭等杂质吸附能力强的活性炭都可以用,甚至用黄泥水代替也可以。

    所以说,中国清代土法炼糖,就是最后一步没有跨出去,黄泥水淋红糖再进一步,就是用黄泥水澄清红糖水,然后将变清的糖水重新熬煮,蒸发水分,就可以批量得到干干净净的白精糖,质量和出糖率都比黄泥水淋红糖高出很多。

    不过,现代人也不用觉得清代的炼糖手法过于落后,就这么落后的黄泥水炼白糖方法,南洋诸国都未能掌握,以越南为例,本身盛产甘蔗和赤砂糖,却并不掌握任何生产白糖的方法,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在大量出口赤砂糖的同时从清国进口白糖,甚至对清朝的白糖是有多少进口多少,采用非常优惠的进口税率的。

    欧洲在中世纪并不掌握白糖的生产方法,甚至土红糖的价格也奇贵无比,也就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普及后,在18世纪左右,才研究出白糖生产的机理,在甘蔗制糖的基础上,还发展出甜菜等制糖的技术,到19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制糖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了。

    在清朝光绪四年,也就是1878年,英国怡和洋行在香港建立“中华精糖公司”,专门收购中国的土红糖生产出白糖,每日能处理四千担红糖;并在1880年,在广东汕头角石开设分厂。

    此后,英国太古洋行也在香港建立太古炼糖公司,专门收购土红糖,生产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