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抗战尖兵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七章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第一百零七章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1937年8月19日是七七事变以来中央军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度过的最憋屈的一夜。杜聿明率领的装甲兵团是当时中央军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在七七事变前一个多月刚刚在南京成立,它的身上有着国民政府和中国陆军太多的寄托,它也是军力孱弱的中国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在军事上的一种创新尝试,因此,杜聿明这个团长居然是少将军衔,而他手下的坦克连长,也是一般营长才有的少校军衔,作为全军关注和羡慕的对象,装甲兵团也渴望在抗日的战场上大显身手。

      说起杜聿明和国军装甲兵的缘分,那从1936年春开始,杜聿明从中央军校高级教育班毕业。杜本应返第二十五师供职,但由于和师长关麟征相处不甚和谐,不太愿回去。徐庭瑶即向蒋介石保荐他到新成立的南京陆军交辎学校担任学员队队长,负责培训指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军官。10月5日授予少将军衔。从此,杜聿明潜心研究机械化作战,成为中国陆军装甲兵和机械化部队创帮立派的元老级人物。而他的老师,就是中国陆军机械化的教父:徐庭瑶。徐庭瑶(1892—1974),原名其瑶,字月祥,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先锋人。1892年10月9日生。早年在安徽芜湖皖江中学就读。

      1912年毕业后,考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被编入第四连,与张治中、白崇禧、蔡廷锴等同期同科。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团长、独立第4师副师长、第1师师长、第4师师长、第十七军军长、第八军团总指挥、训练总监部交通辎重通信兵学校教育长、机械化学校教育长、新编第十一军军长、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国防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装甲兵司令等职。民国有文人作古文叙述徐其瑶事迹曰:

      二十二年,倭贼陷热河,驱兵破古北口。国府令庭瑶率第十七军驰援。镇于古北口之南,为国军次防,以狙贼进。又协第三十二军守喜峰口。贼闻国军精锐大至,患之。改令命大将西义一率第六、第八二师团迂隘,疾犯南天门。庭瑶为第八军团署理总指挥领上将衔,率部与贼激战三昼夜,伤亡互重,贼锋顿挫。贼又由承德调第十六师团援。是时,贼集步兵三万馀,火炮六十馀门,战车三十馀辆,轰炸机十馀架,猛攻南天门之南石匣镇。庭瑶恃险奋击,予贼重创。未几,贼断庭瑶军後,遂弃垣退守北平。及大军撤,号令整肃,四万馀人分五路南归,安然以返。上闻,有语嘉赏。後,奉令南归,复镇蚌埠。立第十七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於城郊。及成,蒋公率何应钦等国府政要亲临致祭,题颁鸿文,镌石悼念。

      秋,国府授以军事委员会保定行营主任。庭瑶以石匣镇之役遭遇倭贼多为机械化,患之。遂上书委员长蒋公,语以我军旧式装备,若不兴以机械化,实不足以巩固国防云云。蒋公嘉之,屡称以远虑卓识。

      二十三年春,遣庭瑶率团赴欧美诸国考察军事及机械化装备之运用。将行,庭瑶为使友邦尊视我国军阶故,自请降衔一级,以中将衔出国。自是,庭瑶不复佩上将衔。及至欧美,凡经意、德、俄、法、英、美等十一国,历十月,博访周谘,收获甚多。及归,庭瑶撰呈考察报告凡六十余万言。其语观察切要,建议中肯,蒋公嘉许之,因令庭瑶筹办交通兵、辎重兵、通信兵三校,负教育长重任,为中国陆军培植骨干。嗣後,庭瑶奉命立装甲兵团与战车营于南京方山,国军机械化之始基,於焉奠立。

      1935年夏,徐庭瑶由欧美考察回国后,蒋介石将辎重兵学校、交通兵第二团所属的汽车训练班和战车营等三个单位合并改组成交辎学校。该校位于南京丁家桥,蒋自兼校长,徐为教育长。辎重兵学校改编为交辎学校,未变动组织,仍继需培训。交通兵第二团的汽车培训班成立于1932年,以李承恩为班主任。并入交辎学校时,已办了期,培训学员60人,学兵百余人。校分交通、辎重2科;训练处下设交通兵学员队、学生队、练习队和辎重兵学员队、学生队;还有1个通讯队。交通兵学员队队长由李承恩担任,冯恺、郑绍炎、徐克勤担任队付。队分3个班,每班三四十人,教练时3个队付各率领1个班,分别教授汽车和机器脚踏车之驾驶技术。

      关于机械化部队之战斗、战术及战防炮使用等均由德国顾问皮尔纳教授。汽车机械原理及拆卸、修理、装合由刘史赞教官讲授。而关于战车之驾驶、机炮使用等课目,平时只作书面讲授,临毕业前才去战车营作三四次实习教练。这个队的学员是轮流调训各部队各级现役军官,每期6月,先后共办有4期。1936年1月,据说队长李承恩同徐庭瑶发生矛盾,辞职。徐报请蒋介石以25师副师长杜聿明接任。而学员队则是中央军校第10期辎重科的学生,属代训。学校成立之初,出国留学的黄埔六期生纷纷到该校任职。如留德的耿光翟、留英的胡献群、留美的吴家让、留法的蔡庆华等。战车营并入该校后,改名为战车教导营,以彭克定(湖北云梦人,军校2期)为上校营长,后由彭子言(四川人,军校3期)接任。该营在1935年12月的大演习中,以军属独立战车第一营的建制参加了演习东军第1军的战斗序列,东军第1军军长张治中,参谋长徐国镇,下辖王敬久的第87师和桂永清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扮演由杭州湾经太湖以南往南京方向挺进的角色;西军第5军军长谷正伦,参谋长徐祖诒,下辖宋希濂的第36师和唐仲勋的第1混成旅,担任南京的守备。演习中两军对进,在句容展开决战,战车营表现良好。

      1936年7月间,蒋介石又将该校改组。以辎重科改为辎重兵学校,由斯立为教育长。以交通科为机械化学校,由徐庭瑶为教育长。自此赔养机械化兵种之专门学府——-机械化学校才正式诞生。机械化兵种也正式成为独立兵种,校尉官和士兵的军衔用银白为底色,自成体系。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连民用汽车都无法生产,更无从奢谈制造装甲车辆了,因此,只能通过进口国外装甲车辆来建立装甲部队,事实上,早在1929年,中国就进口了18辆英国“卡登-洛伊德”(Carden-Loyd)超轻型坦克。该战车战斗全重1吨半,乘员2人,装有1挺“维克斯”7.9mm机枪。后来它们被编成交通兵第2团战车队,1934年11月,国民政府从英国购买了32辆维克斯轻型坦克(其中16辆为水陆坦克),并将其与原战车队合并为战车营,1937年初春,又从德国购买了17辆I号A型坦克及12辆sdkfz221轮式装甲车,它们均被编入战车营,5月,战车营正式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装甲兵团,团长为杜聿明将军,此时,距全面抗战爆发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当时德国已于1935年建立了世界最早的装甲师,德国顾问建议中国效仿德国组建了以师为单位的装甲部队,但当时中国因条件有限,无法组建装甲师,于是在1936年底决定将战车营扩编为陆军装甲兵团,由杜聿明少将担任团长,负责统筹编成和装备采购工作。经过一番努力,装甲兵团于1937年5月16日在南京方山定林寺正式成立。此时的装甲兵团尽管无法与德国装甲师相比,但这支部队毕竟已具备了以战车为核心的多兵种协同作战之格局,相比过去以步兵为主的单一兵种冲锋作战的方式可谓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当时装甲兵团的序列为:少将团长杜聿明上校团附彭壁升中校团附董嘉瑞少校团附马辙

      战车营上校营长胡献群(江西南昌人,军校6期,英国皇家桑德斯军官学校)

      战车1连少校连长郑绍俞(“维克斯”6吨战车16辆)

      战车2连少校连长郭恒建(“维克斯”水陆战车16辆)

      战车3连少校连长赵鹄振(“克虏伯”战车17辆)

      补给连通讯排特务排搜索排

      搜索营中校营长肖平波(通讯排、特务排)

      第1连(哈雷三轮摩托车36辆)

      第2连(春达普二轮摩托车36辆)

      第3连(SD.KFZ221装甲车12辆)

      战防炮营中校营长田耕园(辖3个37mm战防炮连、1个奥地利北禄47mm战防炮连,每连6门。通讯排、特务排)

      战防炮教导队上校队长冯尔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