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小学教师在大明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章 奏对,御道

第二百九十章 奏对,御道

    任何改革若想要成功做成,首先还要顺应历史潮流,其次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同时背后有人强力支持,最后则是改革势力大于守旧势力。

    这些要素,现在只有第一点顺应历史潮流还算具备,但是其余则一点也不没有,故而张籍只是顺着漕运弊端之一给出了解决方法:

    “臣闻海舟一载千石,可当河舟三,用卒大减。河漕视陆运费省什三,海运视陆省什七,虽有漂溺患,然省牵卒之劳、驳浅之费、挨次之守,利害亦相当。宜访素知海道者,讲求勘视。”

    “请以质之,其海运自至元二十年始至天历二年止,备载逐年所至之数,以见其所失不无意也。窃恐今日河运之粮每年所失不止此数,况海运无剥浅之费、无挨次之守,而其支兑之加耗每石须有所减,恐亦浮于所失之数矣。此策既行,果利多而害少,又量将江淮、荆湖之漕折半入海运,除减军卒以还队伍,则兵食两足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服边海之夷,诚万世之利……”

    以海运押解漕粮入京的办法元朝就有,好处有很多,海船比河船运力大,可以一当三;海运所需人手较少;兴海运后不需要每年疏浚河道等等。之所以后来被废,只不过是因为曾经运粮船出过重大事故,和倭寇的影响而被废弛。经过戚继光的打击如今倭患基本消除,也正是时候重启海上漕运。

    最终张籍表面上给出的法子是海运河运并举,其实是想逐步用海运来取代河运。

    “卿之所言,还有待考量,不过有此见识亦足见卿常思报国之言不虚。”

    丹陛上的万历皇帝微微点了点头,不过言语之中对张籍的应答不置可否。

    随着这一问一答几个来回,已过去不少时间,万历皇帝虽有心再问,但是还有余下七人,故而张籍的一番奏对至此结束。

    退回队列中,张籍这时才能稍稍大量下御座上的天子御座上的天子,戴着皮弁帽,身上是绛红色龙袍。年轻的万历天子身材微胖,精神不错,双目炯炯有神,眉宇之间自有锐气。

    紧接着出列的是周应宾,万历皇帝许是有些乏了只是简单的问了几句江南风貌便就此结束,剩下的几名新科进士也是如此,或是问读书心得,或是问年龄见闻,并没有明确的提出问题让他们解答。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令众人羡慕不已的君前奏对,一般人可没这个资格。

    又过了约一炷香时间,十人奏对完毕,一名太监手持一卷黄绫圣旨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国之取士,论才求贤,今授癸未科一甲第一名朱国祚,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一甲第二名李廷机,第三名张籍,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甲第一名周应宾,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另,二甲第二至第十五馆选庶吉士。

    钦此!”

    此言一出,张籍等三鼎甲神色不变,因为一甲的授官结果和以往相同,并无出奇之处。

    而二甲前十五名可馆选庶吉士,这就让其余几人兴奋激动不已,这次馆选十五人,可是前所未有之事,虽然十五人中有可能考不上,但是殿中六人都是前六,机会很大。翰林乃是士林华选,清流中的清流,阁臣预备役,有谁不想入翰林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