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 辞职
离开村上水军的地盘后,又航行三天,客船终于抵达堺之町。 路上有过几次不知名的小股海贼上船sao扰,都被留吉、孙兵卫二人轻松打发了。 要在京畿一带的茶人中推销萩烧,自然不能仅限于堺之町一地。 因此,龙涛在堺的码头把一百件萩烧分成了四份:堺之町三十件,京之町三十件,石山之町二十件,奈良之町二十件,准备四人分头行动,带到四个町的座中推销。 座,最初是朝廷公方、寺社等统治阶层,用来剥削手工业者、商人,管理工商业的工具,平安时代末期,由于律令制度衰落,座逐渐民间化、营利化。 到战国时代,随着诸侯割据局面的形成,地方大名在自己领地内发展工商业,鼓励自由贸易,座已失去了最初的为特权阶层敛财的作用,而变成一种类似于各类商品集散地的场所。 各个大商屋基本都会在座内有自己的摊位,乃至设立分店等,商屋之间对各种交易品有着大致的价格协定。 座的掌柜也不再是统治阶层用以剥削商人的中间人,而是变成为各商屋服务、类似于导购或者代理人之类的新职位。 即使没有纳屋见习的身份,龙涛也是可以在座内自由买卖的,不过有商人这一身份,自然就会便利很多。 他把四个町都跑了一遍,靠着纳屋的名头,在每个座内茶人经常光顾的地带得到了一个临时摊位,他自己留守京之町,寅次郎、留吉、孙兵卫分驻其他三地,开始进行萩烧的推销。 这次推销的目的并不在于销量,而是要让尽量多的茶人认识萩烧。 龙涛吩咐三人,每天的销售要以展示萩烧作为茶器的种种妙处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把它们卖出去。 他还限制销量,每天至多只能卖五件,其余时间用来冲泡茶汤,向茶人们介绍这种崭新的茶器。 新事物的接受总需要有个过程,开始几天,人们只是带着好奇心,在摊位边上观察着萩烧这种新陶器。 两三天后,开始有人亲自动手,尝试用萩烧烹茶,跟着便是有人买了回去,随着口碑流传,五六天后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毕竟,每天仅仅五件,数量实在太少了。 不过,龙涛始终坚持这种限量销售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推广效果,为后面大批量引入萩烧打下市场基础。 京之町的三十件萩烧,他足足卖了半个月,到最后已经出现了抢购的场面,最高的一次达到一百五十贯一件的高价。 爱好茶道的大多都是有钱有势的上层阶级,京都更是各路贵族的集中地,卖出这样的价格并不奇怪。 寅次郎、留吉、孙兵卫三人也来到京之町与龙涛会合,看三人兴高采烈的样子,就知道收获颇丰。 各人把钱数一汇总,一百件萩烧总计卖了一万两千多贯。 “足利大人,这就是您说的赚钱的大买卖吗?实在太惊人了!”寅次郎瞪大了眼睛,脸色因为兴奋而涨红,“大人,您真的……真的要把这买卖交给小的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