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五章 这柔弱,却盎然的生机
广南东路在宋元两军越来越激烈的战事中一片动乱,刚刚繁盛不过年余的琼州,因为朝廷迁出了数十万百姓和几乎全部的粮草辎重,受大战影响海贸停滞之后,如今也只是勉强维持着岛上百姓的生计。 只是在紧邻广南东路的广西盆地,这块刚刚重归大宋朝廷治下不过数月光景的地方,如今却意外的呈现出了一种繁忙兴盛景象。 知耻而后勇,忧国自思民。 那怕在广南西路群山之外正发生着决定大宋生死存亡的大战,退无可退的众多大宋朝廷官员们,反而抛开所有的杂念,对地方政务焕发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呕心沥血整顿吏治,励精图治改善民生,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全部扑在了地方民政之上。 仅仅三个多月,整个广南西路诸府诸县,平整规划出沿江上等水田三万余顷,普通旱田两万余顷,督造、疏导水利沟渠数千条。 二十余万户近百万丁口,在朝廷新派的上等良田里,将优质的稻种、麦种悉心播种,日夜守护。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了田亩,就有了生存的根本,就有了重新安定下来的希望啊。 沿着广南西路充沛的河流水系,洛清江、柳江、黔江、浔江、左江、右江、邕江、郁江、廉江、钦江、北流江,所有这些江河两岸,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片稻田。 因为广南西路与占城稻的原产地气候相近,朝廷无偿为百姓提供的优质占城稻种,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经过了两三个月的生长,如今青绿色的秧苗已经有一尺多高,禾株健壮,长势喜人。 而世代居住在广西大山里的僮、瑶、布依、水、仡佬等各族山民,虽然限于险恶的生存环境养成了在外人看来极为粗野彪悍的习性,可这些生性质朴的山民对于代表着各族祖神的摩教,却向来是极为虔诚的。 自摩教新任教首岩特正式接受朝廷册封,以示归顺大宋之后,在摩教众多道公、执事、司摩、布摩等各级教众的宣扬下,整个广南西路群山中的百万山民也很快就从宋元更替的混乱中安静了下来,默默的重新接受了大宋朝廷的统治。 其实对于绝对大数很少走出深山的山民来说,他们并不关心山外的天下大势。真正与山外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拥有巨大利益所在的,其实只是一小撮在山民中声望、地位、权势较高的各族头人、寨主们。 广西周围无穷无尽的深山老林中,出产的各种珍贵药材、木材、山珍野味、皮货,大都是由山民们汇集到山寨头人手中,由他们代为出售给山外的商人小贩。 早些年广南西路仍归于大宋治下时,国势危急人心动荡的,官员们根本无心理会这些散居深山的穷困山民。而蛮横霸道的蒙古人占据广西之后,更是**裸的逼迫各寨头人们,无偿向大元朝廷进献各种财货。久而久之,无利可图之下,就连那些山寨头人们,对与和山外的官府和商贩打交道的心思也淡了。 只是这一次,当大宋重新收复广南西路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开始出现了转变。 广西各府各县的新任知县、县丞等官员们,在安顿好府城、县城周边的百姓之后,并没有将同样属于他们治下的那些山民们遗忘。官府的文吏和差役们,在上官的指派下,频繁的入山和各寨的头人们沟通交流,甚至有不少知县甚至是知府,都不惜迂尊降贵,亲自到山区各个山民聚居的寨子巡视,大大改善了朝廷在众多山民心中形像的同时,也与各族各寨的头人们,达成了诸多互通有无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