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丝路龙船在线阅读 - 第七十九章 落井下石者众

第七十九章 落井下石者众

    快到五月底了,连绵月余的阴雨天气已经开始时断时续了。偶尔出现的晴天,让多日不曾露头的太阳将积蓄多时的热力畅快的抛洒向天地间。不仅迅速将潮湿泥泞的地面变的干爽了一些,也使整个琼州岛上的气温越发的湿热起来,让初登琼州的百姓们有点不堪忍受。

    唯一能让人心情愉快的事,可能就是那些从琼州中部山区里出来的众多黎族少女们了。穿着无袖短衣,和只盖到膝部的短裙,有些黝黑的肤色也遮掩不住这些少女们青春靓丽的气息,引得无数外来百姓们驻足窥探。

    大宋朝廷的官员们在右相文天祥和枢相陆秀夫的引领下,忙碌了一个月,总算是初步将几十万军民百姓的安置问题解决了。

    因为大量百姓的迁入,人手充足之下,文昌港内为郑家准备的大型船场也已经挖好了船坞,圈好了场地,琼州中部的五指山和黎山上都不缺少高大粗壮的树木,只等着郑家的数千族人和工匠们入驻,就可以开始为朝廷营造船只了。

    临高县五指山下为胡家修建的铁器工坊也已经准备就绪,只是因为阴雨连绵的天气,挖好的地基里全是水,最重要的炼铁高炉却仍然无法开始动工修建。

    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五指山下的工坊占地极大足有数十倾地的规模,而且连工坊周围的数百倾山田也尽数划给了胡家。

    在精于营建的工部尚书焦熙明的规划下,各个围绕着中间高炉的小工坊都已经井然有序的林立四周。工坊附近的五指山中就有几个多年前就曾开发出来的优质铁矿,而五指山东北方不远的黎山同样也蕴藏着丰富的矿石,再加上紧临着工坊不远处静静流淌的万泉河,炼钢铁所需的水源也有了充足的保障,大宋朝廷全新的炼铁锻造中心已经万事俱备只等高炉生火了。

    更让琼州岛上的军民百姓感到安心的是,朝廷派往交趾、缅甸和暹逻购买粮食的船队也已经安全返回琼州了。三十条大船组成的船队在海口浦靠岸后,整整二十万石亮晶晶的大米被运抵了朝廷在琼山县城外新设立的太仓内。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朝廷运回大批粮食的消息在琼州传开后,岛上的军民百姓们也都安心了许多,慢慢接受了琼州湿热的天气所带来的困扰。在乱世里,百姓们最关心的其实也就是能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有没有充足的口粮罢了。

    军民百姓们心中安稳口中欢呼之际,朝廷五月底的朝会上,却有一股低沉、愤怒的情绪在朝廷百官中弥漫着。

    堂堂天朝上国,在这次赴南洋诸国购粮的过程中,居然被昔日的蕃属国交趾、缅甸和暹逻三国的粮商们联手狠狠敲诈了。

    负责这一次南洋购粮任务的是文天祥麾下的军中参赞赵孟荣。因为多年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商贸往来的经验,再加上管理军中军需后勤诸事也并不需要太多的勾心斗角,赵孟荣被那些看似恭敬实则jian滑的南洋粮商们套出了大宋急需粮食的实情。

    往日一石大米一贯钱,在这些盛产稻米的地方已经是高价了,可是南洋诸国在得知大宋如今的困境之后,经过暗中的联合之后,竟然狮子大张口将一石大米的价钱硬生生提高了十倍。

    无人商议对当地又不熟悉,在琼州急需粮食的情况下,赵孟荣也只得果断的将原本计划采购土布、木材、铁矿石和石碳的银钱全部用来换购大米。

    虽然陈宜中潜逃后,朝廷侥幸抢回了一船黄金,折合成白银也足有近五千万两。可是在琼州物产不丰的情况下,朝廷原本可是做好了向南洋几个产粮国长期购粮的计划。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朝廷手中的存银购粮虽还可以坚持几年,可是其他如布匹、军需、军晌和官员俸禄、民生所需这些同样要耗费大量银钱的事情还怎么落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