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云里伴天舟
三月初五日晨,天气晴朗。 因为越来越多的福州百姓主动前往平潭岛准备随朝廷一道南迁,往日里人烟稠密的福州城如今显得到处死气沉沉。毕竟如今这大元朝已经快要一统天下了,在许多消息灵通的仕绅嘴里也确实传出很多蒙古人如今善待当地百姓的传言。所以城内还是有数千户舍不得家业的百姓紧闭着门户犹豫而又紧张的等待着大宋皇帝南迁和大元朝军马的进驻。 福州城内的大道上如今也就只剩下往来传递各处军情的宋军探马还不时的出入繁忙。坐在福州城内府衙大堂内,时刻准备着带赵昰离城的太傅张世杰在接连收到几封快马传回的书信后心情大好。 第一批南下的军民,在大将苏刘义和石义坚的率领下做为朝廷南下的前驱,如今已经顺利的抵达了广南东路治所番禺(今广州)城。而且一路上,按照朝廷计划从沿途各府州县收集了大量的骡马车辆和粮草军械。 在沿途各州县厢军和当地百姓的支援下,苏刘义和石义坚两人身边已经汇集起了整整二十万甘愿随朝廷一道南迁的军民百姓。第二批南迁的太后与卫王殿下,亦在枢相陆秀夫和大将军江万载护送下穿过赣州抵达了广南东路的梅州府。 而左相陈宜中从平潭岛传来消息,昨日正午,两万五千新军已经在大将方兴和周义的统领下,乘船启程前往泉州了。朝廷的几路南迁队伍都很顺利的情况下,太傅张世杰也难得的舒缓下心情,与赵昰谈笑甚欢。 经过这几天与赵昰的朝夕相处,张世杰越发感觉赵昰确实是天纵之姿见识非凡。平日里即便是聊起军国大事,赵昰也从无寻常孩童那般扭捏和幼稚,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常有看似跳脱实则发人深省的想法。 回想当初,本就一力主张朝廷南迁雷州半岛的张世杰,在左相反对的情况下,因为对朝廷南迁的优劣也有许多顾虑,是以当初连他自己本也做好了朝廷在福州坚守的准备。 可是当赵昰借着太后的纵容,以稚龄之年而当廷倡议后,硬是推翻了左相的固执,让朝廷开始了南迁之举。 自朝廷南迁开始后,从元军的举动和安察司密探收集到的各种消息中,经验老到的张世杰也慢慢的清楚了蒙古人的心思。南路元军在元军大将张弘范的率领下屯兵赣州,并在赣州不断的积蓄兵马粮草。 一旦等南路元军集齐兵马,以右相文天祥麾下不足两万的残兵根本就无法阻止元军继续南下攻入漳州,朝廷在福州的数十万军民就只剩下乘船入海这一条生路了。真到了那时,急切之间又如何能像现在这般将福州的数十万军队、百姓和工匠们安稳的迁出福州。 而北路元军之所以对福州的大宋朝廷暂时停止了进逼,恐怕就是准备让大宋所有的残存力量汇集到一起后,等南路元军切断朝廷退路后再集中兵力一举围歼。如果朝廷在福州再多安逸几个月,等到元军布置完成张弘范挥军赣州后,只怕这大宋就真的再无回天之力了。 每当想到这里,想起赵昰形像的用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来形容元军策略,张世杰都情不自禁的感到了一种后怕,而看着年幼的赵昰时眼神就越发感到欣慰了。皇上虽然年幼,可是实在是我大宋有史以来最有天资的明君啊。 从太傅嘴里得知母亲弟弟们都一切顺利,各路南迁军民也都平安南下,赵昰也总算是稍微放松了一些心里的担忧。就在一老一少君臣二人相坐言欢之际,御龙直指挥使江国栋也一脸喜色的冲进了府衙。 “皇上,太傅大人,下水了,龙船刚刚下水了!” 听到江国栋禀报,得知龙船提前下水的喜讯,赵昰也不禁兴奋的站了起来,对着太傅请求道:“太傅,朕想亲眼去看看那艘龙船。” 心情正好之际,难得看到这几日里总是一幅沉稳模样的赵昰显露出孩子般的兴奋之色,张世杰也顺势起身笑道:“好,那老臣就陪着皇上一道去看看这龙船的风采吧。” 安排一直跟随在赵昰身边的老臣朝廷文渊阁大学士钱玉昆、聚英殿大学士、参知政事孙晓辉和太傅身边的亲军指挥使韩进坐镇府衙时刻关注宁德城方向的消息,张世杰带着赵昰和集贤殿大学士江涛、崇政殿大学士范惟民在江国栋率军护送下,从城内乘船沿闽江水道赶到了城外不远处的南台船场。 刚到南台船场,甫一登岛,赵昰一行就听到了满岛都是一片兴高采烈的欢呼声。岛中央那个如同小山一般的巍峨巨舰在经过了五百船工们日夜不息的赶工之后,崭新的船板将当初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龙骨包进船体内后,巨大如山的船体让所有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不禁张大了嘴巴。 看到皇帝又一次亲临船场,在和赵昰多次接触,知道眼前的这位小皇帝性情和善不喜多礼,主持龙舟复建的王翔、孙成金、冯振三位老船匠都喜笑颜开的跑到赵昰的面前满脸自豪的汇报起了龙船下水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