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鼎烹
陆贾被缚着手,跪在大鼎边上,能感到它的guntang热气,额头热汗直冒! 眼前这个大铜鼎的形制为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颈侧附双耳,鼎腹外壁饰有太阳纹,足根部饰有浮雕兽面纹,柴火正在其下风不断燃烧,水沸腾得几欲溢出。 别问他为何观察得如此仔细,因为这很可能会成为他的葬身之所! 事情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八月初,陆贾从秭归返回巴中,开始与丹虎一起,收拢巴氏的武士、僮仆,并鼓动沿江巴人部落加入北伐军。 与此同时,赵佗也已与吴臣合兵,加上陆贾招募的巴人武士,得两万人。 而将军冯劫亦有两万人,但此人谨慎,加上北兵不习惯巴蜀气候,病者甚多,遂撤兵至江州县,北伐军乘机重新占领了枳县,双方相隔两百里,对峙半月,交战数次,但都无法取得胜势。 赵佗、吴臣、陆贾三人一合计,认为就巴蜀局势而言,对北伐军更不妙一些,他们是逆流入巴,后方尽是山地江峡,能获得的粮食有限,眼看就要坐吃山空。 冯劫则无此担忧,富饶的成都平原就在他后方,蜀郡守常頞可以源源不断向冯劫提供兵粮,足以支撑他过完秋冬。 “长此以往,巴中之争,北伐军必败!” 在如何解决这件事上,三人出现了分歧。 北伐军的“副统帅”赵佗以为应招募更多巴人,直接对江州发起强攻。 吴臣则认为应绕过江州,返回上游的朐忍县,走巴氏采丹砂的小道,直接进攻宕渠县,发动当地賨人,再沿米仓道,越过大巴山,攻击汉中郡! 赵佗不同意:“米仓道狭,若遇关中兵南下,而冯劫与蜀郡兵北上,我军将遭两面夹击,恐将全军覆没于巴中!” 赵佗拥有指挥权,吴臣的计策的确也过于冒险,就在这时候,陆贾收到了来自武忠侯的密信…… 信中说了江汉的局势,南北两军仍在对峙,未分胜负,但北军较众,所以黑夫急需左右两处偏师打开局面。 他直接任命陆贾为“巴郡守”,同时令其入蜀游说常頞! 两千石的衣冠绶印砸在陆贾头上,震得他头皮发麻,两年前尚是布衣黔首,却忽为卿臣,这跨越让他心中大为感动,虽知此去凶险,但陆贾还是咬了咬牙,带着十个人,走山道越过两军对峙的战场,进入蜀郡。 巴蜀本为一体,山水相依,陆贾倒也胆大,进入蜀郡辖区后,他直接去江阳县——这位江阳县令,正是常頞的侄儿,得其秘密护送,经过十多天跋涉,来到了成都城,面见常頞。 江阳的常县令没有第一时间处死陆贾,反送其入成都,这让陆贾看到了一分游说成功的希望,但谁料,常頞甫一见面,不等陆贾开口,这位身材胖硕的郡守就大谈食物之道,然后便绑了陆贾,搬来大鼎,要将他烹了…… 眼看郡兵仆役已将陆贾举起,要往沸腾的鼎中投,他脑子一片空白,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石乞说过,事成则卿,不成则烹,我难道也是如此么?” 但就在这生死一线之间,常頞却喊了停,乐呵呵地说道: “二三子,这儒生,可失禁了?” 属下往陆贾下面一摸,笑道:“郡君,他虽两股战战,倒也未曾失禁。” 陆贾立刻反应了过来,常頞这是在吓唬自己呢,他脑子飞速转动,哈哈大笑起来: “常郡守,你未免也太小看读书人了!” “陆贾本淮南布衣,生不得鼎食,死却得鼎烹,亦足慰也,何惧之有?只可惜……” “生不鼎食,死则鼎烹……你倒也有石乞之勇,是个壮士,放他下来罢,对了你方才说,只可惜什么?” 常頞让人将陆贾放下来,方才他果然在做戏,其实并没有杀陆贾的决心。 陆贾深呼吸了几下,只觉得浑身汗津津的,但一点不耽误他嘴里的话:“我只在可惜,常郡守他日,恐将受此鼎之烹!” “大胆!” 左右要来教训陆贾,常頞却止住了他们,慢条斯理地问道:“为何呀?” 陆贾仍被缚着,没法作揖,只能微微低头:“敢问常郡守,知天下之所归乎?如今国分南北,孰强孰弱?” 常頞理所当然地说道:“自然是北强而南弱。” “北为大秦朝廷,始皇帝遗命令二世皇帝继位,名正言顺。南为叛贼,黑夫辜负始皇帝信赖,拥兵作乱。南方光在名分道义上,就落了下风,此道胜也。” “关中陆海之地,四塞之国也,持戟数十万,粮足三年,兵多将广,进可攻,退可守。北方就是耗,也能将南方耗死,此势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