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中途岛之一语成家
大战在即,美军时间赶的非常紧。等明天的朝阳升起时,斯普鲁恩斯带领的第十六特混编队就要提前出发,因此这实际上是最后一次战前会议。 当李广和尼米兹到达设置于地下数十米深处的指挥部,美军一干将领早已济济一堂。 会议上,李广见到了第17特混舰队:弗莱彻少将,别看两人在大洋上一起奔命半个月,但是两人并未见面。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第16特混舰队: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李广当初在执行东京轰炸任务时,哈尔西将军曾经介绍过他的得意手下,也是小舅子。李广对这个沉默寡言,但是眼光犀利的美军将领印象很深。 另一个是珍珠港潜艇部队司令:罗伯特.英格利希海军少将。这个英格里希少将,李广也曾经有过交往,他的潜艇部队实际上和海抗军联系最为紧密。 海抗军的潜艇部队参谋田慕一,目前主要工作就是和英格里希少将协同两军的潜艇作战。 美军的这次作战计划,以及战前准备都是尼米兹等一干将领定调子,然后动用了太平洋舰队数百名参谋制定出来的,真可谓是代表了美国海军最高水准的策划。 在美军一个上校参谋对着海图再次详细的阐述了此次作战的目的,计划,准备,以及应对方案之后。几个美军将领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等轮到李广发言时。李广站起来道:“诸位,从作战计划看,太平洋海军参谋部的工作非常细致。在这里,我提出几条补充意见。” 李广在这支联军中的位置不高。但是那是由于海抗军和美军的军力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些美军将领,有哪一个敢说比李广更加高明? 看看李广的发展路线,就足以令所有的美军将领钦佩。 李广的话语权来自海抗军的战斗力,来自他的战绩。 且不说几年来海抗军的潜艇部队取得了多大成果。阿拉伯海战,美军在座的将领,自问在当时的条件下,一艘老式战列舰能在曰军强大的水面舰只的围攻下生存,这就不是每一个将领能做到的。 袭击马绍尔群岛,干掉曰军的威克岛进攻舰队。或许美军将领能够做到,但是能做到不损一兵一卒,怕是美军的训练水准也达不到。 锡兰海战中,盟军舰队表现不佳,但是海抗军的空军战绩出众。 珊瑚海海战中,海抗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表现更是惊艳,不仅仅是干掉了曰军一艘轻型航母,更是挽救了约克城号。这样的作战水准,美军将领更加钦佩。 军人是个崇尚荣誉的群体,这个群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虚荣,每个人都在追逐军衔,追逐战功,期望某一天能成为站在顶尖位置的将军。 能让这样的人群钦佩,唯一的办法就是战功,卓著的战功。 因此李广一开口,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几个美军参谋军官更是眼神中充满了挑战。这些军校毕业的精英,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军事磨练,无一不是满腹策略。或许临战经验有所不足,但是他们绝对不相信,自己呕心沥血制定的作战方案有什么错失。甚至连漏洞,他们都不认为有。 李广举起手,伸出一个手指道:“相信大家都明白,曰军的第一梯队必然是航母打头。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我对航母作战的理解。” 美军将领和军官还在等李广挑毛病,李广竟然充大,当起了军事学院的教授。李广其实已经琢磨了好久,该如何在美军中确立自己的话语权,因此他决定拿出一点点的干货。 “航母作战,第一准则(原则):发现既是消灭。” 一语出口,语惊四座。在美军将领中,不少人都模模糊糊意识到发现对手航母的重要姓,不少人在摸索,甚至在战斗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还没有人把他理论化。 简单的一句话,使得在座的美军将领陷入了深思。很简单吗?不,绝对不简单。 在战争进入四二年中期,美国人无奈之下选择了以航母为核心的战斗模式。美国人也已经认识到了航母才是海战的王道,但是大多数被巨舰大炮熏陶了几十年的军官,内心中还有疑惑。 即使接受了航母才是未来海战的王道,在实际作战中,却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在不断的摸索中。 美军在目前的状态,思维就处于黎明破晓前的那一刻,李广的发言恰巧就是这个时机,仅仅是一句话,就使得全体美军军官思路豁然开朗。简直就是指路的明灯,暗夜中的萤火虫。一下子就为身处迷雾的美军将官们指明了方向。 发现既是消灭。多简单,多明了。 什么是作战原则?根据拿破仑的看法,作战原则就是“指导那些功绩已经载入史册的伟大将领们的原则。他们是: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古斯达夫.阿道夫、蒂雷纳和腓特烈大帝。他们指挥的历次战役如果作了详细记载的话,就是一部完整的论述战争艺术的著作;进攻战和防御战所应遵循的原则就会自然地从中产生出来”。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早期的战略家虽然尊重那些原则,但没有将它们有条理地记载下来。没有人加以归纳总结,也就没有形成一种原则,或者准则。 提出明确作战原则的开始于克劳塞维茨。他在一八一二年为普鲁士王太子所写的备忘录中阐明了五条原则。凡是能归纳出战争原则或者准则的无一不是军事家战略家。 而李广提出的发现既是消灭,一语道破航母作战的精髓。这是一条战术原则。与德国的克劳塞维茨和美国的马汉所提出的战略姓的原则不同。 但是其重要姓却毋庸赘言。在座的各位将军,在李广这一言出口,立刻意识到,这将会是一句能够进入各国海军教科书的战术原则。有多少军人,呕心沥血,却是难以在军事教科书上留下一句自己的话。 一语成家(军事家)。 荣耀。这是荣耀。 在片刻的沉默之后,尼米兹上将带头鼓掌,随即会议室掌声响起。这是美军将领对这句准则的认同,更是对李广的认同,也是对海抗军的认同。 在美军参谋和将领的钦佩中,李广对侦察中的几个缺憾指了出来。 数年摸索,数年学习,加上一些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知识,李广慢慢的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战争观,也有自己的揣摩的独到战术。至于这个发现既是消灭,美军早晚也会摸索出来的,倒是没有必要保密。因此拿来装比再合适不过。 装逼半天,李广就是想为美唐联军的胜算上再加上一点筹码。也为海抗军多争取一些利益。但是如果轻飘飘的提建议,那些美军将领和美军参谋们会不会听可是个大问题。 美军的侦察安排已经足够的缜密。但是无论如何重视侦察都是不为过的。发现既是消灭,已经把侦察提到了首要位置。但是美军仍然没有达到把侦察当成第一要务的地步。 因此李广提出了关于侦察的几个补充。 美军的七艘重巡洋舰上的二十多架水上侦察机没有特别安排任务,李广对此的建议是,等发现了曰军航母之后,不仅原来安排的侦察机要继续盯紧对方的战舰。这些水上侦察机也要立即起飞,盯紧,并追踪对手的动向。有一点也提醒飞行员注意,无论如何都应当把曰军舰队置于自身的监视之下,即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这是海抗军摸索到的一个技巧,很危险,但是很有效。可以减少轰炸机飞行员的搜索时间。珊瑚海海战中刘克金和邵傅玄两人就是这么做的。很好的引导了刘根生带领的大队机群。 另外,针对美军侦察机没有机载雷达的缺陷,容易因为天气原因失掉目标,以至于发生不可预知的危害。李广建议美军立刻从英军那里借调装备雷达的侦察机。 海抗军在唐港的空军部队,在四月份的锡兰海战中损失惨重,但是也有了一点点收获,当时英军因为航母或沉或伤,不少英国飞行员都飞到了唐港,有三架装备雷达的鱼雷机被海抗军施展了一点手段,抓在了手中。 当然调集唐港的雷达侦察机时间上不赶趟,数量也不足。因此从英国人那里得到,就是唯一的选择。至于美国人用什么办法,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从大西洋把战机转运到珍珠港,转运到中途岛,李广就不用考虑了。 这种组织活动,怕是也只有美国人能做到。尼米兹的动作极快,当场就拟定了电文,请罗斯福总统协调此事。 而李广提出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比较使得美军将领有些难堪了。 李广认为,海抗军加上美军在中途岛的战机不足。战舰不足,李广根本就没有提,提了也白搭,现在美国的战列舰不是在珍珠港的水底就是在船台上维修。所谓战机不足,实际上就是认为美军飞行员的战斗力不足。 按照美军的预计,曰军将会出动全部四艘大型航母,小型航母数量不详。 仅仅按照曰军出动四艘大型航母,战机就在两百五十架左右,其中三分之一的是护航的零式战机。 而海抗军加上美军四艘航母不过两百五十架。即使加上中途岛的各种战机,也不过三百五六十架。 看似数量上占据优势,但是曰军的零式战机不夸张的来说,一架顶美军两架野猫问题不大。 因此,李广要求美军尽可能的为航母和中途岛调集足够的战机。至少数量达到四百架。 对于这一点,尼米兹也有点无能为力,他能想办法调来几架侦察机,却没有办法调集大量的战机。 虽然情报表明,曰军是进攻中途岛的,但是珍珠港也不得不防。别说尼米兹不敢把守卫珍珠港的百十架战机调往中途岛,怕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这样做。如果情报有误,珍珠港是曰军的目标,那么尼米兹上将的下场绝对不会比他的前任好到那里去。 集中兵力是一个战略原则,但是并不是孤注一掷的代名词。 尼米兹考虑了一下,终于答应给中途岛再次增加十二架战机,使得中途岛的战机总数超过了一百三十架。其作战效能将会超过一艘航空母舰。 最后一次的作战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作战计划经过最后的补充,已经相当完善,接下来就要看将领们的临战指挥,还有运气了。 关于海抗军的几项武器补充,尼米兹也爽快的答应了李广。李广很满意,**龙号在修理,海抗军的空军飞行员和三艘防空驱逐舰开始了最后的临阵磨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