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草根皇帝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七十二章 整冶官场

第五百七十二章 整冶官场

    另有一层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魏相一伙。目前他们与赵广汉算是死磕了,有我没你,这里面有萧望之等“愤老”的撺掇,皇帝就算厌恶,也已经“骑虎难下”。

    救了赵广汉,就要得罪魏相。算起来这买卖不划算。因为前者充其量算个有人气的打黑英雄,而后者是“左膀右臂”,不光会处理政务,还会筹备军粮,这在当前北方匈奴时刻不忘报复、西域各国“蠢蠢欲动”的形势中,军粮是国家安全的保障;而更重要的是,魏相在处理霍氏集团的事情中,跟刘病已出了不少妙招,因此绝不能轻易下手。

    既然这样,刘病已得出结论:唯今之计,只有宰了赵广汉,让魏相安心了。

    还记得魏相当年入朝,他的老师丙吉写过的一封信么?那里面就提到了“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官场的那点事儿,千万不要轻易生死相搏、逼最高统治者痛下杀手。丙吉的确充满智慧,他的预言终于成真。

    元康元年冬季,长安城下起了少见的大雪。赵广汉的案子从秋季处决一直拖到了冬季,皇帝权衡再三,仍然一纸诏命,判处他腰斩弃市、立即执行。据记载,那天,全首都嚎哭声昼夜不止,如同国丧。

    人活着一辈子,要不忙着活,要不就忙着死,可怜赵广汉到底把自己忙活死了,但有汉以来,除了孝文皇帝、孝宣皇帝外,他是唯一一个死时得到百姓如此哀悼的大臣,连丙吉都没有如此殊荣,想来也挺令人深思的。

    而赵广汉死后,皇帝立刻开始处理丞相和外戚两大党派,其手段之严厉、出手之迅速也让所有人大感意外……

    首先是从丞相魏相一党开始。对首席谋士、司直萧望之,皇帝陛下直接把他外放到平原去做太守了,平原在哪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德州市中部,是后世的汉昭烈帝刘备做过县令的地方,那意思是您离朝廷越远越好!当然,皇帝还是爱惜他的才华的,后来萧望之一再上书悔过和表忠,很快又被调回了中央担任少府,这是后话。

    接着,对现任少府,皇帝把他贬到了泗水担任泗水太傅,也离中央两千里地呢,够远的。而且贬官的理由很好笑:皇帝说他曾经对自己因为凤凰而大赦天下感到不满。其实现任少府没这意思,他的原话是凤凰飞到了彭城,没到首都,显得美中不足。

    刘病已这个文混混儿出身的游侠儿,愣是来个“鸡蛋里挑骨头”,这里面就很有些后世文字狱的意思了。其实刘病已为什么要贬他呢?因为他是赵广汉的好同事,任首都市长多年,且现在很受魏相赏识,正在督办全国的工程建设审批,位居要职。

    最后,把之前萧望之推荐的积聚京师的贤良方正几十人,全都派到地方去做副手了。皇帝这些举动很明显地告诉魏相和他的属员们:在朕的面前别太放肆,耍小手段没什么用。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皇帝陛下一发威,魏相自然就害怕了。之前因为斗到霍家他是首功,显得很骄傲,出入宫门都是“大摇大摆”的,毫不避讳,现在倒好,在皇帝面前,佝偻着身子,迈小步前行,显得极为恭敬和小心。与此同时,许广汉那边也是“愁眉苦脸”、“自顾不暇”……

    因为皇帝下了一道诏书,是这么说的:朕是天下万民的表率,而皇宫里面的工作人员是朕最为亲近的人,他们的表现,往往会让天下臣民误认为是朕的表现。

    朕得到密报,说最近皇宫卫士无纪律性,自由散漫、官员“玩忽职守”、贿赂盛行,极大地损害了朕的圣德。因此朕要对后宫和内廷严加整顿。现在任命杨恽为光禄勋,开始对皇宫卫士改革,对作风进行整顿。钦此。

    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告诫在皇宫里的那帮子叔叔舅舅什么的,没事儿收敛点。其实平心而论,许广汉治理内廷的时候,守卫森严,士气旺盛,而且贪污腐败现象大为减少,总的来说他干得挺好的。但皇帝要整人,那好就变成了不好,你还真就别挑理,否则整你整的更惨。

    而这个杨恽,也还真有些本事。首先,人家出身好,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父亲是前丞相杨敞,外公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其次,他在揭发霍家罪状的时候立过功,同样被封为侯爵,是皇帝信任的人;最后,他长期担任左曹,对于怎么管理和整治官吏“轻车熟路”。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杨恽“走马上任”了,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他的改革,在汉代也是很有名的:在他之前,内廷属员是皇帝自掏腰包供养的,属于私人顾问性质,他一上任,就把他们统统转成了公务员编制,朝廷公费养着了。这就让他们接受国法的管制,不敢那么放肆,与此同时变成了国家官员,这群人也乐得接受。

    在此基础上,杨恽打击收受贿赂,建立换班和签到制度,定期给郎官们开办礼仪和执政能力课程,不到三个月,皇宫卫士的风貌大大改观,赢得了皇帝陛下的赞誉。这是题外话,不多说。

    ===============================

    对于向杨恽为首的一些帝国官僚们来说,大汉皇朝似乎回到了正轨上,粮食连续丰收,饥荒得以遏制,而以前一直让人头疼的流民问题也有了解决的办法,可是他们心里那种期盼的官僚政治时代却并没有降临,天子控制着一切,他们只需要执行天子的诏令就行,这多少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此时,从孝武皇帝中心以来的帝国豪强集团悄然发生着蜕变,原本cao纵帝国政治的外戚豪强“一蹶不振”,一些地方豪强转化成为了士族高门,他们本来可以在霍氏集团后占据朝会,但是被他们视作英主的天子击碎了他们的希冀,大批旧官僚留任,朝堂上“犬牙交错”的情势让天子牢牢地掌握了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