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草根皇帝在线阅读 - 第五百六十二章 罗生门

第五百六十二章 罗生门

    经过后世学者的一番考查研究之后,将颠倒的年月恢复原状,事件的原委,发现竟是因当时天灾频现,高湛为了禳灾杀死昔日太子,而墓志中有意混淆的时刻,也是为了祈求生人平安。

    错乱的时间顺序,往往是掩藏事实的最佳屏障。生死的时刻,诏令的先后,甚至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都可能成为惑人耳目的迷雾,而真正的事发时间、地点和背后的隐情,却往往被深埋在这错位的时空之中。

    幸运的是,在中国这个有悠长冶史传统的国度里,关于时间的记载无处不在,它们便成为后人得以解开谜题的契机。这些记载可能出现在官修的史书和民间的笔记里,也可能出现在庙堂的重器和店铺的商品中,还可能出现在墙角的城砖和荒郊的墓碑上。

    “书中不仅有黄金屋,颜如玉,看来还有罗生门呵!”刘病已自嘲似的笑了笑。

    在他看来,在古人留下的文字中,随处可见关于时间的误导。铜器上的年代铭文可能是决定制造的年份,而非实际铸成的年份公文里的日期可能是若干年后的追记,并不能视作确凿的现场证据竹简上的文字可能是掩藏千年的真相,也可能只是古人闲时的信手涂鸦。更不用说商人们有意制造的古物赝品与自撰铭文,更会时时干扰视线,让原本已经纷乱的头绪更加“错综复杂”。

    刘病已知道:还有那些本应精确无误的年号,也可能并非从一开始就存在,而是出于事后的追改。譬如在大汉朝,人们“耳熟能详”的孝武皇帝建元、元光、元朔等年号,就是多年后的重新追记与创造。又因地域辽远,从长安出发的诏令可能在一两个月后才到达边关,所以边陲小镇出土的文书里,往往会看到滞后的时间记载。

    而那些本应值得信赖的史书们,或许也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悄然改换原本的模样。在文字流传的过程中,每一个勤奋而自信的读书人都有可能成为证据的毁灭者。

    面对世代相传的史书,阅读者、传抄者和刊刻者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自行修订文中的记载。还有那些整理典籍的硕学鸿儒,习惯批注文字的藏书家,以及希望字句更流畅的书商们,都有机会调整前人的文字,却常在不经意间抹去最关键的线索。

    所幸在很多时候,传世的文字并非只有一种,此书中被修改的原貌可能保存在另一种典籍中,于是取此书一字,取彼书一句,几相对照,或许也能渐渐勘明事件的原委。

    然而事情绝非如此简单。没有先知会预示答案,冥冥中也不会传来神明的天音。证据越多不一定就越接近真相,反而有可能被各种无用的线索误导,走入无法辨识方向的泥沼。

    主流的声音未必就是真相,那也可能是因袭千百年前的错,从而使谬误万世流传。面对纷乱繁杂的线索,惟有靠推理者自己去思考,去推测,去判断,从全无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路标的茫茫迷雾中寻出真正的方向,一步步接近谜局的核心。

    在刘病已看来,历史中隐伏的线索如同沉睡的彩色精灵,深藏在海底的每一颗神秘水晶球中。每当苦虑终解之时,思路触及之处,紧锁的水晶球豁然开启,苏醒的精灵逐次浮上海面,恍若珍珠连缀成串,辉映于天水之间,昭然白日,华彩流光。

    这才是独属于治史者的推理体验。历史总在不经意间铺设陷阱,又常有意无意将启示送到后人面前。隐秘的往事如同置于暗箱之中,外人虽难以得知其中的纠葛,但藏得再好的暗箱中藏不住的是天下大势,真正的缘由总会从当事人的施政举措和朝野反应中看出端倪。

    所以不必遗憾历史常失却真相,因为那真相可能就藏在颁行天下的每一道诏令中,藏在每一片秦砖汉瓦间,藏在每一个百姓的“离合悲欢”里,成为“流传千古”的痕迹,纵然“上天入地”,终究无处遁形。

    ……………………………………

    这天晚上,魏相失眠了,他在身上“翻来覆去”地想着心事,“伴君如伴虎呵!”在没有登上丞相宝座之前,他曾经无限向往,可是真当上了丞相,才明白不好当。

    就拿皇帝吩咐的事情来说吧,绝大多数的新帝即位,都不再继续前帝的纪年之数,而自第二年开始,又从元年起重新纪年。这种逾年改称元年的做法,就称为改元。

    改元不仅出现在新帝即位之初,也出现在皇帝在位期间。即皇帝在位中途不再延续已有的纪年顺序,又从元年开始重新纪年,亦称为改元。

    事实上,这种改元的做法,最早出现在孝文皇帝时。孝文皇帝在位23年,第17年改元。据载,文帝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酎,明年改元。”即从第17年起,又称元年、二年……。由于他在位期间出现了两个元年,故班固在编撰时,就将改元后的纪年称为“后元”。其后的孝景皇帝在位16年间,曾两次改元。所以,史书中又有了“中元”、“后元”之称。自孝武皇帝始用年号以后,但凡改元,年号也要更换。

    按照汉家制度,新君的改元周期应该与故君有所不同。既然孝昭皇帝每六年改换一次年号,那么后来即位的刘病已就应该改变间隔,以四年为改元周期。

    但刘病已即位四年,改元的日子却迟迟未至,直到两年之后,汉家年号才从本始改为地节。然而时空从此移位,本始五年和本始六年在人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地节元年和地节二年。

    本始年号的最后两个年份,就这样黯然隐去,有关那几百个昼夜的一切,后来都在皇帝的授意下,被追记为地节纪元。所有痕迹似乎都被刻意抹去,仿佛有无法言说的秘密降临人间,让那段岁月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