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辈荣光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我的将军

第十五章,我的将军

    凌美子无疑现在很有钱。

    二十根金条那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足够一辈子花了。

    我俩一辈子都够了。

    我把戒指收了起来,放在衣服里面的兜里,还有那支钢笔。

    凌美子走了以后,我拿出孙慧的照片,那是她坐在沙丘的照片,阳光洒在她的脸,她笑的很幸福。

    凌美子走了。

    但她送来了情报,不光是给我送来了情报,也给陈冲送去了。

    第二战区执法总监张培梅将军此刻在王靖国的司令部里,张世平也在那里。

    此刻司令部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王靖国很魁梧,很壮实,是将军长。

    张培梅很瘦弱,很苍老,是执法总监。

    张培梅将军指着王靖国的鼻子“你必须给我保证坚守阵地,绝不后撤,你有两个师,左右还有三个师协助,四万人,难道挡不住仙本两个旅团吗?”

    “张将军啊,这是日军的精锐啊,加强的旅团,一个旅团有一万人啊,日军的攻势你是最清楚的,肯定守不住的,我们最多坚持一个星期,必须撤退了。”

    “王靖国啊王靖国。”张培梅将军非常生气,丝毫不给军长面子“未战言败,你算什么军长?日军还没有来,你把各军事单位后撤,这样的仗,怎么能打的赢?我跟你说,你要是守不住阵地,我到阎锡山那里告你去。”

    王靖国着急的直跺脚“将军啊,靖国一定尽力,一定尽力啊,可是那边的新军,五个纵队,在那儿摆着,看着咱们死,这仗不应该这样啊。”

    “不要说别人,说你自己。”

    将军怒极“你便当没有那新军,死守阵地,保境安民,是不是你的责任?你告诉我,是不是你的责任?”

    王靖国被骂的烦躁不堪,但他又不敢气老将军。

    “当然是我的责任,一定是我的责任,可不能全死了吧?忻口一战损兵十万,太原又死一万,汾阳又死一万。咱们的部队,剩这点儿人了,要是死干净了,山西和咱们没关系了,那保境安民,也没人去做了。”

    “狡辩!畏战是畏战!你不要管他们,你自己不守这土地,让谁守?这是你我的山西啊,这是山西人的山西啊,绝不能后撤。”

    “好,好,好。死守阵地,死守阵地。”王靖国无奈的叹气。

    张培梅指着王靖国“你现在可答应下了,我便信你,若出了差错,阎锡山饶你,天也不饶你。”

    王靖国堂堂一将师长委屈的都要哭了。

    张培梅推开门,对着门外的张世平喊“走,去其他阵地督战。”

    深夜,老虎山阵地的兵都躲在防空洞里睡觉,深沉的黑夜笼罩着这方山峦。

    有个身影出现在远处,哨兵立刻喝问“什么人!”

    那人渐渐走近,终于可以看到面貌。

    忽然。

    阵地传出吼声。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声音从很远处传来,然后一瞬间轰动了这座山!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声音一层一层传来,像浪潮一般。

    神仙惊的直问“乖乖,该不会是阎主席来了吧?”

    二狗子问“不会吧?”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我终于听出来,这是士兵们自发的呼喊,我感觉有热血在涌,因为我知道了,我的将军来了。

    三晋战神,张培梅!

    只有他,有这样的声势。

    一个瘦弱的身影出现在壕沟里,他灰白的头发也影响不了他的威严,他路过一个一个士兵。

    士兵站的挺直敬礼。

    那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在山西当兵的,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路过士兵,拍着年轻士兵的肩膀。

    “好后生,好后生,都是山西的好后生啊。你们都是山西的脊梁啊。”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将军巡视着战壕,每一个士兵都在致敬他们的将军,一个根本没有军衔的将军。

    我站在那里,怒吼出声“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两千号士兵,只尊敬一个人。

    在山西军界,张培梅三个字,无出其右,阎主席也不行。

    张培梅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侄儿,伯父来看你,来看看你的兵,好兵,都是好兵啊。”

    我怒吼“保境安民!”

    “对,对,对,保境安民,记住这四个字够了。”

    神仙推开指挥室的门“将军请。”

    “好,好,都进来吧,进来说。”

    整个老虎山都惊了,许多兵围过来,神仙,板头,小猫儿跟了进来,张世平也走了进来。

    我对着二狗子喊“给将军倒茶。”

    “是,团长。”

    张培梅将军今年五十多岁了,过度的劳累让他显的苍老,他坐在床,望着我们一干人。

    他笑,脱了军帽,像一个慈祥的老人。

    “侄儿,你打这些仗,伯父都是知道的,到了这里,伯父能松一口气了,这里可王靖国的军部好的多,这里能看见军人,真正的军人。”

    他和我父亲当然也是兄弟。

    “伯父,让你费心了,这是我们该做的。”

    “说的好。”张培梅将军道“这是军人该做的,可偏偏有许多人不做。”

    将军坐在床,于是我们所有人蹲在地。

    “王靖国是个有能力的人,可偏偏心眼太多,这一仗,他是靠不住的,老虎山这个地方,是险要之地,也是危险之地,你来,是因为伯父信的过你,晋军里已没有几个能打仗的人了,所以你一定要争气,给我握住老虎山,谁咬也不能松手,知道了吗?”

    我点头,我当然知道“伯父,给我两千兵的时候我知道,这是硬仗,我武忠不敢跑,真的不敢跑,我怕我跑了我的兄弟们都白死了。”

    “千言万语敌不过一句保境安民,后生们,都记住,都记住你们是为了什么拿起枪的。”

    所有人点头。

    他是我们的将军。

    “说来道去,打仗的是你们,我这把骨头半截子已经埋进土里了,指望不了,靠的你们,年轻人,年轻的姑娘后生,才是改变这个国家的力量,可是年轻人往往容易被影响,容易被诱惑,容易被蒙蔽,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为什么拿起了枪。枪是杀人的,也是救人的,人,是开枪的,也是毁枪的。我张培梅,谢谢你们这些后生了。”

    将军对我们抱拳。

    我们扶住将军的手“这是我辈男儿的荣光,是我们一辈子的荣耀。”

    将军眼含热泪,抱着我的肩膀说“山西不能丢,绝对不能丢,生在山西,死在山西,我张培梅绝不出山西,他阎锡山,也不能走,晋军,更不能走,人这辈子,活一个根,根丢了,完了,永远不能像那张家小子,山东姓韩的,把偌大的东北和山东扔了。这都是祖宗土,祖宗地,祖宗生我,祖宗埋我,记住了吗!”

    将军怒吼。

    所有人怒吼“记住了。”

    祖宗生我,祖宗埋我,这是山西人的魂。

    将军走了,他身躯已渐渐弯了。

    可他,永远是我们的将军。

    张世平站在我身旁对我说“王靖国可能顶不了多久,你要准备好。”

    我对他说“山西不能没有张培梅啊。”

    张世平道“大哥,保重。”

    “保重。”

    老虎山再次被震动。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全体都有,立正,敬礼。”

    将军已去,英雄仍在。

    张培梅将军的出现,极大的鼓舞的士气。

    战斗在第二天午的时候开始爆发,是最前面的一个师遭到了猛烈的进攻,一个旅团从正面开始突破临汾山区防线。

    然后另两个旅团绕过了前面的这个师,直接撞向了王靖国的19军的两个师,都是正面突破,战斗极其激烈,相隔二十公里都能感受到大地的震动。

    神仙忽然跟我说“还有五天过年了。”

    原来,快要过年了。

    我带着神仙的一营在阵地前五公里的地方埋伏,准备打一个伏击战振奋士气。

    日军一个联队约一千五百人全部步行快速的向前挺近,二十多个斥候分成五队在两侧扫荡。

    我看着神仙,神仙也看着我。

    日军的大部队在斥候后面两百米,跟的很近。

    他们是急行军,全部轻装备。

    我伸出手,和神仙狠狠握在一起。

    日军斥候,已经冲了过来。

    我在天地里怒吼“冲锋!”

    我带着一个营七百人直接对日军发动了突袭,七百条后生,清一色苏联装备,直接将二十个斥候碾碎,直接撞到日军前锋。

    “机枪扫射,*齐发。”

    轰轰轰轰轰。

    日军是一字长蛇行军,我们撞在了蛇头。

    “撞回去。”

    军官奋勇,三军死战。

    日军在劣势地形迅速反击,我们从往下直接冲了下来。

    砰,砰,砰,轰,轰,轰。

    我们把日军的前锋直接包围碾碎,两百个日本兵被我们捅成窟窿。

    “撤!”

    一击得手,我们迅速撤退,我们干掉了两百个日军,阵亡了不到一百人。

    我们要让日军明白,这群被困在山里的晋军也是会咬人的。

    日军前锋受挫,并没有撤离,反而追着我们来了。

    我们的工事很坚固,而且修的很好,日军在山下开始搭建炮兵阵地,有十门野炮。

    我对着神仙喊“咱们的炮呢?干他。”

    日军以为我们早已没有什么重武器了,可苏联偏偏送来了二十门120毫米的炮,那可是真正的大炮啊,一千发炮弹,让我们可以狠狠的揍一次日军。

    在日军刚刚搭建炮兵阵地的时候,二十门重炮开始轰击。

    轰,轰,轰。

    我们在山顶都感受到剧烈的震动。

    山脚下瞬间变成火海,日军阵线被炸的支离破碎。

    小猫儿扑过来,望着被炮火摧残的日军,激动的喊“我草,团长,冲一下吧,能赢,真的能赢。”

    日军似乎忘记了在忻口挨过的炮击,这个以轻装备为主的穿插部队没有想到会遇到重炮,更没有想到会遇到我们。

    我往地一坐,对小猫儿喊“全团冲锋,一次干垮。”

    小猫儿冲在最前,两千号兄弟从山顶撞了下去。

    重炮带来的威力简直惊人,苏联的装备让我们成功的击溃了一个联队,干死了他们五百人。

    小猫儿带着两千人冲下去,半个小时撞走了日军,剩下一半的日军在我们猛烈的炮火里撤退了。

    我对着二狗子喊“去,告诉炮兵,剩下多少炮弹必须告诉我。”

    “是。”

    我们的装备很丰富,不光有二十门重炮,还有二十门迫击炮,还有掷弹筒,甚至有高射机枪。

    蒋正花了很大的代价从苏联拿到了武器,的确是正规武器,其威力十分强大,至少可以和日军的正规部队装备持平。

    打扫战场,缴获了五百条枪。

    我们阵亡三百人,受伤两百,日军阵亡三百多,受伤扔下了两百人,我没有下去,我只知道日军的伤亡变成了五百人。

    神仙不可置信的问我“这么赢了?”

    在强大的武器面前,我们赢的很轻松,所以,装备的差距真的是会要很多人命的。

    我们这边刚刚打退敌军进攻,新军那边传来炮声,想必是日军也袭击了新军。

    但是炮声只持续了三分钟,没有动静了。

    司令部发来电报,临汾最前线的一个师坚持了五个小时后全线奔溃,日军旅团顺势向运城方向进攻。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日军两个旅团猛攻晋军央阵地,一个旅团进攻运城,剩下的一万多人分散出击,袭击各个小部队。

    忽然有通讯兵冲了过来“报告团长,司令部命令,出一部分兵力掩护民族大学撤离。”

    “他们在哪儿?”

    “大概东北方向十公里处。”

    那里是新军的地面啊,而现在新军刚和日军交火。

    整个临汾山区在一瞬间全部打了起来,抬头四顾,到处都是枪炮声。

    现在是下午四点钟,十公里的山路步行也要两个小时。

    我对神仙喊“你在这里,我去。”

    神仙点头“带小猫儿。”

    小猫儿是我部队里最猛的战将。

    “小猫儿,带你的营,跟老子走,给司令部回电,我部已前往救援。”

    小猫儿在天空里喊“三营的,跟我走。”

    民族大学是刚刚创办在临汾的大学,只开学两个月,但是阎主席几乎邀请了国一半的化名流入校讲课,简直是国盛况,无论左右翼人士都在这里。

    这些人的命,不是值钱的问题,这些人,影响着这个国家。

    我刚走,司令部孙楚将军又发来电报,务必保证师生安全,不惜一切代价。

    然后是执法处张培梅将军也发来电报,吾侄需尽全力。

    然后是郑屠夫,兔崽子,化人很重要,很重要。

    然后是阎锡山的电报,八个字,

    保境安民,军人本分。

    这个任务,极其重要,因为这是一个意外,天大的意外,他们本来有一个师的新军护卫。

    我们带着五百人在山里寻着枪声冲了过去,当我翻一个山顶,我看到一千余师生正在山谷里撤离,后面跟着一支军队,约三百人的日军。

    这是一支从联队里脱离出来的日军,我对小猫儿说。

    “命令都看见了,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直接冲锋,干倒日军。”

    “刺刀枪,机枪突进掩护,全体准备冲锋。”

    当师生全部撤出以后,我们静静的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有了苏联装备的我们,已经可以冲垮日军,因为我们没有苏联装备的时候也可以。

    日军追的很近。

    “准备!冲锋!”

    我和小猫儿冲在最前,五百号人疯狂的撞了下去。

    这支日军的作战经验很少,从他们的战场反应可以看出来,很机械化的战术动作。

    砰砰砰砰砰。

    我们从山腰冲下来,占据地利,又占据人数优势。

    日军立刻全部卧倒射击。

    “*。”

    我呼喊着,这样的冲锋,我们直接冲到了谷底,与日军血战。

    噗噗噗。

    白刃战非常惨烈,也非常短暂。

    当刺刀划开年轻日本兵的胸膛,当鲜血再一次喷在我的脸,我笑。

    我狂妄的笑“日本人,也得死!”

    我呼喊着,所有的士兵都猛冲下去,

    两分钟后,战斗结束,一百多日本兵逃窜。

    “三分钟打扫战场,救助伤兵,马撤离。”

    小猫儿跑过来跟我说“团长你听,明明新军在和日军交火,怎么会让这么一个大队日军插进来?”

    “谁特么知道,不管了,马撤。”

    一个冲锋,我们双方各自阵亡了一百多人。

    我带着士兵去追民族大学的师生,他们撤离的速度并不快,我们很快追了他们。

    我呼喊“谁是领导,领导出来!”

    有一个年人说“我是教导系主任。”

    我问“你们要往哪里撤?南面是吉县,北面是新军。”

    主任慌忙跑了过来“我也不知道啊,先去吉县吧”

    “你马确定一下你们的撤退地点,马。”

    我回头对小猫儿喊“给司令部发电,我部已接应到民族大学师生。”

    “好。”

    主任匆匆跑出去,又匆匆跑回来。

    “过黄河,过了黄河再定。”

    /html/book/42/42717/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