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归恩记在线阅读 - (884) 与君别

(884) 与君别

    ads_wz_txt;

    冷意也正注视着青蔷的脸庞。

    他感觉眼前这个从入相府之初就常一起嬉戏的蔷儿jiejie,时隔一阵子不见面,模样好像变了些。她的眉眼更柔和,脸颊没有以前圆了,但多了几分女子秀美,仍然让他觉得好看。

    随后,他又注意到她眼中微愕的神情,不等她开口就又笑着道:“可能是管家大叔太忙了,忘了说了。不过,现在由我来传达给你此事,也是一样的。”

    他的想法,与青蔷没有说出口的琢磨,有一些一样,又有一些不同。

    青蔷有些勉强地笑了笑,目光一扫刚才那柴车走远的方向,又说道:“我还以为你是给那两位大哥帮忙来的。”

    冷意随着青蔷的目光所指看去,很快也看见了那辆柴车,不过那柴车已经行至小路的一个转口,一眨眼就消失在路口,差不多等于是快要出史府后门了。

    “哈,那是五哥和七哥。”收回目光来,冷意缓言说道:“是五哥和七哥要来帮我,以后我必须住在大夫人住的院子隔壁,他们就把那间柴房收拾出来了。”

    “噢……”青蔷迟疑了一下,又问道:“这些琐碎事务,可以喊府中杂役来做,那两位大哥不是只为相爷做事么?”

    “五哥和七哥今天不当值,他俩闲暇在府里,本来是准备陪我对练刀法的。后来管家大叔找着我,吩咐下来,让我今后负责护卫大夫人的安全,两位哥哥也在场,就都知道了,便要着手帮我。”

    冷意望着青蔷,温言叙说着事情的经过。在他说话的同时,他眼中始终含着微笑。这份温和情态,在他那张极为年轻的脸庞映衬下,显得分外纯粹。不掺一点其它情绪。

    “两位哥哥总是特别的照顾我,才要亲自动手。不过,听柴房仆人说,那小柴屋里的柴存放了快一年了。潮气很重,刚才翻柴出来时,还翻出好几条蜈蚣。要是让府里的小姐妹们帮忙去做那些事儿,恐怕要被吓得够呛。”

    话说到这儿,冷意又扬了扬手中拎着的被褥,朗声说道:“有些力气活,就该男人来做。”

    青蔷闻言心中一暖,终于完全放下了刚才那种警惕中蕴着惧怕的心情。同时,她还默默提醒自己,不要再总纠结心思在刚才看见的那‘东西’上。不要沉溺于思考那些森然之事。

    转念想想,自家老爷身为一朝丞相,虽然地位极高,但在他用权决策时,难免会有人不服气、嫉妒。继而起祸心。十家将伴在老爷身边,偶尔需要拔刀除祸,也是为了保护老爷。护主之忠心,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十家将成员都是练武的出身,但仔细一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也并非是只知动武的粗人。他们对家主忠心。对自家兄弟也是心存关爱。

    当然,还有像冷意这样心思细腻的人啊!

    见冷意说话间语调毫无迟滞,一派率真模样,青蔷也已不再猜忌他。

    待心神冷静缓和下来,青蔷倒是顾虑起他话里提到的那间非常潮湿的小柴屋。琢磨了一下后,青蔷叮嘱道:“太潮湿了就不要立即住进去。小心霉湿气味伤身。”

    “还是蔷儿姐心细。”冷意眨眼一笑,“我听jiejie的,今晚不住进去。”

    ……

    冷意话里提到的五哥和七哥,前者姓季,如其名字那般。排行十家将第五。后者姓田,其实青蔷应该对这个人有点印象才对,因为她几天前才见过这个人,田七正是那天岑迟去京都内城西南角的那处庙宇时,负责一路上护送的两人之一,

    除了与冷意比较熟络,青蔷并不能分清十家将中其他九个成员的名字样貌。刚才她没有机会靠近柴车细看,所以才会忽略了有过数面之缘的田七,也错过了一次她能看见十家将阴暗面的机会。

    刚才她所揣测的森然之事,事实的确够森冷。

    出了史府后门,季五与田七二人拉着柴车穿街过巷,来到城南的垃圾山附近。

    整个京都在商业发展繁盛的同时,也生出每天都有大量垃圾抛弃的现象,清理之后还需要一个输出口堆放。不过垃圾山的主要成分还是建筑垃圾,一时难以彻底铲除出内城地域。而垃圾山长久立于此地,渐渐形成其独特的‘垃圾文化’。

    垃圾山的一角,除了表面看上去一贯的肮脏形象,内里也是罪恶的存在。

    罪恶的根源便在于,堆停在这里的垃圾,除了民生活动造成的废弃物,还有废弃的生命。

    如果不是不远处,时不时有那小庙里的钟声和诵佛声传出,只怕城南要因为位于垃圾山这一个角落里的的罪恶,而空城半阙。

    垃圾山旁那汪无名的湖泊里,湖水常年呈现幽碧色。以前湖边的沼泽常常吞噬路人,死难寻尸,便有流言相传,那湖水之所以是幽碧色,正是因为它是人间往生池的象征。

    这种流言扩散到民间,传来传去,渐渐造成了两种现象。除了被动的被沼泽吞噬掉生命的人,有些想不开的人也会主动来这地方,却不是故意去踩沼泽,而是故意去跳湖,以命一博,祈盼获得好得轮回。

    后来沼泽被填,沼泽里的浅水被推到湖区堆积,使这无名的湖泊水面升高,但是杀人沼泽的消失削弱了流言,反而使跑到湖边寻死的人变少许多。

    但庞大的湖泊与总也清理不了的垃圾山中间,又冒出了另一种地域,便是弃尸场。

    京都原本严令禁止随意丢弃尸体,没有钱安葬逝去亲人的人可以到衙门领取补助。南昭皇帝以离自己最近的这片脚下土地为他执政后,首个代表他的治国策略之样板,京都官民秩序经过近十年的管理与控制,时至如今,在京都地界绝对不会出现人死几天还得不到安葬的情况,

    而若巡城队在街上看到无声死去的流浪乞丐,自也会将其遗体送到城南义庄装殓埋葬。义庄每年都接受朝廷的物资支援,有义务料理这些事务。

    可尽管南昭设立了这些周全的法度,并也得到十分有效率的落实执行。但这些都是对成年人而言的待遇,而死尸之中还存在另一种异类,那就是死婴。

    无论是难产死在母亲腹中,还是刚出生时憋死的。或者还有更残忍的死……总之这类尸体最难处理,而且是连义庄都不愿意接收的死亡遗体。

    有一种亘古难散解的传说,说婴灵三魂不定,七魄缺六,唯有一项人灵最强,且带有上世轮回亡灵的一丝戾气。这种死亡后的灵魂不容易超度,却容易被流散世间的恶灵挟持,因此,世间没有人愿意接触死去的婴儿,或许只有他们的苦命母亲不介意这些。

    但没有在世间留下生活痕迹、因而不需要立碑述名进行祭奠的死婴。他们不是猫狗牲畜,也是人,也需要认真埋葬的。如果没有谁、没有哪个部门愿意接手这种事,便只有私下了结。

    而需要私下了结的事,大多没有章法。又是处在这种环境中,不免更增加诡异气息。

    尽管近几年京都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提高,至少再怎么穷也饿不着孩子,但仍有少数意外,发生在女人分娩之时。

    垃圾山旁那个阴森的角落,虽说地方不大,但偶尔隔了一两个月。就有红肿着泪眼的女人拎着篮子来,也许是埋尸,也许只是来烧几张黄表,供奉这里的土地,纪念一些遗憾与哀思。

    这里成为死婴埋葬地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附近那间庙宇,很早就有传言。庙在那里主要就是为了镇邪度化。

    但是,在哪里都有处在规矩之外的人,埋婴地有时也会埋别的死尸,而这一现象的转变,其实是京都百姓私底下都知道的惯例。

    季五与田七将柴车拉到这垃圾山旁埋婴的区域。便停下脚步。

    他二人在离开相府后门时,就已经解下腰侧的佩刀,并脱下外衣将其包好,藏在柴车里。同时他们还将发带解开,以手指为梳拨乱头发。如此略作改扮,两人看上去就与寻常柴夫差别不大。

    伪装是十家将必须学会的技能,这些都还只算是小伎俩,瞒骗路人足够了。

    此时到达目的地,他们将各自包着刀的衣服从柴车里取出,随手扔到地上,然后两人就从车板底下拔出两根竹筒,扯开木塞子,朝柴车上泼洒起来。

    竹筒里淡黄的浓稠液体洒在柴车上,没有什么气味,似乎是比较纯粹的油脂,但又与炒菜的油有些不一样。两人不仅将柴禾洒满这种油脂,连柴车也没有漏掉。

    做完这些,两人将竹筒扔到车上,又各自从衣袖里摸出火折子,吹亮后,前前后后将柴车点着个遍。

    原本看上去已经潮湿得有些快要烂掉的柴禾,似乎是在之前泼上的那种油脂的助力下,瞬间就剧烈燃烧起来。

    一车湿柴烧着后火势汹汹,这现象不仅看上去不太符合常理,柴堆上火焰的温度与颜色似乎也存在古怪。点火的两人只是迟疑了一下,露在衣服外的手臂皮肤就被那火苗上翻腾而出的热浪烫的通红。

    这种火焰宛如被附上了一种魔力,它似乎并非是从柴禾里发出的,而仿佛是空气在燃烧,然后主动去吞噬它能沾到的所有物体——哪怕是潮湿的柴,哪怕是湿柴下盖着的那三具刚死不久的尸体。

    烈火之中似乎还能听到“滋——滋——”的声音,但那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伴随着很快暗下去的火焰,柴、柴车以及三具尸体都化成烧透了的白灰,连小半截碳条都不剩。

    一旁退开数步远的两人一直冷眼看着这一幕变化,直到火灭成灰,他们才又慢慢走近过来。

    焚过尸体的地方,火虽已经熄了,但还余留着比较高的温度。那种看上去近乎可以瞬间吞噬一切的火焰,起初只是在柴车上燃起,柴车垮塌后,那火焰才合着火灰在地表上停留了一小会儿,但却只是因为这片刻的工夫,微湿的土地都要被烤焦了。

    季五走到焚烧过后留下的一堆白灰旁,蹲下身伸出手掌,贴近白灰探了探。然后他侧头朝身旁的田七点了点头。

    田七没有说话,只是与季五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对某件事便已明了。

    杀人后焚尸,田七与季五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他俩在这种事上的合作。也已经有过好几回。有些规则,彼此之间已经熟悉。

    只是对自家府上的人做这类事,毕竟极少。季五在站起身走开时,眼中隐约滑过一丝复杂神色,但这一幕,站着的田七并没有看见。

    等季五走开几步,田七便拔出包在衣服里的刀,在那一片白灰里拨弄了几下。一番检查,在确定没有完整的物品残留后,他握着刀的手。手腕微转,刀锋一抖,挑起地上两团烧变形了的铁圈,甩进一旁的幽碧湖水里。

    这两个铁圈本来是钉在车轮上的铁片,现在已经成了这堆火焰里唯一的残存品了。如果留下铁片。则容易让人怀疑,为何烧垃圾连车也烧掉。除去这些,那一地白灰,便更加接近是烧掉垃圾后的残留。

    刀锋回转,割下里衣的一截衣袖,拂去沾到刃口上的残灰后,田七收刀入鞘。重新将刀包进外衣中,然后侧目看向一旁的季五,平静说道:“可以走了。”

    季五微微点头,与田七同行,此时的他隐约与来时有些不一样,离开焚尸地的时候。季五没有与田七并肩行走,而是稍稍落后了一步。

    季五的性情有些沉默孤僻,田七早就了解这一点,所以并不计较。而且就算他有闲心与季五聊一聊刚才焚尸时的感觉,自也清楚现在不是时候。

    走出了一段距离后。季五与田七没有直接回史府,而是拐了个弯,一同走进无名湖泊旁那片佛钟渺渺的翠绿竹林。

    田七与季五进了竹林,但绝非是要到座落在竹林深处的那所小庙里去礼佛。他二人实是要借竹林的密集遮挡,卸下身上地伪装。

    等到两人从林荫间走出来时,他们披散的乱发已经整齐拢好束起,包着佩刀的外衣整齐穿回身上,佩刀则像平时习惯那般,挂在腰侧,

    两人又来到无名湖泊边,并未细想那幽碧的湖水会不会含有什么伤身的物质,快速掬一捧水,洗了把脸。刚才出史府时故意抹在脸上的柴灰被擦干净后,两人已然恢复了属于十家将的那种精神气。

    在湖岸边站起身,季五扫了一眼起了微澜的湖面,看着水中自己那扭曲了的映影,他忽然长舒了一口气。

    ……

    ……

    与京都南郊的古怪僻静不同,今日的西城大门,一如既往的拥堵。

    虽然这必定会给城中百姓带来不便,但这同时也代表着另一个重大意义,又有不少物资将输入京都,给这座新起的皇城更多的生机。

    而堵门的主角,似乎毫无悬念,仍旧是挂飞燕旗的燕家商队。

    燕家对其商队行车列队的相关口令,管理到了接近军方兵士列阵口令那般严明的程度。商界有一句话形容得很贴切:商界之争,譬如战场。因而燕家这个商界庞然家族,能把下面做事的人管成这个样子,也算潜移默化的形势造就。

    此时在场之人如果熟悉燕家此类口令的意思,在听到车队前方传来的口令指引时,即便不走近亲眼看一看,大致也都能猜出车队的中间,现在空出了可停三辆马车的位置。

    岑迟本来是要再劝高潜等一会儿,但在听到那几声口令后,他便顿了声。过了片刻后,他再开口时话已变了。

    “燕家行商多年,一应事项布置都恪求完美,从未传出半路补货的事例,看来此次他们真的是在等人,想必我们很快也可以走了。”岑迟说完这话,就又爬回车内去了。

    被他掀开后又垂下的马车门帘还在微微晃动,不远处就有别的马车轮轴转动碾地的声音传来。

    高潜偏过头朝声音的来处看去,就见不远处驶来三辆马车,但从那马车的制式上看,三车都属于旅车,也就是载人所用。

    载人旅车与载货商车本身从外表上看,区别甚微,但如果与燕家车队里那种又高又宽、显得四平八稳的商车比较起来,不同之处就比较明显了。

    那三辆马车走得都不快,使高潜得以看清驾车之人。其实如果是寻常马夫也便罢了。但高潜赫然发现,手持缰绳cao控为首那辆马车的人,恐怕并非一个寻常马夫那么简单。多看几眼后,高潜心中得出让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结论。

    坐于为首马车驾车位上的人。仅从他发冠上嵌的那块碧玉的估算价值,以及他腰间挂的那把半露在锦袋外的算盘来看,即便他不是燕家那位少当家,也跟燕氏商会的决策高层脱不了多远的关系。

    原本高潜还有些怀疑,这三辆马车或许是别的要出京都的大户人家所派,但看见为首马车上的那个冠玉青年人后,他不再怀疑,乘坐此车的人绝非等闲之辈,或许未必是燕家的族亲嫡系,但也绝对与这个大家族有不疏的关联。

    只是。在明白了这一点后,高潜的心中又升起新的疑惑。

    燕家这是要做什么?

    虽说燕家如今的家业,已登上陆商之首,并且布施在昭国地域上的生意,也是占燕家总产业大头的。但燕家商会的总办事处却不在昭国地域以内,而是在燕家发家之始所处的西陲小国。

    地处昭国以北,挤在北雁和西面的大青川中间,还有一个地域并不广阔、但非常富有的国家,国号梁。

    梁国的建国时间并不太早,区别在于,北雁是大周之前更久远的大业帝国的分支。而梁国算是大周中期的一个分支。如果只是以时间划分,梁国的建国比昭国早,但又比北雁晚。

    历史编纂行内有一种说法,北雁在北疆ji权建国,所拥长处偏向军队的力量,而北雁与南周的文明建设又是同受承于大业帝国的经验。

    不过。北雁经过百余年的吸收转化,以及历经局势微变化考验后,在军事能力上已经远超南周,但又没法完全匹敌南周的综合国力。在两国边界接壤的一道关防里,兵士之间长期处于对峙状态。这就像一把宝剑对上一支长矛,谁都不服谁,但要真打起来,谁也没有完全的胜算。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大业帝国的领土上,除了最早分化出了北雁和南周两个集权国,各踞一方之外,在这周围还出现了一些小型政权。

    在经过数百年的时间考验和洗刷后,十年前南周溃亡,但也不是被北雁吞并,而是由另一个新的君主集权覆盖。而在这两国的周边,数个小国也是兴亡替代,现如今存在的,就是青川流域的流贼和各方面建设都比较完备的梁国。

    梁国偏向商道强国,这是现在的南昭君主十几年前还在北疆戍边时就见识过的。商道精神,能让冰冷的银子散发极致光彩;商道中人,有着极其敏锐和滑中有锋的口舌,近乎有谋士之智,但又丝毫不恋眷权术,是一个很特别存在的群体。

    之所以有撰史学者称梁国是南周的分支,是因为梁国的建国时间具体追溯,约在南周国运两百多年的时候发生。

    那个时候南周的国力已经到了近乎顶峰,但当时的国君仍然排斥民间的商业活动。于是便有一些商人自己走到了一起,并且不再在这片无法让商道精神与智慧开枝散叶的土地上停留,去了西北角,开辟新天地。

    所以说,梁国的文化受南周的影响很大,但又有着很明显的本国特色。

    梁国重商,雁国重军制,至于现在诞生时间还不太长的南昭朝廷,目前看来是将南周的大综合特色继承了七八成。

    其实前朝施用的国策于社稷民生上并没有太大失误,只是当局者自己犯浑要‘拆家’,那便是一块铁板也得被他们自己整出窟窿来。

    梁国建国也有一百多年了,然而燕家商会真正开始纵横于广阔的南北大陆上,算起来全部历程也只是体现在一代人身上。而若要推衍一番,即便燕家是在梁国发家的,那大抵也是沾了他国特长的缘故。

    梁国只是给燕家立业发家提供了制度上的顺水方便,这本来就是梁国的国朝特色,但这不表示梁国国主以君权特别照顾过燕家。而燕家聚敛的山般财富,还是他们燕家自个儿的私人资产,与梁国国库储备不沾关系。

    以平面视角来看,燕家发家之时,南周正在走最后一段的下坡路。流民遍野,战火四起。在那段年月里,即便燕家祖上不在意南周昌农而贬商,硬要在南周的地域上扎根。那便如一场必败的豪赌,绝对是不可能为之的。

    现今南周已溃亡,新生的南昭朝廷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燕家才开始在这片地域上做生意。生意事重和气生财,在这片渐趋和平的领土上,燕家的生意迅速扩张开来。

    虽然燕家总办事处仍然还驻在小梁国,然而南昭君主却没有对此表现出某种敏感态度,除了因为南昭君主对商道很有兴趣,也是考虑过燕家发家起源的。,是近乎故乡的存在。即便在以后,燕家商会可能要全部搬迁到南昭境内,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忘了娘家人。

    另外,燕家一直一贯的保持商人该有的姿态和原则,丝毫不眷恋权术。也是给南昭君主留下一颗定心丸。

    南昭君主除了总管全**政,在商道上也留了一手,带领一群京商,总揽了南昭唯一的东海海运。陆地上的生意,南昭君主对燕家放手得非常大方,但惟独海运这一块,虽然涉及面似乎不大。但却是丝毫不肯让燕家插手的。

    对此燕家是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他们似乎是‘忘记’了这个领域里的生意。

    燕家与南昭君主接触了将近十年,南昭君主只表态过一次,而燕家从此连试探性的举动都没有过。不仅如此,连与海运近乎有染的漕运。燕家都没有沾手过,极度纯粹的只是商行陆路。

    因为发家之地在梁国,所以燕家除了商会总办事处设立在梁国地域内,燕家的族亲也都在梁国。

    南昭国土虽广阔,是小梁国的数倍。但燕家在南昭地域上的活动,还是比较纯粹的只为商事。即便燕家在南昭结交有一些朋友,也都是生意上的朋友。

    燕家极少因朋友之事而干扰他们家的商事运作,在这两个方面上,他们家都是划得很开在做。与他们家有生意上来往的人,都是知道这一点,并比较赞同支持的。

    可在今天,燕家商队中例外的穿插了三辆旅车进来,而为了等这三辆迟迟到来的非商用旅车,整个燕家商队在城门口停滞了将近一个时辰。

    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利润,这是商道中很犀利的一条,那么,会是谁让燕家做出这样的牺牲?车中坐的会是谁呢?燕家在京都还会有什么值得如此劳驾的朋友呢?

    ……

    ……

    南昭京都的拥堵,大抵算是一种闹中繁华。

    然而此时在相距千里之外的青川王都,又是另一番场景。

    烟火冲天,夹杂着刀兵砍伐喝令声,血的腥气,染上了刺眼的红艳,涂得地上、残垣上、麻袋上……到处都是。

    莫叶不知道夜尽墨那家伙是不是误食疯狗rou,染了什么瘟症上头,竟把再劫青川王都东大仓的时间,定在了午饭后!像这种事,虽说算不上纯粹的义举,但以少敌多是很明显的事情,莫叶不相信以夜尽墨的头脑,会拎不清这件事里头的利弊双方。

    再怎么着,在月黑风高夜行动,总比明日晃目的大白天要稳妥些吧?!

    莫叶可不相信,这位山寨二当家是因为在此之前连抢几笔成功,才壮出了这等蠢人胆量。

    只是夜尽墨并没有留给莫叶多少思考时间。当她午休了小半个时辰,脑海里还残留着些许睡意,刚刚醒来时,山寨里的众匪徒已经派出去了一半。向来以冷静多智自居的二当家,竟已经带头跑到最前头去了。

    山寨老大也都有些急了,莫叶虽然心觉蹊跷,却也不敢耽搁,连忙匆匆收拾,跟随前往。

    而当莫叶随山寨大当家项东流那一队人,按照前几天商定的路线摸到青川王都东大仓附近时,看见的就是眼前那xie淋淋的一幕。

    “cao!”没有看见夜尽墨的身影、倒只看见一片血污涂得遍地,项东流顿时就急红了眼,叫骂一声,便要不管不顾往烟火里冲。

    莫叶就在他身边,不假思索便奋力扯住了他,强力拉扯之下。五指直接将麻织衣料剜出几个窟窿来。

    “匹夫之勇!”莫叶也顾不得现在身边是什么环境了,当着众匪徒的面,冲他们的老大先是暴喝一声,声气中按运内劲。震人心神。

    山寨老大如果冲了出去,后头十几个跟班可就完全失控了!有时候手下过于依赖头儿,似乎也不全然是好事。

    眼见项东流总算定住脚步,莫叶紧接着又压低了声,以极快语速说道:“东大仓至少有守军三千。而如果夜当家已经打草惊蛇,中了埋伏,整个东大仓可聚拢驻军五千。这些,可都是我们这几天反复打探得出的结果,你也跟着犯浑?”

    莫叶这话一出,项东流虽然没有再向大仓那边冲突的动作。却是微微皱起眉头,沉默不语。

    而在稍后头一些的十几个匪徒里,有三五个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娘的,搞什么名堂!昨天夜当家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别说三千人了,就是三百个箭满刀利的东大仓守兵。碰上他们这十几个武功全靠自学成才的匪徒,也能轻松料理干净咯!

    这不是来送死嘛?

    山寨里随便拎出一个匪徒来,都能算得清楚这笔账,为什么山寨二把手、素来担当寨所行动之智囊指挥的夜尽墨,为什么反而疏忽了呢?

    这种自杀式地行为……

    山寨老大虽然性格稍有些急躁,但实际上并不是力强无脑之辈,否则不可能把寨子里龙蛇混杂的几十号人管得服服帖帖。莫叶在山寨只待了几个月。虽然这点时间不足以培养得大家对她完全信服,但她以此经历,却已足够看出,这个青川地域上仅剩的匪类独苗,其内部人心的团结所向,是何其牢固。

    这绝非是只用武力就可以培养得出的团体精神。

    所以假设夜尽墨是个潜伏多年的叛徒。目的是为了带全体匪徒在今日此地共赴黄泉,这个猜想是说不过去的。

    但……如果不是为了团体自杀,夜尽墨何以会有今天这样癫狂的举动?

    难道是他自己活得不耐烦了,跑这儿找死?动机呢?

    他带着先行的那十几个人,难道就无丝毫质疑跟着他一道儿陪葬?

    莫叶脑海里瞬间有诸个念头闪过。最后她只拿住了其一,抬眉盯着项东流,压抑着嗓音问道:“在这次行动之前,夜尽墨有没有单独找你说些什么?”

    事况紧急,莫叶说话间也不顾上什么体面了,直呼其名。

    然而她突然如此发问,于现场环境颇有突兀,不免叫人容易误解她的用意。

    项东流怔了怔:“……说什么?”

    “没有向你告别吗?”莫叶喃喃开口,然后咬着嘴唇沉默了片刻,终于直白的说出她的猜想:“他……他是来送死的!”

    “啊?”

    “啊!”

    莫叶的话音刚落,前后离得较近的几个匪徒纷纷惊讶出声。莫叶算是山寨新人,连她都不相信,一惯行事沉稳有道的夜尽墨会做出这等极端的事,更何况山寨里与他相处几年的众弟兄,就更难以置信了。

    并且,夜尽墨若真的在此役中殒命,对山寨而言,也是重大损失。此时大家伙正寻他无果,恰在此时得知莫叶的这个推断,众人不禁惶惶。

    而项东流显然是最焦虑的那个人。夜尽墨是他的发小,相互间知根知底,无话不谈。背井离乡建山寨以后,两人不知合作了多少次,彼此间的兄弟感情和行事默契,早已和谐如铸,胜过同胞兄弟。

    如果夜尽墨真的出了什么事,便如同断了项东流一臂,惜之痛心疾首。

    项东流握着刀柄的手已经因为用力过猛,指节间发出轻微“咯吱”声响。然而莫叶的推断实在太过离奇,在强烈的反差情绪下,项东流反而冷静了些,没有再度想往外冲。不过,他此时脸上的神情也好不到哪儿去,拧眉睁目,略显狰狞,咬牙说道:“为什么?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若知道为什么,刚才怎会反过来问你?”莫叶生怕他再犯冲动,虽然见他蹲在原地没动,却还是伸手抓紧了他的衣袖。

    她并不想与一个还不太熟悉的男人如此拉拉扯扯,只是此时倘若放项东流跑了出去,她这边的行踪也就保不准了。

    事至此时,夜尽墨的生死在她心里称量,还在次位。

    莫叶自京都如逃命似的一路向西,虽说碰到了项、夜二人建设的山寨,得以休整几个月,暂时脱离了那群杀手穷凶极恶的追杀,这个寨子里的人对她而言,算是半个恩人,然而这份恩情,却还没令她动容到赌上性命去偿报。

    她心里搁着更重要的事,并且不止一件。她每天晚上合眼前、以及清早睁眼的那一刻,便从未漏过一次地告诫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

    “一定有原因……”莫叶盯着项东流再次问道:“你是他最信的人,他真的没与你说?”

    如果夜尽墨想以东大仓之事自绝于此,这件事一旦敲定,莫叶便不打算多在此地耽搁时间,她会毫不犹豫选择立即离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