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风啸秦巴在线阅读 - 结束语

结束语

      经过近五个月的努力,二〇一七年最后一天,《风啸秦巴》终于上传结束了。

      感谢十七K中文网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使我的长篇历史军事小说能够同亲爱的读者见面,让我们能够回到二十世纪前三十年,共同回顾那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感谢网管小哥九婴对小说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断提醒和修正小说的方向,使小说得以顺利面世。期间,承蒙不弃,发来合同摧促与网站签约,但由于其它技术原因,未能满足其要求,实为遗憾。在此向十七K网站和九婴小哥表示谢意,并期待以后合作。

      感谢五个月来读者朋友不离不弃的陪伴,使我坚定了继续写下去和发出来的勇气。朋友们通过微信和扣扣对小说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针对如何写好小说提出了衷恳的指正,叫我这个初次写小说的新人,倍感鼓舞和鞭策。

      有朋友提出,小说中反映的那段历史是真实的吗?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小说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是那段历史的艺术再现,有扎实的历史文献记载,至今在陕南还被人们广泛相传。在搜集资料时,作者参考了安康、汉中、商洛各县、市《党史》《红二十五军战史》《县志》《文史资料》和其它大量有关专著,特别重点收集了汉阴县、石泉县、紫阳县、岚皋县、旬阳县、平利县、西乡县、镇安县的《文史资料》和有关专著,在此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谢意。

      对怎样写小说作者原本是个门外汉,写作之初,并没有把握能不能写完,现在终于完成,可以喘一口气了。但这是不是一本小说?自己内心仍然忐忑。在如海的资料面前,如何组织写作,实在叫人免为其难。开篇作者便借他人之口,提出“秉笔直书”,如是照此写来,尊重历史,尊重人物,成为了这篇文章的特色,如果有人提出这本书叫“纪实文学”,我想更能反映它的属性。

      二十世纪初的前三十年,是中国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清朝封建社会刚刚推翻,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建立,各阶层正处于重组时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和复杂。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导致了这个时期必然出现各色精英人物,有的从中渔利,有的趁机打劫,有的奋起,有的抗争,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人间壮歌。地处汉水之滨的陕南山区,也并不是世外桃园,军阀在这里摆开战场,官府巧取豪夺,土匪横行四野,百姓流离失所。城头频换大王旗,有枪就是草头王。县长、保长、司令轮番表演,农民、士兵、学生舍身抗争。群雄逐鹿,狼烟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向何处去?灾难深重的民众何时能够见到光明?小说以大量篇幅再现了这一时期陕南地区的社会状况,让人感受到什么叫水深火热。

      小说着重描写了汉阴县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状况。沈寿柏、沈玺亭兄弟是汉阴县民众耳熟能祥的传奇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了哥老会、秦汉复国军、北洋政府、地方军阀、各色官吏以及大大小小的土匪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相互尔虞我榨的丑态以及给广大民众带来的压榨和盘剥,描写了当时汉阴良田满种鸦片烟、民众不堪捐税岐重,白送稞石、万人罢耕大缴农、两县长抢接县印、“红脑壳”祸害汉阴、沈氏弟兄抢夺驻军、“涧池惨案”等一系列发生在汉阴县的历史事件。多角度、全方位、艺术的再现了当时陕南社会的历史状况,将并不遥远过去的苦难呈现在大家面前。

      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国民党在北伐期间,曾派出大量精英回到陕南,发动民众,开展武装抗争,取得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如岚皋县的李还山,汉阴县的王焕堂、徐文徽、刘季高、杨树德等。国民革命取得胜利后,一群新贵又高高在上,新瓶装旧酒,继续变本加利地盘剥和压榨劳苦大众,民众仍旧苦不堪言,一时间民众自发地抗捐、抗税、抗丁热潮风起云涌。更有甚者,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振擘一挥,应者云集,横行乡野,陕南各地土匪之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叠加在一起,更加重了中国社会的灾难。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进入陕南后,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号,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建立起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打败了国民党十几万兵力围追堵截,首先长征到达陕北,留守根据地的红军组建起红七十四师继续坚持在秦岭山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中“红军老祖”的故事至今在安康各地广为传颂。同时在中共陕南特别支部和中共陕西省特委的领导下,学运、兵运、工运开展的也是风生水起,先后组织开展了西乡县私渡河和安康警二旅大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九军和三十军第一支队,虽然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他却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唤醒了人们起来跟国民党政府作斗争,为后来建立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打下了精神基础。

      以何继周为代表的陕西警备第二旅一批陕南士兵,身经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与红军的多次接触中,看清了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弄懂了只有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穷人才能翻身作主人的道理。他们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置个人生死与不顾,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他们高举义旗,毅然投身红军,建立了陕南人民自己的军队——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广泛的秦巴山区坚持了武装斗争三年多,打响了与国民党反动派决裂的枪声,他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血与火的历史熔炉里,终于煅造出一支人民的军队。

      有朋友曾问道,为什么在陕南能够成建制诞生出一支土生土长的红军队伍?我想,本小说能够充分地回答这个问题。通过《风啸秦巴》,能够从陕南山区的社会发展中,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历史脉络,从而揭示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同时回答了为什么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甘愿冒着杀头的危险,而投身革命的事实。红军的出现,是民众的选择,共产党的崛起是历史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在此向未能目睹新中国建立的李伯亭、文考亭、沈继刚、杨江、刘炎德、杜超等等先烈致敬。

      抚摸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回顾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如果《风啸秦巴》能够为读者某种启示,作者五年来的辛劳就算没有浪费。

      由于这是第一稿,再加上作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很多,有望进一步修改完善,敬请读者谅解。

      再次谢谢大家的陪伴。

      本书作者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于安康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