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大同
六月十四,阿巴海派出往得胜堡送信的精锐八旗抵达得胜口外。 得胜口的口子,是一座横跨长城的石砌砖包城门,宽度可过一辆大车。口子上建有木楼。口子外是得胜口瓮城和马市。 马市边长五十丈,南门与得胜口翁城相通,北门外依山而建大店一座,占地十余亩,房二十余间,叫作北致远店,专做口外商人的车马生意。 北致远店背靠一座平顶山,名叫“掠马台”。台上矗立一座火路墩,墩兵早就发现八旗兵。此时北致远店人去楼空。 得胜口马市和掠马台之间的狭窄空间摆不下八旗那么多的威武之师。为首的文馆官员库尔禅领通译一名,策马到城下向明军大声表明来意。 得胜口东侧沿长城脊梁建有一大墩台,长宽各为八丈,高四丈,石砌砖包,设有垛口、箭孔,墩台中央有房屋。这是守口将士值班的地方,叫做边墩。 边墩守军放下吊篮,库尔禅放入七封书函。 一名守军查看几遍书函,向下队库尔禅喊了一声:“你们等着。” 守军抱着七封信函“等等等”沿长城向东跑出十丈,进入关口马市楼。马市楼是一高一低两个建筑,它既是马市的标志,又是驻口一文一武两名长官办公的场所。 “值班”的武官是一名千户。千户接过信函疑惑地摇一摇,听一听,看也不看,反正一个字也不认识。 “你先回去等着。” 千户吩咐守军一声,抱着七封书函去找文官。 文官看一遍书函上的抬头文字直咧嘴:“好家伙,军门、巡抚、中官、总兵、东路参将、北东路参将一人一函。好在这里还有守备的一函,先去送到镇羌堡!” 马市楼以南五十步就是镇羌堡。但是这五十步是直线距离,人要过去得绕一下。 千户跑着下了长城,抱着七封书函回到得胜口内宽阔的正街。 这条大街南北方向,刚入口子有老爷庙、戒台、胡神庙,紧接着大街两旁店铺林立,南京罗缎铺、杭州绸缎铺、潞洲锻铺、临清帛铺、绒线铺、杂货铺、等等等等。 向南跑半里地之后千户来到十字街口。街口是一座建筑,名叫“紫塞阁”,东南西北四座门。 紫塞阁的东门二十丈不到就是镇羌堡。 紫塞阁的南门是商业街的延续,穿过占地四十余亩、房屋二百余间的南致远店,再经过二里地就是得胜堡。 紫塞阁的西门二十丈不到则是市场堡。 所谓得胜“一口三堡”,就是得胜口、得胜堡、镇羌堡和市场堡。 市场堡城高三丈,周长一百八十丈,方形,石砌砖包,开东门,门顶设马市楼。堡内空旷无屋,是一座举行交易的大露天市场。每逢开市,卯时钟声一响开启城门,居南、北致远店的商人便云集市场堡进行交易。 镇羌堡可谓两面临边。因为长城在此拐了一个弯,镇羌堡向北五十步、向东五十步均是长城。镇羌堡负责防守的长城一共二十二里,含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七座。堡墙高三丈八,周长一里七分,内驻守备一员,官军一千零五十三名,马骡二百六十八匹。 千户小跑着进了守备府。 守备大人正紧张万分,举棋不定是否要向得胜堡要增援。 守备打开信函,看了几遍,吩咐千户:“你赶紧回去守住边墙等着,我这去找参将大人。” 守备抱了七封书函上马,出镇羌堡向南疾驰。仅二里地,守备下马入得胜堡。 得胜堡是大同镇分巡冀北道北东路参将驻地。墙高三丈八尺,周长三里四分,石砌砖包。城墙上有敌台十八座,各置千斤大将军炮一位。堡内有官军二千九百六十名,马一千一百九十一匹。 得胜堡的十字街口为“玉皇阁”,玉皇阁以东为参将府。参将府周围建有*库、制弹房、箭岛、营房三百间。玉皇阁以西为文衙,驻七品文官一名。 镇羌堡守备直接进入参将府。得胜堡参将除节制得胜堡,还可调度另七个堡,计六个守备一个cao守,正是守备的顶头上司。 参将得知警讯,正在府内严阵以待。看罢信函,参将咂巴咂巴嘴,说道:“这件事你我兄弟哪敢做主。老爷子在宏赐堡,我这就过去一趟。你赶紧回去守好口子等着。” 参将叫了家丁,拿上七封信函,打马出得胜堡一路向南。 不多远,参将遇到另一条“长城”。 大同镇,可谓长城密布。 宏观上看,大同镇和宣镇处在两道长城之间,分别叫做头道边、二道边。二道边以内明朝还有第二道战略级别的防线。 微观上看,过了头道边,还要穿过两道“拒墙”才能到大同城。第一道拒墙和第一道边墙之间的得胜一口三堡仅是大同的第一道战术防线。 穿过拒墙暗门,打马二十里,参将到达宏赐堡。宏赐堡也是参将的辖区,但是每逢军事紧张,比如马市开市的时间,分巡道或大同道都会座镇协防。 现在边外乱了那么久,做镇宏赐堡的是大同总兵。 宏赐堡守备急急地带路,参将见过总兵大人,递上信函。 大同总兵看完函内信件,一封是东达子索要察哈尔的赏赐,一封居然是东达子要求议和。 总兵思忖片刻,站起身。 达兵家丁提起净壶,总兵就着流水净了手,带上一顶白帽子,摸索着端正好。呼唤一声:“柱子!” 参将连忙答应:“老爷子,我听着呢。” “后生,这件事不是咱们武人能掺乎的。你先回去守好得胜堡,我去大同一趟。” “老爷子,要是东达子催促,我怎么办?” 大同总兵微皱眉头:“叫他们等着!” 总兵带领一队家丁,出城向南穿过第二道拒墙,骑马六十里抵达大同城。 大同城,周长十三里,墙高四丈二尺,官军二万二千七百零九名,马骡驴一万六千九百九十二匹,负责四十二座火路墩,内驻代王府、大同巡抚衙门、大同总兵衙门和皇帝的监视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