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
雷侯说完,停顿了一下,想起郢都外已经修好的那一条水渠,自言自语道:“去年许行向大王进言,说江汉之地不适合种植麦米,原因就在于水。” “所以,大王才会听从许行的建议修建水渠,解决汉水流域缺水的问题。” 说着,雷侯向徐完问道:“你说那个许行有没有办法解决我们洞庭区域的阴雨天气。” 徐完摇了摇头:“君上,这应该不可能,自古以来就有解决水灾缺水的,还从来不曾听说有解决天候的。那许行名气虽大,但是,天候这种事情,连上古圣贤虞舜都毫无办法,最终在我们的南方被渴死,他许行能有什么办法?” 雷侯深感赞同道:“不错,本侯也认为是这样。” 说到这,雷候略带迟疑道:“可是,若是不解决阴雨天气的问题,我们洞庭这一片区域全都不适合种植麦米。现在麦米能用来抵税还好,可要是未来麦米不能抵税呢?” “本侯不仅担心大王会强制推行麦米,而且还担心麦米无用,百姓不再种植后,大王会以为洞庭区域的百姓与封君特立独行。” 徐完劝慰道:“君上,楚王仁慈,应该不会如此做的。否则,这次修建水渠,大王就不会只征召江汉之间的百姓,并且在江淮之地强制推行麦米,而唯独遗忘了洞庭之地。” “江淮是楚国最重要的产粮区,江汉之间也是楚国的产粮区,难道我们洞庭就不是楚国重要的产粮区了吗” “难道我们洞庭的百姓就不是楚国的百姓了吗?” 听到徐完的质询,雷候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接着,身体一僵,又开口问道:“徐相,你说,既然大王如此,那么大王肯定也知道了洞庭区域不适合种植麦米,那么,你说,我们洞庭这两年来,上交的麦米有很大的问题,大王知不知道?” 徐完闻言一滞,心虚不已的应道:“这···君上,大王或许还不知道吧!” 雷候听着徐完的话,两人面面相觑,对视一眼,又迅速撇开。 雷侯想起不久前,楚王曾下诏,征集江淮江汉地区所有封君的麦米,但是唯独舍弃了洞庭的封君。 这··· 是不是说明大王已经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只是在大王推广麦米的起步阶段,大王对洞庭的麦米,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想着,不由心有余悸道:“徐相,这段时间,不是有许多魏韩宋越四国商人前来收购麦米吗?” “本侯冥思许久,如今我楚越两国正处友好交往时期,江淮的封君们纷纷与越国的贵族进行联姻。如今越国商人前来购粮,本侯觉得不能让越国商人空手而归,所以,本侯决定答应越商的请求,将手中多余的麦米全部卖给越国商人。” 徐完闻言提醒道:“君上,请三思啊,虽然那些商人自称是来自魏韩宋越四国,但是,天下谁不知道,现在,只有齐国缺粮,其他国家不缺粮,哪里需要购买麦米。而且,越国那个国家,百姓不仅不吃麦米,而且越国南部那边的情况与我们洞庭也差不多,肯定也有麦米在麦秆上发霉的现象。” “所以,那些所谓的越国商人,十有**就是齐国的商人,前来楚国购粮的。” 雷侯幽幽的道:“本君自然也知道这些,所以,之前一直都拖着没有答应他们。但是,现在这情况,这半个月以来,阴雨天气超过十天,眼看许多麦米发霉,难道本侯把这些发霉的麦米丢弃或者上交大王吗?” “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着齐国的收购价格很高,将这些麦米全都卖给齐国呢?” 说着,雷侯像是在安慰自己道:“再说了,将这些麦米交给大王,这是对大王的大不敬,若是将这些无人食用的麦米卖给越国商人,那也是为了消耗齐国的财力,何乐而不为呢!” “这···”徐完迟疑了。 雷候见状,目光坚定道:“徐相,就这样吧,你去请越国商人来,就说本侯同意出售麦米了!” 徐完见雷候已经下定决心,便应道:“是,君上!” 雷候接着道:“既然本侯决定要卖麦米,那么就干一票大的。我们洞庭的县镇不是还有许多百姓也种植了麦米吗!徐相,你拿本侯的拜帖给雷地附近各县的县尹,就说本侯高价收购麦米,请他们帮忙,日后本侯必有谢礼奉上!” “诺!” ······ 郢都。 随着时间进入麦米成熟时节,郢都的气氛越加紧张起来。 此时,楚宫中,陈轸正一脸沉重的向楚王禀报道:“大王,如今洞庭的麦米的已经收割完毕,江淮之间的麦米也已经开始收割,但是因为齐国一直维持麦米与粟米等价,导致楚越两国的麦米,正在开始流入齐国。” “这几个月来,洞庭一带出现为数不少的宋越商人,频频与洞庭的封君以及商人接触,准备大量采购麦米。” “而且,从江淮一带传来的消息,我们楚国与越国的淮南地区,全都出现了大量的他国商人,主要以齐宋魏三国为主。” 熊槐闻言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对这种情况,楚国上下全都有心理准备。 接着,熊槐向斗由问道:“太府尹,太府在洞庭的部署如何了?” 斗由拱手道:“大王,臣已经传令给洞庭一带的县尹,让他们全力配合太府冒充的魏韩商人购粮,如今洞庭百姓手中的麦米,十之七八已经落入太府。” “臣已经派人与齐国来的商人谈妥,以一百钱的价格,出售麦米给齐国。如今,只等齐国商人将洞庭的麦米运走了。” 至于为什么是一百钱,那是因为,自从楚国江南麦米开始收获后,齐国也不愿意做冤大头,下调了麦米的价格。 “好!”熊槐笑着点了点头。 将洞庭的麦米卖给齐国,这是数个月前就开始部署的计划。 早在一年前,刺史府前去各地采风的刺史,就在洞庭一带发现了洞庭麦米的异常。 那里的麦米竟然在麦秆上发霉! 然后,洞庭的百姓与封君们自发的对那些发霉的麦米进行处理,然后又全部上交给太府。 而后,又因为麦米可以用来抵税的政策,导致洞庭的百姓不仅没有打消种植麦米的念头,而且还有大量百姓扩大了种植的规模。 对此,熊槐深感无力,毕竟,也不能出尔反尔,在楚国境内实行两税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