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景平戏郑 第一更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三珪携军,终于来到了汝水河畔,过了汝水,往北直行,就是韩之阳翟,那里是三珪与郑军商定好的汇合之地。 “传前军将领司徒之贾。” “诺!” 谒者得到景平之命,策马急行,赶到前军阵前,通知司徒景之贾,正在巡视汝水河面之情的景之贾得令之后,望着远去回命的谒者,皱了皱眉。 谒者之职,按楚国之律,乃是国君手下的传令员,其他卿贵将领传令之人,只能是军伍中负责司职对外联络、谍报的通材手下的通者,族长景平掌权之后,竟如此胆大妄为,做出这等逾越之举,景之贾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起来。 “将军,可是司马平大人有命传下?” 征集舟船,刚刚回来的景舒子,看到远去渐渐消逝的谒者,朝着司徒景之贾拱手回命道,与景之贾这名前军主将的不安心情不同,作为前军副将的工尹景舒子,倒是极其兴奋。 随主将景之贾查看过汝水的景舒子,此次征集舟船的效果,那是出奇的良好,得益于此处乃是韩、楚、郑三国交界之地,所以,往来商贾众多,在汝水摆渡活命的船夫,亦是不少,景舒子只是忙乎了半个时辰,竟就让士卒们征集到了百十艘舟船。 虽说,这些舟船窄小,可只要用麻绳捆死,将其连接起来,就能在汝水之上搭建出一条三车之道,前军的十万士卒与十万后勤徒人,就能够顺着这条舟道,度过汝水,这可比船运快捷多了。 “工尹先召集徒人来搭建舟道,本将军先回中军,看看司马还有何事吩咐。” “诺!” 景之贾的命令,对于景舒子来说,那可是甚合其心意的,景舒子本身,就一直担任的工尹之职,负责楚国的各种工程建设以及武器装备等百工之事,这次,初接到司马景平之命,担任前军副将,景舒子还以为混不到功劳呢,毕竟景舒子虽说是景族之人,可一直却是军伍之中的文官,对于领军征伐之事,并非其长,如今,有这种工建之事,当然更和景舒子的胃口。 马踢骤起,景之贾交代完毕之后,带着二十名亲卫,朝着中军奔驰而去,望着旌旗飞速划过,景之贾对于战马的兴起,感慨万千。 彼时,战车占据主流,对于国土崎岖,多坑多沼的楚国来说,发展战车可是极为不便的,那时候,中原各国因为地处平原地带,战车技术发达,楚国多次败仗,就吃亏在这上面。 如今,自从近十几岁皮革骑具,尤其是马镫的发明后,价廉物美的骑兵,就立刻冲击起了战车的位置,而犀兕、麋鹿多产的楚国,得益于此,骑兵的发展终于稍微赶上了中原各国的,一举扭转了楚国之前面对三晋等中原诸侯国的劣势,宋、郑两国也是因此,才甘愿俯首的。 战马奔腾,只是两刻,景之贾就来到了中军帐前,卫士看到后,赶忙行礼,随后入内禀告,只是片刻,卫士就退出军帐,来到景之贾前,躬身行礼,让于一边。 “司马召将军入内。” 景之贾大步向前,步入军帐,行到景平面前后,拱手行礼,道:“见过司马,不知司马召末将来此,有何吩咐。” 坐于上首的景平,望着眼前肃穆而立的后辈,十分欣慰,这景之贾是景平早年提拔之人,虽只是景族旁支之人,可天资尚可,加以培养的话,对景平来说,也是一个助力。 正是因此,此次伐韩之战,前军的统帅之任,景平才安排给了景之贾,一直管理兵役的司徒,虽说能锻炼领军之力,可没经过战阵之将,哪有什么大的体会,这次,十拿九稳之战,景平就是要好好磨练下景之贾,让其战事之后,得以论功进为右司马,或者至少成为独领一军的上将军。 族长景平对自己的殷殷期望,景之贾自然能感觉得到,不然,以他古板的性格,又多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三珪如此欺压自己的君上熊类呢。 “之贾,此次之战,乃我大楚复兴之战,万事务必谨慎,这次召你前来,就是要告诉你,此次,阳翟之战,我军主力将不会参战,参与进攻,以及与郑军汇合的只有你所率领的前军。并且你那二十万前军,也只能带走一半。” “司马!可是那郑国出了问题?” 主力不参加阳翟之战,这对景之贾来说,可是天大的事,之前他可是一点都没从族长景平之处得到消息啊,明明与郑国说好的在阳翟汇军,如今却出尔反尔,以景平想来,其中自然有原故。 “那倒不是,只是与郑军一起合击阳翟,不符合我楚国的利益,令尹已有谋划,你部十万前军与郑军汇合,围攻韩之阳翟,而我楚国其他五十万大军将度过汝水,直击韩之负黍。” “大人!负黍之地紧临郑土,我军若占,与郑国必生间隙,联军恐散啊!而且,自古信誉为重,今我失信于楚,明,宋、陈、蔡等附庸会如何看待于我?望大人三思!” 景之贾的脸上充满了焦急与担忧,此时,郑楚联军,韩被南东夹击,自然无法抵抗,可一旦楚国占据韩之负黍,为了本国安危,郑国岂会坐视? 更何况,那负黍临近郑土,西边又是韩之南梁,一旦郑国叛之,楚国将一无所有啊。更何况,族长景平这次,竟视盟约于不顾,于情于理,都不是智者之谋啊…… 景之贾会如何想,景平之前就已预见,毕竟,深受那群鲁国腐儒的影响,景之贾这名后辈知道自己之谋划后,会如何反应,不用想,景平也明白,这也是景平让景之贾单独一人来此的原因,不然,景之贾要是当着景舒子之面违抗军令,景平就算在看重景之贾这名后辈,也只能杀之以祭军法了。 “之贾,最近兵书可读否?” “一直在看,未敢放下。” “那之贾读书,可看到这一句否,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可是司徒!眼前这事……” 景平话中之意,景之贾自然看过,正是因为了解其意思,所以,景之贾才更加的要说服司徒景平,不然,楚国耗费如此人力,却一无所得,那不正应了兵书上的这句不合于利而止的话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