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亘古孤寒(一更)
最终,安于平都没有上去。 待那些士兵们来开道,肃清长街时,他下得马来,随人潮退往一旁。 大臣们的马车陆续离开,禁军们跟在两旁,没人理会那些百姓们山呼海啸的怒喝。 等那些马车尽数远去,数万人的目光看向桥头空地上的京兆府少尹。 “大人……”一个妇人叫道。 朱岘疲累的闭上眼睛,缓了缓,睁开眼睛看着他们说道:“你们还走得动吗?” “什么意思?”有人问道。 “走得动的随我一同回京兆府衙吧,”朱岘说道,“一起回去,我有话说。” 语罢,他的目光在人海里望着,伸手指了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说道:“你们出来。” 几个男子一愣,不明所以。 “把他们抓到马车上来,”朱岘看向地上跪着的安秋晚和江平代等人,“一并带回去。” 还有最后的大审没有结束呢,当然,不可能是在今晚或者明天,就京城近日发生的这么多大事来看,恐怕要延期好久好久了。 “阿梨,你一起去京兆府吗?”赵宁说道。 夏昭衣摇头:“不了,我去东平学府看看。” “好,”赵宁点头,“先上车吧,不过……” 她看向那边的宁嫔,对朱岘说道:“朱大人,她能上我的马车吗?” 朱岘看向宁嫔。 宁嫔垂首,顿了顿,自行转身,朝赵宁的马车走去,站在车旁等她们。 她心中也有好多困惑,困惑来源,是赵宁频频望她的眼神。 赵宁的马车宽敞,车厢着色不似大富大贵之家,喜欢浓烈厚重的深色,而是以湖绿色锦缎为主,清雅之风。 来时的魏从事去找朱岘商议今后的安排,楚管事坐了另外一辆,赵宁上去后将车厢里的暖炉烧开,梅香四散。 马车出发,跟上朱岘的车马,手下们尾随在侧,身后还有浩浩荡荡的数十万人。 赵宁不喜柔软,是以车上就一个被楚管事放置装饰的鸭绒软垫,她取来递给沈冽,沈冽未接,说道:“多谢,不过不必了。” 赵宁点点头,看向了宁嫔。 真的,太像了。 “你一直打量我,是因为林又青吗?”宁嫔说道。 赵宁点头:“你们,是亲姐妹?” “原来你也认识我meimei,”宁嫔低声道,“真好。” “不好,”赵宁摇头,“我与她认识的地方,任何一个活人都不会愿去。” 宁嫔轻皱眉,想起林又青的惨死,心里纠痛。 回顾那阵地狱般的岁月,赵宁也沉默了,缓了缓,她看向夏昭衣,说道:“阿梨。” “嗯。”女童安静的看过来。 “今日,你算心愿已了吗?” “算,”夏昭衣微笑,“了了大半。” “真好,”赵宁也笑了,说道,“那剩下的小半呢?” “可能,要去河京吧。”夏昭衣说道。 李据的命,她不想留。 赵宁点头,说道:“有一物,当初不知你是定国公府后人,便未同你提过,如今,交给你才是最妥帖的。” 夏昭衣好奇:“同定国公府有关?” 赵宁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带囊,顿了顿,伸手递去。 夏昭衣看着泛旧泛黄的荷包,不解的接来:“这是什么?” “你的jiejie,夏昭衣的骨灰。”赵宁说道。 夏昭衣瞪大了眼睛。 沈冽也愣住,朝夏昭衣手中之物看去。 “又青生前交给我的,她希望我能让牧文想办法将此物带离山寨,送抵京城。”赵宁说道。 夏昭衣垂眸看着手里的荷包,心绪似一口缠满藤蔓的枯井,那些藤蔓越渐汹涌,疯狂漫向大地,朝四周肆意扩散,咆哮怒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她不知道,她浑身冰冷,四肢麻木,甚至,她想将手里的东西扔出去。 “阿梨,”低沉清冽的声音响起,一只缠着纱布的大掌伸来,“给我吧。” 纱布上还带着血,手指修长,充满力量,恍如从枯井上探下来,要将她拉上去。 夏昭衣愣了愣,抬眸看着身旁的少年。 沈冽轻皱眉,有些不自在的缩回手,说道:“……抱歉,我唐突了。” “你懂我?”夏昭衣说道。 沈冽没说话,一双深邃黑眸望着她,不知该说什么。 女童的眼眶渐红,却蓦然莞尔,将手里的荷包交给了他。 沈冽接过来,明明不算多重,却觉得沉甸甸的。 旧黄旧黄的荷包在他宽厚的大掌上,被稳稳的托着。 夏昭衣看着荷包,她真的……不敢拿。 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去描述的冰冷和惊恐,超越生死,突破伦常,击碎时空和宙宇,像是要逼着她伸出双手站在幽黑的山海口,去抵挡来自亘古的洪水猛兽,是一种彻底的对人生认知的完全颠覆,没有家族,没有仇恨,什么都没有,天地独她一人,四海八荒,再无生灵。 她怕了,怯了,握着荷包的那个瞬间,从来不惧怕孤独的她,像是被漫天的孤寂重重压下,没有人间苍生,没有山河万里,空空的,茫然无边,一片冰寒。 “谢谢你,沈冽。”夏昭衣很轻很轻的说道。 沈冽望着她,眉眼温和,说道:“他日放晴,我陪你寻个地方葬了吧。” “不用,”夏昭衣摇头,“不用葬,寻个荒郊野外,撒了吧。” “撒了?”赵宁说道,微微皱眉,“阿梨,恐会不妥。” “不会,”夏昭衣说道,“乘风而去,天高云阔,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宁嫔低低说道,目光悲悯的望着少年手里的荷包。 “你想又青了?”赵宁问道。 “嗯。” “她死前几日受了几个男人最大的凌辱,”赵宁说道,“她便不想活了,要与他们同归于尽。” 宁嫔垂头,眼泪滚落了下来,她想抑制,但越哭越汹涌,伸手捂住了脸。 一个时辰后,马车堪堪到了京兆府衙。 夜色太深,这边的混乱场面终于平缓,马车一路而来,跟随者越来越多,几乎京城半个城阙的百姓全来了。 留守京兆府的吏员们傻眼,看着人海里的几辆马车,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