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宗祠
“聚拢生气?” 三个年岁都不小的男人异口同声地反问道。 唐晨把那张白纸拽到自己胸前,拿出一支笔,在早上勘定的那条小河一处环绕有情的地方,画了一个圈:“我打算在这里建个厂……” 王东旭一愣:“这不是我之前勘定的地方吗?” 唐晨点了点头:“不错,青坑村的龙气,其实已经完全转移到隔壁村那里去了。如果在青坑村里面建厂,不会有什么风水照顾得到。” 王东旭也知道唐晨说的是实情,默默地承认了这个说法。 张元富突然出声道:“如果是在这里建厂,我没有意见!” 唐晨和王东旭也知道张元富和村里的矛盾,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点意思来。 “在这里建厂,第一就是因为这里是风水宝地,建厂有利无害。第二,张老板应该也会招募村里人的,是吧?”唐晨不让张元富表态,就接着说道,“招募了村里人做工,肯定能带动村子里的生气。有了生气后,村子里的土地庙也能恢复一点香火了……” 王东旭惊讶地说道:“唐师傅,你不会还想利用土地庙吧?” 钱老也从张元富的口中得知了土地庙的秘密,也觉得唐晨有点异想天开了:“小唐师傅,这龙气一转移,绝不会再回头。土地庙已经不是吉地了,何必揪着它不放呢?” 唐晨笑道:“我并不是想恢复之前的风水局,而是觉得土地庙里面的土地公、土地婆已经成了法器,不利用利用,有点暴殄天物而已。” 钱老一惊:“法器?” 王东旭也回过神来了:“是了,那土地公和土地婆神像,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香火供奉,又是精心烧制的瓷器,还在风水宝地之上蕴养了这么多年,成了法器也是理所应当的。就算现在没有风水宝地的蕴养,这两件法器也能庇佑一村的村民,免灾免祸,祈福纳吉。俗话说,心诚则灵。要是真心去拜神,又何惧神灵不庇佑你呢?” 张元富和钱老听了,也点了点头:“不错,是这个道理!” “这个只是一方面而已,其实我的用意,是在这里……” 唐晨说着,在东边村子的村口处又画了一个小圈。 张元富和王东旭脱口而出道:“宗祠!” “没错,就是宗祠。我和王大师这十几日的走访,发现村里大多数都是张姓的人家,想必这宗祠之前也是挺有人气的吧?” 唐晨的话,让张元富回忆起了前几年:“不错,只是这些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宗祠都败落了。唯有每年清明,他们才回来祭祖,宗祠才算有点人气。” “建了厂后,张老板只要招些村里人,还怕没人气吗?”唐晨的眼中,没有一丝揶揄的味道。“要是张老板怕村里人不可靠,还可以招邻村的青年人来上班,形成竞争后,自然会好很多了。” 张元富点了点头,算是默许了这个条件。 王东旭这才醒悟过来:“唐师傅,原来你说的条件,就是这个啊?” “不错,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后面再精妙也是白搭。” 钱老年纪虽然大了,但那眼神还是很清澈的,他紧紧盯着唐晨,也想知道唐晨的下一步怎么办:“那接下来的第二步呢?” “我想在宗祠后面开一个湖!” 唐晨语不惊人死不休,在白纸上面宗祠的位置后,画了一个半月形的湖,然后又从那绕村而过的小河引水到湖里。 “这……这是做什么?” 张元富不明所以,倒是王东旭和钱老看出了点端倪:“你是想以宗祠为核心?” “没错,就是宗祠。”唐晨笑道,“宗祠一旦得了那真龙水脉的气运,登时就不同往日而语了。” 张元富一拍大腿:“妙啊,唐师傅!” 唐晨平静地说道:“张老板,你可以把土地庙里面的厌胜物起出来了,放到宗祠里面。” 张元富也明白了唐晨的寓意,连忙点头说道:“我这就让人去做……” “不急不急……”唐晨连忙拦住他,耐心地说道:“起厌胜物还得你去,记得我之前的做法,先请神,再起。” 张元富点了点头,记在了心中。 他们在说话的时候,钱老一直盯着那张白纸看,突然问道:“小唐师傅,我看不懂你要开一个湖是什么意思,这根本不成风水形势啊!” 唐晨没有反驳,而是很光棍地点了点头,说道:“确实不成形势,毕竟底下没有气场。” 钱老皱眉道:“那你为何引真龙水入湖,又引水出去?” 原来,唐晨一共画了两条水渠,一条是地势低的引水渠,一条是地势高的退水渠。 “引水补基,是风水学上的一种补救措施,有引沟开圳、挖塘蓄水、开湖、筑堤坝、造桥等各种方法。其目的就是让残缺不全的风水形势,达到最为理想的状况。”王东旭插话说道,“唐师傅应该是想这样做,对吧?” 唐晨也没有否认:“不错,但还欠缺了一个前提,所以不成形势。” 钱老疑惑地说道:“难道是培龙补砂?” 唐晨一愣:“不是!”他知道,不论是引水补基还是培龙补砂,都是风水学上弥补形势的一种。毕竟不是所有的风水形势都是完美无缺的,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地改造风水。通过引水补基,培龙补砂的方式,改变了残缺的风水形势,以达到化凶为吉的效果。但是严格来说,这是后天的弥补,不算先天之利。 风水是非常复杂和灵活的。其中有一种追求宇宙图景的思想,这种法象天地的规划方法,不是一种简单的比附,而是古人对天、地、人之间某种同形同构关系的认知,属于一种天人合一的高超境界。 唐晨知道这“天人合一”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这估计是天下风水师毕生的追求。纵观古今,能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 钱老更加迷糊了:“不是培龙补砂,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