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八章【一代女皇】

第二百六十八章【一代女皇】

    长寿二年一月二十四日,有人告前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拜见皇嗣李旦,武皇盛怒,当即下令将两人腰斩于市,这一年距武皇称帝只有三年。△↗,

    没过多久,又有人告李旦欲谋反,女皇命来俊臣审问其随从人员。太常工人安金藏深知来俊臣心狠手毒,为避免来俊臣滥杀无辜,为还自己服侍的主子以清白,便自剖其胸以证明李旦不反。

    女皇深受感动,一个地位低下身份卑微的人,竟能如此舍生取义,实为难得。

    为了安慰自己的儿子,武皇亲临探视,叹道:“我对自己的儿子都不能明察,使你受此冤屈,为母的深感愧疚!”

    认错之后当即下令,停止审查此事。

    这一事件虽然已经过去,然而在武皇心里却像咽下一个石子,怎么也不舒服。在对待皇子继位问题上,武皇一直是矛盾的,难以言喻的。

    尽管自己以天子之尊掌控天下,但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朝廷甚至天下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假如天下有一个人不是以反抗声讨或是辱骂的形式向自己发问,自己恐怕也很难自圆其说。

    回想自己十四岁踏进皇室之门,风风雨雨几十年,总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着自己拼命往前走,虽然走得非常辛苦非常艰险,但却怎么也停不下来。是自己不甘人下的性格还是天意如此?

    在外人看来,自己一向都是自信的果断的。然而,对自己的行为从内心来讲有时候又是怀疑的。

    应该说,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和志向的人。是大唐皇室为自己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舞台,也是皇室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展示才华,为了实现抱负,自己当宫女不是安分守己的,

    封为昭仪后也不是安分守己的,特别是被高宗封为昭仪后,那种出人头地的愿望尤为强烈。不过,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要争得皇后。

    自认为无论是凭德才还是凭辅佐皇上的贡献自己都应该享此殊荣。然而自己卑微的出身却成为称后的最大障碍,成为王公大臣反对她立后的理由!

    自己不惜代价地反抗了。斗智斗勇取胜了!这也使自己看清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宫廷要想取得应有的地位,除了聪明才智和贡献,就是殊死的抗争!

    一旦心慈手软就会被扫地出门。甚至成为皇室的祭品。同时。也使她明白,为什么先帝太宗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但是,从一开始,自己并未曾要以女流之身称雄天下。真正把自己推向天子的位置,恰恰是在皇室立嗣的过程中。

    这是一种艰难的选择,一种超越常规的挑战:一方面是江山社稷,一方面是自己亲生儿子!孰是孰非,孰轻孰重?

    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无论是哪一方面自己都处在风口浪尖上。

    当初,立太子李弘作为大唐皇储。先皇和武后都对他寄予厚望。争得皇后,不就是为了子贵母荣么

    为造就强国储君,李弘八岁便离开父母,单独住进东宫,由专门的老臣名儒进行辅佐,先皇高宗还特赐《政典》交他阅读,又多次令他监国听政,以积累治国经验,提高他的威望。武后也从编写的系列丛书中,选一本供他阅读,教导他怎么做个孝子仁君。

    然而,这个与母后性格极为相似也是母后甚为厚爱的儿子,却走上了和母后愿望完全相反的道路。

    李弘身体虽然孱弱,而青春年少的性格却倔强刚毅甚至自负。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弘对母后的摄政行为大为反感,甚至对母后的所作所为表示公开的不满和反对。

    应该说,李弘成为大唐储君的道路首先就是武后给他铺平的,当初争取皇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为李弘谋得太子,继承皇位。取得皇后之后,子随母贵,李弘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曾记得,第一次与先帝出巡洛阳,母后因惦记李弘,行至半途仍将其接到自己身边,可谓母子连心。

    然而,自己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不但得不到回报,反而招来不满和反对,这是作为一个母亲所难以接受的。

    李弘的叛逆行为虽然引起武后种种不安,甚至焦虑,但自信以自己母性的感召力和自己的智慧能力,完全可以匡正他的行为,把他塑造成大唐强君,把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抱负转化为儿子的行为。

    令皇帝皇后痛心的是,这样一位理想的国之储君,却英年早逝!真所谓西山之药,不救东岱之魂;吹汤之医,莫返逝川之命。

    这种打击对父母所造成的创伤是空前的,也是外人完全难以体会的!接下来就是太子李贤。

    这个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的英俊少年,其刚毅倔强的性格,与其兄李弘如出一辙。

    出皇宫入潞王府之之前,他就熟读《尚书》《礼记》《论语》,能背诵古诗赋十几篇,有一经浏览随即不忘的天赋,深受先帝高宗所叹赏。

    接任太子后,特别是代高宗主持国政期间,能留心施政要领,抚恤百姓,极尽哀怜;施行刑法,致力注重审查;好善彰明,坚持正直,得先帝高宗褒奖。

    与李弘不同的是,李贤兴趣更为广泛,表现出的叛逆性格更为突出,与母后的对抗更为强烈。

    尽管母后为他撰写《少阳政范》和《孝子传》,又多次写信对他进行教诲,甚至以母亲和皇后双重身份予以严厉忠告和警示,然而,除了增加他的恐惧不安乃至仇恨之外,一切都于事无补。

    这对武后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武后不明白的是,自己最为得意最为称心的两个儿子,为什么都跟自己作对呢?

    虽然太子李贤最后还是被废了。但这毕竟是无奈的选择!无奈之余是愤懑,她敏锐地察觉到,与其是说太子与自己作对,不如说是辅佐两任太子的那帮僚属在跟自己较量。

    那帮趋炎附势的家伙,他们利用太子年轻幼稚,推波助浪结成同党,形成了一股反对自己的势力。

    当时已故太子李弘东宫班底的僚属转移到新太子身边的时候。自己曾隐约感觉到可能会养虎为患,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在太子李贤被废的同时。自己也就毫不留情地铲除了在太子身边的那帮僚属。

    其实,武后或许明白,那帮辅佐太子的僚属,他们的职责和义务。只能用经典的儒家教义和正统的为君之道来教育和培养太子。他们可能有私心,但他们绝不会离经背道;

    而接受教育的太子也必然要用正统的标尺来衡量母后的作为,当母后的作为超出他们想象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对母后的叛逆和反抗。

    李显和后来的李旦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虽有健康的体魄,在人格和资质方面也各有千秋,但他们一个是轻率无知而又刚愎自用,一个是刚性不足柔荏有余。

    这与强势的大唐王朝的国君完全不相匹配。武后明白,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大唐的天子。说到底,就是靠武后明正言顺的皇后身份及皇后身份下的权威!

    从李显到李旦。他们的性格和天资始终令自己大失所望,这样的天子,没有自己做坚强的后盾,只会被人任意宰割。武后历来认为,皇室无私事。

    那些叫嚷还政于天子并以武力相威胁的人,那些对天子抱有所谓的同情甚至与天子结交的人,

    他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把皇后赶下台,紧接着,要么是由他们一手控制和cao纵一个弱势皇帝,获取更大的权力和利益;要么凭借自己的所形成的势力取而代之。

    扬州的叛乱宗室王公的造反,无不是在昭示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他们的阴谋一旦得逞,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血腥的动乱和空前的灾难!因此,对那些敢于打皇帝主意的人,那些敢于与自己较量的人,自己只能是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击,并干净彻底地予以铲除!

    在天下看来这是残酷的,是毫无血性的。然而,知子莫若母,况且几十年的宫廷抗争,使她明白一个道理,一切看是非理性的做法其实都是理性的。

    一旦对自己的儿子彻底失去信心的时候,与其让别人来宰割,不如自己明正言顺来称帝,就象当年明正言顺争得皇后一样,这已经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既成事实。

    一些人不原意承认这种事实,把这看成是大逆不道。自己也觉得这是大逆不道,然而又是没有退路毫无选择的大逆不道。

    有那么一些人就是不死心,他们始终怀疑女皇能执政多久,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废帝李旦身上,一旦李旦掌权,他们就会以忠于李氏皇朝的功臣自居,关心的背后是其极险恶的用心!自己来它个杀一儆百,就是要让他们死了这份心!

    天授三年,武承嗣被罢相。这是自光宅元年武承嗣入相以来第三次罢相。前后九年,第一次拜相只做了两个月便被罢免;

    半年后再度启用,仅做了一个月,又被罢免。前两次罢相,武承嗣毫不知情;时隔九年后的此次罢相,虽为武承嗣挑起立嗣风波引起武皇不满,

    然在武承嗣看来,立武氏子弟为储,武皇早有此意向,并非自己节外生枝。武承嗣对武皇的举措确实有些琢磨不透。

    武承嗣为武皇嫡侄。当初,武皇父亲武士彟娶相里氏,生元庆元爽。武承嗣为武元爽之子。

    武承嗣年青时,并没有得到这个做了大唐皇后的姑妈的任何恩典,相反,

    他同他的父亲叔父还有武氏子弟都被莫名其妙地流放到岭南,过上非人的生活。

    从锦衣玉食到零落他乡与蛮民为伍。其怨恨和愤懑之情可想而知。以后,他们被武后召回。

    作为武氏后代的兄长,武承嗣从尚衣奉侍到礼部尚书当朝宰相。被贬被提,几经反复。这对于当时涉世不深的武承嗣来说,简直是一头雾水。最终使武承嗣明白武后的意图,那是在宫廷的纷争过程之中。

    武皇对武氏家族一直都是处在信任与非信任的复杂心态之中。她对同父异母兄弟还有那个家族没有好感,甚至带有某种怨恨。

    这种怨恨源于自己的亲生母亲杨氏在父亲去世之后,受到了武氏家族武怀良武怀运(武皇堂兄)和武元爽等的刁难和歧视。

    这不但伤害了母亲,而且也在武皇的心灵里留下了终生抹不掉的创伤和阴影。

    父亲死时武皇当时还只有十二岁。由于受不了武氏家族的非难。高傲的母亲,带着她亲生的三个女儿颠簸流离来到长安。

    武皇很怀念父亲,那个在生时一直与她形影不离。疼爱呵护有加的父亲,是他给她带来了童年的全部幸福和乐趣。

    埋葬了父亲,也就埋葬了她放任无忧的童年,留下来的就是兄弟的歧视和刁难的记忆。还有那受伤的心灵。

    十四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结缘皇室,从此告别了那个家庭,也告别了那令她留恋而又忧伤的短暂童年,走上了一条连她自己都不可想象的人生道路。

    从武元庆武元爽两位同父异母嫡兄,还有武惟良武怀远两位堂兄身上,她初步体会了世态炎凉人间冷暖,也使她对亲情有了不同的看法。

    宫廷的角逐使她学会了争取和复仇。也学会了斗智斗勇。

    她不轻易相信恩赐,早年在先帝身边的那个王皇后。就曾百般笼络过她,但她知道,那是王皇后为了对付被先帝宠爱的萧淑妃而对她的拉拢,并非对她有特别的厚爱和恩赐。

    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可以恩赐和利用别人,也可以坚决地讨伐仇敌,但对别人的恩赐却始终抱有警惕和怀疑的心态。

    在武皇看来,人的地位和尊严,只有靠自己去奋斗去争取,而不能靠别人去施舍。

    家族光环早已失去,父亲武士彟为大唐皇室所付出的一切,已从皇室的记忆中淡淡退出,就像是一个失去依靠的孤儿,她只身前行在皇室孤独的路上,而这还是用自己的容貌青春和才情换来的。

    她没有忘记她那高傲而又有着贵族血统的母亲,知书识文充满智慧。从母亲那里她接受了诗赋文学的影响和熏陶,也传承了母亲倔强刚毅的性格,智慧之门由此打开,视野也由此开阔,

    而更多的还是心灵的启迪。家庭的变故,使她失去了任何依赖,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她由此而感恩母亲,又在不经意之中把母亲对武氏家族的怨恨交织在一起,在取得皇后之位后,她对武氏家族予以严厉的惩罚,为母亲也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然而,那只是家族内部的报复,是武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对自己亲属进行的一次报复,虽然对武氏家族是倾巢颠覆,但并没有引起朝廷的多大关注。真正引起朝廷关注的是几年之后,武后对武氏子弟的重用。

    这是武氏家族一次重大转折,武承嗣武三思等一批武氏后代结束了流放的日子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成了同李氏皇室相对抗的一股重要力量。

    这无疑是武后的一次重大决策,其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武氏家族的恩怨情仇。

    这是宫廷一系列事态变故的结果。当初,武后启用的并不是武氏直系子弟,而是她的外甥贺兰敏之。

    武后的母亲杨氏(封代国夫人又改封为荣国夫人)生有三女,长女(封韩国夫人),嫁给越王府功曹贺兰越石,次女则天,第三女嫁给郭氏。韩国夫人生子贺兰敏之。

    乾封年间,武后借故杀死武惟良武怀运,武元爽等人也受牵连流放到岭外死去。

    与此同时,武后令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做武士彟继嗣,改姓武氏,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爵周国公。并令他纠集学士李嗣真吴兢等人于兰台,校正经史并撰著传记。

    贺兰敏之年少色美,仗恃其外祖母荣国夫人的宠爱,常犯错过,令武后不悦。

    咸亨二年,荣国夫人去世,武后拿出宫廷的端锦,令敏之造佛像为荣国夫人祈求冥福,贺兰敏之却私留自用。

    逼迫jian污被高宗与武后选定的太子妃(思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荣国夫人服丧期间,他又私自脱下丧服,穿上吉服,演奏伎乐取乐。

    还曾逼迫过年幼的太平公主。事败后,贺兰敏之被流配雷州,途径韶州时自缢而死。

    贺兰敏之死后,武承嗣方被武后从岭南召回拜受尚衣奉侍,袭祖爵周国公。很快升迁秘书监。跳出苦海的武氏子弟受宠若惊。

    他们为得到姑母的恩泽而感激淋漓,又在被武后的重用之中诚惶诚恐。

    他们为父辈的刻薄无义付出了代价,也为父辈的所作所为而反省内疚,多少也从父辈那里吸取了教训。

    他们把过去的遭遇看成是他们出人头地的铺垫,也把与武后同样的委屈同样的怨恨归结到自己父辈身上,最终现实了心灵上的转变。

    尽管如此,就像当初被打击被流放一样,他们仍然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把生存的希望和命运的归宿寄托在姑妈武后身上。

    他们已经失去一切,只能听任和接受武后的选择,其被选择的条件就是要以对武后的忠诚为前提,取得武后的信任,毫无怨言地为武后尽职尽责,成为武后的忠实家仆。(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