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炮灰生涯在线阅读 - 142后续

142后续

    鱼饵已经布下了,就等着有人上钩了。//百度搜索:78小说网看小说//

    果然,用不了多久,朝堂之上就有人拿秦可卿的身份说事儿了。皇帝当然就要过问了。结果,把贾敬贾珍父子叫进宫一问,这对父子居然异口同声地道,他们原来不知道这里头还有猫腻的,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孙子喜欢,这才定下的。至于将秦可卿带到贾家教养,不过是因为贾蓉的妻子注定了是孙冢妇的身份,要辅佐婆婆准备各项祭祀事宜,所以才提早准备的。

    各家祭祀先祖的事情都各有各的讲究,就是皇帝也不能对别人家里的祭祀的事儿说三道四。而且,这个理由倒也有些道理。尤氏是填房,宁国府里除了惜春这个奶娃娃就只有她一个正经的女眷,经常忙得连喘气儿的功夫都没有。加上这祭祀的事情又是不能让外人插手的,提早让秦可卿过来学习,为将来进门以后做准备也说得过去。

    而且贾敬和嫁妆也没有瞒着他们已经知道了秦可卿的身份的事儿,还特别指出了是因为晒嫁妆那天看了秦可卿的嫁妆的才知道的,这个理由也合情合理。就是皇帝也知道,秦可卿的嫁妆里面有好些是当年义忠亲王给他最心爱的侧妃的,有的干脆是御赐之物。

    金銮殿上,舌剑唇枪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更有那唱念做打一样的不老少的。

    尤其是贾敬,将一个愚忠的读书人的形象演得是入木三分。他原来就一直呆在道观里面,别人也不熟悉他,自然是由着他发挥。至于贾珍,那完全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光他的本色演出,就让人没了话说。

    就是皇帝也不耐烦跟他们这两个已经边缘化了的一年到头几乎见不到两次的人废话,当然,派出人手监视那是要的。

    也因为这个,贾敬回到了宁国府。可是了在家里静修的日子,也因为贾敬在家,贾珍也不敢在家里寻欢作乐了,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对于林招娣的点子,贾敬也是感激的。对于林招娣的聪慧,贾敬也是佩服的。

    事情不多。动作也不大,可是轻轻松松地就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此番过后,秦可卿就算是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了。哪怕就是没有任何的封赏,也比以前那样如履薄冰来得好,日后再有人算计也不怕。

    因为平安到家。贾敬的一颗心就算是落了地。

    不过,既然他是在君前说了是不满儿子天天在家花天酒地糟蹋粮食才打了儿子的,自然也要做个样子来。所以,才皇帝得到的奏报里面,贾敬贾珍父子的生活突然变得非常有规律。

    贾珍被父亲管着,年纪一大把了,还要拿个小小的脚踏跪在院子里的桃花树下背书。粗粗看去,贾珍是丢脸了。却也就势跟那些世家子们划开了距离,就是有人找他,只要贾敬看不过眼的。就会被贾敬的人打了出去。贾敬的古怪脾气,让人大喊吃不消,却也让贾珍远离了朋党二字。御史台的那些御史们虽然捕风捉影。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做父亲的看不惯儿子花天酒地、天天狐朋狗友地招妓取乐,因此下狠手管教儿子,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而且贾敬不但对自己的儿子管得严,对家里添置祭田的事儿也上心。以前贾珍花天酒地,这些酒席和请戏班子、招妓、买姬妾、到处清客送礼的银子就省下来了。就是迎春和惜春两个也在偷偷地估算着,光这里头的银钱一个月就可以省下上万两银子,按照上等田一亩四十两来算,也可以添上两百余亩了。光这一项就让族里对贾敬歌功颂德的人多了不少。

    要知道,这祭田里的收成是直接关系到家学里的待遇和对族里老弱的救助金的。

    贾敬不但对祭田的事儿上心,对家学的事儿也上心。贾敬虽然没有正式被授过官职,可是他的经历在哪里摆着,当初的同窗同年也都不少,如今混得不得意的人也有。贾敬带着礼物,一一拜访了昔日好友,终于请到了三位先生去了贾家的家学里讲课。同时,在家学里适时优胜劣汰制和考核制,成绩不好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一律撵了。

    家学关系到贾氏一族的未来,贾敬也是走科举出来的,更清楚科举的难度。所以,他在家学的事情上花费的心血是最多的。

    贾代儒虽然是他的长辈,可是贾敬的身份在那里摆着,不但是族长,也是正经的进士,而且贾家的家学多年来没有任何人考中也是事实。就是贾代儒自己也无话可说。

    贾代儒带着孙子回家荣养了,贾敬接手家学,把家学里有些不学无术还祸害别人的家伙打板子的打板子,撵的撵,又立的新的规矩,又请了先生,家学里的风气一变,倒有了几分样子。

    贾敬在家学里的动作瞒不过人去,就是荣国府里以贾母为首的上上下下各色人等都非常疑惑。

    贾敬回来,最不高兴的人当属贾母了。

    虽然贾母的辈分要高一辈,但是贾母是女子,而贾敬才是正经的贾家的男丁,又是族长,不是贾母可以倚靠辈分就可以指手画脚、为所欲为的贾珍。而且贾敬能够考中进士,无论是从智商还是情商上面来说,都是不差的,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被贾母给算计了?

    以前那是因为贾敬还年轻,心高气傲,难免被贾母钻了空子,现在的贾敬却是摩拳擦掌有备而来。

    一个是荣国府里辈分最高的人,一个是宁国府里身份最高的人,一个是精于算计的内宅妇人,一个是在花言巧语中过来的半个出家人,一个在尔虞我诈里走过了富贵荣华的一生,一个过五关斩六将闯过独木桥经过了半生的荣耀,用一句话来说,贾母和贾敬这两个人才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天生一对。——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

    贾敬回家也彻底断了贾母想要控制宁国府的念头。

    贾敬回家谁最倒霉?

    自然是他的儿子贾珍。每天要给父亲请安不说,每次只要他出现在贾敬的面前,就只能得到一头的吐沫星子。贾敬一见到他就有不知道多少的话要说,从衣着打扮道走路的姿态,从言行举止到为人的风度。从打理家业到做人的道德规范,只有想不到没有贾敬说不到的。每次都是以贾珍请安行礼作开头,以贾敬训话作过程,以贾珍跪在桃花树下的脚踏上背书为结局。

    偏偏贾珍也知道,现在的宁国府实在是危机重重,为了取信于那些监视者。也为了将戏做全套,更因为他是儿子,他也只能一一照做。

    贾敬回家最幸福的人是谁?

    自然是惜春了。贾敬就只有贾珍和惜春两个孩子,惜春年纪小不说,又是最好玩的年龄。不要说别人,就是贾敬自己也舍不得委屈了自己这个小女儿。真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以前的贾敬因为秦可卿的事儿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生怕某一天事情闹出来。他落不到好,除了炼丹修道,他几乎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自然也没有这个耐心哄孩子。如今事情解决了,他也了了一桩心事,秦可卿也在皇帝面前挂了号了,这一关也就过了。再加上对女儿的歉疚和女儿对他那明显的孺慕依赖,更让他软了心肠。

    所以。回到宁国府的贾敬虽然依旧是道士打扮,却多了几分尘世之气,对女儿也越发好起来了。依旧炼丹修道。可是却没有原著里那么夸张,不过跟古时的王维一样,穿着道袍。可是举止行为却恢复了文人的做派。

    原著里,他是知道贾珍在秦可卿身上的投资,也知道秦可卿的死成全了一个贾元春,对自己的儿子的愚蠢伤心绝望,对自己的儿子居然唯荣国府的贾母的马首是瞻伤心绝望,对宁国府居然做下这等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愚蠢行径而伤心绝望。因此他才会糟蹋自己,让自己早早地死去,好省了将来的一番羞辱。

    可是现在的贾敬却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糟蹋自己。秦可卿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他们宁国府也可以放下一桩心事,自然就可以好好地过日子了。

    而有了父亲的疼爱和哥哥的爱护,惜春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娇憨,不再是那样锐利的样子,倒是意外之喜,就是来林家作客,这脸上也是带着甜甜的笑的,更是让怪阿姨怪蜀黍属性大涨的林招娣搂住了她使劲儿地捏她那圆圆的小脸儿。

    惜春一面躲一面叫道:“好你个林大jiejie,仗着个子比我高,腿比我长,跑得比我快,就知道逮住我捏我的脸。要我说,最好是这回四姑爹能够多多地要个哥儿,最好还是放在jiejie的屋子里养着,白天睡晚上闹,看你的时候还有没有力气逮我不!”

    屋里的姐妹们笑成一团,就连抱着小哥儿的林黛玉也笑得揉腰。

    林招娣道:“那还真是要谢谢四meimei的吉言了呢。我们数代单传,如果真的应了meimei的这句话,家里再添个弟弟,我一定送上厚礼,谢meimei好彩头。”

    听林招娣这样一说,迎春和林黛玉两个更加笑个不住,就连惜春自己也笑了。

    如果说林招娣不担心林如海,那是假的。

    按照原著里的进度,秦可卿死于非命以后,就轮到林如海了。可惜这回秦可卿南下了,宁国府也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了,所以秦可卿不用死了。可是原著里林黛玉是在冬至前后南下的,过了大半年以后,林如海是在九月初三没的,跟秦可卿的死是前后脚。如今秦可卿已经逃过一劫了,那林如海呢?

    林招娣嘴上不说,可是这心里却是极担心的。进了八月以后,就急着派人去南面,打探林如海的消息。以前,都是让驿站的人帮忙捎带东西,一个月才打一个来回,进了八月以后,倒是每旬就派一波人南下。

    林黛玉虽然觉得奇怪,可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出口才好。

    果然,到了八月末,收到消息说,林如海往盐官镇去了。林招娣更是将心给提了起来。

    八月十八,钱江潮。

    没有人比林招娣更清楚钱江潮的威力。钱江潮钱江潮。那是每年都要死很多人的要命的玩意儿,可就是这样,受这钱江潮的壮观的吸引,每年跑去观潮的人数不胜数。如果在观潮的时候出事儿,就是真的被人算计也只能当做是龙王爷要收人,有冤也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

    好在过了贾敬的生日。消息传来,说是林如海平安无事,林招娣这才放了心,却又担心自己会不会记错了。只得将自己的已经模糊了的记忆扒拉了一遍又一遍,好容易才找到那一段旧事。

    记得原著里。在秦可卿死亡之前,秦可卿可是生了一场大病,还养了很久的身子。身子才好些。又遇上了贾敬的生日和王熙凤算计贾瑞的事儿,接着写贾瑞的死,贾瑞是丧事完了以后,马上就是冬至日收到林如海的的信,贾琏护着林黛玉回南。然后在接下来的一章里,一开始就写了王熙凤对丈夫的担心,然后突然写到秦可卿的死,又写到秦可卿丧事的时候。接到贾琏从南面送来的消息,说林如海是在九月初三没的。算算日子,正好是秋季。

    这样想着。林招娣对贾敬收拾家里的家学的事儿越发上心了。

    毕竟林如海的事情是跟在贾瑞的丧事后面的,而贾瑞出事儿则是因为纠缠王熙凤。而这一切的一切,从根子上来说。都是因为贾家的家学混乱。贾敬自己不作为,贾珍不知道作为,贾代儒年纪已大,无力打理家学,才会让贾瑞这个正该读书的年轻人走入歧途。

    好在这些事情,不用林招娣自己打听,就有人将消息送到她面前。

    就好比贾敬生日的事儿,按照以往,往年都是贾珍派了儿子先去给贾敬磕头,看贾敬自己回不回来,一般来说,贾敬都是不回来的。然后宁国府这里就会准备下酒席和戏班子,请荣国府的人一起过来给贾敬过生日。

    可是今年却不同了,贾敬在生日前自己先回来了,还把儿子揍了一顿,又闹出了金銮殿上的事儿,所以,这以往的安排就不成了。

    虽然依旧备下了酒席和戏班子,可是具体的事情却是贾敬自己安排的。以往,都是贾敬吩咐贾珍,刻印上一万份的散人,可是今年,贾敬不但让外头刊印了一万份不说,还特特地让贾珍尤氏夫妇抄了一百份。没有叫外头的戏班子,只叫家里的戏班子好生排了几出戏,酒席也是,席面都是贾敬自己定的。

    换了往年,贾母不喜欢贾敬,自然是能不去就不去的。

    可是偏偏今年贾敬回家了,秦可卿的事情也了结了,又是贾敬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家过生日,就是贾母想不来都不成。

    虽然贾母因为辈分高,不用给贾敬磕头,可是她的儿子儿媳们都是要给贾敬磕头的,叫她心里非常不舒服,虽然贾敬也依礼给她行礼了,还将上面的位子让给了她和贾代儒夫妇,贾母的心里还是不舒服的。

    到了宴席的时候,贾母看了看下面坐着的一溜儿的孙子孙女孙媳妇,道:“我平生最得意的重孙媳妇当属蓉儿媳妇,生得风流灵巧不说,就是那做派,在京里这么多的人家里面也是不多见的。只是今儿个好歹也是她祖父的寿辰,这么不见他们夫妻两个。”

    尤氏道:“老太太,蓉儿在南面,也不容易,他年纪小,做事也毛躁,不够稳妥,有他媳妇照看着,我们也放心,就是父亲也说,让蓉儿媳妇在南面好生伺候这蓉儿,莫要让蓉儿胡闹才好。”

    贾母道:“胡说!蓉儿小小年纪又能够学坏到哪里去?他年纪小,正该好生见见世面才是。你也别太听你公公的,把个好好的公子哥儿拘在家里。”

    惜春在边上听了,道:“老太太,二哥哥的年纪也不小了,也不能拘在内宅呢。”

    贾母道:“四丫头,你二哥哥跟蓉儿可不一样。蓉儿已经成家了,是大人了,自然要放养。宝玉还小呢,身边也没个妥当人,自然是我这个老婆子多照应些个。”

    此言一出,惜春就不舒服了,而坐在角落里的贾环贾琮两个则乘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做鬼脸。

    按照规矩,小孩子,无论男女,只要没有满七岁,就要在女性长辈们跟前的。可是贾环贾琮两个都是庶出,也不敢来贾母跟前讨人嫌。他们的年纪也小,还不到去外头男人们的宴席的年纪,这里头的女眷贾母打头第一个就表示不喜欢他们这两个庶出的在她面前晃荡。

    可是贾敬是什么人哪?

    在贾敬的眼里,贾母就是在尊贵、辈分再高又怎么样?不过是个嫁进来的外姓女子,终究是个外人,而贾环贾琮到底是他们贾家的正经男丁。所以才会有了这次的安排。

    贾母也看见了下面在做鬼脸的贾环贾琮两个,心里非常不高兴,她端着脸,看看尤氏又看看贾环贾琮,看得尤氏心里直发酥,这才道:“珍哥儿媳妇,你也太不妥当了,怎么随便什么人都往这屋里放呢?”

    尤氏赔笑道:“老太太,侄孙媳妇儿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还请老太太示下。”

    贾母道:“我记得这屋里都是我们家里的女眷,怎么到让两个皮小子进了屋子?宝玉也在外头呢。”

    尤氏一愣,继而笑道:“老太太,这位子是我们老爷排的。当初侄孙媳妇看到这位子的时候也跟我老爷提过,可是我们老爷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宝兄弟也十岁,过了年就是十一岁,都是半个大人了,不能老在内宅厮混,所以就把宝兄弟的位置安排在了前面。至于环儿和琮兄弟,今年都才六岁,还不到讲究这个的时候,所以老爷就把环儿和琮兄弟安排到了老太太跟前。”

    贾母听了心里直冒火。

    在她心里,贾宝玉是个有来历的,自然是要花大力气笼络住的,可是贾环和贾琮都是庶出的,哪里值得她费神的?所以,大多数时候,她对这两个庶出的孙子都是不闻不问的。荣国府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个,所以从来都不让贾环贾琮两个来她跟前讨她的嫌。就是以往的贾珍和尤氏都不敢这么做,却没有想到今日里被贾敬给膈应了。

    可是听领了这话最难受的不是别人,正是薛宝钗。

    她到底也是个大姑娘了,也学过礼仪,知道廉耻,更知道自己往日里跟贾宝玉混在一起已经出格了。只是如今她们薛家已经式微,将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如果现在不好好地抓紧了贾宝玉,她只怕就真的只能嫁给商贩走卒之流了。

    以薛宝钗的人品和自傲,又怎么会愿意?

    邢夫人看看贾母,又看看王夫人,再看看薛宝钗,心里也暗笑,脸上倒是一派和气,道:“是起来我也有些日子没有看到环儿了,好孩子,你过来让我瞧瞧。”

    贾环果然起来了,贾琮也跟着起来。这兄弟两个过来给贾母磕了头,又给太太们请安,给嫂子和jiejie们请安,这才挨近邢夫人。

    邢夫人一边搂了一个,又仔仔细细地看过贾环,这才道:“果然长了好些。你得了闲儿也别都闷在屋子里,也来给你大老爷请个安。自从这边的大老爷整顿了家学以后,你大老爷就说呢,回头让你们跟着一起读书去。也比每日里这样天天玩耍荒废了时光来得好。”

    贾母刚要回答,尤氏便借口道:“可不是,我们老爷也是这么说的。只是我们东府人丁单薄,除了蓉儿就只有蔷哥儿了。环儿和琮兄弟来了,他们兄弟们也正好搭个伴儿。”

    邢夫人道:“那感情好。珠儿媳妇,我记得兰儿也到了年纪了吧,你也该跟你们老爷说说,让兰儿去家学里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