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空中飞蛇(加更1)
霍普金斯回到了白宫,立刻受到了罗斯福的接见。 “德国人在陆地上打得实在是太顺利了,现在,整个白俄罗斯,都已经被德国人占领,西部特别军区的部队,已经消失了。”霍普金斯没有说话,罗斯福就已经开始了絮叨:“彼得堡被炸成了废墟,而在南方,德国人的主力正在向基辅开进,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有没有悲观的态度?” 当初,德国人气势汹汹地想要在大西洋上和美国人开战,美国是很焦急的,太平洋就已经糜烂不堪了,如果在大西洋上再和德国进行对峙,美国的海军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美国腹背受敌,日子会很不好过。 没想到,德国人在大西洋上是虚张声势,然后突然跑过去打苏联了,这着实地让白宫松了口气,至少暂时不用担心德国人从海上对美国的攻击了。 美国赢得了宝贵的喘息的机会,现在,就是要集中力量,先打败岛国再说。 现在,罗斯福最想要知道的,就是斯大林的态度,莫斯科的态度,他们是不是对胜利充满信心? “虽然苏联人打得很烂,但是斯大林并没有任何的悲观。”霍普金斯说道:“您应该知道的,像斯大林这样的人,不论在什么困境中,都会迎难而上的。” 哪怕是普通苏联人会悲观,斯大林也不会,他是坚韧不拔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霍普金斯的这次苏联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了莫斯科的态度,在他的眼里,看到的是不畏敌人的苏联,虽然现在初期的进展不利,但是苏联一定是能够抵挡住德国的进攻的。 霍普金斯的行程意义重大,苏联和美国的意识形态的对立,让他们彼此之间很疏远,而现在,苏联和美国的同盟关系,即将形成。 罗斯福点点头:“这样最好,我们需要让苏联帮助我们消耗德国的力量,但是苏联绝对不能有事,如果德国人占领了苏联,那对我们来说,简直是最坏的消息了。” 德国统治了苏联的话,美国真的没有希望了,德国整合了欧亚非,美国恐怕也最后会陷落,从这个角度上,救苏联,就等于救美国。 “斯大林对我提出的各种意见都没有反对,我们要尽快召开一次三国政府的会议,商讨战略利益和国家利益。”霍普金斯说道:“斯大林现在为了求得我们的支援,肯定会有所让步的,这对我们是个机会。” “对,我也很期待这次莫斯科会议,我们的租借法案,可以把苏联囊括进来,这样我们可以提供给苏联很多的武器。”罗斯福说道:“苏联人在流血牺牲,我们提供一些武器还是没问题的。” “是的,现在对苏联来说,防空压力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已经答应了他们,先输出给苏联人一些战斗机,现在,就看我们把什么战斗机给苏联人了。”霍普金斯说道。 美国的支援是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的,除了那些轻武器,枪支弹药粮食什么的,战斗机也必须立刻提供了。 如果德国人把轰炸的目标选为莫斯科,把斯大林等人直接都给炸死了,那苏联也就不用抵抗了。 说来也奇怪,既然德国人能轰平彼得堡,为何不直接轰平了莫斯科?这可是结束战争最快的方式了。 随着战争的来临,美国的战争机器也在开动之中,美国能够生产大量的武器装备,但是,要将什么战斗机交给苏联人呢? 当然不能是美国最新的战斗机,这些战斗机美国自己都装备不齐,怎么会交给苏联人? 眼珠子一转,罗斯福就想起来了:“我们不是有一批准备支援给英国的战斗机吗?将这批战斗机,先交给苏联人算了。” 当初,英国岌岌可危,美国雪中送炭,通过了租借法案,打算把己方的装备交给英国人的。 其中就有一种“先进”的战斗机,P-39空中飞蛇。 在这个时代,螺旋桨飞机都是主流,而飞机的发动机,都是布置在最前面的,因为前面要加装螺旋桨。 这导致了一个结果,随着飞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体积不断扩大,结果飞机的机头越来越长,这个时代的飞机,驾驶舱都在中部,前面的好几米长的空间,就是部署发动机的。 飞行员坐在中间,视线不好,起降的风险增大,那么,能不能改进? 贝尔公司最先做出了尝试,他们制造出来的这款P-39战斗机是在二战前夕才设计出来的。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发动机后置安装在机身中部,使用通过驾驶员座椅后下方的连轴驱动机首螺旋桨。 这样,飞机前端就空出来了,驾驶室就可以大幅度地前移,同时飞机的前面也可以进行优化设计,滑尖细的良好头部线形,也便于安装大量武器。 而这样的机头,又让飞行员有良好的视野,加上前面有空间了,就可以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起降相当轻松。 只有美国敢这么搞,其他国家是搞不定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个传动轴,几千转甚至是上万转的转速,几米长的传动轴不能震颤,要把上千匹马力的动力全部输出,必须要有强大的工业底蕴的国家才能够制造出来。 当初制造出来之后,喝彩声不断,装备了美国陆军航空队,打算来当主力的,但是很快,美国飞行员就发现这飞机绝对的鸡肋。 飞机舱内空间小、侧开时座舱门出入不便、俯仰cao纵生涩、高空功率不足、爬升性能差、维修麻烦、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较困难的缺陷使得飞行员怨声载道。 最可怕的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本“零”式战机的对抗中颜面扫地,让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它失去了所有信心。 结果,这种飞机被降格为教练机使用,但是飞行学员也不喜欢,这飞机的cao纵性能不是很好,经常让飞行员出事故。 结果,教练机也不受欢迎,于是,只能有出口一条路走了,此时正好英国人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