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轮回之帝国历史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对话

第一百六十八章 对话

    东大会众臣和诸将之后,曾又与文官们再度议事。只不过单独面对各位夫子时,这家伙就完全是另一幅嘴脸了。

    他连捧带拍,不仅好话一大堆,同时授权各位夫子晓谕临战城池的百姓:“今守城一日,以后免税一月;守城一月,免税三年。凡杀敌者,按军功论赏。”

    他还正正经经地和各位“父母官”说道:“各位爱卿,你们在此和禁军一起守城,这并不容易。朕决意,以后朝廷要建立明确的规制,为每一位坚守城池的官员论守土之功。细节如何,待朕和朝中大臣们商议之后,朝廷再予以颁发。”

    听了小鬼头的话,夫子们心中这才觉得像出了一口气。

    总算你又想到咱们了,早就应该这样了吗。像你那样整天捧着贼配军的臭脚,为他们论功请赏,又把咱们置于何地?守土光是那帮贼配军们在守?没咱们安抚百姓,调送物资,他们能行吗?

    当然,在面上,他们还是装模做样地来了一句:“陛下仁慧。”

    东在泉州还是只待了不长的时间就离开了,自然,这有别人巴不得他早点离开的原因,另外也是因为有宋瑞跟在边上,他也玩不出什么花样。

    宋瑞到了泉州之后,曾经去城头上眺望了一下北方。他知道,越过那些连绵的大山,就是他的家乡。但他站在哪里看着,却许久都没有说话。

    其实在许多人眼里,这位帝国的重臣、过去令人尊敬的状元公,近几年已变得非常沉静。而在这同时,众人对他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兵部的绝大多数人见了他,肯定是恭恭敬敬。而文官们遇到他,虽然还是尊其为“文相”,但在这称呼中,却有着一些不同以往的东西在其中。也许我们不能说它为“冷”,但至少可以称之为“淡”。

    文官们现在早已清楚,陛下和宋瑞的关系是非常密切。虽然小鬼头与他并不像和陆秀夫在一起时哪样,整天甜言蜜语地喊着“老师,老师。”但是,宋瑞的话,小皇帝却是言听计从。

    因为,尽管是陆秀夫把小鬼头教成现在这样子,可宋瑞更是没好到哪里去。你像什么背离本朝一直以来“以文制武”传统的“文武分途”,又比如哪个似是而非的“军功授田”,不是他教小鬼头的,你说是谁?

    谢枋得这个书痴都能“推断”出来的结论,对各位在朝堂上“翻过墙、打过滚”的大臣们来说,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

    朝中的许多大臣看得都很“明白”,这些事情,陆秀夫出的主意可能性都不大,只能是这个从来就不安分的宋瑞。这从他当年的奏章中,就可以看出苗头。更何况也正由于他现在是兵部尚书,所以他才教唆陛下偏向兵部。

    这个结论,得到了陈宜中的人证实。因为当时陈宜中是帝国的丞相,他和他的人,知道所有送到朝廷的奏章。

    所以在相当一部分人眼里,这个宋瑞,其实已不能用“叛逆”来形容,而是某种“背叛”。陛下现在更和兵部的人,尤其宋瑞,是一伙的。

    宋瑞能不能感觉到这里面微妙的变化?以他的聪明,这甚至都用不着别人的提醒。但事实上,他却真的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注意这些。除了由于他现在身在兵部,和朝廷其他大臣接触的少,更主要的是,有两件事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这第一个,自然就是帝国的复国大业。这是他全部的梦想,也是他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而另一个,则在帝国陛下身上。因为他越来越觉得这个小皇帝,有点古怪,甚至神秘莫测。

    之所以他有这样感觉,是他发现,帝国陛下简直是神童中的神童,他太富有远见了。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太有才”了。

    在北汉军的问题上,他已经产生了这种奇怪的想法。为此,趁着闲暇,他又多次反复琢磨了过去陛下的所有举措,而每一次的琢磨,他得出的结论,都是在这些举措的背后,其实大有深意。

    可这次,帝国陛下的“北伐战略”,更让他大吃一惊,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想出来的?

    事实上,东这次的福建之行虽然也费了点口舌,因为此时的南国已开始进入风雨季节,在帝国重臣的眼里,这是“冒风险”的。但他却意外地、很容易地得到了陆秀夫等人的同意。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行朝的重臣们也都知道,虽然小鬼头的心越来越野,但福建的战事太重要了,这一步能不能成功地迈出去,它对整个帝国的民心、士气,乃至信心,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东忽悠陆夫子的原话就是:“老师,一旦我们在福建赢了,复国就等于复了一半。朕必须再度前去激励将士。”

    另外,一些客观条件的具备,好象也是促成大臣们松口非常重要的因素。你比如驻扎在琼州这些年,季节气候的变化多少已经为许多人所熟悉,参谋院的人、尤其是深受海洋气候影响的水师,就极为重视其中的征兆,“气象砖家”一时也冒出了不少。再考虑到此行即使是半途上遇到风暴,也可奔厓山躲避,因此,所有人的胆子也都大了些。

    但是,另一个原因,却与东的北伐战略有关。因为行朝其他的人不可能了解,但陆秀夫却是能够知道他的“宝贝学生”刚提出来的远图大略的。

    宋瑞和陆夫子都是江西人,他们在参谋院看了这个规划,心都很“热”。可是,“热”过之后,就是陆夫子也有了和文帅哥一样的想法,这些“希奇古怪”的念头都是怎么从小鬼头脑袋里冒出来的?您现在要是告诉这位夫子,没人教小鬼头,他根本就不相信。

    在彼此的眼神中,这两个夫子都看到了疑问。

    疑问是要去找寻答案滴,你也只有在小鬼头的身边,才能找出“背后之人”的蛛丝马迹。

    故此宋瑞和陆秀夫拟定,由他再度亲自陪同陛下前往,刘师勇留下坐镇。

    可是,这个蛛丝马迹也并不好找,因为他们的目标,现在还有偏差。更何况哪个小鬼头,善于进行似是而非的忽悠。

    就像他在福建所说的应敌之策,其实也是有历史根据的,那不过就是三国之时荀彧所说的“坚壁清野”。

    宋瑞知道,“坚壁清野”这四个字,来自于《三国志》中的《荀彧传》。当年陶谦临死让徐州给刘备后,曹cao立马就想去抢,但荀彧告诉他:“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因耳。”

    也就是说,哪怕是极善用兵的曹cao,以他当时的条件,如果遇到了“坚壁清野”之法,用不了十天,十万大军就要不战自溃。

    这种典故,又如何能瞒得了满腹经纶的状元公呢?

    但是,让宋瑞脑子有点混乱的是,他的大作,也被别人拿出来说事了。

    东在返回琼州的途中,把文天祥请到他的船舱,然后指着一份摊开的地图说道:“文相,朕准备以后在两浙路、包括福建路和江南西路,设立一个都督府,以军中重将坐镇。同时在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包括琼州,再设一个都督府,统领辖内所有禁军,您看如何?”

    宋瑞吃了一惊:“陛下,此法不妥,如此,军将军权过重,臣反对。”

    东楞了楞:“文相,朕的看法是这样的,按杜浒将军这些年收集的军情,除北元中枢所掌之兵外,他们是按行省驻扎军队的。如此,禁军将来首先要面对的,通常是对方的一省之兵。都督府的设立,可以统一指挥辖区内几路我禁军的力量,攻,可以对他们的一地,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守,也不至于太落入下风。而且都督府之间,还可以相互支援。”

    兄弟我不过是想设立后世的华东军区和华南军区,以此采用大军区之法,对付对方的小战区之策。我还没敢拿出什么十大军区、七大军区之法来忽悠,当然,现在的条件也轮不上。

    他笑了笑:“文相,这可是您在以前的奏章中,所提的建议啊。朕还准备请您担任广南都督府都督之职。”

    该到放文帅哥出山的时候了。

    宋瑞的头上有了细密的汗珠。当年是他的建议并不假,可他也没有准备要朝廷放那么大的权力。这里面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个人的风险,他也是非常明白的。你和这样一个人小鬼大、“圣心难测”的陛下在一起,不仔细能行吗?

    “陛下,臣担心的是,军权过重,将来怕有藩镇之祸。”宋瑞的脸上已全是肃然之色。

    东沉默了一下。大军区之法,也许在这个时代太超前了,它毕竟是后世东西,但这也未必在眼下的时代就无法实行。

    “文相,您忠心为国,朕是知道的。但为了复国,我们该做的,还是应该做。将来再把这个都督府给裁撤了,也不是不可以。而且朕认为,藩镇之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文武的职责不分。”

    停了停,他接道:“此事朕会再考虑一下。”

    听陛下如此一说,宋瑞脑中的弦总算松了一下。但小鬼头如此说法,莫非他从文武分途开始,就在盘算这件事?这简直……

    又来了啊,人的疑心病一起,总是不太容易好滴。

    他立刻试探性地说道:“陛下英睿,有很多见解迥异他人,臣愧不能及。如陛下向张弘正所提的几个问题,臣始终对答案难以明了。”

    东一怔,他情不自禁地一张嘴:“文相,这答案,……,嗯,朕也并非清楚。”

    得,人家又咽下去了。

    等满腹疑问的文天祥离开后,吉安为小皇帝递上一杯茶:“陛下,文相在海上之时,曾向臣解释过一些答案。”

    “哦,他如何说?”

    ……

    “陛下,臣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

    “文相大才。”帝国陛下叹息了一下,但他却也再不愿说下去了。

    忽悠上瘾、自鸣得意的帝国陛下,此时还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周围的人,已经眼睛睁的越来越大。

    ---------------

    没有到位,没找到感觉,以后再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