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时空之门1619在线阅读 - 第五四一章、乱世中的一家人

第五四一章、乱世中的一家人

    和后世中华老字号的显赫地位不同,1632年北京城里的柳泉居并不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酒楼,而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主要针对中下层北京市民的,以卖黄酒和小菜为主的山东风味儿的小饭馆儿。

    柳泉居始创于隆庆年间。到1632年,这家小饭馆儿也才创立了五十多年的时间。要是放在现代社会的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运营这么长时间的买卖一定是有根底,有背景,有渊源,有实力的大买卖了。

    可是,在封建农业时代里,这种能够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中小型企业,其实是遍布北京城的。

    柳泉居的老板黄守宗原本是山东即墨人。嘉靖年间的时候,即墨遭遇******。黄守宗的父亲带着老婆孩子一路从山东到京师投亲。

    在即墨县学了一手酿造山东黄酒本事的黄守宗的父亲,从此带着全家人扎根北京城,凭借着一手酿造黄酒的本事为生。

    说起来也是黄守宗家的运气。原本因为皇帝一系出自江南地区,而且朝廷高官多为江南出身,所以北京城里的黄酒买卖还是以江南黄酒为宗。黄守宗的老爹本来酿酒的手段就一般,在这种大环境下,用小米酿造的山东黄酒本来是没什么市场的。但是时间到了隆庆初年,出身北方的高拱当上了内阁首辅。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出身北方的高拱成了内阁首辅,整个大明朝上层的风格喜好为之一变。浓油重酱的北方菜开始风行北京,顺带着山东黄酒这种原本是用小米酿造的上不了台面的黄酒在北京的销路也好了起来。

    和父亲不同,年轻的黄守宗一方面对于自己的黄酒酿造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四处拜师求教提高自己的酿造水平,更是在北京城内到处寻找优质的水源。另一方面,黄守宗有着更加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功*。

    在他的努力下,黄家黄酒开始在北京城内有了一定的名气。

    农业时代的北京城因为没有污染,降水也比较丰沛,所以还是能够找到相对优质的水源的。

    在黄守宗接掌家业一年之后,他就在一处有着优质水源的地方建成了一家酒坊。酒坊后院是专门酿造黄酒的作坊,酒坊前面则是一家规模不算太大的酒馆。

    有正经的手艺,卖的东西质量优秀,家里还有在吏部当差的亲戚,黄守宗的买卖并没有受到政权上层的人事变动的影响。这家名字叫做柳泉居的小饭馆儿就这样一直开了下来。

    黄守宗二十岁的时候开创了柳泉居,一直以来,黄守宗一直保持着经常到饭馆儿里转一转的习惯。已经八十多岁,早就把饭馆儿的经营交给了儿孙辈的黄守宗一直也放心不下自家的买卖。要不是这两年世道实在不太平,他恐怕还要像以前一样,每天到饭馆儿里面坐上一会儿。

    餐饮行业可以说是社会经济状况的晴雨表。从天启中后期开始,以北京城内的中下层民众为主要对象,以衙门小吏和一般的买卖人为主要市场目标的柳泉居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崇祯皇帝登基,柳泉居的买卖就说不上是赚钱,基本上就是勉强维持了。

    和古今中外的那些以“发国难财,出国难名”为目标的高级精英人物们不同,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黄家这样的小买卖人家,最怕的就是社会动荡。因为他们的生计是建立在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的。

    遇到了动荡和动乱,像柳泉居这样的小买卖,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力。1631年年末的京城暴乱中,要不是因为黄守宗一辈子都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对于街坊邻居们常常接济帮助的话,这样的小买卖是最容易被狂暴的市民攻击和摧毁的。

    即使没有受到市民的攻击和摧毁,但是柳泉居也遭到了进城平乱的辽东兵的洗劫。三十多坛上等精制黄酒被抢,两大缸普通黄酒被打碎流光。柜上的所有现金都被乱兵抢走。黄守宗的孙子,这一代的柳泉居掌柜也在反抗的过程中被打断了一条腿。

    不过这些损失对于经营了几十年的柳泉居来说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反倒是在大顺朝立起来之后,因为交通断绝,本来就已经非常难以弄倒的专门用来制酒的小米,现在已经彻底的没了来路了。

    作为开酒坊的人家,黄家当然不可能没有一些存货。但是因为常年来居高不下的粮价,在生意惨淡的情况下,黄家人也在大半年前开始以酿酒用的小米为食。全家上下三十多口人,除了老太爷黄守宗的口粮还是精白米以外,其他人每天就是以一碗清汤寡水数得清米粒的小米粥为生。

    即使这样,黄守宗的儿子和孙子们也不敢把现如今自家买卖的惨淡状况告诉老太爷黄守宗。

    在封建农业社会里,一个人能活到八十多岁,还能保证头脑清醒身体健康的,这是很少见的。要知道,以帝王至尊的身份和条件,明代帝王的平均寿命还不到四十岁,而以“能活”而著称于世的满清皇帝的平均寿命也才五十来岁。像黄守宗这样八十多岁的高龄还耳清目明的状态,也只有现代社会的老人们可以媲美了。

    活了八十几岁,一辈子干的又是做生意这样的事情,黄守宗的人情世故可不是一般的毛头小子能够赶得上的。所以即使知道家里的情况不好,可是黄守宗还是不懂声色的好吃好睡。他想的很明白,家里如今的日子可是已经到了死不起人的状况了。一旦自己在这个时候咽了气,光是cao办个白事就得把家里折腾垮了。

    正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死给儿孙带来麻烦,所以黄守宗每天除了吃好睡好之外,还会在自家后院溜溜弯锻炼锻炼腿脚。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黄守宗这样明白事理的。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加智慧。他的一个今年已经五六十岁的侄女就是这样的人。

    1632年四月里的一天,早就已经嫁出去多年的黄守宗的大侄女孙黄氏就跑到黄家借粮食来了。

    孙黄氏年轻的时候通过黄家的那个在吏部当差的亲戚的关系,嫁给了一个户部的年轻吏员。在黄家的姑娘里面,就属她嫁的最好,日子过得最舒服。

    六部吏员别看大多都是秀才出身的底层读书人,可是这些人常年累月的把持着基层的位置,使得这些人在自家人世代把持的位置上通过各种吃拿卡要,一个个都是一幅脑满肠肥的样子。

    孙黄氏的丈夫,一个叫孙文举的户部吏员就曾经在和黄家人喝酒的时候吹嘘过什么各省高官的打赏啊,什么地方衙门的孝敬啊之类的话,黄家人可以说是听得满耳朵都是。

    孙文举也真不是吹牛,孙家的日子过得也确实是不错。这样一来,在黄家人面前,作为侄女婿、侄孙女婿的孙文举因为瞧不起黄家人的生意人身份,肯定就会在言谈中表现出非常失礼的不恭敬来。

    孙文举瞧不起黄家人,黄家人倒也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但是嫁给而孙文举的孙黄氏也染上了自己丈夫的毛病,在自家人面前趾高气昂。

    黄家人身上确实有生意人的和气圆滑不假,可是这也是分对象的。孙黄氏在黄家几次表现出冒犯来,不高兴的黄守宗就不再允许孙黄氏登门,彻底和孙家人断绝了来往。

    几十年都过去了,到了如今这个人人艰难家家难过的青黄不接的年月,孙黄氏突然登门借粮,黄家的小字辈没有办法,只能对她实话实说,言明自家的米缸里面也是见了底的。谁也没想到,孙黄氏五六十岁的人了还是那么没脑子缺心眼,居然跑到老太爷那里去嚷嚷去了。

    看着头发斑白满脸皱纹的侄女在自己面前大声的哭嚎,黄守宗心里叹了口气。自己这个侄女是黄家的姑娘里颜色最好的一个。不仅颜色好,而且她娘也狠心,早早的就给他裹了小脚。正是因为这颜色和小脚,她才得以嫁到好人家去。

    当初自己的侄女在自己家面前一副心高气傲的样子,把家里的女人都给得罪了。黄守宗也是为了家宅平静才硬顶着损失户部小吏顾客的压力,和孙家断了往来的。所以这要说起来,在他心里他还真就就不怨孙家人,而是觉得自家的侄女不懂事不会做人。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看着嚎啕大哭,也到了做祖母的年纪的侄女,黄守宗也心里早就没有什么负面的情绪了。他让孙黄氏站起身来,对她说道:

    “我不管家事也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家里什么事情,都是老大家的小六子做主。但是既然你要和我见面,那我就听你说说出了什么事情了。”

    事情说起来也简单。大顺朝现在缺钱缺粮,而且高迎祥大皇帝想要学习儿皇帝石敬瑭,向复兴党买粮买米,送钱送礼。但是高迎祥大皇帝又心疼自己的腰包,所以他就想到了“拷饷”这个好办法。

    “拷饷”这个事情,闯军方面早就进行过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知道,别看衙门里管事儿官儿地位好像非常的尊崇,但是在中低级官僚这个层面上,这些小官儿的家产还真的就未必有底下的吏员们丰厚。

    所以大顺朝的“京师大拷饷”行动,不仅包括目前所有的前明官员,各个衙门里的大小吏员们,也是“京师大拷饷”行动的目标。

    孙家人是从成化年间开始就在户部任职的。到了孙文举这一代,孙家人凭借着在户部的根基,几代人吃拿卡要下来也是真的积累下上万两的家产。原本大顺朝建立之后,孙文举和其他那些各部的吏员一样都被新朝廷接纳,继续把持着基层的岗位。没想到突然之间天降横祸,一群大兵冲进了孙家,二话不说的就开始抄家“拷饷”。

    孙文举也算是个硬骨头了,他硬是挺了连续两天的拷打,在父亲和大哥被活活打死之后,才把自己的家财全部交待了出来。一万三千多两白银被从孙家院子里的大槐树下起出来之后,浑身是血满身伤痕的孙文举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咽了气,留下一屋子的孤儿寡母,充分了诠释了什么叫做人财两空。

    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现如今除了身上穿的衣服,晚上住的地方以外,是分文没有,钱粮两空。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孙黄氏也不会拉下脸回娘家来借粮食了。

    黄守宗听了侄女的话,并没有说什么其他的话。他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小木箱子,从木箱子里面拿出二十两银子来对侄女说道:

    “如今我是不管家的。家里的事情,我一个老头子不该随便的插手讨人嫌。你虽说嫁出去这么多年了,但是归根结底是我们老黄家的血脉,是我的侄女,所以我就从我的棺材本里面拿出点银子来补贴你。”

    “我也知道这钱不多,现在米价是什么行市我也不清楚,可是我也只有这么大的力。你把这钱拿上,心里也别怨我。”

    叹了口气,黄守宗继续说道:

    “我这回就不要老脸讨一次儿孙们的嫌。孙姑爷不是有两个才三四岁大的孙子吗。你今天回去就把两个孩子送过来。有我一口吃的,我就给这两个孩子一口吃的。大伯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孙黄氏刚刚离开,黄守宗就把家里管事儿的儿孙叫到身边,问道:

    “孙文举在户部当差遭了难。咱们在吏部当差的本家是不是也遭了难啦?你们不要糊弄我,给我说实话。”

    黄守宗几十年的积威,他的儿孙也不敢当面对他说谎。看着点着头的儿孙们,黄守宗说道:

    “这朝廷要是没了规矩,连自己的脸面都不要,把自己的官儿当贼寇对待,这样的朝廷就长不了了。”

    “当初我就说那个高皇帝没有个皇帝相,现如今算是彻底的显出来了。你们现在赶紧把家里的银子和铜钱都从地里面起出来,出去买粮食,买干粮。不管多贵也不要心疼,粮食往多里准备,往死里准备。”

    “小三子你带小子们把前面的门脸和窗户都用石头砌死。后院准备四个大缸。两个大缸装满石头,两个大缸装满水。”

    “我上一次让你们挖好的地窖,这一次也要好好修一修扩一扩。要按全家人都能在地窖里过一个月的状况准备。”

    “外面的榆树钱也好,野菜也好,死命的给我采给我挖。凡是能吃的能穿的能用的。不管粮食、水还是柴火,往死里准备,往死里弄。”

    “我告诉你们,不出半个月,这天下又得乱起来。在这乱世里面要是没个准备,我们全家人就只有死路一条!”

    就在人老成精的黄守宗指派家人为即将到来的动乱做准备的时候,复兴军主力第二军团将山西各地留给了北上计划西路军的二线部队驻守。在肃清了边关各地的明军和顺军后,攻占了北京城外线的昌平和顺义一线。而复兴军主力第一军团则一路扫清了北直隶各地残敌,直抵良乡和通州一线。

    与此同时,鲁东根据地也开通了针对山东到北京地区的海陆两条补给线路。

    中原地区的全面解放,就要以“北京战役”拉开帷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