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 茶香
申mama提的这个人,是佃户李三毛的小女儿,家里人叫她小女.小女是他们唯一的一个女儿,她的上面是四个儿子.大儿,二儿已经成家了,分了家,各自生活.李三毛家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照理,独生女儿在家中是倍受宠爱的.可是,在这个时代,家里儿子虽然多,负担也大.每年的免役税一人二两,就不是个小数目.李三毛家的田地并不多,每个成家的儿子分到了两亩水田.两间茅草房.剩下的两个儿子,和李三毛种着家里的四亩水田,另外还佃了申家三十亩地.这三十亩是李家父子三家合种.算是一户佃户.父子几个勤勤劳劳的过着生活.华家要抽佃,他们的日子肯定要受影响,找了申老农商量.是不是能出面和新东家说说情,不要抽佃. 申老农被梅朵洗了脑,正铆足了劲准备大干.可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看着他们挨饿.就帮他们出了个主意.让他家把田交给一个儿子种,其他两家就到华家农庄来打工.这李家父子合计了一下,觉着合适.所以这几天,他们就在庄子上干活. 申mama要找人帮忙,也找了李家的婆媳.厨房里干活的两个就是.才说起,有没有合适的位置,安置小女来做,让她存些嫁妆银. 李小女今年十二岁. 小女看见过梅香,长得不出色,还破了相.乡下的女孩不懂说‘气质‘二字,梅香落落大方的气质,还是看的懂的.虽然布衣,衣服的式样还是很别致的. 小女心中爱慕,也希望能来华家做个丫头.李家的妇女们合计后,向申mama开了口.恰巧,梅兰妮提起了这事. 梅兰妮接过申mama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那个小丫头人怎么样" 申mama笑道,"乡下的丫头,干活是没有问题的.规矩嘛,要慢慢调教的." 梅兰妮说,"那就请你多费心了,李小女来做工,每月五百文,先试三个月.合格的话,就转长期工.你去和她家人说这事,就说是你的决定.明天让她来上工吧." 申mama听了这话很高兴.这说明新东家认可了她的内管事地位. 申mama和李忠实的浑家李三嫂说了这事,李三嫂自然很高兴,回去对女儿千叮万嘱了一番. 梅兰妮见这里事事妥当,放下心来.第二日上午便乘船回苏州了.梅朵要多留几天.所以边峰和小乙留下帮助她. 小女来了,申mama带她来见梅朵.小女虽然是乡里的女儿,但也不是扭捏的人,倒是很大方,见了梅朵跪下,磕头. 梅朵让她起来,"有事站着说话,别有事没事往地上趴." 小女‘扑刺‘一声笑了起来,站起身来,"我原本也不会这样的,昨天我家姆妈听说我要来这里服侍姐儿,特地让我二嫂教我行磕头礼,练了好半天,原来是没用的." 梅朵听得她这样说,笑道,"对,就这样说话就很好,我不喜欢那些虚礼." 小女说,"那我就直说了." 梅朵说,"不碍的,有什么事直说就是,不要吞吞吐吐." 小女说,"就请姐儿给我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你不是有名儿了吗" "哪算什么名儿,小女,小女的,下湾村里就有三个小女.有时,都不知叫谁呐." 梅朵为难地,"可是我不会起名." 小女点拨她,"象梅香jiejie那名就很好." 梅朵望着那山坡,灵机一动,"要么你叫茶...茶香吧." 小女高声说,"茶香谢谢姐儿起名."转身就跑了.高喊着,"姆妈,嫂嫂,我现在有了新名字啦,叫茶香---" 申mama说,"没有规矩." 梅朵说,"小女孩嘛,不要太多苛求了." 申mama看着出去的梅朵,想着她的老气横秋,"小女孩!"心里想发笑,她比小女还要小呐! 申老农带着梅朵看才种下的果园子. "种了五亩地的梅子树,就是岛上的青梅.这六亩准备种梨,按照你说的,这一亩的苗床上种了秋白梨苗,竹篱要等农忙过了在找人搭,鸡棚,鸭棚盖在南边,也等闲了再说." 梅朵认真看了果树的种植情况,用竹竿量了量梅树行株间的距离,符合她的行三米株二米的要求.赞了老农几句,老农心里高兴. 可是,还没等老农高兴起来,梅朵就提出了一个让他头疼的事. 胥口席家是个大族,他家原先老太太喜欢吃砀山梨,砀山离苏州路途遥远,运输不便,梨从砀山运来,烂掉大半.所以,二十年前,席家在自家的果园里种了上白株砀山梨树,由于砀山梨好吃,所以,很多人去求梨芽.梅朵的要求是,去定下明年三月六百枝芽. 老农算了算,席家一枝芽就卖二十文,这六百枝就要十二两银,有这个必要吗 水稻收了.梅朵让人在放干水的田地中间插出一排小木桩子,把田地分成了两爿.申老农和李三毛,推着小车往其中的一爿地里送肥料. 另外还有两家的佃农愿意来做工.只是,收了稻,还要在场地上忙几天,所以要晚两天才来. 人少有人少的干法.犁地时,梅朵让申老农试用她这次带来的三铧犁.用两头骡子拉犁.这种犁绝对是新式的.因而没人会扶犁.小乙用过这种犁,所以,他来示范.申老农见这种犁等于三,四个单犁的作用,便自己学着扶犁,小乙帮着牵骡.开始时犁的并不快,但是,一点点的就熟练起来.半天也犁出了六亩多.申老农知道,如果他熟练了,用这犁,一天犁出二十亩也是可能的. 很快,他又被新农具雷住了.这次是耙.犁好的地里,土是大块的,要用耙把它们弄细,一般都是人用耙把地耙松.而梅朵的耙是一块木板上装上了两行交错的铁齿.用牛拉着,板上压了重物,人在后面扶着. 李三毛用骡子耕地.老农用牛拉着耙,在后面耙地.梅朵说,这是流水作业. 四天后,等其他的几个雇工来上工的时候,这爿地已经土都耙细了.整块地里横横竖竖的拉着绳子.老乐按照梅朵的吩咐,给了他们一人一把洛阳铲,沿着绳子挖十公分宽的沟.乡下人第一次用这种铲,可是用了一会儿,顺手了,这铲开沟比其它农具快.农人们都问老农,这是哪里买的,叫什么 申老农把这问题都带给了梅朵.因为,过去梅家湾的农人就用洛阳铲开沟的,所以,她特地让秦炼做了几把.叫什么.她想,过去江南地区把这种铲叫‘河锹‘,因为用它来开河挖土,是再方便不过的.两天后,大片的田地被细沟分成一块块的.开好沟,雇工们又用耙再把地耙了一遍.土就更细了. 老农亲自筛选浸泡麦种. 梅朵用细麻绳和竹竿做了条框,让雇工们把麦种播在条框里.每块地上播了三条. 梅朵也没闲着,她和边峰,小乙,茶香两人一组在田边和果园里种了蚕豆.两个男孩用河锹在地上叉一个洞,女孩们往里面丢两粒蚕豆,铁锹取出顺势把土敲紧.活是不累,但干久了,男孩的手掌起了泡,女孩的腰酸痛.老农见了直点头. 种完麦子.又种了油菜.梅朵把合理密植的概念灌输给了老农. 几天后,秋种结束了,农庄第一次种了,四十亩条麦地,二十亩油菜地.一共用了七天时间. 通过这几天的劳动实践,梅朵给申老农上了一课,"改革劳动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接下来,他们要插种茶苗了. 梅朵检查那二十亩耕耙,平整好的土地,上面还四边是上面两尺宽,底部一尺五宽约八寸深的沟渠.苗床四尺宽,苗床与苗床之间有六寸深的畦沟.苗床上薄薄的铺了一层山上运下来的细土.梅朵用做了刻度的竹竿量着.老农跟在一边,查出尺寸不符合的地方,立刻就让人修改. 申老农觉的,这种地又不是绣花,大概过得去就行了,梅朵这小丫头是不是把梆锥当针了.梅朵知道他心里所想,并不解释,一块地查了一天才完. 下一日要插种茶苗了.要去山上剪茶枝下来,查种在苗床上.梅朵把剪茶枝的要求很具体的讲给了老农听,插穗三寸长,两片叶,两个腋芽.如何剪,剪下来的枝要在泥浆里沾一下,等等,很是细致.怎样扦插,也一一明示. 老农心里一算,"那这二十亩地要很多穗枝.我们没那么多的山地种." 梅朵说,"怎么没有,那山坡除了防风林和蓄水池和排水沟外,我算了可以种四十亩地的茶." 老农说,"姐儿算得不错,这一亩地种上几百株很了不得了,多下的,难不成去卖掉" "我的一亩要种八千株." "八千!"老农转不过弯了.这里人家种茶,就是半亩,一亩的,几百株茶,一年最多收个十来斤. 梅朵又震了他一句,"我的茶园一亩要有一百斤的出产." "一百斤!"一斤茶算五百文,一百斤就是五十两银,那四十亩是多少二千两银不是在做梦吧 梅朵看着他的不断变化的脸色,"所以,每一道工序都要把好关,不能马虎了.这两天,请村子里的人来做短工,一天三十文,做得好,有一文到五文的奖励.男女同工同酬.中午管顿饭,明天早点过去东山镇买多点rou回来.粮食不要省,今年庄子上没什么粮食,嬢嬢讲了给你运些来.只是活要干得好." 老农听梅朵安排的这样周全,一一答应了.心里计算着人工.盘算请多少人.申mama也帮着算. 下一天,大家就忙碌了,上山剪穗枝的,运穗枝的,扦插的,被安排的妥妥当当.到了天擦黑收工时,梅朵已经在洗衣搓板上把铜钱一条条放好,让申mama按数发给众人,讲好了第二日再来.村里的人领了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三天后,那二十亩茶苗种满了.洒浇了水后,看上去也很精神,绿油油一片.可是,申老农又有了新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