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战国之魏武大帝在线阅读 - 第九十八章 御驾亲征

第九十八章 御驾亲征

    就在秦魏大战两日之后,魏郝接到战报,乐毅歼灭秦军四万余,大获全胜,河西局面稳定,魏郝大喜,让张非领一万士卒镇守河西,其余大军返回大梁。

    魏郝接到喜讯,还来不及欣喜,徐天明来报,赵国增兵三万,汇集八万大军前往魏国北境,燕国在赵齐两国的压力下也有出兵之象,魏国北境压力大增,请求增兵支援。

    六国联军四路出兵,一路战败则大梁有危,为保北路军不失,魏郝召群臣到王宫大殿,商议向北境增兵事宜,又有锦衣卫来报,庞涓战胜韩秦联军后没有按计划原地待命,而是出兵韩都新郑。

    大殿之上,魏郝拿着手中的密简,猛地摔到地上,“庞涓可恶。”

    张仪从地上捡起密简,惊声道,“大将军何其冲动,大军远袭新郑,如果楚军进攻我淮泗,截断我大军粮草,六万大军顷刻间便为楚韩鱼rou。”

    魏郝叹道,“庞涓啊庞涓,他太让本王失望了。”

    庞涓虽缺少急智,但征战沙场多年,又熟读兵书,是个阵战高手,手握兵权,虽桂陵、马陵两场大败,声望有损,但终有大功,魏郝也予以重用,官拜大将军,几年下来,庞涓虽无利国之言,但兵事上却也没有差错,不想在关键时刻,庞涓居然会抗命不遵,致魏国于险地。

    “我魏国北境兵力吃紧,楚国虽没加入联军,但楚国北境统兵大将昭阳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魏将军,如果出兵魏国,庞涓六万大军随时会被楚军截断退路,现在大梁只有三万新军,诸位说说吧,本王当如何处置。”

    “楚国并没加入联军,应该不会出兵。”

    “楚国内部动荡,不会出兵,为防万一,可速派信使召回庞涓。”

    朝堂诸臣乱作一团,七嘴八舌,各有主意,只有张仪和杨毕沉静在一旁,魏郝知道杨毕虽然主持兵法,却对军事不发一言,也对他不会抱希望,只是今日张仪却很是奇怪,平时侃侃而谈的张仪居然会一声不响。

    “张仪,你怎么看。”魏郝望向张仪。

    世人皆以为张仪凭一己口舌便能退敌,魏郝却不这么,与张仪相处越久,魏郝越觉得张仪所有计划都是顺势而发,随时而变,他从不拘泥于一策一计,只要发现局势有新的变化,他就会有新的计策,这次魏郝也希望张仪能够给一个可行的建议。

    张仪摸了摸下巴的胡须,欲言又止,这时,一名内侍慌慌张张进入大殿,向魏郝递交信简,魏郝从王座上走了下来,猛然坐在台阶上,“楚国昭阳领十万大军偷袭淮泗,淮泗失守,魏歇将军为国捐躯。”

    卫鞅怅然道,“魏歇乃我魏国王室宗亲,魏家宗族造反欲图颠覆新法,魏歇竭力阻止,在魏家宗族围攻王宫之际,魏歇曾领部下亲卒冒死抵抗,不想却死于楚国之手。”

    站在大殿下不发一言的杨毕听到魏郝之言,心中不知是悲是喜,“王上,我魏国在楚国多有内应,为何楚国出兵却毫无消息。”

    张仪不假思索道,“毫无疑问,昭阳出兵魏国没有向楚王请示。”

    杨毕惊疑道,“昭阳不经王命出兵,难道就不怕楚王事后怪罪。”

    “如若战败,楚王定然怪罪,但如果战胜了,以这个少年楚王的性格,还真不会怪罪,昭阳不愧为混迹官场多年和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一瞬间便抓住了楚王的心思和我魏国的弱点。”张仪此时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有对昭阳的仇视,也有对这名老将的佩服。

    魏郝望向张仪,“张仪,看来你遇到对手了。”

    “这个老昭阳,油盐不进,确实有些棘手,但说昭阳是我张仪的对手,他还不配。”

    魏郝轻哦了一声,“莫非张仪已有计策?如今我魏国六万征韩大军粮道被截,北境又兵力吃紧,如果你没有办法对付这个老昭阳,那魏国就真的危险了。”

    “这事本来张仪不打算说,现在局势张仪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王上,此危局只有王上能破,张仪请王上御驾亲征。”

    “胡闹。”

    “张仪大不敬。”

    “王上万金之躯,岂能亲陷险地。”

    君王御驾亲征,除轩辕黄帝外,在历代王朝,从无先例,就是国家面临灭国之危臣子也不会让君王亲征,张仪此言一出,立即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

    “张仪,你是否知道,从古至今,御驾亲征的帝王只有轩辕黄帝一人,此外别无先例,你确定要本王御驾亲征?”魏郝语气平淡,听不出是喜是怒。

    张仪面对周围群臣的反对,不置一词,对魏郝的疑问,胸有成竹,“三皇五帝至今,王上可知张仪最佩服何人。”

    “三皇五帝各有大功于民,商汤灭夏,周武灭商亦是平息残暴,有大功于天下,这还真难倒本王了。”

    “商汤灭夏,周武灭商无非是承袭旧制,无教化百姓之恩,无开疆拓土之功,张仪不屑说之,至于三皇五帝,各有大功于民,然让张仪佩服的唯有轩辕黄帝,轩辕黄帝以剑锋平定天下,建立起我央央华夏。”

    群臣听后也不禁点头认同。

    魏郝颔首点头,“确实,轩辕黄帝建立华夏,功震寰宇。”

    “王上少年领兵,先后大败秦齐,威名震慑天下,继位后励精图治,致力变法,正如轩辕黄帝一般,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又为何不能效法轩辕黄帝御驾亲征。”

    “张仪啊张仪,你就这么肯定,本王御驾亲征,就能战败数倍于魏国的韩楚大军。”

    “王上自领兵以来,哪次不是以少胜多,再说韩楚之军与我魏国大军如何能比,大将军如今虽陷入困境,只要王上破了楚国的封锁,打通粮道,与大将军合兵,魏韩联军又有何惧?”

    魏郝冷哼一声道,“以三万新军去攻打十万楚军,亏你张仪想得出来。”

    张仪笑道,“王上虽然对这支新军百般掩藏,但张仪添为魏国丞相,对这支新军还有一定了解的,这支新军训练已有三年,但无不是从新兵精锐中选拔出来,军造坊制造新式武器,都运往这支神秘的新军,现在魏国危难,王上,这支军队该展现他的威力了。”

    这些年来,各诸侯国致力于军事改革,魏国也不例外,除了魏武卒进行了改革外,魏郝动用了大部分心思建立了一支精锐骑兵,这支骑兵有的是魏国的老士卒,有的是新选士卒,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善于骑射。

    由于他们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骑射基础,新军经过三年训练,他们已经成为一支精锐的骑射部队,这三万士卒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

    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

    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

    这支骑射部队装备着魏国最新式的装备,这些物品经系统提供图纸,到制成样品,然后全部武装历经两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每个士卒身上有2至3张弓、3个装满了箭的巨大箭袋、一把斧,还要带拖兵器的绳子。领兵者要挎一种其尖端尖锐但只有一面有刃的弯刀,将其装在精美的刀鞘里。他们所骑的马均有护身甲,有些兵士的马也有护身甲。

    马匹的护身甲由5个部分组成,在马的两侧各有一片甲,一直盖到马头;另一片甲放在马的臀部,和两侧的甲片系结起来,这片甲片上留一个洞,以便马尾从洞里伸出来;另一片甲在马的胸部。在马额上他们放一块铁板,把它系结在两侧的甲片上。

    新军骑兵的胸甲是由4个部分组成,一片是从大腿到颈,根据人体的形状来制作;另一片从颈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连接起来,每一边肩上固定一块铁板。他们每一条手臂上也有一片甲,从肩覆盖到手腕,在每一条腿上面覆盖着另一片甲。所有这几片甲都用扣环连接在一起。

    这样一支军队绝对是野战利器,但魏郝一直没有让他出现在世人眼前,就是害怕泄密,武器铠甲不说,就是马鞍、马蹄铁这等简单的工艺被燕、赵、秦等盛产马匹的诸侯国利用,对魏国都是极大的威胁。

    对于现在用这支奇兵,魏郝是存在犹豫的,但现在真没有其他办法,如果坐看庞涓战败,那魏郝这几年好不容易为魏国建立起来的常胜之名就要被打破,诸侯畏魏之心一失,苏秦的合纵言论就会在列国畅行无阻,这不是魏郝愿意看到的。

    见魏郝默不作声,张仪继续道,“王上起兵于危难之际,历经沙场,败天下名将,如今坐拥中原腹地,国富民丰,甲兵精锐,又何惧天下诸侯?”

    魏郝从台阶上霍然起身,眼神直视宫门之外,奔涌着强烈的自信,仿佛将天下诸侯视若无物。

    张仪说的确实有道理,他刚来到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充满着陌生,就敢领五千骑兵袭击兵圣孙膑所率领的十万齐兵,如今甲兵精锐,又有何惧,就算马缰、马蹄铁等战略物质被列国所知,但从研究到制作再到成军总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魏国又岂会停滞不前。

    “本王观现在朝中重臣,无人可掌师御敌,张仪所言御驾亲征,甚合本王心意,本王决意,即日出兵南下,打通魏韩通道,以免魏国战败之危,魏国黎民百姓涂炭之苦。”

    “万万不可,王上领兵出征,将大梁国都置于何地,大梁不可一日无王上啊。”

    “王弟魏嗣贤良,可为本王在大梁监国。”魏郝说完望向杨毕,这段时间杨毕的表现太过奇异,让他怀疑,大梁国都为大军作战的大后方,稍有差池,各路兵马都会瞬间崩溃,略一犹疑,魏郝继续道,“左丞相杨毕和右丞相张仪辅国,大军粮草押运,就由张仪负责。”

    杨毕身为左丞相,粮草押运本该由他负责,可魏郝却在离开之际特意吩咐将粮草押运交给张仪,不信任之心已有表示,帝王之心多疑,杨毕不禁感叹。

    魏嗣三人出列,向魏郝躬身行礼,“诺。”

    在安排完朝事后,魏郝又令士卒持节,快马加鞭前往离石要塞通知乐毅,大军北向,支援赵魏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