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明永历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章 娃娃太子

第二十四章 娃娃太子

    听了刘体纯关于“闯王宝藏”的叙述后,永历对那“七千万两”垂涎不已,可不是一千万两,那是“七千万两”啊!有了这些银子,将半个华夏买下来,都差不多,关键是满清卖不卖?

    不过银子再多,也只能想想而已,毕竟那一大堆银子还不知道埋在哪个“犄角旮旯”哪,李自成可不会让别人轻易得到的。

    为期三天的“大明第一次全体文武大会”终于胜利闭幕了,与会的各个军团的新任长官们,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去。尽管只有短短三天,但是这些将官们从井冈山上,和自己的万岁爷身上,看到的,学到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要分散敌人的力量,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在运动中,消耗敌人,围歼敌人;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等等,这一个个的新颖的战法,让众将们大开眼界,又受益匪浅。

    永历并不是让将军们死板的去执行自己的战法,而是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去自由发挥。他说人的聪明才智是无限的,在战争中尤为如此,作为一名将军,必须有着眼于全局的能力,有掌控自己的军队,调动敌人的能力,这才是一名能打胜仗的指挥官。

    永历的这些兵法理论,让将军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有人认为万岁爷是“孙子”附体了。对于这些,永历都一笑而过,其实让自己的将军们佩服自己,乃至崇拜自己,也是驭下的一种“高明手段”。

    各个军团的军团长必须及早的赶回各自的“根据地”了,与满清的“争夺”才刚刚开始,必须争取时间,在满清发觉前,做好布置,以应对不久即将到来的“大战”。

    这次来的各个军团长,除了对皇帝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加坚定的拥护大明皇帝以外,彼此之间也相互熟识了,几个军团长之间甚至相邀,要在大明复国后一醉方休。而黑山和刘体纯这两位还互相打赌,看谁的军团能够壮大的更快。

    所有这一切,正是永历乐于见到的,将军们彼此熟悉了,可以在将来的战局中互相配合和支援;相互之间既协作,又竞争,这样可以促进每个军团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的战斗中,消灭更多的敌人,占领更多的城市。按某人的话说,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阿桑妹也与古拉达、哒铁妹一起离开了,尽管这几天,永历已经习惯了阿桑妹的温柔,但是滇西的严峻形势,还是使阿桑妹尽快赶回去。在阿桑妹临走的那天晚上,与永历“狠狠”地享受了一夜的“温柔”,让永历第二天又一次差点下不了床,不过阿桑妹却像没事人一样。

    送别各个军团长后,永历终于感觉自己可以休息一下了,这眼看除夕便要到了,是不是也应该置办些“年货”,准备过年了哪?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一个嘹亮的声音又在小皇宫里响起,永历的第二个孩子,皇后杨灵秀终于生产了,竟然还是一个皇子。

    这一次,永历接受到的朝拜祝贺,比大皇子要热烈的多。任谁都知道,皇后所产的皇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就是嫡皇子,是要被立为太子的。所以不管是出于庆贺嫡皇子出生的公心,还是想要巴结皇后的私心,井冈山上所有官员,全部都去小皇宫外,对着皇后寝宫的方向,做了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甚至还有的官员,要凑份子来祝贺,被永历知道后,马上遏制了。此风不能开,山上的官员本来就没有俸禄,生活清苦,如果再凑份子随礼,此风一开,其他官员必然会群起仿效,自己这大明天子,于心何堪,岂不是带头“腐~败”。

    本来皇嫡子出世,按大明祖制,是要普天同庆,大赦天下的,可如今大明范围不过井冈山,所以这些不现实的就不做了。永历现在手中有点银子,破天荒的按照官阶的大小,给每个大小官员,还有明军士兵发了犒赏钱。钱不多,人人有份,就是晋王也被赏了二十两银子,让李定国既哭笑不得,又感叹永历的良苦用心。

    要知道,在大明朝的历代,皇嫡子出生,作为大明的朝臣,多少是要表示点的。可如今皇嫡子出生,永历皇帝非但没有按照以前的老令收受大臣们的“份子钱”,反而给臣子们犒赏,这让不管是文臣武将还是明军的士兵,都对皇帝和刚出生的嫡皇子产生了不同一般的感动。

    于是这些大臣们,不约而同的跑到小皇宫外,虽然还不能亲眼见到嫡皇子,但是每个人都非常虔诚的对着皇后的寝宫行了三叩九拜大礼。

    皇嫡子的出生,使大臣们都感到以前一直“走下坡路”的大明朝,终于有了向上的机会。对于一个朝廷来说,最让大臣们关心的就是国本的事,“皇上、皇后、太子”这三者一个不能少,所以如果皇帝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皇子的话,就变成了最让大臣们cao心的事。

    放眼全国,除了永历外已经没有皇室的直系子孙,随郑经在台湾的监国朱术桂,还有现在不知去向的韩王朱本铉不过是皇室旁系,不堪继承大统。永历皇帝的皇后与太子,全部在云南被吴三桂害死,而永历皇帝也已经年过不惑,如果再没有皇子,就会出现大明后继无人。这也是为什么大臣们着急要永历册立后妃的缘故。

    这回两个皇子相继出生,终于让大臣们安心了。但是有些大臣觉得这些还不够,翰林侍读韩亭瑜、吏部给事中王青廉两人私下串联其他朝臣,准备联名上奏永历,立皇后杨氏的嫡皇子为太子,以正国本。

    永历得知这事,觉得大臣们这不是胡闹嘛,两个皇子一个不过百天,一个刚刚出生,连名字还没起哪,就要立一个为太子,当然不想答应。不过不知道这些朝臣怎么说通了顾炎武、方以智和王夫之三个大学士,就连黄宗羲虽然没有联名,但也保持了“中立”,一起来劝说永历立太子。

    这眼看除夕就要来到,永历本想安心的过了年再说,可禁不住这些朝臣们在耳边喋喋不休,于是只好先点头答应。反正是自己的皇子,早晚都得立为太子,既然朝臣们这么急迫,干脆就册立太子。于是册立太子的时间定在元朔大朝(大年初一)时,既然要册立太子,为了安抚田贵妃,也一并册封大皇子为王,皆大欢喜才好。

    可册立太子,首先就得给皇子起名,而且还是两个皇子。永历对于起名的学问一窍不通,索性丢给翰林院,反正他们闲的没事干,整天竟起幺蛾子。

    翰林院草创一年,从来都是个摆设,井冈山上确实没什么事让翰林们去干,练兵不懂,打仗更不会,除了平日抄写些公文以外,这些翰林们闲出鸟来了。这下终于有的做了,小小翰林院不过十二个翰林,立刻投入到典籍古文之中,誓要引词论句、旁征博引给两位皇子起一个大名出来。

    一天没有动静,两天没有结果,三天还不见翰林们来汇报,这让永历有点糊涂,难道他们不着急了?于是打发人去翰林院看看,这一看不要紧,翰林们打起来了!

    翰林们是文雅之人,打仗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先是两人为一个字的解释发生争辩,然后是从“孔圣人”那里寻找依据,如果谁也不能说服谁,那么两人就开始掐架,甚至还屡有群架发生。

    至于吗?就起个名字而已,“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来这句话,还真没错。永历也懒得管,反正翰林们闲着也是闲着,就让他们打去。

    就在小年一过,浙江那么传来消息,说是满清浙江巡抚赵廷臣俘获了鲁王侍读张煌言,正准备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在杭州开刀问斩。

    永历一听,张煌言呀,那可是个“水路两栖”的大才,怎么能让他被满清杀害了呢!朕一定要去救他!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平价票,求板砖,求签到,求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