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崇祯:重征天下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大明军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大明军

    因为与诸将早有“约法三章”,朱由检只赏田不赐爵的做法并未引起什么波澜。【】。しw0。联想到皇帝登基以来唯一封爵的武将竟是祖大寿,众将心里也都清楚,如果皇帝真要给谁爵位,说不定这人也就快倒霉了。当然另一方面,大多数将士均获赏赐,战功越多者收获越丰,自是人人欢喜。

    有赏必有罚。获赏的将士主要是以秦兵为骨干的京师三大营、卢象升的天雄军,以及一部分辽东边军。而即将受罚的,自然是依附朱常洵叛乱的河南省各卫所官军了。

    自从洪承畴襄阳兵变、朱常洵洛阳僭位以后,河南几乎全省皆叛。位于开封的河南都司都指挥使、河南总兵许定国率先响应叛乱,下辖各卫所除黄河以北的彰德卫以外,也纷纷加入叛军。

    按照卫所编制,河南省的官军统属河南都指挥使司管辖,下辖河南卫、宣武卫、陈州卫、睢阳卫、信阳卫、南阳卫、汝州卫、弘农卫、怀庆卫、彰德卫、颍川卫等十一卫,以及若干**千户所,分布于河南各地,在册兵力达到七万左右。但是由于“吃空饷”相当严重,实际兵力只有四万人左右,像彰德卫定额五千六百人,实际连两千人都不到。

    唯一例外的是负责守卫洛阳的汝州卫,由于朱由崧早有叛意,又勾结白莲教暗中控制卫所官军,所以兵力大大超出编制。之前超编兵员的粮饷均由朱由崧暗中提供,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守卫洛阳,防止流贼再次攻城。虽然李定国攻城时被杀了一些,余者大部逃走,但还是有将近八千叛军来不及逃走,只得乖乖地放下兵器当了俘虏。

    对于这些俘虏,朝中大臣坚决主张杀掉。理由也很充分,这些人枉为官军,竟然附逆叛乱、抵抗皇帝御驾亲征,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就是老百姓说的“吃完rou砸锅”,实乃罪不容诛。内阁已经做出票拟,除了左良玉手下那一小部分兵力外,以谋逆罪判处汝州卫所有将官士卒死罪,只等朱由检朱批。

    朱由检思虑再三,却将票拟封驳了回去,并亲笔写了很长的朱批,耐心向朝臣解释为什么不能杀这些人。

    第一,河南卫所官军是受朱由崧、洪承畴等人蒙蔽,以为皇帝已死。真正的逆贼只是朱常洵、朱由崧、洪承畴,以及他们手下的骨干分子,与普通士卒无干。

    第二,就算这些官军确实有罪,但现在叛乱未平,朱常洵等主犯全部在逃,河南主战场上还有大量的叛军,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原来的卫所官军。如果对汝州卫士卒大开杀戒,则会树立一个极其恶劣的示范,其他卫所士卒必不肯再归顺朝廷。

    第三,现在朝廷兵力捉襟见肘,因为要防范满清八旗入关报复,已经不可能从山海关、蓟镇、宣大和京师抽调更多的兵力增援中原战场。随着叛军向南退却,御营继续追击,官军的后方必然空虚。只有利用这些原本就是官军的军队守住洛阳等地,御营才可继续进兵,否则就有被洪承畴、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十三家、“闯王”高迎祥这三路大军包围歼灭的危险。

    第四,朕有好生之德,叛军亦大明之子民,不欲过多杀伤,动摇国家元气。首恶必办,胁从不问,能招抚者尽量招抚,平叛后方可迅速恢复民生,否则赤地千里,即平叛亦是大败。

    这四条理由当然也很冠冕堂皇,其实与内阁票拟是各有利弊。但是皇帝一言九鼎,廷臣又远在京师,趁着奏折反复往来的时间,朱由检早把想做的事做了。

    首先,他下旨废除河南都司及下属全部卫所建制。这倒是应有之义,因为现在叛军还在打着河南都司及各卫所的旗号与官军对抗,废掉他们的建制,叛军也就不再名正言顺,彻底成为叛军。

    第二,让西安知府杨嗣昌上疏朝廷,正式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灭流贼军事战略。并且不等廷臣做出反应,直接下诏肯定了杨嗣昌的战略构想,并指出现在叛军与流贼合流,理应一体对待。

    第三,顺势下旨组建新军。因为要实现杨嗣昌的战略构想,关键就是要由一两名重臣督师,组建一支强大的部队追着流贼打,这就与各司一方防务、互不统属的卫所制度发生了冲突。这时候朱由检打破卫所制度,组建一支全新的军队,就显得比较自然。

    为了减少来自官员集团的阻力,朱由检还特意言明,这个举措是“权宜之法”,待叛乱和流贼彻底平定之后,则应恢复旧时的卫所建制。

    这招棋是朱由检筹谋已久的一步。如果不是朱常洵叛乱,朱由检还不敢这么早提出来,但是现在的局势给了他提前破局的绝好机会。

    果不其然,杨嗣昌的奏折很快在廷臣中引起热烈反响。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员集团对朱由检这个皇帝一直不以为然,但是杨嗣昌可是官员集团中的后起之秀,家学渊源,文名布满天下,与东林党人关系也相当融洽。东林党自己提不出什么好的军事见解,见了杨嗣昌这篇奏折顿觉如获至宝,认为如果能把杨嗣昌拉过来,通过杨嗣昌的被重用,来进一步巩固东林党的势力,就可以有效制约年轻任性的皇帝。

    所以这回内阁、部院诸臣一反常态地对杨嗣昌的奏折大加追捧,并纷纷向朱由检荐言,请求皇帝提拔重用杨嗣昌。朱由检是正中下怀,立即下诏任命杨嗣昌为正三品兵部侍郎,因为陕西吃紧,仍暂领西安知府事,与陕西巡抚孙传庭一道与高迎祥作战。

    有了这个铺垫,新军的组建也就顺理成章了。按照朱由检公开的说法,这支军队将以原河南各卫所官军为班底,建制上与都指挥使司平级,直属五军都督府。其实五军都督府只是个摆设,调兵的权力实在兵部,这支军队便交给领兵部尚书衔、总理五省四府军务卢象升统辖。

    朱由检又给了官员集团一个面子,让诸臣为这支新组建的军队取名。群臣取的名字五花八门,但惟有杨嗣昌所拟的最合朱由检心意:大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