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 夜不收
事情如果不重要,秀才自己就能解决。他专门遣人问嬴翌,说明不是小事。 嬴翌打起精神,侧耳聆听。 秀才便道:“早前大人说军服、甲胄的事,属下一直记在心里。这些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但山重水复,没想到无意间从一个妇人口中,听到个主意。” “哦?”嬴翌眼睛一亮:“快说来听听。” 就听秀才道:“是一个制备枪杆的妇人无意间说起...” 月牙谷的人力,如今秀才已经理清。月牙谷总共两万三千多人,其中青壮年接近九千人,健妇的人数稍多一点,剩下的才是老弱儿童。征兵去了三千出头,剩下五千多青壮,将要全部投入到月牙谷和碧波谷建设当中。因此,制备枪杆这些事,人力的选择,只能是青壮健妇。 在督促制备枪杆的时候,秀才从一个妇女口中听闻了一件事。 这是个沉沦的年代,普通百姓水深火热。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那个妇女无意间说起,说是方城山中有一种刺藤,割下来放水里沤,沤个半月左右,拿出来清洗干净,整理一下,就变成一把一把的麻线。把这些麻线用桐油浸泡三天,晒干,然后再放进水里沤两天,拿出来清洗晒干之后,就可以用作纺织,制造出来的衣服极其耐穿。 “此女还说,如果用桐油反复多浸泡几次,这种刺藤麻线织出的衣服,会更加耐用。” 嬴翌听完之后,忍不住道:“秀才看过三国演义吗?” 秀才笑了起来:“我知道大人的意思。演义中孔明征南蛮,有个兀突骨带着一支藤甲兵,给孔明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对,就是藤甲兵。”嬴翌道:“我听这个刺藤织衣,有种藤甲的既视感。” 秀才点了点头:“属下当时也是一样。因此觉得可能符合大人的要求。” 嬴翌颔首:“如果能与藤甲相提并论,不,只要有一半的效果,我就记你一大功。不过这种刺藤是否普遍,是否满足几千甚至几万套军服的需求?” 秀才道:“大人的担心属下也想过。我问那位妇女,说是这种刺藤在方城山极为普遍。我琢磨着几万套一时半会不能,但几千套应该是可以的吧?” 嬴翌笑了,道:“既然如此,那还犹豫什么?放手去做。” 他道:“人力银两随你调配,在不耽搁枪杆的制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尝试藤甲的制造。” “是。”秀才很是高兴:“必不辜负大人期望。” 嬴翌也很高兴。一支军队,兵甲要俱全,才能上得战场。但眼下的处境却极难。如过能寻到替代之物,无异于开启一番新局面。这对嬴翌好处不言而喻。 “如果这种刺藤制甲效果很好,要记得不要断了刺藤的根。最好与种粮食一样准备进行规模化的种植。我们不可能只这三千兵马,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多。”他转念便细细的嘱咐道。 孙秀才心领神会。 “叶县附近的情况越来越严峻。”嬴翌道:“可能不短的一段时间内,我没法兼顾山里。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了。” 孙秀才郑重作揖应喏。 在月牙谷,嬴翌没有多作停留。见过秀才之后,连夜返回碧波谷,悄悄将袁姓女人带走,回到了小王庄。 如今这个女人,已经没必要藏着掖着。以前小心翼翼,是为了瞒着郑允芝。如今郑允芝都被他软禁了,自然不必再遮掩。 “这个女人是袁崇焕的后人。” 嬴翌把周力和朱炳琨叫来:“军饷的消息就是她泄露给流贼的。” 两人一听,周力还没什么,朱炳琨就骂了起来:“果然是老鼠儿子会打洞,袁崇焕是什么货色,这贱人也是什么货色。”袁崇焕千刀万剐而死,全天下为止哗然,当时京师的百姓甚至吃他的rou。 可见他多招人恨。 作为辽东督师,统帅几十万大军,竟让鞑子的打到京师城下。 猝不及防万一京师被攻破,百姓是什么下场就可想而知。又怎能不恨他?! 周力也许不太清楚,但朱炳琨却知道,一时间不禁起了怒火,大骂贱人。 “行了。”嬴翌摆了摆手:“这个女人已经疯了,跟疯子有什么好计较的。她还有用,暂时羁押起来看好。” 把袁姓女人交给周力看押起来,嬴翌便道:“流贼大军南下,我不放心张石那边,打算立刻去看看。你们小心谨慎一些,记得我之前的叮嘱。”
闻言周力忙道:“大人奔走劳累一夜,不如属下去吧?” 朱炳琨也如是道。 嬴翌以毋庸置疑的语气道:“我去,你们守好此处。” ... 叶县城南,树林畔。 一支军队在这里安营扎寨。 火堆火把星星点点,交相辉映。 凌晨五更,除了偶有马嘶声、隐约巡逻放哨的,全然一片寂静。 大约二三里之外的一处草坡上,有几个人影匍匐着。张石抱着双臂,蜷缩成一团,一边紧紧的盯着流贼大营,一边牙齿打颤的道:“娘的真冷。王二李三,你们先睡一会儿,我盯着。稍后继续轮换。” “睡个屁。”一人道:“冷的基儿尖尖痛,睡不着。” 张石咧嘴一笑,黑暗中吐出一口白气:“冷就吃点干粮。” 另一个人忽然道:“头儿,你说这流贼突然南下,咱们嬴大人会怎么做?我听说嬴大人勇力无双,杀人如杀鸡,死在他手中的流贼,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会不会跟流贼战一场啊?” 张石嘿嘿笑道:“怎么,怕了?” “怕个屁。”那人不屑道:“流贼都是畜牲,我李三会怕畜牲?!我恨不得多宰他几个!” 王二拍了拍李三的肩膀,道:“头儿你不知道,李三老家被流贼屠了...” 这年代,大概除了还没有被流贼肆虐过的地方没有切肤之痛,天底下的百姓,有几个不恨流贼?烧杀屠城,尖银掳掠,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流贼干不出来?! 大明的官府虽然腐到了根子里,但终归还是维护稳定的。对绝大多数的百姓而言,稳定大过天。只要劳动还能让自己活下去,再艰难也不会去打破稳定。 流贼口号喊得震天响,什么不纳粮狗屁的,但其行其为,比畜牲还不如。也许最初的时候,人们还相信他们,但等到看清楚畜牲面目之后,怎一个恨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