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1644在线阅读 - 第176章忘了一个兵种

第176章忘了一个兵种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华夏海军。。。

    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

    这些船只之中,大约有30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然而这样一支无敌舰队,却在两百年之后,衰败成为一支近海护卫队。

    这与华夏古代地缘政治思想,造成的两个致命弱点,不无关系。

    第一,缺乏海权观念,是典型的大陆‘性’地缘政治观。

    华夏并不是缺乏航海传统的国家,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海上运输和海军。

    但华夏自古便缺乏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重视,只有郑和有对海洋的战略眼光,郑和舰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拥有海上探险‘精’神,为此他们曾深入前人从未涉足的海域,他们实际上是进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

    然而他们悲惨的出身注定他们的努力是失败的,这些华夏古代罕见的航海家,大多都是备受歧视的宦官,他们的成功只能加重主流社会对航海的敌视。

    明朝官僚们在1422年,趁郑和远在海外之际,终于让皇帝放弃了海外扩张的企图,他们的理由既然是: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它让我们感到恐惧。

    没错,大部分官僚,对那充满未知的陌生地域感到恐惧。

    于是不久后,郑和被招回,舰队在海港中烂掉,郑和等人辛辛苦苦搜集的航海资料被兵部销毁,同时停止建造远洋舰船,严禁海外‘私’人贸易,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让与他人。

    海权观念的缺失造成了国防战略中的大陆军主义,从而使水师得不到足够的资源。

    第二个致命弱点是半虚构的华夏中心论,华夏自古以来,便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把其他国家当作蛮夷,沉醉在起初是真实的,继而是虚幻的,最后是伪造的世界中心地位中,不愿意了解朝贡圈外的世界。

    由于落后的地理观,当时甚至认为郑和已到达了整个世界,加上在海上没有发现能与大明抗衡的力量,因此保持水师也变得没有必要了。

    华夏中心论所带来的文化优越感,使华夏执行了一条世界主义的外‘交’路线,尽管也有地缘政治利益和资源,贸易上的考虑,但更注重价值观的推行和文化的辐‘射’。

    这种对外战略比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要文明得多,但却容易漠视本国的战略利益。

    当郑和粉碎了来自马六甲海峡,锡兰和爪哇的挑战时,明帝国获得了控制这些战略要地的合法‘性’,从而可以控制亚欧国际航路。

    然而传统的怀柔政策再次导致坐失良机,否则葡萄牙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远东。

    民族国家意识的缺失,造成了明朝海外利益的自动放弃。

    这一切加在一起,造成一个可悲的结局,当西欧为了建立海军,不惜像威尼斯银行家借贷时,明朝兵部职方司郎中刘大夏,却将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历经郑和船队数十年舍生忘死才得到的航海资料销毁,而且此举还受到明朝所有官员的称赞。

    郑和若地下有知,是否会死不瞑目呢

    历经两百多年后,大明水师名存实亡,从朱由检当初为了北伐,取消宝山造船厂订单,转而加速研发陆军装备就可以看出,整个大明从上至下,都没有将海洋权益当做一回事。

    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舰队,还是昔日侵略沿海的海盗郑芝龙贡献出来的。

    李鸿飞将大明水师独立成军,并给了足足十二万人的编制,可见其壮大大明海军之决心,毕竟如此多的水师,已经相当于不少小国全国兵力的总和了。

    而且从两支舰队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两支远洋舰队,而非内河水师,或者近海防御部队。

    养这样两支大规模舰队,其军费开支,甚至比三十万野战军更高,但李鸿飞有信心说服国会,只需要司徒燕跟郑芝龙,从南洋带回足够的利益,那些国会中的商人代表,绝对会全力支持。

    而商人代表牵连甚广,他们既与工人代表有着不可分割的利益,又与世家大族藕断丝连,可以说李鸿飞只需要控制住商人,就能间接控制国会。

    利益,能够驱使所有人,那些不为利益驱使的圣人,只能说明给的利益还不够大。

    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就给六斗米

    野战军、守军、远洋水师,共同组成了大明境内的正规军,再加上各州府衙‘门’的衙役,以及地方民兵预备役,整个大明大约拥有九十万左右的常备军。

    以大明如今之国力,支持百万大军刚刚好,再多就有些吃不消了。

    “怎么没有空军编制?”李鸿飞了解完这一切,忍不住询问道。

    “空军?不是就那几百人的滑翔机部队?”李定国不解。

    在他看来,飞行学院虽然成立了将近三年,可真正的学员仅有不到四百人,这要单独成军,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还有热气球部队。”李鸿飞提醒道。

    “这热气球不是划归炮兵团了么?”

    由于测绘火炮的需求,热气球上的官兵,基本出自炮兵科,虽然这些人也算是在天上飞的主,可李定国根本没将他们当成空军的一员。

    “谁说热气球只能用于炮兵测绘?我记得你当初也上过空军科吧,难道忘了我当初讲述的内容?”李鸿飞反问道。

    “这我哪敢忘,只是都这么久了,热气球方面也没有太大的突破,短期内空军怕是难以成军啊!”李定国解释道。

    他当然不会承认,在计划军制改革时,压根就没考虑过空军这件事。

    “四年前,科研人员还在摆‘弄’孔明灯,可如今呢?已经能让我大明军人,乘坐热气球飞上几百米高空了!”李鸿飞说道。

    科学研究这种事,永远没有绝对,今天看似不可能,或许明天就有了重大的突破也不一定。

    作为穿越者,或许不知晓历史走向,但在科技发展方面,那是绝对不会走弯路的,别人不知道空军发展的前进,他李鸿飞不可能忽略。

    “行了,我也知道你难做,先给一个空军大队,三万人的编制吧,就按照炮兵编制申请军费。至于独立成军一事,等空军彻底形成战斗力后再说。”李鸿飞也不想李定国为难。

    空军的编制他必须要拿下来,不为别的,因为研究热气球太费钱了。

    如果没有朝廷支持,周福仁甚至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只要能拿到三万人的编制,而且军费还是按照炮兵的标准,那便意味着空军的规模,以及装备需求量都够大。

    在如今战争结束,军费开支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周福仁定然不想放弃这样的大单。

    而李鸿飞自然不可能全部采购滑翔机,他需要的是可载人载弹的大型热气球。

    钱就摆在面前,能不能拿到,就看苏州重工的本事了。

    “一下子扩招那么多人合适吗?”这下就连郭胜都有些不明白了。

    空军原本属于试验部队,人数并不多,而且里面的士兵,不是特种部队,就是特种部队后备人员,所以整个空军都归郭胜代管。

    这下扩编之后,铁定要分离出去,郭胜心里还真舍不得这群,装备大明最顶尖武器的部队。

    “不仅要扩招,还得在京城建立新的空军学院。”李鸿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随着政治中心迁移至北京,南京军事学院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毕竟如今可没有后世那般发达的‘交’通能力,只要愿意,一天之内可抵达全国任何地区。

    所以没有哪个当权者,愿意将军队将领的培养,放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

    南京军事学院必须迁移至北京,同时为了更加细化军事学院职能,李鸿飞打算将其一分为三,开设海、陆、空三所军事学院。

    “空军真有这么厉害?”郭胜这下真的有些坐不住了。

    建立三座军事学院,之前李鸿飞确实提到过。

    不过在郭胜看来,建立专业的海军学院还能说得过去,毕竟几次的登陆作战,大明水师展现出了足够的战略价值。

    可这还没有显现出任何价值的空军,也要单独成立一座军事学院,就不得不让人有些意外了。

    “火器刚出来之前,谁能想到它会有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千万别小瞧了这天空,不说别的,如果热气球能做到自由升降,那么搭载军队深入敌后,或者从空中投掷手榴弹,轰炸敌人城市,届时又有谁能阻挡?”李鸿飞心情不错,居然给这几位军界大佬,上了一堂基础空袭课。

    “我滴乖乖,那这样一来,空军岂不是在天上无敌?”郭胜反应也‘挺’快。

    如果说敌方没有防空武器,空军还真就是无敌的存在。

    不过这世上,有矛就有盾,发展空军,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与陆军进行竞争,只有让陆军感觉到威胁,在这种良‘性’竞争之下,武器研发速度,才会快步向前。

    “没错,如果清军,或者其它蛮夷军队,先我们一步出现这种武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所以,我们要先他们一步研究出来,只要有了样品,并了解其弱点,才会想出更好的克制办法。”

    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催化剂,如今没有了战争,李鸿飞只能不断制造“假想敌”,比如蒸汽战舰的强大机动能力,让岸防炮倍感压力,于是‘射’速更快,‘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便被列入了研发项目之中。

    “李大人,这空军大队,还没确定指挥官吧,让俺去怎么样?”郭胜忽然说道。

    他打听了这么一大通,其实就是为了这个指挥官的职位。

    首先,他舍不得特种部队这个宝贝疙瘩,毕竟那些都是能以一当十,‘精’英中的‘精’英,就连装备也是整个大明最好的。

    其次,三万人的规模,已经与他这个军长职务一般大,看李鸿飞这个重视程度,以后定然会是大明军队之中的王牌。

    虽然第一军也是王牌,但还有第二军、第三军没了特种部队的第一军,已经没有多大优势了,抓住空军大队这个新型兵种,只要真按照李鸿飞的思路发展,将来很有可能成为王牌之中的王牌。

    所以郭胜不想放弃这次机会。

    “你小子眼光倒是不错,也行,就‘交’给你来管理,装备没有下来之前,先用现有装备训练新兵,标准嘛就按照特种部队的训练方式。”李鸿飞想了想说道。

    这空军的指挥官,还真只有郭胜比较合适。

    毕竟郭胜在训练特种部队时,也进行过飞行训练,至于战术战法,还是由这些军人自行‘摸’索,李鸿飞不可能什么事都手把手教他们,大明军队,也不可能永远依靠李鸿飞一个人。

    几人在庆云殿讨论了大约一个时辰,不仅将军队编制,以及军事学院改组问题全部解决,同时还整理出了新的官衔制度。

    既然要实施军政分离,那么武将的官衔,就不能跟文官挂钩,否则难免出现各种钱权‘交’易。

    本着既然全世界都通用,那必然是合理的原则,索‘性’由国防部直接授衔,按后世各**队那般,授予士、尉、校、将、帅等军衔。

    可以说,只有国防部真的将这些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大明军队在名义上,才算正式从朱家皇室军队,转变为大明国家军队。

    可千万别小瞧这所谓的“名义”,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让“名义”变得比实际更加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