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救场
这正是八月天里,天气炎热,林珺却觉得她十指冰冷。 这有什么好笑的?古往今来,祭祀固然重要,但哪有这么个祭祀法的!打仗的将士连粟米都吃不上,他们还花这么多钱财祈福,岂不本末倒置! 董国舅在众人的轻笑中道:“三月里,许都初立,庙宇始建,将军出征,这般多重要的事,林郎中竟言无需祈福,难道是想拦我国运,咒我兵败吗!” 林珺又要争辩,他大声打断道:“此事不必再议,祭祀合不合理,容不道你自主主张。来人,将罪臣林珺拖下去,笞三百,贬为庶人!” 话音刚落,就有两名刑部的侍卫将她双臂扯住,向外拖去。 其中一人突然停下,咽了下口水,问道:“请问大人,是否需要将罪人脱了裤子再打?” “无耻!”林珺骂道,董国舅的“笞三百”意思是用木板打她三百下,本就是要丢命的,这士兵竟还想有这般龌龊思想! “按理是该脱的,快去吧。”董国舅不在意的摆摆手。 在欢笑声中,那士兵喜道:“是,大人。” 林珺趁众人分神的功夫,用力挣脱,两下击开二人,抽出腰间短刀,冲向离她最近的礼部尚书。 她将短刀比在礼部侍郎的脖颈前,厉声道:“都退下!我要见尚书令!” 众人都想不到这个外表娇滴滴的女子竟还有一身这么好的功夫,一下就挟持了人质,一时都未反应过来,只愣愣的看着。 唯有被挟持的礼部尚书出声骂了起来:“贱人!放开我!死到临头还想着见你的情郎,不要脸!” “闭嘴!死到临头的是你!”林珺怒道,直接一用力,在他颈上划出一条轻微的血痕。她的刀本身是钝了的,只是她用的顺手,舍不得换。后来一直被郭嘉嫌弃,送了她一柄一模一样却又更锋利的。没想到这时候派上了用场。 礼部尚书感到颈上一阵疼痛,又有炽热液体留下的感觉,立刻不敢再开口,生怕说话牵动了伤口。 “你这妇人,竟如此心狠手辣!”董国舅一边骂,一边慢慢在侍卫的掩护下慢慢后撤,生怕自己被林珺捉到。 “我要见尚书令。”林珺重复道,她虽这么说,心中还是没底。都审了这么久了,荀彧他们人呢,为何一个未见着,难道董国舅的消息封锁的这么好?还是她被放弃了?……应该叫程睿赶紧去报信的,唉。 董国舅并没有下令派人去请荀彧,只沉默的和她对峙着。林珺心跳渐缓,他没请荀彧是好事,说明荀彧并不是因为丑闻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放弃她了。 那礼部尚书终于忍不住了,虚声道:“董大人,救我……” 董国舅才终于忍不住吩咐左右道:“你们……去文华殿请尚书令大人过来看看。” 林珺死死的盯着董国舅,见他冲左右侍卫眨了眨眼,立即道:“别耍花招!” 左右侍卫应下,便一同出了门。 令人料想不到的是,他们刚出去,又立刻原路反了回来。 董国舅未问他们折返的原因,因为在场所有人听到了外面数量众多又整齐的脚步声。 正殿的大门被推个全开,两列整装有素的将士齐齐跨入,即刻间便占满了大殿。 又有一个着官服的人影徐徐从殿外走近。 林珺紧紧望着那个人影,心中从无限希望,慢慢跌了下来——她不认识这个人。 好在董国舅认识。 “陈长文?!”他大声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她“怀中”的礼部尚书却面露笑容,挣扎着说:“长文,长文你带救兵来了,快救我!” 长文,长文……陈长文,林珺飞快运转着她的大脑,太久了,她过来太久了,三国志的内容都要不记得了。这人是,是——是陈群! 对,陈群是礼部的,他斥责过郭嘉不治行检的……不过没关系,重要的是,他以后是曹cao的人!现在的归属呢?她却不知道。 陈群却压根没有看林珺,更不提对上她希冀的目光。他只拱手对董国舅道:“下官听闻此次在审理礼部与户部的纠纷,所以前来检举礼部尚书吕言的。” “检举?!”被林珺架住的礼部尚书又不顾伤口,激动起来,“你检举什么!”
董国舅却滴溜溜的转了转眼珠道:“都有话慢慢说,长文,你检举便检举,为何还要带兵前来,谁给你的兵权?” 陈群终于转眼看了看林珺这个方向,看到她挟持着礼部尚书吕言,身边不远处又围了一圈董国舅的侍卫,开口道:“带兵自然是来维持秩序的,尔等先都放开吧。” 围住林珺的几个侍卫立刻向后退去,林珺却迟迟没有松手。 她看到了陈群瞧她眼神里的轻蔑。不对,也许这陈群——并不是来帮她的,只是骗她松手罢了。一旦她松手,可就再没有反击的机会了。 “放手,放手!你个贱婆娘!”礼部尚书许是看到了脱身的机会,大闹个不停。 林珺即刻转动手腕,滑了个花刀,在礼部尚书吕言的脸颊上划出一道深深的血痕。 “再闹,就挖你一只眼珠。”她冷冷道,又抬眼望向殿中的陈群,“就这样审。” 大殿中这么多人,目光几乎都集中在林珺身上,谁也想不到,这个女子动刀割rou起来,竟是一丝犹豫也无。若适才第一刀是威慑的话,这一道才是*裸的狠厉了。 “也可以。”陈群点了点头,也不管堂上的董国舅,竟就擅自做主张同意了。仿佛这殿中,他才是老大一般。 不过话说回来,有兵权就有话语权,这一点走到哪里都说得通。 陈群又对董国舅道:“下官检举礼部尚书吕炎借祭祀为由,将国库钱财纳为己有。” 那礼部尚书急的眼珠都快瞪出来了,却也碍于林珺的刀,只敢细声细气的说:“你……胡说,我并没有。” 陈群却不再看他,只望着董国舅道:“吕炎记账簿时将各个细项费用加高,实际付出的只有一半不到。” 董国舅半晌才道:“你这般指责上级,可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