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惨无人道 (5)
刘牢之说到里,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如今声望次于谢琰的北府将领,也只有包括我、无终在内的数人而已。所以孙无终所期望的,便是我能成为位列朝廷的大臣。有友列于朝,孙无终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安心归隐了。” “原来如此。” “孙无终自己不想过多干预军务,但是他对你德舆之才非常看重。一则希望你能在我军中立功而不致使你个人之事业荒废,这是他对你的厚爱;二则希望你能协助我多立军功,助我步入高阶。如此我方能如谢琰一样以战功、声望立足于朝廷。” “将军帐下人才济济。我德舆何德何能如此受两位将军青睐?”我问。 刘牢之笑了一声,说:“我刘牢之也算识人之人。你刘寄......刘寄奴?” 听他称呼我的小名,我笑着点点头:“对,是寄奴。” “你刘寄奴并非寻常人。孙无终能从士卒中将你提到司马之位,他自然非盲人、盲目。最初我认为你只是一个将才,但数月来我冷眼看你参谋、治军,早已认定你绝非寻常将才,乃是一个帅才。如你所述,我帐下的确有不少能人,不过充其量只是良将罢了。具备帅才者,除了司马之外,只有你刘寄奴。而依我看,你较之司马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所需要的,正是你这样一个左膀右臂。你可否明白?” “如此一说,我倒是明了您与孙将军的苦心。二位将军如此器重我,我定当效犬马之劳。” 听了刘牢之的一席话,我彻底弄清了纠缠了我许久的疑问:我猜到了调任刘牢之军中有远比征讨孙恩更重要的任务,但我却没有想到这个任务却是如此任重而道远。也许,我的余生将会为接受了这样一个任务而发生重大改变。至于说是怎样的变化,现在的我是难以估料的。 “嗯,这样便好。”刘牢之见我明白个中厉害关系,心下释然了。 “如今谢琰将军故去了,朝中缺位。能与将军您一争高下的便是桓不才等人。” “还有孙无终。”刘牢之补充说,“你怎知朝廷不会因我风头正盛,反而提拔一个没有斗志的将军?你不要误会,我说这话并不是疑心孙无终。” “我明白。”听刘牢之这么一说,我觉得眼下的朝廷中的政治漩涡的的确确是不可小觑的。多少文治武功的大臣,都因为一招不慎而陷入困局,甚至丢失权力与性命。刘牢之从北府将军变成军阀、一方诸侯的这短短几年内,竟然有如此思虑,可以算得上是一位颇具见识的人物了。 “孙无终能入建康,我当然为其高兴。但德舆你也知道,无终并非那种擅长政治之人。征战沙场他自是勇猛无敌,但与朝中诸臣周旋,既非其能,也非其志。今日议事时,包括我小婿高雅之都不愿攻城,也正是因为各自要保持实力之故。所以你提议由我攻城,虽然我应承下来,但是恐怕一旦实力受损,将来会受制于人。” 我想了想说:“将军考虑的确乃实情,可是将军您试想,假若谁都不愿出这个头,四支军队还是依往常一样分兵攻城,会稽城能攻得下么?没有章法的攻城,只会损兵折将,而且四支军队是一损俱损。但假如将外界的sao扰清空,以一支军队全力攻城,则岂不是更有胜算。即便是久攻不下,抑或是失利,孙无终、高雅之等您的臂膀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嗯。没错。 “倘若这二人游击失利,我军自然也可以分兵支援他二人。如此一来,相比桓不才一军,岂不是胜算更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 “正是。况且,假如攻城失败遭致四位将军同受重创,那么北府其他将军、其他州郡的将军,岂不是坐山观虎斗而获渔人之利?一旦攻城成功,将军您是首功。朝廷即便不提拔您而去提拔其他将军,恐怕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服人。” 这样一解释,刘牢之豁然开朗:“说得没错。” 他高兴地用手指用力敲了下桌子,对我说:“德舆,传令下去。通知即刻议事,并催促各营与与围城的诸军交接。围城之事务必周全,不可大意。我自己坐镇城东,德舆你就监督南面攻城,再派司马和一个参军分别监督西面与北面。” “得令。”我答应一声,准备出帐。 刘牢之又把我叫回来说:“你看每一个攻城军队分为两队,一队专职主攻,一队专职佯攻。如何?” “将军分主攻、佯攻是……?” “我军兵力消耗过大。倒不如单令东面主攻,其它三面佯攻。主攻者用精锐、佯攻者只不过用残弱摇旗呐喊而已。第二日再换北面主攻,其它三面佯攻。每日变化,非将孙恩搅得晕头转向不可。哈哈。” 这倒的确是一条不错的战术。所谓声东击西,就是如此。围城的每一面都全力攻城,敌人也会在每一面都精力防守。而声东击西的话,则守城的人力、物力必然调拨不及。这样一来,就会找到突破的良机。 相对于攻城方,守城方有着无数的优势。但是守城方却有一个最大的劣势,同时也是致命的劣势——即是几率。守城即便成功上百次,但只要有一次失败,则是完败。反之,攻城的屡攻屡败,但只要有一次得手,便大功告成。
善于攻城的将领,非常善于利用这一点。他们并不求一、两次攻城就取得实效,而是追求在一次次攻城中试探守城者的弱点,并在找到契机之后一战而下。 刘牢之一改之前四面攻城的作为,可见他的确是一员擅战的良将。 “此计甚妙!”我对此非常赞同。 晚上步出营帐,走到营寨边远远地望着城墙上防风灯笼高挂的会稽城,不由得思绪万千。 今天和刘牢之的一席话,军事谈得不多,政治却谈得不少。每个人在政治上的悟性是不同的,终生都没有参悟的人也大有人在。 虽身在军中,远离官场,但是我对于政治始终有自己的参悟。这种参悟来自于一个下层人民对于苦难生活的理解,来自于一个百姓对于官场的理解。那些位居人上的官员、士族们自以为能参透官场、参透朝廷、参透州郡、参透平民,然而他们却常常把自己绕进了一个万劫不复之渊。 在当今,人们普遍认同“劫”的存在。不论是信佛陀也罢,信天师道也罢,都认为劫是希望之源。或认为下世为劫,或认为当世为劫,都无不希望从这个劫中得到解脱。有了这样的劫,人们便会变得更具依赖性,变得倾向于将自己的命运交由别人掌握,变得更加随波逐流。 不信鬼神的人只是少数,而我就是个中一员。也许,正因为我不信鬼神,所以才比旁人更加无畏。 刘牢之、孙无终等人,上面有朝廷,下面有平民,始终处于朝廷与平民之间的夹缝中,进退两难。他们有时候不得不被卷入各种政治漩涡,却不能自拔。庙堂之上的人,本就在漩涡之中,更不能身免;寻常百姓,不管身处漩涡与否,死生且不能自主,何况他事。 现在的我,当然早就被卷进去可知或不可知的漩涡里,能否脱身其间,完全不是我能决定的。在许多事上,尽管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但是从意志上却又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因为我觉得无论哪个漩涡都似乎与我无关。 我虽然随波,但却没有逐流。我只是在和同僚做着本职的事,和家人过着本份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