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二、碧涛铁甲英蛮月(二)
“有多大的利润,便有多大的胆量,若是不能以法律将之约束住,那么无限膨胀的对利润的追求,会让胆量大得毁灭自身。无弹窗!更快速!前朝之灭亡,便是缘于此,士绅对于海贸利润的追求,使得他们不允许大明朝廷对一切工商征税,而是想方设法要减这类税务;他们对土地利润的追求,使得他们不顾一切地廉并土地,催租催粮,至使流寇四起。不唯大明,几乎任一朝代末期,都会出现这种情形,究其根源,便在于无法控制的利润追求带来的自我毁灭。故此,华夏朝的官员、百姓都应对此保持警醒……” 不知道为什么,当黄宗羲大叫完“我们的铁甲炮舰在哪里”后,他脑中突然浮起这样的一段话语。 此话语非是他所言,亦不是来自俞国振,而是华夏新近崛起的一位儒士,被方以智赞誉“华夏真儒第一”的王夫之。王夫之倡议“气先理后”、“天下唯器”、“无器不道”与方以智相应和,在华夏朝内部形成了号称“真儒”的学派,于今声势之盛,几为儒家正统。 而黄宗羲自己,虽然口中不承认,甚至时常通过书信与方以智、王夫之辩论,但实际上却也被视为“真儒”学派的一支,他甚至与王夫之所认为“大贾富民国之司命”相应和,提出“工商为本”、“yin祀浮奢为末”;再加上一个跑到南洋去搞大庄园想要应证儒家“天下为公”的陈子龙,三者遥相呼应,一时之间,华夏朝儒林乃至整个思想界,都进入了百huā齐放百鸟鸣的时代,其繁荣鼎盛,可谓千年未有之盛。 在陈子龙半年前托人带给黄宗羲的信中曾经感慨:华夏朝万世基业已成雏形。黄宗羲明白他意中所指,有些蠢人以为制定几条法律拟出几条制度,便可以传承后世,甚至以为这样便是有战略眼光有思想深度,却不曾想,一切法律与制度,都有可能人亡政息,唯有思想,方能久远,哪怕今后法律、制度发生变化,可俞国振不遗余力所倡导的实学之风,已经完全和传统儒学相结合。无弹窗!更快速! 步秀秋不太明白,黄宗羲怎么会突然间在那发愣,对于黄宗羲这样的先生,他是既敬佩,又不屑,敬佩他们的风骨与学问,不屑他们的迂腐与拘泥。这个时候,他身为书院保安之首,有权做出任何决定,因此厉声道:“把黄先生带进去!” 两个保安将黄宗羲夹着退回教学楼。 之所以选择这幢教学楼,是因为整个书院以此楼最近河,而楼后百余米处的河道,便可通往大海。最近情形不大妙,步秀秋对此早有准备,在教学楼里囤积了粮食与水,若能在这里撑上一段时间,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河道上退往大海。 黄宗羲被拖到教学楼,只能焦急地看着周围越聚越多的英吉利人,在他身边,则是被聚拢过来的教师与归化学生。伦敦孔子书院乃是整个大不列颠群岛之上唯一的孔子书院,来此就读的归化学生数量不少——因为他们可以在这里免费吃穿住宿,虽然条件远比不得华夏本土的学堂,可在英吉利,却是无数聪明人梦想前往的地方。 过了没有多久,一个英吉利农夫打扮的欧罗巴人跑了过来,看到他,黄宗羲微微松了口气:“你怎么回来了?” “听闻书院有难,不敢不回,若不回来,岂非不忠不孝,夫子授课四载之恩,汝砺不敢忘也!” 这人文绉绉地回话,让黄宗羲老怀弥畅,拍着他的肩道:“平生弟子,唯汝砺你最为出众,放心,放心,华夏军威万里,必不会坐视我们在此受困……用不了多久,我们的炮舰便会来此。那个时候,我带你回华夏去!” 听得黄宗羲这样说,那农夫打扮的英吉利人脸上喜意几乎无法抑制。啃-文无弹窗!更快速! 他生性好学,但家境贫寒,乃是遗腹子,与母亲关系又是不睦,几乎失学。后来是舅父听闻华夏人开办的孔子书院不仅不收学费广授学问,而且还供应吃穿,便让他来试。他好学的劲头也打动了黄宗羲,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便已经读完。黄宗羲给他取了一个汉名,姓牛,名钝,表字汝砺。 对于牛钝来说,华夏是一个只在梦境中存在的国度,欧罗巴到处都有她的传闻,但是真正能抵达华夏的人并不多,或者说,抵达了华夏后还愿意回到欧罗巴的人并不多,因此,能够到华夏去,特别是到华夏进行学术研究,实在是牛钝作梦也能笑醒的美事。 也不枉他冒着性命危险跑回来了。 步秀秋开枪的行为吓住了那些试图闯入书院的英蛮,不过他们自然也有对策,没多久,他们便推来了炮车,竟然试图用火炮攻击孔子书院。炮声响起之后,孔子书院的一角被轰塌,但旋即,书院里开始反击,几声枪响,炮声便中止了。 “情形如何?” 见步秀秋带着几个保安转了回来,黄宗羲有些紧张地问道。 “山长放心,英蛮被打退了,一时半会应该不敢再来。这些愚氓,竟然相信他们的天主会让他们刀枪不入死而复生,打死几个之后便散了,当真是愚昧至极,这应当是英蛮骨子里的劣根性。” 黄宗羲嘴巴蠕动了一下,哑然失笑。 前明的时候,有用污秽之物破敌军炮阵的事情,黄宗羲对此甚为清楚。只不过短短十多年不足二十年的时光,现在他们就可以傲然评论英吉利人的这种行径了。 此时欧罗巴人的迷信愚顽,当真是令人觉得好气又好笑。黄宗羲便亲眼见到过兜售免罪符声,所谓金币声音一响,灵魂便上天堂,力主此事者竟然就是被认为教宗的教会。黄宗羲也在华夏见过不少传教士,其中不乏大毅力大恒心者,可他们所属的教会却是如此腌瓒不堪,让黄宗羲不免讶然。 “虽是攻不过来,可是他们长期围困当如何是好?”黄宗羲忧忡地道:“况且有不少教谕四处游学尚未回来,若是落到这些愚氓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此前我便警告过,英吉利局势不稳,中枢也曾下令撤回里斯本,可是山长你非要坚持在此。”步秀秋的话语中多少有些怨气。 黄宗羲垂首不语,他确实不曾想到局面会恶化得这么快。 “好在前日我已经派人去了里斯本告急,应该会有接应,我们再撑两天,无论其余人能不能及时赶回,两天后我们都得撤离。”
“秀秋……” “黄山长,我知道你想要对那些教谕负责,相要保护好他们,但是若再拖下去,所有人都保不住!”步秀秋厉声道:“黄山长,一错不可再错!” 黄宗羲闭上了眼。 俞国振将这些儒生打发到欧罗巴来,看似绝情,但是后勤保障做得好,更何况欧罗巴诸国不清楚他们的底细,以为他们真是所谓的“学者”待他们礼敬有加。因此,这几年里黄宗羲等人过得还算是惬意——有时还可以狐假虎威,打着华夏的旗号敲敲欧罗巴诸国的竹杠。 此时欧罗巴经过三十年战争,诸国都在休养生息,勉强还算太平。他们所到之处都受人尊敬,儒家的lun理学说与社会观念,在乱七八糟的欧罗巴广受欢迎,甚至有些欧罗巴国家都在考虑采用科举制度选拔文官,避免教会势力对世俗统治过度干预。 因此,落到如今情形,黄宗羲虽然明知道俞国振会幸灾乐祸,却也无法怪到俞国振头上去。 还是他想到自己流放时间结束,即将要回国,故此放松了警惕啊。 “依你,依你吧……”黄宗羲只能如此说。 他不如此也没有办法,步秀秋已经打定主意,如果黄宗羲不同意,那么他就带着保安和愿意离开的儒生、归化生一起撤离,将黄宗羲留在这里。 在书院里又坚守了三日,第一日还有出外游历的儒生归来,第二、三日,英蛮的包围越来越紧密,就再也没有人能逃回来。眼见书院里囤聚的粮食告急,而包围的英蛮手中武器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火枪,甚至有些明显是英吉利国士兵模样的人也出现了,步秀秋便明白,他再也不能等了。 撤离的过程有些混乱,步秀秋先是领着保安佯作突围进攻,同时黄宗羲带着儒生与归化生登上了前来接应的船。撤退过程中,有两个儒生和四名归化生受伤,倒是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形。载着他们的三艘船刚离开岸边,黄宗羲便看到孔子书院四处火光冒起,望着这一幕,他黯然一叹。 “黄山长不必担心,我们很快就会回来,英蛮会主动为我们建起更大更壮观的孔子书院。”步秀秋昂然挺立:“圣上绝不会容忍任何冒犯华夏之举,英蛮就等着千百倍的报复吧!” 若不知他的底细,还以为他是世世代人的华夏裔呢。 黄宗羲又叹了口气,报复那是当然的,俞国振在对外上,可不是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的蠢脑子,搞什么不征之国。这个消息传回国内之后,想必俞国振会想法子组织一次远征吧。对于这次远征,黄宗羲乐观其成,这些年华夏对外作战得不多,但每一次出征都为华夏收获不少好处,因此,黄宗羲倒不怕会象万历三大征那般劳民伤财徒耗国力。 他们所乘的船并不大,到了泰晤士河河口时,便看到挂着英吉利海军军旗的战舰,这些战舰拥了上来,炮门都打开,当真是杀气腾腾!(未完待续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