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宋1138在线阅读 - 第六章 疯狂

第六章 疯狂

    临安城疯狂了,《三国演义》火了,两位老爷子上班的蒲桥瓦也火了。这几天很多百姓都会谈起《三国演义》的事情,特别是临安东门附近的居民,甚至一些达官贵人也都听到了一些风声。

    在蒲桥瓦,老爷子的《三国演义》已经讲到了第八回,按照规矩一天一回,一回说三场。只要到了两位老爷子说书的时间段,勾栏里面的客人几乎都是爆满。

    由于《三国演义》的蹿红,老爷子被转到了更大的勾栏里评书,几乎每场评书都是上千人围观,由于是大型勾栏,所以老爷子每次说书时都要把嗓门开到最大,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已经让他的嗓子有些受不了。

    沾《三国演义》的光,李奇也小小的火了一把,打响了他的知名度。当然这是他的笔名,他写三国演义用的笔名为‘木子林’,火的也是木子林这个名字。

    《三国演义》一回差不多六千字,李奇用手书写,从早忙到晚也只能写一回多一点,这也是他还不怎么习惯,要是再过一段时间还能再快一点。

    李奇的原稿已经被送回了,不过抄稿估计已经好几十份了吧,而且随着《三国演义》的火热,这些抄稿数量还有蔓延的趋势。其中吕家老爷子让人抄了两份,两个老爷子所在的瓦舍管事人也让人抄了几份,还有就是闻风而来的一些喜欢《三国演义》的读书人,特别是有几个还是李奇的同窗好友。

    李奇曾经在学院上学,认识了一些好友,这次也是其中一个好友黄善打听到《三国演义》是李奇写的,顿时就跑到李奇家中要稿子,李奇当然不给,后来黄善就找来了一帮人抄稿。

    到现在为止,几乎每天李奇爷孙两居住的院子都能看到十几个书生打扮的人在奋笔疾书,这些人都是来抄稿的。

    考虑到古代信息传播速度不是很快,又再者众人保证了不把两个老爷子没说过的章节公布于众后,李奇就放任众人的抄稿行为了。所以每天从早到晚,李奇家的院子里都会看到十几个人拿着‘鹅毛笔’哗哗的写着。

    话说鹅毛笔的书写速度就是要比毛笔快上很多倍,刚开始很多人抄写的时候还用毛笔,认为鹅毛笔不是正途,读书人不屑使用。结果只是第一天时间,费了几十张纸都没写完一回的情况下,众人都纷纷用起了‘鹅毛笔’,一时间水塘镇的鹅就遭了秧。

    此时的《三国演义》,李奇已经写到了第三十七回,虽然他现在有一天两回的速度,但是他一天却写三回。原因嘛,那是因为书写《三国演义》的人变成了别人,李奇只用想到后念出来让别人抄写。这样时间充足得很,也不怕累着了,写作进度就这样快了起来。这段时间有很多人向李奇催稿,结果李奇说手痛,结果就断了两天的更新。

    他确实是手痛了,一连写了好几万字的稿子,他的手腕真是受不了了。最后等更新的人等不及了,特别是吕老爷子,索性最后把吕春派来当李奇的御用抄手,李奇念他就写,还有一些李奇以前的同窗好友也帮忙抄写。

    有人帮忙,李奇就不用怕手腕酸痛的问题了,每天从早六点忙到晚上八九点,日更新一万多字不再话下。

    随着《三国演义》打出名气,终于在其他瓦舍也流行了起来,现在几乎很多客人听书都是冲着《三国演义》去的。

    说道《三国演义》为何刚刚面世就快速蹿红,这是有历史原因的。评书从唐以来得到发展,其中‘唐传奇’就是这些的体现。说书在宋才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很多‘编辑’根据历史上一些事情汇总,编成一些话本,比如《刻舟求剑》的故事,《破镜重圆》的故事,《绿衣使者》等等等等,都是一些短篇小故事。

    历史上真正的小说在明朝后才得到发展,‘编辑’们跟具历史,以及民间流传的故事进行整理,从而写出像《封神演义》之类的演绎类小说。

    而在宋朝,《三国演义》无疑是划时代的作品,它不仅仅是故事类容情节与现今的话本不同,其篇幅字数也是不可同日而语,读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现在宋朝流行的话本只是二十一世纪一本地摊上故事会中的一个小故事的话,那么《三国演义》就是起点至高神花几年时间写出的神作,两相的差别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总之一句话,大家想想电脑网吧普及后网民的疯狂就知道了,零几年的时候甚至有很多人因为长时间上网导致猝死。《三国演绎》就好比二十世纪的网吧兴起,和苹果四代手机面世后的疯狂一般。

    如今临安城的所有瓦舍中,每天都会有说书人在说《三国演义》,这也是李奇暗中推动的结果,李奇与两个老爷子所在瓦舍的主事人见了面,依仗自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李奇与瓦舍达成了一些协议。

    就比如,李奇把《三国演义》的稿子以一章一贯钱的高价卖给瓦舍,瓦舍再把稿子买给其他瓦舍,至于他们能卖出多少钱就不管李奇的事儿了。

    在整个临安的所有勾栏瓦舍都在说《三国演义》的时候,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最赚钱的节目。

    原本临安城中所有瓦舍一天接待的客人平均是五万人次,但是随着《三国演义》的到来,猛然间就激增到了十万,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三国演义》所去。

    在勾栏瓦舍中,最受欢迎的是戏剧,占所有节目的三四成之多,但是《三国演义》却打破了这一现象,原本说书的节目在勾栏中才占一成不到,但是现在所有来瓦舍的客人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选择听《三国演义》的评书,其他人时间充裕才会去看看戏曲或者是杂耍之类的。

    而且《三国演义》的出现,还改变了说书人的生活,以前的说书人每天都要自己准备好几个故事,但是现在他们却不需要了,只需要在各个瓦舍的主事人手中领取《三国演义》的手稿进行练习即可。

    绍兴八年七月十日,一条消息经快马传回临安,顿时整个临安沸腾了,岳飞将军,张应将军,还有韩清将军率军于河清县大败金人,又乘胜收复郑州汝州。这条消息对于临安百姓来说实在是太振奋了,金人攻克汴京以来,大宋的所有百姓就有一种随时面临国破家亡的压力,但是岳飞将军的接连胜利让所有百姓都看到了希望。

    消息传到临安的当天,全城百姓无不杀鸡宰羊庆祝这次的胜利,爆竹声响彻整个临安,就像是过年一般。

    而这天的所有瓦舍勾栏的生意也是特别的好,每一场节目都是爆满。

    为了顺应这场胜利带来的喜悦,也为了赚钱,李奇乘热打铁,他准备再出一本评书《说岳》,全名《说岳全传》。

    《说岳》正是说的岳飞的故事,从岳母刺字开始说起,再到岳飞三次参军,最终含冤被斩于风波亭。

    一连几天时间,李奇把《三国演绎》的更新‘糊弄’完后,就会独自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写《说岳》。

    《说岳》的字数也并不少,以李奇的速度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写完,不过就在李奇写了几天后,他的脸上却是出现了纠结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