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微型超级大国
作为一个战火中成立的国家,以色列基本政策都以安全为主。 虽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成为中东地区的“微型级大国”,把敢于挑战的阿拉伯国家打得体无完肤,始终保持着明显的军事优势,但是以色列从未放松警惕,也从未遗忘惨痛教训。 在二十世纪九零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之后,以色列的安全形势并没得到基本改善,反而有所恶化。 虽然在海湾战争中,以色列非常克制,最终没能让萨达姆抓到把柄,而以美国为的多国部队用一场极为漂亮的空地一体战,拉开了现代战争的帷幕,随着前苏联解体,美国的霸权地位得到巩固,但是以色列感受到的不是更加稳固的安全,而是更加复杂的环境,以及时刻都有可能到来的危险。 原因很简单,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中东局势。 战后,埃及、沙特、阿联酋、阿曼、约旦等众多阿拉伯国家投靠西方,获得了来自美国等众多国家的先进武器,阿拉伯世界的军事实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幅度增强,而以色列与叙利亚的矛盾却没有丝毫缓解。 根据四方联合机构透露的消息,以色列正是在此之后,决定扩大核武库规模。 在以色列上交的一份绝密资料中提到,海湾战争之前,以色列只有二十枚核弹头,而且全部是当量在两万吨左右的原子弹,而在一九九一年到二零零一年间,以色列制造了一百枚核弹头,其中八十枚是氢弹。 在此期间,以色列的国防政策也出现了变化。 在另外一份资料中,以色列国防部曾经制订了一套完善的战略打击计划,即在阿拉伯国家主动起战争、戈兰高地与西奈半岛的战略防线被突破之后,将用核武器摧毁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贝鲁特、安曼、利雅得、多哈、阿布扎比、马斯喀特、撒拉、的黎波里、喀土穆、阿尔及尔、拉巴特等所有阿拉伯国家的都,以及巴士拉、亚历山大、班加西、麦加等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大城市。 该计划被命名为“末日行动”。 得直接一点,以色列将在国家受到致命威胁时,与阿拉伯国家同归于尽。 由此可见,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完全建立在核威胁之上。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美国打响“反恐战争”,以色列的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主要是各个阿拉伯国家积极与极端组织划清界线,避免遭到美国打击,随后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爆政治动荡与内战,更是削弱了阿拉伯国家的实力,让以色列第一次放下了绷紧的神经。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 第二次朝鲜战争,让“反恐战争”走到尽头,也让美国的扩张势头达到巅峰,转而进入战略收缩期。 美国影响力减弱,对以色列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中国没有立即进军中东,而是花了十多年时间解决周边问题,但是由伊朗起的伊斯兰运动,对以色列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所幸的是,美国也没有立即撤出中东,而是把中东当成遏制中国的战场。 在这十多年内,以色列的安全形势还没有恶化到威胁生存的地步。 只是,这十多年来,以色列人、特别是以色列的强硬派领导人形成了共识,即以色列的安全不能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说得委婉一些,美国很重要,没有美国的保护,以色列一天也生存不下去,但是美国已经无法为以色列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只有更加独立的安全防务政策,才能确保以色列不遭受外来入侵。 正是如此,以色列提高了核威胁的地位。 根据公布的资料,二零一四年到二零二四年之间,以色列又生产了四十枚核弹头,因为淘汰了同等数量的核弹头,所以总量没有增加,只是当量得到全面提升。一百二十枚核弹头都是氢弹,爆炸当量均在一百万吨以上。 改进核弹头的同时,以色列也在开投送手段。 在此之前,主要投送工具为战斗机。在二零一四年之后,以色列研制出了射程达到三千公里的弹道导弹、以及射程为一千五百公里的潜射巡航导弹,完成了核弹头小型化工作,具备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能力。 当然,以色列的战略报复计划也应运出台。 按照以色列国防部制订的报复方案,即便伊朗拥有了核武器,而且先动攻击,只要有三分之一的核弹头幸存下来,就能摧毁阿拉伯世界与伊朗,给伊斯兰国家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 也正是这一基本安全政策,让以色列在华盛顿核裁军谈判中拒不合作。 题是,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没有给以色列带来多少好处。 “华盛顿条约”生效之后,除了五个核大国之外,其他有核、或者是试图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将面临新的威胁,即任何一个核大国都有可能以核问题为由,对试图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动战争。 对以色列来说,这就意味着核威胁对国家安全产生的作用大幅度削弱。 得直接一点,如果以色列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即便能够摧毁阿拉伯世界,也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因为没有一个核大国会容忍以色列肆意使用核武器,连美国也不会妥协。 这样一来,真要与阿拉伯世界爆战争,以色列也不见得敢于使用核武器。 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这也正是对以色列动战争的理由。 要命的是,在此之后,阿拉伯国家开始增强常规军备,而且像埃及、叙利亚这种对以色列构成直接威胁的阿拉伯国家纷纷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大肆从中国采购军火,替换美制武器装备。 在以色列强硬派看来,这是阿拉伯国家积极准备战争的明显信号。 这个时候,问题出来了。 如果与阿拉伯世界搞常规军备竞赛,以色列肯定不是对手。随着大批中国造武器装备流入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不但在数量上差得更加遥远,在质量上也失去了优势,再也无法用常规力量应对潜在的威胁。 结果就是,以色列必须加强核威胁,而且制订更加强硬的战略打击计划。 得直接一点,就是以相互毁灭来遏制阿拉伯国家动战争的野心,把核武器当成主动进攻手段,而不是报复手段。
根据披露的资料,在二零三零年前后,以色列国防部就制订了战略打击计划:在战争爆当天,用核武器摧毁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大中城市,消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阿拉伯人,迫使阿拉伯国家不敢轻易动战争。 必须承认,以色列的国防政策非常有效。 当时,阿拉伯国家的常规军事力量已经远远过以色列,至少在武器装备的保有量与性能上过了以色列。即便考虑到军人素质,因为双方的军事力量差距过于悬殊,以色列也没有任何优势。 正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地区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局面。 如果没有核威胁存在,恐怕阿拉伯国家早就动战争了。 题是,这种局面仅仅维持了五年。 在美国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之后,以色列必须做出选择,即在一百二十枚核弹头与美国的安全承诺间做出选择。 毫无疑问,一直把生存放在位的以色列人不会选择后者。 重要的是,在以色列提交给四方机构的核文件中,二零三一年到二零三五年的部分严重缺失。虽然以色列当局宣称,在“华盛顿条约”生效后,以色列就没再制造核弹头,但是以色列不是条约的缔约国,而且缺失的文件中包括了核武器的库存资料,因此以色列当局的解释毫无说服力。 也就是说,以色列故意隐瞒了这五年间的核武器装备计划。 根据这一点,中国坚持认为,以色列在这五年间秘密制造了核弹头,核武库的规模绝对不止一百二十件。 结合以色列这几十年的历史,不难理解,以色列肯定藏匿了部分核弹头。 也许数量不是很多,大概十枚左右,可是足以确保以色列继续维持其原有政策,即用核威胁来遏制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企图。 果真如此的话,以色列的核问题必然成为中美矛盾全面爆的导火索。 在中国看来,以色列的核问题不是以色列的问题,而是美国的问题,即美国有责任约束以色列,而不是放纵以色列,更不是帮助以色列藏匿核弹头,不然中国就没有理由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权利。 在美国看来,这也不是以色列的问题,而是中国的问题,因为中国试图利用以色列核问题进军中东地区。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以色列有安全承诺,如果中国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动战争,美国就不会坐视不管。 当然,战争没有这么容易爆。 至少在三到五年之内,中国不会为了以色列的核问题把重点放在战争上,因为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更加重要。 题是,三到五年之后,中国还会忍让吗? 出于最坏的考虑,如果获得了以色列藏匿核弹头的证据,中国就不会罢手,也就需要获得中东国家的支持。 黄瀚林在这个时候对埃及进行正式访问,正是在为三到五年后的战争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