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皇系统在线阅读 - 安抚使

安抚使

    官名。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称安抚使。宋初沿之,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专使。后渐成为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以知州、知府兼任。如系二品以上,即称安抚大使。官品低者称管勾或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陕西、河东、广南等路,以关系至要,称经略安抚使,以直秘阁以上充任。其官署名安抚使司,亦称为“帅司”。元代仅于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参用土官。明清沿置,为武职土官。宋富弼《范文正公墓志铭》:“延州大将战没,关中警严,于是还公旧职,移知永兴军,道授陕西都转运使......改充经略安抚副使,仍迁龙图阁直学士。”《宋史.张浚传》:“未几,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大使。”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编修

    官名。宋代凡修国史、实录,会要等,均随时置编修官,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属翰林院,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慎行、吴锡麒、蒋士铨、翁方纲等,皆曾授编修之任。参阅《历代职官表.翰林院》。

    按察使

    官名。始于唐初,职在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至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为常设官职。后曾改称采访使、观察处置使,实为各州刺史之上司,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凡有节度使处则以节度使兼。宋代不设节度使,初以转运使兼领提刑,后别设提点刑狱,遂为后世按察使前身,其职务则与唐观察使有别。金章宗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改提刑使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与官员考核。元代称肃政廉访使。明初复称按察使,为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明中叶以后,各地多设巡抚,按察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沿置,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别称臬台、臬司、廉访。《旧唐书.安禄山传》:“[天宝]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如故。”《明史.职官志四》:“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jian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高按察叔嗣》:“[嘉靖]三年,仍起前官,出为山西参政,升湖广按察使。”《清史稿.职官三》:“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省各一人。正三品......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省司议,以听于部院。兼领阖省驿传。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

    保正

    宋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规定五百家设都保正一人,副都保正一人,下有大保长、保长,分别掌管户口治安、训练壮勇等事,意在加强对民间的统治。后世沿其法,因泛称保长等为保正。《宋史.兵志六》:“熙宁初,王安石变募兵而行保甲......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斡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为众所服者为都保正,又以一人为之副”《水浒传》第十四回:“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

    比部

    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职掌稽核簿籍。后世沿之。至唐代,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宋代为刑部三司之一。金元废。明清时用为刑部司官的通称《晋书.职官志》:“至魏,尚书郎有殿中、吏部、驾部、金部、虞曹、比部......凡二十三郎。”《新唐书.百官志一》:“比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句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逋欠之物,及军资、械器、和籴、屯收所入。”清恽敬《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居贫实乐,居丧实忧,吾于伊比部见之。”

    监察御史

    官名。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始设。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书.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别驾

    官名。汉代设别驾从事史,省称别驾,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魏晋以下,诸州置别驾如汉制,职权甚重。隋唐时曾改为长史。唐中期以后诸州仍并置别驾、长史、唯职权已轻。宋改置诸州通判,职守相同,因亦称通判别为别驾。《后汉书.袁绍传》:“绍遂领冀州牧......引沮授为别驾。”晋庾亮《答郭逊书》:“别驾,旧典与刺史别乘,周流宣化于万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安可任非其人。”《宋书.百官志》:“[刺史]官属有别驾从事史一人,从刺史行部。”

    兵部

    官署名。三国魏置五兵尚书,掌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晋代又增驾部、车部、库部,掌车马兵械等。隋唐因北周兵部旧名,设为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器、军令之政,长官本兵部尚书。后代沿置,取权范围不尽相同。《通典.职官五.兵部尚书》:“《周礼.夏官》大司马之职......即今兵部之任也。魏置五兵尚书。”又“后周置大司马,其属又有兵部......至隋乃有兵部尚书,统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曹,盖因后周兵部之名,兼前代五兵之职。”《新唐书.百官志一》:“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其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曰库部。”

    补阙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置,职务为对皇帝进行谏及举荐人才。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南宋及元、明重又设置,然均随设随罢。低一级者为左右拾遗,合称“遗补”。《新唐书.百官志二》:“门下省有......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门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又[中书省有]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掌如门下省。

    布政使

    官名。明太祖洪武初罢元代的行中书省,至宣宗时,除南北两京外,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为加强统治,设置总督、巡抚等官、布政使权位乃轻。清代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司一省财赋及人事,与专司刑名的按察司并称两司。康熙以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又改变明代做法,于直隶亦设布政使,江苏则设二员,分驻于江宁与苏州。别称“藩台”、“藩司”。《明史.职官志四》:“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从二品......掌一省之政,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又“洪武九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俱为承宣布政使司,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改参知政事为布政使,秩正二品,左、右参政,从二品,改左、右司为经历司。十三年改布政使,正三品,参政,从三品......宣德三年罢交阯布政司,除两京外,定为十三布政司。初置藩司,与六部均重。布政使入为尚书、侍郎,副都御史每出为布政使。宣德、正统间犹然,自后无之。”

    参军

    官名。为公府自辟属官,起于汉末。一般即称为参军事。此后至抽北朝,凡诸王及将军开府者,皆设有参军若干员,名目不一。唐代,太子东宫、诸王府官、十六卫及外府州,皆分别置有诸录事参军事、司录参军等职,简称参军。宋代,亲王府置谘议参军、记室参军、大都督府、都督府置录事参军、文学参军等。元以后少见。《三国志.魏志.张范传》:“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又《董绍传》:“董绍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也,举孝廉......袁绍以为参军事。”《宋书.百官志上》:“魏元帝咸熙中,晋文帝为相国,相国府置......参军二十二人。”又“宋高祖为相,止置次议参军,无定员。今曹则有录事、记室、户曹、仓曹、中直兵,外兵、骑兵、长流贼曹、刑狱贼曹、城局贼曹、法曹、田曹、水曹、铠曹、车曹、士曹、集、右墨曹,凡十八参军。参军不署曹者,无定员。”《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太子左右率府有]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上;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胄曹参军事、骑曹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上。”《宋史.职官志七》:“大都督府、都督府[有]长史、左右司马、录事参军,司户、司法、司士、司理、文学参军。”明宋濂《王冕传》:“我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储,授以谘议参军。”

    参知政事

    官名。意为参议朝廷政事,唐初大臣实际任宰相者偶用此称。至宋代,设之以分宰相之权,乃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元丰改制时废。南宋初恢复。元代于各行中书省也设参知政事,为行省的副长官。《新唐书.百官志一》:“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宋史.职官志一》:“参知政事。掌副宰相,毗大政,参庶务。乾德二年置,以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吕馀庆并本官参知政事。先是,已命赵普为相,欲置之副,而难其名称。以问翰林学士陶穀曰:‘下宰相一等有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故以命之。”《皇宋类苑》卷十六引宋欧阳修《归田录》:“景佑中,王沂公曾、吕许公夷简为相,宋绶、盛度、蔡齐为参知政事。”《元史.百官志七》:“[行中书省]每省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右丞一员,左丞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员。”

    察院

    唐宋两代,御史台官员分属三院。侍御史属台院,殿中侍御史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又明代的都察院。御史出差巡视在外,其衙署也叫察院。《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姐披枷带锁,眼泪纷纷,随解子到了察院门首,伺候开门。”参见“御史台”。

    差遣

    宋代为集权于中央,委派京朝官执行地方长官职务,称为“差遣”。中央各机构亦官无专职,大小官吏均以差遣名义出入内外,典领他职。因而所授正官,仅作计给俸禄的虚衔,实不任事。“差遣”反为实际职务。如《宋史.杜衍传》谓衍“召为三司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江陵府。”其三司户部副使为官,天章阁待制为职,知江陵府为差遣。《守史.职官志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似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外官,则惩五代藩镇专恣,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

    长史

    1、秦官。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的属断中均设有长史,事权颇重。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置不改。两汉将军、南北朝时刺史带将军头衔开府者,其幕府设有长史,总理府事。至唐宋,州刺史下亦设有长史,名为刺史之佐,实则权轻。唐宋,州刺史下亦设有长史,名为刺史之佐,实则权轻。然唐代大都督府之长史,名为幕僚长,实为统帅。《晋书.陆玩传》:“累加奋武将军,征拜侍中,以疾辞。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命。”

    2、历代王府宫属中多设有长史,总管府内事务。始设于南朝。因诸王年幼出藩,多以长史行州府事。后世沿置。《旧唐书.职官志三》:“亲王府......长史、司马统领府僚,纪纲职务。”

    常侍

    官名。秦设中常侍,汉沿置。西汉又有常侍郎(亦称骑郎、常侍骑)等,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均为随侍君主左右之官。东汉的中常侍一般由阉充任,简称常侍,传达诏令,掌理文书,权力极大。三国魏以后,中常侍与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不再为宦官专职。《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以赀为骑郎,事孝文帝”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汉仪注》:赀五百万得为常侍郎。”《后汉书.百官志》:“中常侍,千石。本注曰:宦者无员。后增秩比二千石,常侍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顾问应对给事。”

    丞相

    官名。战国秦悼武王时始置左右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其任为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西汉初,称相国,后改丞相,与掌军的太尉、掌监察的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改为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三国、晋、南北朝时,或称丞相,或改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废置不常,多由权臣担任。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明初亦设丞相,未久废。古代文章中往往用为宰相的通称。

    祠部

    三国魏始置,为尚书列曹之一。掌祭祀及死丧赠赐等事。南北朝多沿置。自唐代以下,成为礼部所属四司之一。明清改为祠祭司。一般亦用为礼部司官的通称。《宋书.百官志上》:“魏世有殿中、吏部、驾部......祠部。”《新唐书.百官志一》:“[礼部]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

    大将军

    官名。起于战国,历代多沿用,而以汉代地位最尊。汉初以韩信为大将军,其后又称为大司马大将军,位最尊贵,霍光、王凤等皆曾任之。三国时魏、吴并增置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唐宋于十六卫皆置大将军;明初徐达为将军;清初年羮尧及诸王也曾授予大将军等号,督师出征,礼遇殊异,然并非常设,事毕则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一》。

    大理寺

    官署名。汉景帝时改廷尉为大理,北齐时始设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中央机构。隋唐以下多沿其制。明清时大理寺卿为正三品,在大九卿之列。卿以下设少卿、寺丞、评事等职,掌审谳平反刑狱及其政令。又,古代司法之官于棘树下审讯案情,大理寺多植棘,故亦称为“棘寺”。《新唐书.百官志三》:“大理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掌折狱、详刑。凡罪抵流、死,皆上刑部,覆于中书、门下。”《明史.职官志二》:“大理寺......卿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少卿、寺丞赞之。”刘海年、杨一凡《中国古代法律史知识》:“唐朝以大理寺主管审判,刑部主管司法行政,御史台主管监察。”又“明清在中央以三法司为理刑机关:刑狱归刑部,纠察归都察院,而大理寺却成了专司驳议的慎刑机关。审判权归刑部掌握,这一点上与唐宋正好相反。”

    大司空

    官名。西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复旧称,哀帝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称三公。东汉旅馆司空。明清时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成帝绶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事如故。”《后汉书.百官志一》:“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世祖即位,为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大司马

    官名。西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与大将军联称为大司马大将军,西汉一朝,常用为加官,授与掌权的外戚,也有不兼将军号者。南朝曾沿置,事实上为兼握政务与军事重权的高官。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骠骑、车骑之上,以代太尉之职,故恒与太尉迭置,不并列。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晋受魏禅,因其制。”清李暾有《拜张大司马墓》诗。按:大司马指张煌言,明末桂王曾授以兵部尚书。

    大司徒

    官名。西汉哀帝时罢丞相,置大司徒。与大司、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称司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后汉书.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大学士

    官名。唐代有宏文馆学士、集贤院学士,为掌文学著作之官,尝以宰相兼领、知馆、院事,称大学士。宋沿之,对学士中资望特高者,加‘大’字。及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2年)废丞相及中书省,十五年仿宋制设大学士,以为皇帝顾问。成祖即位后,以侍讲、侍读学士等翰林官参预机务,入内阁,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替皇帝起草诏令,批条奏章,商承政务,其本身官阶在尚书、侍郎下,但实权甚重。稍后,以尚书、侍郎入阁办事,兼大学士,加官至于一品,位望益尊,乃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设立军机处,大学士职权为军机大臣所代替,其称仅作为荣衔,授予军机大臣及内外各官资望特高者,为正一品。大学士皆以殿阁名入衔,明有中极、建极、文华、武英等殿和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无定员;清隆十年(公元1745年)以后,大学士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入衔,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均为文臣最高官位,汉人一般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明史.职官志一》:“[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似批答,以平允庶政......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其地]又名内阁。”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大学士]何人用何名,由皇帝个别临时指定。清代大学士与明代不同,官阶为正一品,在所有文职中居第一位,并享有最高的荣誉。一般以授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为拜相。在公私礼节上都以中堂为称呼。”

    待诏

    官名。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侯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有待诏公待诏金马门等名目。唐初,凡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等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于翰林院,以备传唤。玄宗时遂以名官,称翰林待诏,掌批答四方表疏,文章应制等事。辽有翰林画待诏。明清时,翰林院中仍置有待诏,但地位低微,掌校对章疏文史。宋元时亦用以尊称手工艺人。《汉书.公孙弘传》:“时对者百余人......拜为博士,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收弈,各别院以禀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词学。武德、贞观时,有温大雅、魏徵、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永徽后,有许敬宗、上官仪、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目......玄宗即位,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张垍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

    待制

    官名。起于唐代,本为轮番值日以备皇帝顾问之意。至宋代始成为官称。宋制,文臣于本官之外,加给殿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兼官头衔,以为恩荣。辽金及明初,翰林院尚存此官,但地位远较宋时为低。《宋史.包拯传》:“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又“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火敛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明史.职官志二》:“洪武二年......增设待制,从五品”又“十四年定学士为正五品,革承旨、直学士、待制。”参阅《宋史.职官志二》。

    道员

    职官名。明初布政司、按察司因辖区大而事繁,布政司的左右参政、参议分理各道钱谷,称为分守道;按察司的副使、佥事分理各道刑名,称为分巡道。此为道员称谓之始。至清乾隆间裁去世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职,专设分守道与分巡道,多兼兵备衔,管辖府、州,乃成为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级行政长官。别称“道台”、“观察”。《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八点钟一位客到,乃是这里有名的一位道台叫做’磕头道台’。”又第九回:“王观察信上言明,是奉了东抚之命,前往东洋考察学务。”东抚,指山东巡抚。

    典史

    官名。元代始设,明、清因之,每县设典史一员,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充县署之事务官。品秩为未入流。《元史.百官志七》:“上县,秩从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

    殿中侍御史

    官名。自魏晋以后均为监察官之一。唐代殿中侍御史属殿院,掌殿廷仪卫及京城的纠察。宋代沿置,掌纠弹百官朝会时失仪者。明清不置。《旧唐书.职官三》:“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于卤簿中纠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新唐书.张行成传》:“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

    东厂

    官署名。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为夺取帝位,阴结京师宦官,以为内应。即位后,对朝廷大臣多不信任,乃一反太祖关于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二月,置东厂于北京东安门北,命所宠信宦官一人掌理,委以缉访刺探的大权。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之上。是明朝皇帝镇压人民和官员中反对派的工具,罪恶极大。与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创自有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未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又“祖制,凡朝会,厂卫率属及样尉五百名,列侍奉天门下纠仪。凡失仪者,即褫衣冠,势下镇抚司狱,杖之乃免......迨万历时,失仪者始不付狱。”又“东厂之设,始于成祖。锦衣卫之狱,太祖尝用之,后已禁止,其复用亦自永乐时。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

    都察院

    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初及建议机关明初,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清代改以左右副都御史专为总督、巡抚的国衔(明代,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衔),以方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又以六科给事中并入,因合称为科道。《明史.职官志二》:“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jian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奉劾......而都察院总宪纲。”

    都监

    官名。

    1、唐代中期命将出师,以宦官为监军,称都监、都都监。

    2、宋代兵马都监的简称。诸路、州、府皆置。各路都监掌本路禁军、屯戌、边防、训练之事。州府以下都监掌本地屯驻、兵甲、训练、差使等事务。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都督

    官名。本意为统领,总领。始称于东汉末。魏文帝黄妆三年(公元222年)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而都督中外诸军及大都督权位为最重,实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两晋南北朝因之。北周改都督诸军为总管。又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之称。至隋文帝时,三都督并为散官。唐复旧称,设大都督府,后又分都督府为上中下。大都督(上都督)以亲王为之,遥领其任,亦常用为赠官。中叶以后,以节度使、观察使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之名遂废。元置大都督府,统领诸卫。明代置五军都督府,各有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分领京卫与各地卫所,为全国最高军政机关。后各卫所仅余空名,都督乃成虚衔。清初沿之,后废。《三国志.魏志.曹真传》:“文帝即王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候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晋书.桓温传》:“又加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候黄钺。”《新唐书.裴行俭传》:“复为金牙道大总管,未行卒,年六十四,赠幽州都督......中宗即位,再赠扬州大都督。”参阅《通典.职官十四.都督》、《新唐书.百官志四下》、《明史.职官志五》。

    都御史

    官名。《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后来王景隆官至都御史,妻妾俱有子,至今子孙繁盛。”《清兄稿.文苑传一.龚鼎孳》:“康熙初,起左都御史,迁刑尚书。”参见“都察院”。

    都统

    职官名。清代八旗中每旗的最高长官。八旗制度:每旗置固山额真一人,左右梅勒额真(后改为梅额章京)各一人。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定固山额真汉名为“都统”,定梅勒章京汉名为副都统,职掌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训练等事。又清代在各省建置驻防八旗,设将军或都统为长官,一般两者不并置,凡设将军处,其下置副都统。在一部分地区,都统即为该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如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等。《清史稿.职官志四》:“各省驻防将军等官:将军......都统。”注:“从一品。”又:“先是经略大臣、大将军、大征伐则置,毕乃省。逮建八旗,驻防简将军、都统领之。”清方苞《广东副都统陈公墓志铭》:“一调再迁而至碣石总兵官,擢广东副都统。”

    督邮

    始置于西汉中期,为各郡的重要属吏。见于记载的有“督邮曹掾”、“督邮掾”、“都邮”等,通称“督邮”。职责为代表太守巡行属县,督察长吏和邮驿,宣达教令,兼司捕亡等。一郡分的数部的,每部各有督邮一人。唐以后废。《汉书.文帝纪》:“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律说,都吏今督邮是也。”《后汉书.卓茂传》:“平帝时,天下大蝗......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出自案行,见乃服焉。”李贤注:“《汉书》《志》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度支

    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晋及南朝宋、齐、北朝北魏、北齐均设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初沿之。文帝开皇三年改称民部,为六部尚书之一。唐初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下有度支郎中。至宋代,度支使与户部使、盐铁使,总领全国财赋,合称三司使。度支命名下设有副使、判官等。元明不设三司,事权归于户部。《宋书.百官志上》:“魏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书。晋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尚书......江左则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合为五曹尚书。”《旧唐书.职官志二》:“[户部]其属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又“度支郎中一员,从五品上......掌判天下租赋多少之数,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通途之利。每岁计其所出而度其所用,转运征敛送纳,皆准程而节其迟速。”《新唐书.杜佑传》:“历金部郎中,为水陆转运使,改度支兼和籴使。”参见“三司使。”参阅《通典.职官五.户部尚书》。

    夺情

    古代官员遭父母丧,例须归家守制。大臣要员如因时局不能离任者,朝廷可命其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称为“夺情”。又,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而就职者,也称夺情。《周书.王谦传》:“朝议以谦父殒身行阵,特加殊宠,乃授谦柱国大将军。以情礼未终,固辞不拜,高祖手诏夺情,袭爵庸公。”《北史.李德林传》:“寻丁母艰,以至教闻,朝廷嘉之,裁(才)百日,夺情起复,固辞不起。”《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己卯,张居正父丧讣至,上以手谕宣慰......然亦无意留之。所善同年李幼孜等倡夺情之说,于是居正惑之,乃外乞守制,示意冯保,使勉留焉。”冯保,当时有势力的宦官首领、司礼太监。

    二府

    1、宋代,三省不掌握政、军大权。掌政务者为中书门下(政事堂),称东府;掌军政者为枢密院,称西府,合称“二府”,为当时最高行政机构。《宋史.孝宗纪》:“帝始谕二府,以旬日当内禅。”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十六引《魏王别录》:“真宗晏驾:二府同受遗诏,辅立仁宗及皇太后权听断军国事。”

    2、明、清时,俗称同知为“二府”,因其地位仅次于知府,而职务则同于知府。《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东做了两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才升到这里。”

    二千石

    汉代对郡守的通称。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习惯上因有此称。《汉书.朱博传》:“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

    封驳

    对皇帝失宜的诏命,封还并署列理由或意见。汉代封还诏书之事多有,然无封驳之名,亦无专官执掌。唐制规定,凡诏敕须经门下省,如认为有失宜的书。五代时废止。宋太宗恢复唐制。明代罢三省,设六科给事中,诏旨至六科给事中,有不便者,给事中可以驳正。清代,其制废。《新唐书.萧仿传》:“大和中,擢进士第。除累给事中。宣宗力治,喜直言,尝以李璲为岭南节度使,遣优工趋出追之,未及璲所而还。后以封敕脱误,法当罚,侍讲学士孔德裕曰:‘给事中驳奏,为朝廷论得失,与有事奏事不类,不应罚。’诏可。”又《李藩传》:再迁给事中。制有不便,就敕尾批却之......裴垍白宪宗,谓藩有宰相器,会郑絪罢,因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河东节度使王锷赂权近求兼宰相,密诏中书门下曰:‘锷可兼宰相。’藩遽取笔灭‘宰相’字,署其左曰:‘不可’。还奏之。”清顾炎武《日知录.封驳》:“汉哀帝欲封董贤,丞相王嘉封还诏书。胡三省曰:后世给、舍封驳本此。”清汤鹏《浮邱子.直解中》:“能纳诲之谓直......能封驳诰敕之谓直。”参阅《宋史.职官志一》。

    封疆大吏

    指明代的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与清代的总督、巡抚。因皆系皇帝亲自任命,掌握军政大权,镇抚一方的要员,故称。《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连升带保,不到二十年功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湖北巡抚任上,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亦称“封疆大臣”。马其昶《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曾门。”

    府尹

    指官名。北宋曾于京都开封设置府尹,以文臣充,专掌府事,位在尚书下、侍郎上,少尹二人佐之,然不常置。明代于应天、顺天,清代于顺天、奉天设置府尹,其佐官称府丞。《宋史.职官志六》:“开封府。牧、尹不常置,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中都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又“崇宁三年,蔡京奏:‘乞罢权知府,置牧一员、尹一员,专总府事。’”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老夫姓包名拯,字希文......官拜龙图阁待制,正授南衙开封府尹之职。”按:宋代包拯所任,实为权知开封府,见《宋使》本传。参阅《明史.职官志三》、《清史稿.职官志三》。

    告身

    古代授官时发给的文书凭证。与后世委任状类似。起源甚早。北周时已见此称。南朝称“除身”。唐代至中叶后,官爵冗滥,有空白告身,随时可以填授,至有“大将军告身仅博一醉”之讥。宋代亦称“官告。”《北齐书.傅伏传》:“周克并州,遣韦孝宽与其子世宽来招伏......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通典.选举三》:“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各给以府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公卿皆给之。武官则受于兵部。”

    给事中

    官名。原意为有事殿中,在内廷服务。秦官,汉代沿置,为御史大夫、将军、列侯、九卿以至博士、谒者的加官。均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计论政事。至魏晋,始为正官。隋唐以后为门下省之要职,位在侍中及门下侍郎下,掌驳正政令之违失。元代废门下省,给事中又兼修起居注。明代,采宋供事中分治六房之制,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若干人,钞发章疏,稽察违误,其权尤重。清代,六科各设掌印给事中,满汉各一人,给事中,满汉各一人,雍正时改隶都察院。一般尊称为给谏。《汉书.王商传》:“莫得留给事”王先谦补注引钱大昕曰:“武帝时终军以谒者给事中,宣帝时田延年以大司农给事中,杜延年以太仆给事中,魏相以御史大夫给事中,元帝时萧望之以关内侯给事中......是三公、列将军、九卿皆得加之,不止大夫、博士、议郎也。”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唐代给事中是能行封驳之职的。封是封还诏书不行下,驳是驳正诏书之之所以失......唐制,关于处理政务的诏敕,是中书拟就,通巡门下发交尚书省执行的,在发下以前,门下省自然还可以发表意见。”

    工部

    官署名。三国魏置水部掌航政与水利。西晋初,又置屯田与起部,掌农垦及工程事务,南朝多沿之。隋唐因北周工部旧名,设为尚书省六部之一,兼有前代诸曹之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长官为工部尚书。后代相沿不改。《新唐书.百官志一》:“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通典.职官五.工部尚书》:“《周礼.冬官》其属有考工,掌百工之事,曰国有六职,百工是其一焉......至隋乃有工部尚书,统工部、屯田二曹,盖因工部后周之名,兼前代起部之职。”

    功曹

    汉代郡府自辟属吏中有功曹史或功曹掾,简称功曹,其职除掌郡吏的任免外,并与闻一郡政事,常可代行太守职务。与五官掾、督邮同称右曹或右职,在郡的属吏中位最高。历代沿置,隋唐改名司功,职权远不及汉代之重,渐成空名。明废。又古代卿寺中也有置功曹者。汉王充《论衡.遭虎》:“功曹,众吏之率。”《后汉书.冯勤传》:“初为太守铫期功曹,有高能称。期常从光武征伐,政事一以委勤。”又《乐恢传》:“为[郡]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三国志.魏志.臧****》:“太守张超请洪为功曹......政教恩威,不由已出,动任臧洪。”

    光禄寺

    官名。秦代称郎中令,汉初沿置。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末复称郎中令。为宫廷宿卫及侍从诸官之长。魏晋复设,以后废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禄卿,北齐置光禄寺,设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为专职,与汉代执掌完全不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晋书.职官志》:“光禄勋,统武贲中郎将、羽林郎将、冗从仆射、羽林左监、五官左右中郎将、东园将、太官、御府、守宫、黄门、掖庭、清商、华林园、暴室等令。”参阅《通典.职官七.光禄卿》。

    光禄寺卿

    官名。南朝梁置光禄卿,北齐称光禄寺卿,后代沿之。主要掌宫廷饮膳及祭献食品。清末始废。参见“光禄寺”。

    工部

    官署名。三国魏置水部掌航政与水利。西晋初,又置屯田与起部,掌农垦及工程事务,南朝多沿之。隋唐因北周工部旧名,设为尚书省六部之一,兼有前代诸曹之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长官为工部尚书。后代相沿不改。《新唐书.百官志一》:“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通典.职官五.工部尚书》:“《周礼.冬官》其属有考工,掌百工之事,曰国有六职,百工是其一焉......至隋乃有工部尚书,统工部、屯田二曹,盖因工部后周之名,兼前代起部之职。”

    光禄勋

    官名。秦代称郎中令,汉初沿置。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末复称郎中令。为宫廷宿卫及侍从诸官之长。魏晋复设,以后废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禄卿,北齐置光禄寺,设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为专职,与汉代执掌完全不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晋书.职官志》:“光禄勋,统武贲中郎将、羽林郎将、冗从仆射、羽林左监、五官左右中郎将、东园将、太官、御府、守宫、黄门、掖庭、清商、华林园、暴室等令。”参阅《通典.职官七.光禄卿》。

    翰林

    1、指翰林学士。亦为明清时翰林院属官的通称,包括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殿试朝考以后,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则称为“点翰林”。唐的居易《洛中偶作》诗:“五年职翰林,四年涖浔阳。”宋欧阳修《赠王介甫》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明史.选举志二》:“成祖初年,内阁七人,非翰林者居其半。”

    2、指学士院或翰林院。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参政欧阳文忠公》:“公在翰林,仁宗一日乘间见御阁春帖子,读而爱之,问左右,曰:‘欧阳修之辞也。’”《明名.选举志二》:“[庶吉士]三年学成,优者留翰林为编修、检讨,次者出为给事、御史。”《清史稿.儒林传.二全祖望》:“祖望为学,渊博无涯涘,于书无不贯串。在翰林,与绂(李绂)共借《永乐大典》读之,每日各尽二十卷。”

    翰林学士

    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至唐玄宗时,于翰林院之外别建学士院,选有文学的朝官充任翰林学士、入直内廷,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德宗以后,时事多艰,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将外、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内相”之称。其加知制诰衔者即等于暂代中书舍人,因之,充学士者经中书舍人,往往即能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旧唐书.职官志二》:“至德以后,天下用兵,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尤择名士,翰要学士得充选者,文士为荣......德宗好文,尤难其选。贞元已后,为学士承旨者,多至宰相焉。”又《李泌传》:“数年,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颇承恩遇。”宋苏轼《司马文正公行状》:“‘神宗即位’首推公为翰林学士,公力辞,不许。”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翰林学士。宋制与唐大体不异,唯学士与舍人都不用正式名称,学士只称直学士院,舍人只称知制诰,学士仍是内制,舍人仍是外制,总称两制,两制都是朝列的清班。唯资历最深的才正式除授翰林学士,一经授职翰林学士,即有入相之望。所以翰林学士在唐代不是正官,而在宋代则成为正官。”

    翰林院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初始置,本为各种文学技艺供奉内廷之所。至宋代,以翰林院勾当官总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属内侍省,以至御厨茶酒亦有翰林之称。至于翰林学士供职之所,在唐为学士院,至宋始称翰林学士院。所设翰林学士等职,专掌声制诰诏令撰述等事。辽于南面官中置翰林院。元代称翰林兼国史院。明代将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归并于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院长官为学士,其下设有侍读学士、侍进学士、侍读、侍讲、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孔目;史官有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清沿明制,掌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所属职官略同于明代,统称翰林。其在南书房行走者,一般皆为翰林出身,官衔称南书房翰林。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应供奉之人,自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其间者,皆称翰林,如今之翰林医官、翰林待诏之类是也......学士院在禁中,非内臣宣召,无因得入。”《宋史.职官志六》:“翰林院勾当官一员,以内侍押班、都知充,总天文、书图画、医官四局。”又“翰林学士院......掌制、诏、令撰述之事。”参阅《明史.职官志二》、《清史稿职官志二》。参见“学士院”。

    鸿胪寺

    官署名。汉改秦代典客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后汉书.百官志二》:“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明史.职官志三》:“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饗、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赞百官行礼。”

    户部

    官署名。三国魏以后,常置度支尚书,掌财用,隋始改称民部尚书。唐避太宗讳,改称户部,为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后代相沿不改。《新唐书.百官志一》:“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其属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

    宦官

    古代以阉割后失去男性功能者有宫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称为“宦官”。史书上又称阉(奄)人、奄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本为内廷执役的奴仆,不能干预外政,但因与皇室接近而关系密切,故东汉末、中晚唐、明代皆曾造成宦官****、政治黑暗的局面。《汉书.惠帝纪》:“宦官尚食比郎中。”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宦官,奄寺也。”又《百官志三》:“中常侍,千古。本注曰:宦者,无员。”《新唐书.宦者传上》:“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宦官黄衣以上三员,衣朱紫千余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其在殿头供奉,委任华重,持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所至郡县奔走,献遗至万计。修功德,市禽鸟,一为之使,犹且数千缗。监军持权,节度反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肃、代庸弱,倚为捍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泚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剽士奇材,则养以为子;巨镇强藩,则争出我门......祸始于开元,极于天祐,凶愎参会,党类歼灭,王室从而溃丧,譬犹灼火攻蠹尽木焚,讵不衰哉!”清赵翼《二十二史答记.宦官之害民》:“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参阅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

    黄门

    指宦官。西汉,少府所属之中黄门给事于禁中,东汉沿置,主管宫廷宿卫、侍从出入等事。又置小黄门及黄门令。皆由宦者担任。后世因用为皇帝身边宦官的通称。《汉书.百官公聊表上》:“少府......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颜师古注:“中黄门,奄人居禁中黄门之内给事者也。”《后汉书.百官志三》:“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后汉书.百官志三》:“小黄门,六百石。本注曰:宦者,无员。掌侍[皇帝]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诸公主及王太妃等病苦,则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诸公主及王妃等有病苦,则使问之。黄门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省中诸宦者。”李贤注引董巴曰:“禁门曰黄闼,以中人主之,故号曰黄门令。”

    监察御史

    官名。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始设。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书.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假黄铖

    魏晋南北朝时,重臣出征往往加有假黄钺的称号。黄钺,以黄金为饰,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借之以增威重,有代表皇帝亲征之意,《晋书.职官志》:“魏文帝黄初三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又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则总统内外诸军矣。”《通志.职官略六》:“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等权重者乃居之。宋氏人臣无居者,唯江夏王义恭得假黄钺。”

    集贤院

    官署名。唐**元中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事,掌刊辑经籍、征求隐逸等事。至宋代,设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称为三馆,掌理秘书图籍等;集贤院置大学士,由宰相兼领,并设学士、直学士、修撰、校理等官。元代图籍归秘书监,集贤院执掌与前代颇有不同。《新唐书.百官志二》:“集贤殿院。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辑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宋史.职官志四》:“秘书省......秘书郎二人,掌集贤院、史馆、昭文馆秘阁图书,以甲、乙、丙丁为部,各分其类。”《元史.百官志三》“集贤院,秩从二品。掌提调学校、征求隐逸、召集贤良,凡国子监、玄门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祭遁之事,悉隶焉。国初,集贤与翰林国史院同一官署。至元二十二年,分置两院,置大学士三员、学士一员、直学士二员、典簿一员、吏属士人。”

    黄门侍郎

    官名。秦及西汉郎官给事于黄闼(宫门)之内者,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东汉始设为专官,或称给事黄门侍郎,其职为随侍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下,因掌管机密文件,备皇帝顾问,规谏违缺,地位日渐重要。唐初曾改称东台侍郎、鸾台侍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门下侍郎。《后汉书.百官志三》:“黄门侍郎,六百石。本注曰:无员。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晋书.职官志》:“给事黄门侍郎,秦官也。汉以后并因之,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无员。及晋,置员四人。”又《和峤传》:“人为给事黄门侍郎,迁中书令,帝深器遇之。”《旧唐书.张说传》:“景龙中,丁母忧去职,起复授黄门侍郎,累表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