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乱世权臣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田间地头

第三百六十五章 田间地头

    秋天游江南郡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此时青山绿水都已远去。

    然而你若是以为这样就什么都看不到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不说清可见底的有山上的枫叶,就是微风卷起枯叶迎面飞来,都是一种享受。

    这么说有些矛盾,恰如此时太子的心情。因为毕竟是公差,此时却成了与谢神策两人的郊游,多少会有些良心不安。

    太子的仪仗按照既定路线行走,此时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谢神策与太子二人都快要到苏州城了。

    “太湖大泽灌溉了整个江南郡,而江南郡的粮食,则足以支持三个道的需要。今年天赐恩德,淮扬道丰收,我大晋的窘境该缓过来不少。”

    太子与谢神策已经出来两天了,路上的景色在谢神策的口述之下变得有意思很多,而最让人觉得欣喜的,则是金灿灿的已然成熟的稻子。

    谢神策微笑着应允道:“都是陛下洪福。”

    太子也笑了,然后说道:“真想亲自试试。”

    “那不妨试试?”

    试试,自然是试试割稻子。

    又行了十来里,两人来到一个村子,正好有人在秋收。

    谢神策谎称二人赶路腹中饥饿难当,愿意用半天功夫换一顿饭吃,一名老人打量了下二人,便点了头。

    太子五指不沾阳春水,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与这些毕生都在土地上谋生的人说话,搭话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谢神策肩头,于是趁着还有小半个时辰开饭的这段时间,谢神策与那名老人攀谈了起来。

    “老人家,这片田地都是村子的?”

    “哪里都是,大部分都是城里武大官人的。村子的田地只有那边一小块而已。”

    老人伸出干瘦糙黑的手,往着东北角指了一指。

    那片田里的稻子长势倒是不错,只是面积实在是小。

    “大多数就只有一两块田地,那些田地那里够吃?更不要说上交朝廷的赋税了。所以公子看到的这一大片,九成都是武大官人的。若非今年收成好,恐怕来年,这里都是武大官人的了。”

    谢神策听着这些话,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

    地主将田地租给佃农,严格来说是不足以自足的自耕农,然后收取租子。农家一年所得,得去掉租子和赋税,最后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而江南郡的租子,谢神策大致了解到了,是十取其四。加上赋税,农家到手最多不过三四。

    若是遇着丰年还好,一旦遇上了灾年,那可就惨了。为了上交租子与赋税,家破人亡、鬻儿卖女都是正常的。

    小农经济,从来都是靠天收。农民,都是用头发丝将自己掉在悬崖上生活。

    然而这里比起河北道来,已经是好上太多了。

    “原来这一片,都是村子的......”话匣子打开了,老人也就慢慢讲开了,加上谢神策极有技巧的接腔,太子虽然插不上话,但也渐渐的明白了一些。

    “......雨下不停。眼看已经要齐穗了,都急啊,村里的壮劳力们都齐齐出动,修堰开渠,想着即便下大雨也无妨了,怕就怕雨一直不停,不然穗子不就被浇死么。哪知道后来雨虽然停了,但是上游开堤......全部淹没了。”

    “就没有找官府理论?”

    “找了!怎么没找?可是没用啊,武家开堤的文书就是官府批下的。再说了,他们说派了两个官差下来,预先通知过了,不接受赔偿。反而是告我等栽赃嫁祸,用心不纯讹人。”

    “那官差呢?”

    “哪里有什么官差,那两人都没出城,就是鬼混了一天,那告示也是让一个半大孩子贴在村口的。可是那时候雨还没停,谁知道告示什么时候就被吹走了污了,没人见着。”

    “那官司后来......”

    “自然是输了。然后为了继续生活,不得已将田地贱卖,然后租来种粮食。两年下来就成了现在这样。”

    太子与谢神策毫无形象的坐在田埂上,一人捧着一大碗浑黄的苦茶,听着头发稀疏的老头儿讲眼前这片田的历史。

    老人说完,问道:“两位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吧?”

    谢神策微微一笑,说道:“表哥是晋阳人士,我就是淮扬道人。出来游历的。”

    老人干瘪的笑了笑,拱手说道:“那位公子不怎么说话,口音也听不出来,竟然是京都人士,失敬失敬了。”

    太子笑着拱了拱手,算是回礼。并没有把老人神情恭敬动作敷衍放在心上。

    “倒是公子你,说话是我淮扬道人,只怕是江北的吧?”

    “老人家好阅历!正是滁州人。”

    “哈哈,哪里有什么阅历,只不过是听着耳熟罢了。想来小老儿十几年前还去过一趟滁州城,那时候小老儿腿脚利索,是保甲,走五六十里山路不带喘气的......”

    头发花白且稀疏的老头儿又说起了当年勇。

    “爷爷!饭菜要好了。”

    一名布衣女孩儿站在田埂那头往这边喊道。

    老头儿连忙答应,然后邀太子与谢神策准备入席。

    走过田间,谢神策看着女孩儿一路走着喊着,从西边喊道东边,那些人偶有抬头回应,大多数还是埋头,哎一声表示知道了,然后乘着太阳躲进云里的时候赶紧再多割一些,下午就轻松些。

    太子与谢神策走到凉棚,放下茶碗,然后到溪边净手。

    不少农人见两人在上面洗手,便自觉地走到下面,洗脸洗手洗脚。

    只看衣着还有两匹马,便知道两人定然是殷实人家,说不得还是大族子弟,天然的阶层差距使得他们在心生羡慕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保持了敬畏。

    谢神策在身上擦了擦手,心里暗暗自嘲,什么走到田间地头,与农夫大婶畅谈“今年收成怎么怎么”,都是奢望。实际上,你若是骑着马在小道上走着,隔着多远,乡下的百姓看到你了,都会避得远远的。什么与百姓打成一片......又不是一千多年后。

    而即便是那个时空,这样的场景,有时候敢上前说话的,说的话还是事先对着稿子训练了半个多月的。

    也就是见过“大世面”的老人才敢与两人说说笑笑。然而不仅是谢神策,就是太子也发现了,老头儿在说的时候,也尽量注意着两人的脸色,生怕说道什么忌讳。

    上了土坡,女孩儿站在两人面前,手里拿着一块白手绢,脸颊微红,犹豫着是不是要说出口。

    灰布衣,系着一块黑围裙,脚下是黑布鞋,头上是大辫子,包着块红手帕。

    太子与谢神策齐齐站住了,想着她肯定有什么要说的。

    “......爷爷有些话唠,两位公子不要见怪,有什么说错了的,也请两位公子多多包涵,莫要笑话农家人见识浅薄。”

    太子问道:“你读过书?”

    女孩儿吃了一惊,心道这人口音真是好听,他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脸颊更红了,说道:“读了一年书塾,认得几个字。”

    太子点了点头,伸出手说道:“给本......公子擦手的?”

    女孩儿吓了一跳,心道这人真是无礼......直接。恼羞之余又有些高兴,想着这样的话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还好他先说了。

    忙不迭的将手帕塞到太子手里,然后飞一般的跑了。

    谢神策笑了笑,太子将手擦干净,然后将手帕收好,朝着凉棚走去。

    农忙时节的饭菜总要丰盛一些,尤其是今年是大年,于是满是伤痕的餐桌上竟然有了鸡鸭鱼rou。

    太子与谢神策以及老人,还有一个壮年汉子坐了一桌,其余人分散开来。

    作为村长,老人自然是在吃饭前发表了一番感谢老天风神雨神,然后洒了一杯酒在田头,大伙儿严肃之后嘻哈一声,就忙着盛饭吃菜。

    一条葱花鲫鱼,一只肥鸭,一碗青菜豆腐,一碗加了两瓣大蒜的茄子,再一盘花生米,就是简单丰盛的午餐。

    朴实的庄稼汉子饭量不小,而且能看得出来,酒量也不小。

    因为下午还要继续收割,壮年汉子略显尴尬且意犹未尽的放下了酒杯,看着太子谢神策与老人继续举杯。

    然而三人没人也不过是喝了三杯。

    吃的很尽兴。

    女孩儿在灶台后面,与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扒拉着碗里的饭粒,看着这边的说笑。

    男孩儿碗里的几块rou明显满足不了胃口,委屈的扒一口饭,就要往谢神策这边看上三四眼。

    谢神策哪有没有发现的道理?就是太子也注意到了,往灶台后面看了两眼。

    女孩儿羞得脸要贴进碗里了,小男孩儿则是委屈的泪珠子在大眼眶里悠悠打转。

    壮年汉子本就有些尴尬,此时更显尴尬了。看了看孩子他娘那边,孩子他娘没注意这边的情况。

    老人则是没看见一样。

    “过来。”谢神策招了招手。

    小男孩倔强的偏过了头,然后一只小手将碗捧在怀里,用另一只小手的手背在脸上抹着。

    太子向女孩儿看了看,点了点头,女孩儿便推了推了些什么,小男孩儿才不情不愿的一步三回头、拖沓着过来了。

    “坐这儿。”

    谢神策拍了拍凳子,于是小男孩儿坐了上去,继续低头扒饭,偶尔小心翼翼的抬头,大眼珠在黑黑的额头下一闪即逝。

    谢神策微微一笑不做声,太子自顾自吃饭。

    小男孩最终还是吃上了梦寐以求的鸭腿,半张脸都是油。

    (ps:啊......第一章!我果然还是写乡村爱情故事来的熟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