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霸明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再次埋伏

第十七章 再次埋伏

    等埋完杨家人得尸体后,杨靖命人把杨家的财产搬出来,清点今天的收获。看着一箱又一箱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满仓满仓的今夏刚收获的小麦,众人眼睛发亮,只觉得过去半辈子真是白活了,今日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荣华富贵。洪涛高兴的眯缝着眼,对杨靖说道:“大人,这次咱们总可以大肆招人,扩充实力了吧?”

    杨靖知道洪涛做梦都想着招人,便点点头,笑道:“今天你要好好休息,明天你就去附近招人,先招两千人吧。”洪涛连连答是。

    杨靖又吩咐身边的一个亲兵把杨家的地契拿来。大声对众村民说道:“这就是杨家的地契,我现在就把它烧了,杨家强占你们的土地从今天开始物归原主,而原本就无地的人也可以从杨家的田地中分得一份。大家以后就可以吃饱肚子了。”

    说完这句话,杨靖本以为村民会惊喜地欢呼起来,可是等了半天,下面竟毫无动静,杨靖心里不禁纳闷。张虎子凑到杨靖耳边,小声说道:“大人,他们这是害怕杨老爷的儿子回来报仇,哪儿还敢要人家的土地?”杨靖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

    一个年老的村民小心翼翼地说道:“当家的,我们打死了杨老爷他们,可是彻底得罪了忻州的杨驿丞。当家的可要救救我们全村的人,让我们也跟着破寇军走吧?”这真是打瞌睡遇到了枕头,杨靖正想招人呢,怎能不答应。便笑道:“我们破寇军救民济困,凡良善之人来者不拒。不论是谁,凡到了我们破寇军,我们皆一视同仁,以诚相待。乡亲们,既然大家都愿意加入我们破寇军,这是我们求之不得的,怎会不同意。等我们忙完这几天,咱们就一起上山。你们也应该回去收拾东西才是。”

    众人一听大喜,纷纷散去做准备。第二天洪涛就去各地招人,杨靖收集了村里所有的牛马牲口和马车,把杨家得财产打包装好,准备等破寇军聚齐以后,就回五台县。

    第四天,洪涛,王武,沈春都回来了。洪涛按照杨靖的吩咐,招了两千人。王武、沈春也大有收获,领着各自的连队抢了大量的金银钱粮。这主要是因为山西乃边关省份,军兵甚多,虽土匪如毛,各地结寨自保,但其实并未遭受大的劫掠,所以这次杨靖的五营收获之大,令人瞠目。这些财富粮食装起来,足有一百多车。

    不过抢的东西多了也不好,杨靖现在就正愁眉苦脸,不知道应该如何才能把这些钱粮安全地运回五台县。虽然他现在共有三千人,好歹也算是兵强马壮。但这些人中有两千五百人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遇到官兵只有溃散的份。王武、沈春和洪涛也是皱眉不语,这种情况下,他们都不知如何是好。

    好半天,杨靖说道:“现在离开,官军不论是尾随而追,还是半道设伏,我们都必败无疑。我看现在还是先别走了。杨庄寨墙高大,只要留一个营一边训练新兵,一边好好防备官军偷袭,官军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来。我再带两个营在外面四处袭击各地,以作策应。现在山西总兵官许定国正在南方剿匪,官军调动不便,我们只要抓住机会击败现在定襄的两千官兵,我们就可以从容而退。你们看,我这个想法如何?可能行得通?”

    王武高兴道:“我看这个法子可行。定襄县兵丁衙役才两百人,后来为了剿灭我们,又来了两千援兵,总共两千两百人。可他们还要守城,不可能全部出来剿灭我们,能出来的最多也就一千八百人。我们三千人,虽然大部分没有受过训练,也没有经过实战,野战打不过官军,但用来守寨墙,即使营长调出来两个已经受过训练的营,那也是绰绰有余。”

    众人一听,也是信心大增,纷纷同意。

    杨靖等人一边训练士卒,一边修缮寨墙。等了好几天,寨墙修的更加坚固,士卒训练的也有模有样了,可还不见官军的踪影。众人心里都沉甸甸的,不知官军会有什么阴谋。原杨家的客厅里,现在杨靖与三位连长正胡乱猜测着官军的行动,却怎么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个兵丁急匆匆的在门外喊了声报告,进来道:“大人,咱们派往定襄县城的细作传回了消息。”说着就递上来一封信。杨靖接过来,仔细看了看,信封上的一个不起眼处有火型的联络暗号,而且火漆完好,没有任何问题。杨靖打开信一看,原来官军准备自己过端午节时,实行偷袭。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这官军也太自作聪明了,自己在定襄闯下了这么大的祸事,哪里敢不防备。即使是端午节,自己也不敢大意啊。若官军真能偷袭成功,自己岂不是真是彻头彻尾的傻瓜了。

    杨靖笑着把信递给王武等人,王武,沈春和洪涛也觉得好笑。王武笑道:“大人,既然如此,端午节距现在还有六七天,咱们可以把准备做的更充分些,这一次肯定能够顶住官军的进攻。”沈春想了想,道:“不必如此,定襄到此虽然说是一马平川,但或多或少也有丘陵。咱们只要搞清楚官军的行军路线,定能一战成功,说不定还能去定襄县城逛一圈儿呢。”众人都笑了起来。杨靖又把眼睛瞄向洪涛,洪涛道:“我同意沈春的意见,只不过咱们要首先弄清楚这条消息的真假,别上了官军的当了。”

    杨靖点点头,说道:“就这样办吧。从今天开始,留在城门处的人要一天十二个时辰的盯紧,一定要弄清楚官军是从那一条路走的。还有,你们三个连长要带着自己的人好好训练新兵,别到了战场上坏事。”王武等人凛然遵命。

    崇祯十五年五月初四子时,杨靖等人出发了。傍晚得到消息,官军已经从西门出来,向西赶去。有五百骑兵,其余皆步兵,排成四列,绵延二里,大概数了数,至少一千五百人。杨靖不禁感叹,官军还真是偷袭。大晚上行军,这可真少见。如果不是提前得到消息,真有可能吃一个闷亏。

    杨靖留下洪涛带五百人守杨庄,带领着两千五百人行了一个时辰,到了二十里外的一处丘陵。这个地方一边是河流,一边是个土丘陵。听起来不错,但并不适合打埋伏,那个丘陵光秃秃的,没有树,而且也不高,埋伏实在不算一个好地方。但杨靖别无选择。这条道上丘陵虽多,却都是在路的一边,而另一边就无法埋伏,只有这个地方可以两边埋伏。

    杨靖命人在路上挖陷马坑,让斥候去前面打探消息。众人就地休息。杨靖和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与官兵“大规模”作战,心里砰砰直跳,紧张的不得了。扭头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人都脸色苍白,手脚发抖。杨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便说道:“我以前是说书的,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众人纷纷叫好。

    杨靖讲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这个发生在东晋的故事,读书人一般都知道,但升斗小民吃都吃不饱,那儿听说过这种故事。他们平常听说书,也都听的是帝王将相的事,这类宣扬爱情的故事他们是很少听过的。而杨靖六年的书也不是白说的,讲的是抑扬顿挫,高潮迭起。下面也听得津津有味。杨靖讲完了,下面都是哭声一片。

    一个士卒问杨靖祝英台的父母是一个大户,怎么会让女儿抛头露面,不守妇道。杨靖只好解释,一方面是因为祝英台父母想要隐瞒女儿的性别,可以不嫁给梁山伯。另一方面是因为东晋比较开放,女子比现在有地位,许多女子都可以出来读书。接着,杨靖又讲了东晋的许多故事,大多是《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众人都是笑声一片,传到远处的士卒耳中,他们一问怎么回事,也都跟着笑起来。不知不觉间,众人都不紧张了。

    快卯时了,杨靖命众人吃了干粮,又继续与士卒说闲话。破寇军士卒才发现原来营长这么和蔼可亲。杨靖与士卒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心里也格外舒坦。正说着闲话,一个斥候跑来说道:“报告!大人,官军离我们只有半个时辰了。”杨靖点点头,刚才还有说有笑的士卒又紧张起来。杨靖笑道:“诸位,现在别紧张,等官军过来,我们看看他们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如果是,咱再紧张。如果不是,那咱就没必要紧张。现在就紧张,一会儿他们来了,咱们还怎么打仗。”

    众人笑了一笑,没人接口。杨靖心里不由有些担心,不过脸上没表现出来。命王武带人去河边中的水草埋伏,自己和沈春在丘陵背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