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定秦曲在线阅读 - 第二章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上)

第二章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上)

    杨翁子不是一个没有决断能力的人,面对匈奴人的这次变故,杨翁子也是打算有心试探一番。WwW.⒉但是最终,杨翁子还是决定继续固守云中城,避免出现意外。

    这不是一个奇怪的事情,因为对于杨翁子这个年纪的老将而言,用兵方式往往偏向求稳一道而非像一些比较年轻的将领一样,更喜欢奇兵致胜。

    当然,这一点跟杨翁子自己所面对的一个情况,也就是其麾下官兵确实是缺乏骑兵部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整个云中城即使是算上了一些及时召回的其他云中郡的守军,其骑兵数量也不过是二千余人。

    也许二千余骑兵的数量在几年前的战乱当中,也可以说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部队,但是对于匈奴人而言,二千余骑兵更多地只不过是对方的九牛一毛。而且这二千余骑兵的质量参差不齐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这些骑兵的指挥官,并非是统一的编制。

    按照情况而言,这二千余骑兵的指挥官是他以及眼下的云中郡郡尉季吉,但是两人并没有在眼下打算指挥这些骑兵出城作战。而换成其他人的话,在相当生疏的环境当中,这些骑兵部队能否有效本来的战斗力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在这么一个前提下,杨翁子连最起码的试探也放弃了。

    只不过杨翁子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在城门楼里面,杨翁子书写了两份书信,分别缠在两只已经驯化的猎鹰的脚上。

    在放飞两只猎鹰之后,杨翁子看着分别向着东面以及南面偏东的天空飞翔之后,再次走出了城门楼,然后吩咐官兵提高警惕严加防御。

    ………………………………………………分割线…………………………………………

    在一个时辰之后,正在九原郡某处山林进行驻屯的李勉,接到了杨翁子给他的书信。

    李勉看着书信的内容,沉默一番才将书信用火折子烧掉。

    李勉不认为杨翁子会无缘无故给他一个警告。或者是说杨翁子向他出警告书信,那么就意味着杨翁子担心原本在云中城一带的匈奴大军,真的会采取分兵的方式向其他地方起攻击。

    李勉麾下的一万多骑兵,也许面对同等数量或者是敌人人数多一点的匈奴骑士,在战斗力方面已经不落于下风,但是假如对面的匈奴人骑手是三倍甚至是更多的话,就算是已经成为一个有着相当战斗经验以及在训练骑士方面也有一定成果的人,李勉自己可没有太多的自信能够取得全胜。

    这个情况是李勉不想面对,但是不得不去面对的事情。

    而这一点在某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张嘉师信奉一个情况而带来的后果。

    那就是张嘉师自己并没有太过追求“后世”的优越性,而注重的是实际情况所导致的。

    ……

    就以一本并不算是兵书,但是在谋略学方面往往与孙子兵法并称的书籍而言,就存在这么一个情况。

    而这本书籍,就是“三十六计”。

    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三十六计”的核心观点是:解语重数不重理。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数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

    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

    或曰,在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

    瞒天过海是第一计,其出处是: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

    记载: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

    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

    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很明显,秦帝国的人不会明白瞒天过海的故事,但是这种虚实兵法的使用,事实上却早有运用。

    类似瞒天过海这种计策的情况,在三十六计当中并不是少数。

    以逸待劳的典故如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6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6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

    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

    6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6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6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6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制人的著名战例。

    ……

    除了三十六计之外,被认为是作为三十六计的引子的同样在这个时候不见踪影:

    檀道济,是高平金乡县人,世代居住在京口。少年时成为孤儿,守丧礼仪齐备,事奉哥哥jiejie以谦和恭谨见称。宋武帝树立义旗,道济与兄长檀韶、檀祗等随从平定京城,一同在武帝建武将军府中参谋军事。逐渐升迁为太尉参军,被封为作唐县男。

    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檀道济为前锋,所到之处望风降服。径直开进洛阳,一些人认为所抓获的俘虏应该全部杀掉,以作为京城的一大壮观。檀道济说:“讨伐罪人,慰抚民众,正在今天。”把俘虏全部释放送走。由此中原人感戴欢悦,归附的人十分众多。长安平定后,任命他为琅笽内史。

    宋武帝承受天命,由于他辅佐登基的功劳,改封为永修县公,位居丹阳尹、护军将军。武帝生病,给他配备了仪仗二十人。后来出京担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徐羡之等人谋划废立皇帝,婉言劝说檀道济入朝,告诉他说将要废黜庐陵王刘义真,檀道济屡次述说不可以这样做,到底没有被采纳。即将废黜皇帝的那天夜里,檀道济到了领军府,在谢晦那里住宿,谢晦惶恐喘息不能入睡。而檀道济倒下便睡熟了,谢晦由此对他十分佩服。

    文帝即位,配给他乐队一部,晋封为武陵郡公。他坚持推辞。檀道济平时与王弘要好,当时王弘受皇帝知遇正深,檀道济更加拉拢攀附,经常连通徐羡之等人,王弘也非常依靠他。皇帝将要诛杀徐羡之等人,召见檀道济,想让他率兵西讨。

    王华说:“不能这样。”皇上说:“道济是跟从别人的,过去都不是他出的主意,慰抚而任用他,一定用不着担心。”檀道济来到的第二天,皇上杀死了徐羡之、傅亮。随后派檀道济和中领军到彦之为前驱进行西伐,皇上向檀道济询问策略。回答说:“我过去与谢晦一同随从北征,入关的策略若是十条,谢晦所出的就要占其中的九条。

    他的才能谋略精明干练,几乎难以敌对;然而不曾孤军决胜,打仗恐怕不是他的优长。我熟悉谢晦的智谋,谢晦熟悉我的勇气。现在奉了皇上的命令外出征讨,必定是不待列阵就把他捉住。”当时谢晦本以为檀道济会与徐羡之一同被杀,忽然听说率军杀来,于是不战自溃。事情平定后,改任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

    元嘉八年,到彦之侵入魏国,已经平定了黄河以南,后来又丧失了它。檀道济担任征讨军队的总指挥,向北攻占地盘,转战到了济水上,魏军强盛,于是攻克了滑台。

    檀道济当时与魏军打了三十多仗,大多数战胜,进军到历城,因为运输物资用尽而返回。当时投降魏国的人详细说明粮食已经吃光,因此士卒忧虑恐惧,都没有了坚强的斗志。檀道济趁夜间喊报时辰,聚量沙土,用所余下的少量米撒在上面。到了早晨,魏军认为储备的粮食有余,所以不再追赶,以为投降的人是胡说,斩抵罪。

    当时檀道济兵少力弱,军中十分恐惧。檀道济就命令军士全都披挂盔甲,外穿白衣服,坐着车子慢慢地出去到外面走动。魏军恐怕有埋伏,不敢逼近,于是他便回来了。檀道济虽然没有平定黄河以南地区,但是保全了军队安然返回,雄武的名声大振。魏军对他十分害怕,画他的像用来祛除恶鬼。归来以后,晋升为司空,镇守襄阳。

    道济立功于前朝,威名很大,左右的心腹都身经百战,他的各个儿子又都很有才气,因而朝廷对他心存畏惧和怀疑。当时也有人这样看他,说:“怎么能知道他不是司马仲达呢?”

    宋文帝卧病多年,多次遇到危险,领军刘湛贪图执掌朝政,恐怕檀道济有不同说法,又彭城王刘义康也害怕皇帝去世,檀道济不再可以控制。元嘉十二年,皇上病重,正遇上魏军南伐,召檀道济入朝。

    他的妻子向氏说:“功勋高于世人,这是道家的忌讳,现在无事而相召见,该是灾祸到了。”等赶到那里,皇上已经痊愈。十三年春,即将派他返回原镇,走到水边还没出,有一群好似鹪鹩的鸟聚集在船上悲哀地鸣叫。

    正遇上皇帝疾病作,刘义康伪造诏书召檀道济入宫,说是为他饯行,将他抓住交给廷尉,他和他的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司徒从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混、征北主簿檀承伯、秘书郎中檀尊等八人一齐被杀。当时的人们唱道:“可怜,枉杀檀江州。”檀道济死的那天,建邺地震,有白毛生长。又杀死了司空参军薛肜、高进之,都是檀道济的心腹。

    檀道济被捕之后,十分愤怒,气势极盛,目光如同火炬,顷刻间拿酒来喝了一斛。然后脱下头巾扔在地下,说:“竟然毁掉你们的万里长城!”魏国人听了这个消息,都说“檀道济已经死去,吴地的小辈们不值得再害怕了。”从此连年南下攻伐,有饮马长江的志向。

    文帝问殷景仁说:“谁可以继承道济?”回答说:“道济是因为屡建战功,所以才树立起威名,其余的人只是没有被任用罢了。”文帝说:“并不是这样的,过去有李广在朝中,匈奴不敢向南侵犯,而后继者又有几人呢?”元嘉二十七年,魏军到达瓜步,文帝登上石头城远望,脸色非常忧愁。慨叹道:“如果有道济在世,那会弄到这种地步!”

    ……

    可以说,若是张嘉师将包括三十六计在内的兵书或者是谋略内容教授将领,那么对于秦帝国的军事而言,也许有着更丰富的展方式,但是这种改变是非常多方面的。

    张嘉师并不希望在这方面进行贸然变动,继而引一连串的负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