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铸清华在线阅读 - 二十七、压力动力(一)

二十七、压力动力(一)

    “纳尼?”明治天皇临时性的被内阁大臣求见所通报的消息震惊的刷的站了起来,御案上的几个茶杯都被天皇的衣袖带了起来,掉在了光滑平整的地砖上,他无暇顾及茶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伊藤博文等内阁成员,“太阁,你说禀告的事情,是真的吗?”

    伊藤博文脸色沉重,脑袋似乎有千斤重,他慢慢的点了点头,“是的,陛下,清国上奏给皇帝的公文,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当然有可能是清国的夸张之语,但是我们安排在福州军港附近的间谍,也清楚的观察到了这一艘可能马上会投入使用的新型装甲舰。”

    “这一艘的装甲舰,是高速铁甲舰?”

    “是的,”军部代表伊东佑亨脸色悲愤,“根据清国的奏报,这一艘赶在清国皇太后陛下六十岁生日的好时候出厂的高速铁甲舰,航速到达了19节。”

    “只不过是19节,我个人认为这完全没有什么作用,”海军大臣西乡隆盛不在乎的说道,“我们的吉野号和神奈川号的航速可以达到23节。完全可以把这一艘所谓的高速铁甲舰甩在后头。”

    “西乡大臣!”伊东佑亨低声喝道,“你知道这一艘高速铁甲舰的排水量是多少吗?是可怕的九千吨!”

    西乡隆盛的心顿时掉在了肚子里,一片冰凉,他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这绝对不可能!定远和镇远排水量大,但是他们的速度只有16,5节,我们的吉野号和神奈川号虽然稍微低了一点,只有4500吨排水量,但是我们的速度可以围着定远和镇远号,打靶子一样的攻打他们,虽然还有一艘7000吨的金陵号,但是那一艘巡洋舰的速度一样很慢,清国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高速铁甲舰.......”

    大家一片死寂,只听到自己死一般停下的心脏,在时不时的抽搐着,就算是最不精通海军的西乡隆盛也很清楚,这种高速铁甲舰的威力之所在。

    吉野号虽然快,但是他的吨位不如清国新研发出来这种九千吨的铁甲舰,这样的体积,可以碾压任何一艘日本的军舰,用十分通俗的话来说,撞击吉野号,也可以把吉野号撞沉。

    吉野号的确是比清国的这种巡洋舰要快,但是快有什么用?九千吨的巡洋舰,轻易的炮火击中他的船身,可以说是无关痛痒,而这种九千吨的军舰的火力,西乡隆盛连忙说道,“太阁,请问这种军舰的火力如何?”

    伊藤博文摇了摇头,“火力完全不清楚,他们的奏报上,没有提出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在得到了法国全部的海军技术,还有德国的共同研发下,这样的高速铁甲舰,他的火力,一定会非常的可怕!”

    英德两种的海军军舰风格是不同的,英国喜欢的是航速和射速,对于船身的要求不甚太高,所以之前中国买的七千吨铁甲舰的速度比定远号还慢,无他,这是英国的风格所确定的,他们的海军刚开始也是为了保护航道和追击海盗,并不是用来和诸国争霸的,而德国的海军发展的晚,发展的时候就明确是和诸国争霸的,那么德国的铁甲舰的优势,就在于火力和吨位。

    有了德国人的帮助,想必清国的铁甲舰,火力一定不会太差,明治天皇的脸色是死灰色的,“中国真的研发出来了这样强大的军舰?我以为他们的自主研发只是一个笑话,”他用力的抓住椅子的把手,脸色狰狞,“太阁!”

    他对着伊藤博文喝道,“难道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海军一定要臣服在清国的舰队脚下吗?我们日本帝国,难道真的无法崛起吗?!”

    日本现在的情景,也只有朝着中国发难了,俄罗斯没有得到库页岛和海参崴,和日本相隔甚远,日本就算想要朝着俄罗斯发难也没有任何机会,但是日本筹谋多年,明治维新多年,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清国为什么会这样的强大!”

    “请陛下不要担心,”永远胸有成竹不急不慢的伊藤博文,这个时候虽然脸色难看了一些,但是还是一副从容的神态,“臣非常清楚,清国的武力十分的强大,而且臣有罪,臣认为,按照清国的重工业相关技术,应该不可能造成如此强大的军舰。”

    “清国实在是太强大了,我们虽然在拼命努力朝着前面奔跑,但是日本的体量太小,就算跑的再快,但是清国只要稍微跨步,就可以把我们抛在后头。”

    “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没有机会,”伊藤博文继续说道,殿内的所有人,包括天皇都在仔细聆听着他的说话,“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的体制,陛下!我们的体制比清国优秀一万倍,只要清国还保持着落后的封建专制,我们就永远领先他们!”

    1854年,目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日本举国震惊,中国天朝的形象开始崩溃。幕府末期的改革派佐久间象山振臂一呼,提出了“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的口号,成为明治改革以至长远立国的基本方针。具体到文化教育上,就是从培养“和洋汉才”急转到“和魂洋才”。

    按照佐久间象山的理解,洋学仍被限定在科技范围,采用西洋技术的目的在于维护加强日本的政教。这种见解与中国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没有根本的差异。但是,致力于国家富强求变的幕末志士们更乐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注重有效性和实用性。明治初年的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这样评价改革派武士:“这些人历来对中国的文学道义钻研不深,从儒学的深奥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人不能不说都是些不学无术之辈。而正是这些不学无术之辈完成了维新大业……他们以一片武士道精神而重报国之大义,凡事一听说是国家的利益,他们就会自动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