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万三重回周庄镇
达识帖睦迩答应了杨通贯的请求! 这不但大大出乎了梅一梅与刘二的意料,也让杨通贯颇感到意外,他原本以为达识帖睦迩会断然拒绝自己的要求,然后大发雷霆痛骂他一顿。为此杨通贯进城前已经交代了刘震等人,如果达识帖睦迩有什么过分举动,宁可逼宫也要将二夫人抢过来。 可达识帖睦迩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只是静静的盯着杨通贯看了一会后,就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 “我同意你的请求,等过几天我与小梅解除婚约后你去梅家提亲吧。”达识帖睦迩说道。 “还请丞相今天就休了二夫人吧,我是一天都等不及了!”杨通贯说道。 达识帖睦迩皱了皱眉头,刘二知道这是老爷发火的前奏,赶忙走上前说道:“杨参政,老爷刚回到府上,身体还有些疲惫。而且这婚姻大事不是儿戏,岂能说悔就悔呢,你就再宽限老爷几天吧。” “老刘,不必说了,既然参政有此急切之心,我也不能杀了参政的风景,准备纸墨,我这就写休书。”达识帖睦迩说道。 “老爷!”刘二和梅一梅同时开口喊道。 “小梅,你跟着我这一年多,受了不少委屈。”达识帖睦迩对梅一梅说道,“既然参政如此喜欢你,那我就割爱将你让给他,希望你幸福。” “多谢丞相成全,通贯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段姻缘的。”杨童贯大喜道,“既然休书也写好了,那通贯就去梅家提亲去了,到时还请丞相做我的证婚人啊!” …… 一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杨通贯高高兴兴的去梅家提亲了,梅一梅拿着休书也离开丞相府回到了梅家,整个丞相府只剩下了达识帖睦迩与刘二两人。 “老刘,你是不是对我的做法很不理解啊?”沉闷了许久的大厅里,传来了达识帖睦迩的声音。 “小的不敢质疑老爷的决定,只是感觉老爷这次回来变化很大。”刘二小心的说道。 “变化很大吗?”达识帖睦迩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容透露着愤怒,更多的却是无奈。“这次出走是我这辈子最无奈的时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悲哀。万户普贤奴与我有隙,不尊重我也就罢了,可我竟被那些南蛮掠夺侮辱一番,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平日里我作为江浙行省的丞相高高在上惯了,从没想过会有被这些小人物欺辱的那天。我在草丛里躲了三天,我也反思了三天,之前的我真的是大错特错,只想着在杭州城作威作福,从来没有顾及其他人的死活,等到其他人都死光的时候,下一个要死的就是我了啊!” “我看到庆童的尸体了,堂堂的杭州平章就这么随意被人挂在城门口,真的是居心叵测啊,他连庆童都敢杀,自然也就不会在乎我的身份,我除了答应他的条件还有别的选择吗?”达识帖睦迩无奈的说道。 “老爷,是奴才的不对,让你蒙受了如此大的屈辱,我罪该万死!”刘二扑通一声跪在了达识帖睦迩的面前痛哭道,当下将杨通贯如何遇到梅一梅,如何强行霸占了她的事情都一一说了出来。 “你起来吧,此事我已经知晓了。”达识帖睦迩说道,“在回城的时候小梅都已经告诉我了,她穿着杨通贯的衣服我怎么能看不出端倪来呢。要论错这件事情错不在你,也不是小梅的错,更不是杨通贯的错,这是我自己的错,所有的城池、士兵都被我给糟蹋光了,现在的杭州城还要靠着杨通贯的庇护才能保全,这是我自己的错啊!” …… 元至正十六年八月初一,杭州府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全城的富商豪绅来到右丞相府参加杨通贯的婚礼,达识帖睦迩作为证婚人主持了婚礼,整个婚礼在一片祥和之中顺利结束了。 结束婚礼后的杨通贯带着梅一梅与苗军又回到了嘉兴城,继续守备江浙行省最后的那点领土。 大败而归的张士诚也没有了之前的锐气,宣布闭关锁国,不再对外进行战争。而西南的徐寿辉迁都汉阳后就再也没对外扩张领土,至于韩林儿的大宋则顶在最前端成为了元朝的首要攻打目标,处在中间的朱元璋得到了久违的喘息良机,他也按兵不动,秘密扩张自己的势力。
战局一下子沉静了下来,猛烈的外战将所有人的思绪都吸引过去,现在突然停了下来,人们又将心思收回到了身边。 周庄,因周迪功而得名,因沈万三而繁荣。在沈万三迁至平江府后此地慢慢沉寂下来,可最近周庄却又活跃起来,忽然出现了一大批身穿下人衣服的伢役、丫鬟来来往往的从沈府旧院走进走出,将周庄的宁静气氛瞬间打破了。 “哎,听说了没有,沈老爷从平江府又搬回来啦。”大街上的两人聚在一起聊天道。 “嗯,这件事现在传得沸沸扬扬,想不知道都难啊。”另一人说道。 “这沈老爷在平江府住得好好的,我听说他还被诚王请为大学士,怎么突然又搬回来了呢?”第一人纳闷的问道。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另一人有些骄傲的说道,“我听说沈老爷一心为平江府老百姓着想,不小心却得罪了士信元帅,最后被逼的当众磕头赔礼道歉。你想想以沈老爷的身份这种屈辱怎么能承受,只有无奈的搬回来啦。”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第一人惊讶的说道,“想着沈老爷一心为老百姓着想,多次散财施救穷困的老百姓们,最后却落得个如此下场,真的是令人惋惜啊。” “我看未必,咱周庄那一点比不上平江府?沈老爷搬回来还不用受那些歹人的欺辱,何乐而不为呢。”;另一人说道。 在大家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沈万三终于率领着沈府众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他向道路两旁的乡亲们鞠一躬后走进了沈府故居,从此沈万三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