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凡人凡语在线阅读 - 天地不仁引钱钟书辨正

天地不仁引钱钟书辨正

    发贴人:白色帝企鹅

    发贴时间:2010-4-3

    对于凡人的价值,我一贯的观点认为重要的有两个,一是文学性即故事性,在此方面凡人的强大众所共见,毋庸置疑;二是讽刺性即对世情的投射,也许WY有意为之,也许无意为之,无论怎样都是了不起的。

    对于修仙所反映的“道”,这方面不是太重要,凡人的好就好在没有大加阐释,例如月票榜总领先的那两位,那样做反而落了下乘,成了糟粕。

    但是通过凡人的人物和情节,读者自己有所体会另当别论,如边荒道友,他的几个帖子都很可观。

    有的道友就不同了,看重这个道但是又没弄透彻,当真是不取精华,反取糟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读网络小说不多,好像是从诛仙开始,这句话成为网络小说的名言了,有道友以指出,诛仙根本没搞懂这句话的含义,可谓谬种流传,贻害无穷。

    借钱钟书老先生的观点,今天说说老子的这句话。

    注解一:刍,音CHU除,辞海解释有三义,一为割草,二为喂牲口的草,三为草把。

    刍狗,一说为草和狗,一说为古代祭祀用茅草扎成的狗,祭祀后则弃去。二说不同,但都指轻贱无用的东西。

    注解二:“不仁”,下面一段两#之间是钱老的论述,原文为文言,我略为增加点字词,后面都如此处理。

    不仁有两种含义,不可不分辨。一如《论语。阳货》之“予之不仁也”或《孟子。离娄》之“不仁暴其民”,是凉薄或凶残的意思。二如《素问。痹论》第四三之“不痛不仁”或《广韵。三十五》之“傻偢、不仁也”,麻木或痴顽的意思。

    前者忍心,后者无知。“天地不仁”属于后义。杜甫《新安吏》云:“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是解释老子这句话天然浑成之语。

    现在对于老子这句话的解释,一般都是这样,天地圣人对万物百姓是淡漠的,当作刍狗。无爱无憎,不加干涉。

    老子全书,讲道法天地,道法自然。“圣人”以天地为仪型,五千言中大书不一书。天地不仁,因此圣人也不仁。但是人真的能做到太上忘情吗?

    求“合”乎天地“不仁”之“德”,以立身接物,强横的人一定会惨酷而无慈悯,懦弱的人一定会脂韦(阿谀或圆滑)而无羞耻。黄老道德入世而变成韩非子的刑名苛察。《史记。韩非传》“其极惨噭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于会家得书二十篇,名曰《道论》,而实刑名家也”,这可以作为佐证。

    曰“天地不仁”,明事之实然,格物之理也。曰“圣人不仁”,示人所宜然,治心之教也。前者百世之公言,后者一家之私说。至于人与天地合德而成圣,则事愿或相违,心力没不副,仰高钻坚,画虎刻鹄,宜然者又未必果然。此不可不熟察而分别言之也。

    上面就是钱老先生的观点,出自《管锥编》第二册《老子王弼注》第四则。

    我很认同,老子的这两句话应该分别对待,上句是客观真理,天地也可以说整个宇宙是物理的,自然的客观存在,不具备思想、意志、感情,无所爱憎,更非主宰。

    而下句,无论是针对哲人,还是治民治世的人,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期望,勉强去做,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

    人能法效天地,泯灭人性吗?如果泯灭了人性还能算是人吗?古往今来哪能找出一个能做到这般淡漠忘情的人,包括老子本人。

    白居易《读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时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这一点,倒是魏无涯看得清楚,他在面对古魔的魔气灌体诱惑时,对王天古说的最好,“你二人范什么糊涂!真以为灌注了魔气后。你二人还会是原来地你吗。”

    因此,建议各位道友以后不必引用老子的这句话了,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我们大家都知道宇宙是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的了,这方面进化论、物理定律讲的更清楚。

    至于治世之术,汉初用黄老之术,有文景之治,汉宣帝说的清楚:“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无论外儒内法,还是外道内法,都相似。这个话题说下去就远了,暂且打住,还是接着看小说吧。

    。。。。。。

    收集整理人:纤纤joj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