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布衣王侯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三章 发动群众

第三十三章 发动群众

    依靠着吴家老小三百余口的人头,李奕在蒙城县树立了绝对的权威,随着李奕一声令下,蒙城县迅速成立了赈灾委员小组,李奕亲自担任组长,吴为担任副组长,而姚波担任常务副组长,姚波知道李奕亲自点将让自己负责此次的赈灾事宜,心中对李奕的信任很是感动,暗自定下决心一定好好把这趟差事办好,不辜负李奕的一片信任。当下亲自带领从蒙城县衙中抽调出来的干吏进驻到了城外的灾民之中。

    昔日窝棚中卖儿卖女的小广场被临时征用,搭起了几个简易的棚子,衙门中的书吏们在一张张书桌前对这数万灾民进行登记、分类和造册。

    原本死气沉沉的窝棚区顿时热闹起来,灾民们听说只要干活就有饱饭吃,个个争先恐后的跑向书桌前,要求先给自己登记,场面顿时有点失控。这时跛着一条腿的姚波跳上一张桌子,手拿一个纸制的大喇叭对着灾民大声吼道:“乡亲们,大家静一静,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人人都有机会,可谁要是敢在现场破坏秩序,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一经发现永不录用,听到没有?”

    灾民看到姚波的一身青衫,知道他是衙门中人,纷纷不敢再往前拥挤,而衙役们迅速在每张书桌前画好界限,安排灾民们一个个按秩序登记。

    “姓名、籍贯、年龄、技艺。”书吏们在书桌后问道。

    “啥?”一位灾民怯生生的走到书桌前登记,可大字不识一个他根本听不懂姓名意味着什么。

    “就是叫啥名字,从哪里来,多大年纪,知道啥手艺。”那书办耐心的解释道。

    “哦,俺叫赵四,山西太康的,今年二十八,以前是泥水匠。”这灾民一听解释就明白了,当下把自己的信息报了上去。

    “拿着这张纸条去最那边吧。”那书吏如实登记后,又递给灾民一张写有上字的字条,吩咐他到下一个地方报道去。

    “下一个”待这赵四拿着纸条离开之后,书吏对着下一位灾民说道。

    “俺叫赵八,也是山西太康的,今年三十二,以前在家种田的。”第二名灾民依葫芦画瓢,不用多加解释立即把自己的信息报了上来。

    这书吏登记完递给了他一张写有中字的字条,吩咐他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大人,为啥俺跟俺老乡不去同一个地方?”那灾民拿着纸条怯生生的问道。

    “他是砌墙的,你是种田的,当然不是一个地方,去吧,到地方会有人安排你们干活的。”书吏们在进驻之前李奕亲自给他们培训过,务必做到工作耐心不能出任何岔子,所以对灾民的态度还算可以,现在有灾民提问也耐心解释。

    “哦”那灾民听完这才拿着纸条到另一头报道去了。

    整个广场内摆了十张桌子,每一张桌子前面都发生着同样的事情,灾民们的登记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临近午饭时间,李奕在处理完衙门的公事后领着吴为特意到登记现场,想看看工作开展的情况。

    姚波看到李奕到现场赶紧迎了上来,躬身说道:“大人,你怎么亲自来了?”

    “今天是第一天,我有点不放心特意过来看看,怎么样,吃得消吗?”李奕看到姚波拐着脚在现场指挥,青衫之上染了点点污泥,知道他办事辛苦关怀的问道。

    “多谢大人关心,还吃得消,就是人太多,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姚波如实回答道。

    “没关系,慢慢来,不要着急,急了容易出乱子,说说灾民的情况吧?”李奕柔声问道。

    “如今登记了一千多人,技术工人比较少,不到一成,普通的壮劳力最多,能占到六成,剩下的则是一些妇孺,超过五十岁的老人基本没有。”姚波办事尽心,听到李奕讯问立即回答道。

    “很不错,儿童挑出来,吃饭与壮劳力一样,再苦不能苦了这些孩子。”李奕听到老人基本没有的时候,心中一颤,前段时间的赈灾组织不力,很多年纪大的人基本没熬过来。若是按劳力划分儿童只能得到一个下等,但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再困难也得先让这些孩子吃饱。

    “好,属下明白。”姚波当下应承道。

    李奕和吴为跟着姚波在广场中转了一圈,发现书吏们办事认真,对现场的情况甚为满意,可就在此时一场争执引起了李奕的注意。

    “大人,别看俺年纪大俺也是手艺人,俺制的弓在俺们那里很有名的,很多猎户都来问我买。”一老汉见给自己定了一个下等当下书吏争执起来。

    “我说了泥水匠、木匠、铁匠这几样才能定个上等,你一个制弓的,我定不了上等。”那书吏耐心的解释道。

    “都是手艺人,有啥不一样嘛。”那老汉知道上等和下等可是差别太大了,一个只能填饱肚子另一个可是有rou吃有钱领,鼓足勇气和书吏争执道。

    “我说了工种不一样,你怎么不听呢?”搁以前这书吏早发飙了,可如今李奕有言在先,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

    “怎么回事?”李奕走向前去问道。

    “禀报大人,这人说他是制弓的,硬要给自己定个上等,可咱们不需要啊。”那书吏见知县大人亲自到现场了,赶紧起身解释道。

    “俺就定个下等,就定个下等。”这时候的百姓见官怕三分,看到李奕上来知道是个大官,心中懊恼不该多事,立即求饶道。

    “大爷,莫慌,你说你是制弓的,手艺怎么样?”李奕一听这是高技术人才啊,明朝的匠户是世袭的,一般人根本没有这种技能。

    “不是俺吹,俺们家从太祖爷爷年间就开始制弓了,开始是做军中的强弓,后来没活路了给猎户们制作猎弓,猎户们都抢着要。”那老汉李奕语气和蔼,不像要怪罪自己的模样,便壮着胆子说了起来。

    “给他定个上等。”李奕心想以后闯贼南下,肯定需要这样的工匠给士兵修理弓箭,当下对那个书吏吩咐道。

    那书吏见李奕发话了,赶紧从新写了一张字条给那老汉,那老汉接过字条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去了。

    “对于能制作弓弩、火铳、打造盔甲、兵器的匠人另外登记造册,待遇暂时先按上等技工算,统计完后记得交给我。”李奕对身边的姚波吩咐道。

    “属下这就去办。”姚波跛着一条腿赶紧交代下面的书吏去了。

    李奕带着吴为在场内转了一圈后发现现场虽然嘈杂,可还算井然有序,灾民的脸上依旧是满脸菜色可毕竟有了一个盼头,没有了往日的麻木和绝望反而多了几分希望。

    “先生,看来这姚波还算有几分本事,总算没有辜负你我的期望。”李奕姚波的组织能力还算满意,毕竟要维持这么一个大摊子还是有很多困难。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大人慧眼如炬。”吴为笑着恭维道。

    “算了,咱们就不互相吹捧了,前面有个粥铺咱们去看看灾民们吃的怎么样。”李奕指着不远处的粥棚说道。

    “大人请。”吴为拱手说道。

    粥棚被分成三等,上等粥棚不仅白米饭敞开供应而且还备有rou汤,虽然只是几块肥猪rou漂在汤面上,可对于已经半年多没见油星的灾民来说,这不亚于任何人间美味,有幸打到一块肥猪rou的灾民,舍不得一口吃下肥rou,只是轻轻在猪rou上嘬一下后使劲往嘴里扒饭。而中等粥棚则只有搀着杂粮的米饭和菜汤,而且是定额供应,不少壮劳力看到技工碗里有块肥猪rou,一个个馋的不行,可没办法啊人家有一技傍身。由于李奕发话后儿童也跟着壮劳力一起吃饭,可灾民中的女娃基本被卖往别处,而灾民在逃荒年间根本不敢生育,所以留在难民营中的多是未成年的男孩,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些小孩子吃的可不比壮劳力少。最下等的就是老弱妇孺身体瘦弱的,老弱的灾民基本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多是一些妇女,这些妇人只能吃最下等的杂粮粥粥,虽然是杂粮粥可比以前的米汤不知好到哪里去了,姚波给粥定下的标准是插筷子不倒,裹土布不漏,妇女门喝着碗里的稠粥也还算满意,毕竟比以前强太多了。

    灾民们有口饱饭吃,欢声笑语就来了,孩子们端着碗在人群中打闹引来父母的一阵阵呵斥。其实大明朝的子民要求的不多,有顿饱饭吃有个安乐小窝就够了,要是当今朝廷能保证这两样鬼才跟着闯贼造反呢。当然李奕现在能做的就只能给顿饱饭,至于安乐小窝就得靠这些人的双手去创造了。

    “大人此举救了这数万灾民,功德无量啊。”吴为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睛不禁有点湿润,对着李奕动情的说道。

    “先生此话让我汗颜,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若连一口饱饭都不能给,那还当个什么官。”李奕摇头感慨道。

    “大人过谦了,若是天下所有的官员都能保证治下的百姓一口饱饭,也不至于让闯贼闹到现在无法收拾。”吴为反驳道。

    “好了,现在第一步总算走出去了,接下来咱们该让这些灾民动起来了。”闯贼南下的日子不远了,留给李奕的时间也不多,是该抓紧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