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鼎在线阅读 - 第463章 缘木求鱼(4)

第463章 缘木求鱼(4)

    刘鼎看了看四周,眼神有些深沉,缓缓的的说道:“你们的兵力很少,如何守卫这么大的地方,你们自己想办法。有什么好想法,可以随时和我沟通。我只能告诉你们一点,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的这句话。”

    安仁义心领神会,谨慎的说道:“属下明白。”

    王彦童低声的说道:“大人,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能够越境吗?”

    刘鼎冷冷的说道:“中原地区有什么边境?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王彦童低声回答:“是!属下明白了!”

    昆仑风低声的说道:“大人,万一别的军队针对我们发起挑衅,我们杀戮太多,怎么办?”

    刘鼎冷冷的说道:“战场上刀枪无眼,生死各安天命。”

    昆仑风低声回答:“是!属下明白了!”

    刘鼎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伸手拔了一条野草,放在嘴巴里嚼了嚼,然后扔掉,大概是觉得味道有点苦。这时候秦迈摆弄的狗獾,已经放到了烤架上,刘鼎于是转了回来。安仁义、王彦童、昆仑风三人对望一眼,有了刘鼎这三句话。他们的行动就自由多了。

    濮州、曹州、宋州一带,鹰扬军和宣武军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地关系非常的微妙。尽管刘鼎和朱温一早就已经是死敌,都想置对方于死地,但是鹰扬军和宣武军。表面上依然是盟军的关系。朱温和刘鼎都希望对方首先大打出手,然后自己装出受害者的角色。博取同情。尤其是朱温,因为麾下将领和刘鼎的关系,更是迫切的希望刘鼎率先动手,这样就可以为自己赢得足够的同情分。

    鹰扬军在忙着稳固洛阳、郑州、汴州周边地区地同时,加紧了对濮州、曹州、宋州一线的争夺,飞骑军就是这样调到曹州地地面来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显示鹰扬军在这里的存在。显示这里是鹰扬军管辖的地区,和宣武军已经没有关系。

    宣武军同样稳定了山东各地,同样不舍得放弃濮州、曹州、宋州这一线,朱温担心葛从周等人和刘鼎有联系,于是将从山东新招纳的部队,全部都调到了兖州、郓州等敏感的位置,摆出了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地态势,意思很明显。如果刘鼎越过郓州、兖州的话,将会遭受到宣武军的武力攻击。

    按照朱有泪的说法,现在是两军背地里角力的时候,谁的手段足够卑鄙,谁就能笑到最后。由于担心麾下的部分将领会被刘鼎收买,所以朱温派出来争夺地盘的。都是新收容地原天平军、平卢军、泰宁军将领,这些人的水平,和身经百战的葛从周等人相比,实在是有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鹰扬军正是抓紧这个机会,加紧了在曹州、宋州等地的军力部署。鹰扬军的步兵,显然没有部队可以调到了这里来,于是出动地只有骑兵。除了杨鹭飒的骁骑营,王彦章的豹骑军,安仁义的飞骑军,都将调到这些有争议的地方来了。王彦章的豹骑军尚未到达。安仁义的飞骑军却已经到达好几天了。

    朱温明知道刘鼎是在拆他的台。用新组建的骑兵来欺负他,却也无可奈何。宣武军一直都吃亏在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机动性受到严重地影响。尽管他已经加紧了契丹人地联系,想从契丹人那里获得组建骑兵的足够数量地战马。然而,他和契丹人的联系,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再次被鹰扬军的情报探子发现,中间多了不少的曲折迂回,费时费力。

    有关割让幽云十六州的事情,让朱温很是焦头烂额。当初朱温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的影响会这么大。他甚至没有想到,此事居然会被别人捅出去。他更加没有想到,契丹人的阴险,完全在他的估计之上。本来他和契丹人达成的这个协议,是非常秘密的,可是契丹人却迫不及待的将它宣布开来,让朱温非常被动,也让宣武军上下人心浮动。

    在幽云十六州的基础上,还有谣言说他朱温要割让曹州等地给契丹人,更是增加了当地民众的恐慌。如果是别人造谣,朱温完全可以不屑一顾,可是谣言的背后指使者,乃是鹰扬军,是刘鼎,就麻烦多了。在刘鼎的有心算计下,朱温现在里外不是人,一方面后悔自己的决定,不该贪图契丹人的这点蝇头小利,以致被契丹人要挟。一方面却又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想要和契丹人一条黑路走到底。

    谣言让滑州、濮州等地的民众,惊慌不安,真的以为他们会被割让给契丹人统治,有能力逃亡的人,都已经纷纷逃亡宋州等地,而那些没有能力逃亡的人,只能留在原地等死。鹰扬军的到来,正好给这些地方的民众,打了一支强心剂,让他们看到了继续生存下去的曙光。在宣武军和鹰扬军中间,他们显然选择了鹰扬军。

    而且,鹰扬军居然还有骑兵。这是以前的宣武军从来没有过的,民众懂得不多,他们只是直觉的觉得,拥有骑兵队伍的军队,实力一定会比单纯的步兵强。换言之,鹰扬军的战斗力,要比宣武军强。鹰扬军既然能够打退突厥人的进攻,当然也可以打退契丹人的进攻。

    刘鼎看着茫茫的原野,发现周围的原野,田地几乎都荒芜了。只有很少地老弱病残在耕种。这里本来是中原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却变成了这个样子,想要重新恢复以前的盛况,任重而道远啊!而要将这里重新发展起来,保持一个稳定的环境,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刘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对安仁义一缓缓的说道:“你们一定要协助崔碣、王承颜。做好本分工作,不给宣武军任何偷袭地机会。”

    安仁义肃穆回答:“属下明白!”

    刘鼎回到队伍里面。来到崔碣和王承颜的中间,语调晦涩地说道:“好地方,都丢荒了。”

    崔碣点点头,简短的说道:“人口是最主要的瓶颈。”

    王承颜也晦涩的说道:“一个基本稳定的环境也很重要。”

    崔碣和王承颜,都已经被刘鼎调到了中原地区,成为这片辽阔土地的最高官员。

    他们两人的身份非常特殊,在公开地场合。他们从来没有承认过是鹰扬军的人,尽管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可是兴元府的朝廷,却仿佛是注意到了,一直将他们两个当做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典型。

    光启四年十一月,刘鼎任命崔碣为忠武节度使,管辖郑州、汴州、滑州、许州等四个州。任命王承颜为义成节度使,管辖宋州、曹州、濮州、毫州等四个州。为了弥补两人调任后的空缺。刘崇龟接任鄂岳节度使,刘崇鲁接任荆南节度使,至于两人的邓州刺史、唐州刺史职务,则另择贤能代替。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任命。

    可能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刘鼎会同时将崔碣和王承颜两人调到中原来。而且是同时出任两个关键位置的节度使。尽管鹰扬军辖下地节度使,只有管理地方职务的权力,不能cha手军队,可是这依然是相当惊人的决定,就连朱温和他身边的参谋同样没有想到。既然没有想到,自然没有办法立刻做出反应。

    事实上,确切的原因,只有刘鼎和少数几个亲信才清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人地任命可以迅速的获得朝廷的批准,让朱温无法做出反应。当生米煮成熟饭的时候。中原的确的政权变更,已经成为定局了。朱温就算想从中阻挠。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对于兴元府的朝廷来说,在鹰扬军里面,最值得信任的,或者是说是对朝廷最为眷顾的,大概只有崔碣和王承颜两人了。刘鼎能够提拔两人为节度使,兴元府自然是马上批准,中间没有丝毫地犹豫。至于刘崇龟和刘崇鲁也是窦浣等老臣子带来地人选,他们两人从刺史升为节度使,同样是众望所归。

    事实上的确如此,当鹰扬军监军崔瀣将两人地任命报告送到兴元府,皇帝李俨不假思索的批准了。有了皇帝的诏令,朱温是有口难言,想要反对也不知道从何说起。而有了朝廷的诏令,鹰扬军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对中原地区的各级官员,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整,将这片区域从上到下都变成鹰扬军的管辖范围。

    朱温最大的难处在于,鹰扬军占据了他原来的地盘,他同样是占据了别人的地盘,大家干的都是同样的事情,公开指责对方肯定是不行的,一切都只能在私底下进行。偏偏鹰扬军的骑兵,已经在曹州等地开始武装巡逻,让宣武军无法采取破坏性的手段。

    鹰扬军对外声称是为了防止契丹人的袭击,但是谁都知道,他们针对的乃是朱温。对于刘鼎现在的脾气,朱温也是比较忌惮的,要是宣武军在背后搞小动作的话,鹰扬军一定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就连朱珍这么死心塌地的心腹,也劝朱温不可轻举妄动。在宣武军组建强有力的骑兵之前,还是不要正面招惹鹰扬军为宜。

    刘鼎目光看着灰白色的天际,心思却转到了遥远的长安方面,漫不经意的说道:“两位对中原地区有什么看法?”

    崔碣谨慎的说道:“宋州、曹州一线,难以迅速稳定,必须集中精力,发展汴州以西的区域,尤其是郑州、许州附近。这里原本有较好的基础,宣武军留下地基础也算良好。人口也比较多。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集中更多的人口,生产更多的粮食和物资。”

    王承颜点头说道:“正是,争夺宋州一线,必然会对地方生产造成破坏,投入也不可能太大。除非是兖州、徐州一线稳定下来,宋州、曹州等地。才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

    刘鼎轻轻的皱皱眉头,缓缓的说道:“我们明年就要进入长安。中原地区必须承担巨大地后勤压力,我担心洛阳、郑州、许州、汴州这四个地方,难以满足我们的需要。朝廷返回长安,皇室、宫女、太监,文武百官,随行地人员,还有神策军。至少有十万之众,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个巨大的数字,还有我们鹰扬军自身的军队需要,还有战马的草料,都需要从中原运输过去,运输的路途上又要消耗掉三成甚至是四成。我推算过,我们收复长安最大的问题。不是战斗,而是筹集足够地粮食。”

    崔碣和王承颜都沉默不语。

    他们都知道这个任务很有难度,否则刘鼎也不会将他们两个一起调到中原来。对于本身的工作能力,他们还是比较自信的,在他们的治理下,鹰扬军的几个区域都有了较大的起色。刘鼎对他们的工作成绩非常满意。他们本身就是内政出身,对于粮食的计算,比刘鼎还要更加精确。刘鼎说得没错,一旦朝廷搬回去长安,几乎所有地粮食供应,都落在鹰扬军的肩头上,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关中地区,由于长期的争夺,土地荒芜,水利设施受到破坏。粮食产量连自保都有问题。长安的周边地区,已经是一片的荒芜。多年颗粒无收。一旦兴元府地皇帝和朝廷返回长安,粮食绝对是最要命的负担,在没有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之前,哪怕是鹰扬军攻克了长安,最后也必须撤出来。

    李克用多次进入长安,都是在一个月之内就撤走了,粮食正是最关键的因素。现在朱玫带领的邠宁节度使军队,同样面临粮食的问题。他在长安扶持的傀儡朝廷,因为得不到大家的支持,所有的粮食都必须由他和东方逵两人支付,而两人的辖区,粮食产量甚至连自保都不可能,傀儡朝廷在长安地两年,已经完全耗光了两人全部地粮食积蓄。朱玫最近被迫离开长安,也是因为军队要就地纳粮,无法在长安继续坚持了。

    长安地区的粮食缺乏问题,在唐高宗时代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当时地关中地区,还算稳定,提供的粮食也不能满足长安大城市人口的需要。由于缺粮,曾经多次饿死过数百甚至是上千人。武则天长时间居住在洛阳,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就地纳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洛阳,明显要比长安kao近粮食产区。

    当时长安的粮食供应,主要来自江淮和江南地区。从江南运到长安的粮食,需要从江南起运,然后经过千里迢迢的大运河,再进入黄河。在黄河风陵渡渡口卸载以后,还要从陆路运往长安。这一段路程,耗费极大,玄宗时代如此强盛的国力,也只能勉强维持下来,但是所耗费每年都在十亿钱以上,而当时整个大唐帝国所有官员的薪俸总额,也不过十亿钱而已。

    如果都城是在洛阳,就完全不存在粮食运输困难的说法。运粮的船队就可以直接抵达洛阳城外,不需要经过陆路运输,这是最大的便利。鹰扬军目前最强大的,正是水军舰队,在夏季丰水期,经过运河输送而来的粮食,完全可以满足洛阳未来二十年的需要。

    刘鼎忽然说道:“如果我们请皇上在洛阳暂住一段时间,你们意下如何?”

    崔碣和王承颜对望一眼,目有异色。

    让皇帝到洛阳暂住?

    迁都?

    抛弃长安?

    他们脑海中转过一连串的念头,飞快地猜测着刘鼎这句话的真实用意。在历史上。迁都几乎就是一个朝廷灭亡的代名词,尤其是在王朝的末年,简直就是权臣篡位之前最明显的信号。难道刘鼎已经打好了篡位的主意?可是刘鼎的语气,似乎又没有什么阴谋,好像是随口问起。

    崔碣咳嗽一声,低沉地说道:“长安虽然荒废,却是人心所归。天下权力中枢所在。”

    王承颜接着说道:“正是。皇上也未必愿意到洛阳来。”

    刘鼎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就麻烦了,我们短期内难以保证朝廷地粮食供应。除非是神策军不进入长安,自己筹集粮食,要不然,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么多人的粮食问题?”

    崔碣和王承颜互相对望一眼,已经明白刘鼎的意思,他是要借此将皇帝从神策军手中解救出来,这也是两人多年的心愿。皇帝李俨之所以不得不蜗居于兴元府。都是因为神策军的掌控。从之前的田令孜,到现在的杨复恭,他们才是真正地皇帝。如果他们反对皇帝做某事,皇帝是不得不答应的。

    如果能够将李俨解救出来,对于天下百姓,对于鹰扬军,对于崔碣和王承颜两人,都是一件巨大的功绩。可是。神策军指挥使杨复恭,还有宰相韦昭度,会轻易让皇帝拖离他们的控制么?他们其实是最明白不过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存在,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完全是因为手中掌握着皇帝的关系。如果没有了皇帝,刘鼎第一个就会派遣军队彻底消灭他们。

    王承颜委婉的说道:“万一皇上愿意蜗居兴元府……”

    李俨当然不愿意蜗居兴元府,只是他被神策军掌握着,就算不愿意也要变成愿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鹰扬军只愿意将皇帝接回长安,却不要神策军随行地话,杨复恭必然会劫持皇帝,坚决反对返回长安。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杨复恭和西川节度使陈敬暄私底下谈判。将皇帝送往成都。让鹰扬军以后都见不到皇帝的面。

    崔碣思索着说道:“此计有待商榷。”

    刘鼎其实也知道要将皇帝从神策军的手中剥离出来,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也是缘木求鱼的做法,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目标。但是,他毕竟要尝试一下,如果不进行尝试,又怎么知道一定是不可能地呢?

    如果不能将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即使皇帝回去了长安,鹰扬军依然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鹰扬军执行的还是“奉天子,修耕植,贮军资”的基本战略,暂时还不能撇开皇帝单干。如何撇掉神策军,从神策军的手中将皇帝抢过来,实在是一件困难而富有挑战新的事情。这个头痛的问题,就交给朱有泪去计算吧。

    刘鼎微微一笑,装作没有提起过这个话题,漫不经意的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努力发展生产,让神策军地大老爷们,继续过一段舒舒服服地日子吧!”

    崔碣和王承颜自然明白这不是刘鼎的真实想法,他漫不经意地语气里面,包含着对神策军的杀意,如果有机会将神策军干掉,刘鼎绝对不会皱半下眉头。他们对于天下大势已经看得很透彻,朝廷的没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新的皇朝,将在朝廷的废墟上重新崛起。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民心所向。

    与其陷于政治的漩涡,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事,善待百姓,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为辖区内的百姓谋取福利。在朝廷和百姓中间,他们还是更多的倾向于百姓。至于刘鼎以后到底要走到哪一步,这已经不是他们俩可以控制的了。

    李怡禾急匆匆的骑马赶来,向刘鼎报告:“大人,有紧急军情!”

    原来,是宣武军正式占领了徐州。

    时溥率领的武宁军,在徐州只是装模作样的抵抗了一会儿,就主动的撤退了,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顺利的进入徐州,宣武军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地。其实葛从周等人带领的宣武军,不过八千人,可是武宁军却跑得比宣武军还快,战斗才刚刚开始,武宁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刘鼎皱眉说道:“这个时溥,属兔子的么?跑得这么快?”

    李怡禾摇摇头,苦涩的说道:“他在城内只有不到三千人的兵力,哪里是葛从周等人的对手?只是他这么一跑,害苦了我们,愣是将一把尖刀,顶到我们的肋下来了。”

    崔碣和王承颜也是暗自皱眉。

    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尤其是对于义成节度使王承颜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宣武军占领了徐州,等于是将尖刀顶到了鹰扬军的肋下,宋州、毫州一带,都处在宣武军的直接威胁下,想要顺利的发展生产,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鹰扬军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也不可能投入到随时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前线啊!

    此外,宣武军还切断了汴水运输线,对洛阳地区的鹰扬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因为冬天的到来,这条运输线已经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可是依然让刘鼎感觉到不舒服,仿佛是自己的气管被人狠狠的捏住了,有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更令刘鼎恼火的是,率军占领徐州的,正是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等人,他在年初伸出的橄榄枝,仿佛完全没有回音,这些人不但没有主动和他联系,反而在背后给了他这么一刀。在外人看来,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等人,仿佛根本没有听说过刘鼎这个名字,实在让刘鼎感觉有点恼火。

    蓦然间,刘鼎大声叫道:“安仁义!”

    安仁义急忙回答:“到!”

    刘鼎厉声喝道:“集合全部骑兵,跟我去徐州!”

    崔碣和王承颜同时叫道:“大人……”

    安仁义急忙用手撞了李怡禾一下,意思是要他阻止刘鼎的行动。徐州已经是宣武军的辖区,刘鼎作为鹰扬军的最高统帅,一头撞到对方的辖区里面,万一出现危险怎么办?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刘鼎说什么也是鹰扬军的最高统帅,没有必要事事亲临前线啊!

    李怡禾无奈的耸耸肩,刘鼎要去徐州,谁能拦得住?如果安仁义的飞骑军不在这里,他或许还能找到借口劝说劝说,毕竟只有六百鬼雨都随行,还是有一定危险的。但是偏偏安仁义的两千飞骑军都在这里,刘鼎还不飞上天去了?

    以刘鼎的个性,只带六百鬼雨都骑兵都敢去徐州,何况还有两千飞骑军殿后?就连李怡禾自己,也都觉得有三千骑兵跟随,不要说徐州,就是硬闯长安,都有七分的把握,葛从周等人就算再厉害,难道有实力将三千骑兵都全部吃掉了?

    果然,刘鼎发现安仁义稍微犹豫,马上瞪了他一眼,厉声喝道:“磨蹭什么?”

    安仁义不敢怠慢,只好迅速集合队伍。

    紧急的哨子声不断的响起,飞骑军的战士们急忙上马集合。

    “走!”

    刘鼎一甩马鞭,率先向徐州冲了出去。

    安仁义等人只好紧跟上去,飞骑军的战士密集跟上。

    马蹄声阵阵,如同是闷雷滚滚,一路直奔徐州而来,中原地区再次震动。

    @

    手机用户可访问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