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未来接收器在线阅读 - 第607章 疯狂设想

第607章 疯狂设想

    第607章疯狂设想

    其实不用郭仕达提醒,初江伟也知道该怎么做。毕竟世事艰难,他被单位辞退后,到外面谋生,不知受了多少白眼,为了心目中的理想,他也不得不收起了傲气,着夹着尾巴做人,也尝试着去着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尤其是到了燕京打工,在民办的培训机构当老师,那竞争才是白热化的,生要挑刺儿,校领导要盯着看,同事的关系也要打理,那一万块钱的月薪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初江伟从随身带着的包中,掏出了一个件夹,双手捧到了刘士卿面前,“刘先生,这是我拟定的围海造田的计划书,你先过过目。”

    这是一个厚达两百多页的件,上面有大量数据、图片,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是人工修改的。初江伟来的仓促,根本就来不及重新打印一份儿。

    刘士卿简单的翻了一下,挑选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仔细的看了看。这份件严格来说只能说是一个想象中的东西,上面的数据呀什么的,都是从上或者图书馆收集的,并不是实际测量出来的。件中所涉及的一些装置,也有很大的欠缺,特别是涉及到农作物培育之外的领域,诸如能源、机械等领域,在这份件上就显得非常的单薄,甚至是漏洞百出。

    “初先生,你能够给我解释一下吗?”刘士卿毫不客气的把这些漏洞指了出来,“坦白讲,我本来对你的计划挺感兴趣的,可是我现在一看,就发现如果我把大笔的资金,投资到你的围海造田的项目上,那可真是太愚蠢了,十有九得全都打水漂。”

    初江伟神色一黯,不过他没有灰心,而是说道:“刘先生,你先不要忙着否决我的计划,我可以解释。你指出的那些漏洞,我都知道。坦白的讲,它们都是制约着围海造田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围海造田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多门科的复杂科研工程。我虽然是个博士,却也仅仅是个农业的博士,严格的说,是育种方面的博士,在其他的领域,我所掌握的知识很比不上这些领域的大生强。不过一直在努力,在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习。”

    刘士卿点了点头,“那这些数据,你怎么解释?要知道海洋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一个海域和另外一个海域的差别是相当大的,海水的温度、所含矿物质的多少、洋流的方向等等都是不一样的。你认为你把你的模型建立在上和图书馆中搜集到的数据上,可靠吗?”

    初江伟很干脆的摇头,“当然不可靠。可是刘先生,一法通百法通,我把模型建立在我能力范围内可以收集到的数据上,把整个模型搭建起来,不是说到了某个海域,一定要把海田建设的跟我计划上或者图书馆收集到的数据,也是因为经费不足,要是有钱的话,我也希望能够亲自把华夏所有海洋的情况详细的测量一遍。”

    “你的解释让我勉强让我满意。我再问你,你觉得你确定的这种育种的方法合适吗?”刘士卿对围海造田科研工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开始提出质疑。

    初江伟的设想是用一种逐步演变的方式,培养一种能够适应海水养殖环境的植物出来。他在动植物的演化历史中,都存在着基因变异的问题。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害虫的耐药性问题。几十年前,农民们打药的时候,只需要往水里面添加很少的敌敌畏,就可以杀死各种害虫。但是到了现在,把一些害虫丢到装着敌敌畏的瓶子里面,害虫能在里面洗半天澡,把它从瓶子里面捞出来,屁事没有。

    初江伟打算利用这种特性,先搜集几种可以在海洋中生长的开花植物,对它们的基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取那些能够让它们适应海洋环境的基因片段,然后将该种基因移植到普通的植物之中,然后把新培育出来的植物,放到按照不同比例调和的纯水、海水的混合液中,让该种植物逐渐的适应,最后适应完全的海水生长环境。那时候,就可以把植物移植到真正的海洋中了。

    这是初江伟的一种设想,看起来比较靠谱,另外一种设想,就几近疯狂了。就是在海洋中,搭建一个永久性的水上平台,就和海上钻井平台一样,耸立在海洋表面上。然后在这个平台上,修建一个海水淡化处理厂,同时在平台周围造一些海田,把淡水注入其中。这样的话,可以绕过基因研究这个环节,直接开始在海洋中进行农业生产了。

    后一种设想,已经很接近刘士卿利用信号接收器在银河联邦农业上查阅到的资料了。刘士卿多少也感觉到庆幸,要是初江伟想的不是造一个海上海水淡化处理厂,而是采用货轮运输的方式,为围海造田科研工程提供淡水,刘士卿非晕过去不可。毕竟货轮才能够运输多少淡水,就算是用那些万吨级油轮,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后一种设想不用说了,稍加改变,就是一个接近实际应用的项目。前一种设想,听起来也比较靠谱,如果能够做出来的话,成本之上,要比后一种更加的经济一点。不过基因研究、提取和移植,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够完成的,弄不好就是一个看得见却摸不到的玩意儿。

    刘士卿决定先暂时把第一种设想放到一边,日后再说。他指着初江伟的第二种设想,“初先生,你这个把海水淡化处理厂直接建设到海洋中,挺有意思的。不过我问你,这个海水淡化处理厂的能源问题,你想过如何解决没有?”

    初江伟说道:“想过,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建立为这个海水淡化处理厂专门建立一个发电站,可以用风能、太阳能、潮汐等多种方式发电,如果想省事,直接用油料进行发电。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铺设海底电缆,从陆地上把电力输送过去。”

    刘士卿摇了摇头,初江伟的这种方法也不能说不对,但是显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海洋搭建永久性平台,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平台的面积越大越不容易修建,也就是说尽可能的缩小对海洋平台面积的侵占,缩小海上平台的建设量,如果造发电厂的话,势必要扩大海洋平台的建设面积,无形之中,会让施工难度增加了许多。

    “初先生,你有没有想过用一种比较经济、简单的方法,直接把海水变成淡水?”刘士卿笑着问道。

    “刘先生,你是在说笑话吧?如果真的有这种办法的话,紧邻渤海的津门市就不会有现在的缺水问题了。燕京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不需要用南水北调这种方式解决了。”初江伟查过很多的资料,知道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

    刘士卿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初先生,你的整个计划还有设想,我都了解了。有个问题,我还想问你,就是咱们俩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我给你提供两条路子,一个是我作为投资人,对你的项目进行投资,你我的权力义务,要约定清楚。想必你也清楚,你所提出的这个围海造田的科研工程,投资的数额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一百亿华夏币是否够,都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估摸着真要是搞起来的话,要翻几番。你的创意是不错,但是我要是给你投资的话,我是不可能给你很多权益的。”

    初江伟点了点头,“刘先生,这个问题我考虑过。我的创意虽好,却不是成熟的技术,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完善,这一切都需要钱。你要是真的有心做这个项目的话,撇开我,也是可以完成的。我的创意其实不值钱,说穿了就是一个想法罢了。我的理想并不是说要通过围海造田科研工程,为我自己谋取什么样的利益,我的愿望只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这个科研工程能够成功,至少也让我看到成功的希望,另外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后人在提到围海造田科研工程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是我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出这个设想的,所谓青史留名,不过如此。”

    刘士卿哈哈一笑,“初先生能够这么想,我就放心了。那么我觉得初先生就不需要选择第一条路了,干脆选择第二条路吧。杨姐,把合同拿过来。”

    杨诺婷早就把合同打好了,又用郭仕达家的打印机打印了出来,听到刘士卿的招呼,她连忙把合同拿了过来。刘士卿示意他交给初江伟。初江伟一看,这是一份聘用合同,聘用的单位是银河海洋有限责任公司。

    “银河海洋?”初江伟皱着眉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国内有这样一个科研机构。